浅淡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

来源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rain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处坠落事故以建安企业居多,约占全部事故的20%左右。因此,我们要认识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预防、控制这类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高处空坠落事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0)18-0161-01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基准面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在此作业过程中因坠落而造成的伤亡事故,称之为高处坠落事故。这类事故各行业中均有发生,并以建安企业居多,约占全部事故的20%左右。
  
  1 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
  
  ①个性原因。个性原因,是指每类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各自具有的具体原因。洞口坠落事故具体原因:洞口作业不慎身体失去平衡;行动时误落入洞口;坐躺在洞口边缘休息失足等。脚手架上坠落事故具体原因主:脚踩探头板;走动时踩空、绊、滑、跌;操作时弯腰、转身不慎碰撞杆件等身体失去平衡;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等。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具体:立足面狭小,作业用力过猛,身体失控,重心超出立足面;脚底打滑或不慎踩空;随着重物坠落等。屋面檐口坠落事故具体原因主:屋面坡度大于25°,无防滑措施;在屋面上从事檐口作业不慎,身体失衡;檐口构件不牢、或被踩断等。
  ②共性原因。是指任何一次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均具有基本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而形成的系列原因。基本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安全基础不牢。其表现:人不符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物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身体条件较差或有病;与高处作业相关的各种物体和安全防护设施有缺陷等。根本原因是高处作业违背建筑规律的异常运动。其表现: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的着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高处作业时没有安全措施冒险蛮干,违反劳动纪律酒后作业等。间接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其表现:由于安全管理不严,没有行之有效地安全制约手段,对人违章作业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异常行为,对工具、设备等物质没有达到使用安全标准的异常状态,不能做到及时地发现和及时地加以改变。直接原因高处作业的异常运动发生了灾变。其表现:由于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的异常积累,当人与物异常结合发生了灾变时,如人从洞口坠落、从脚手架坠落、从设备上坠落、从电杆上坠落等造成了人身伤害,从而构成了高处坠落事故。
  
  2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
  
  2.1 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预防、控制
  洞口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口旁休息、打闹或跨越洞口及从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设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要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平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要绑扎牢固防护栏杆,挂好安全网;脚手架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并要实行脚手架搭设验收和使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预防、控制要点:加强施工计划和各施工单位、各工种配合,尽量利用脚手架等安全设施,避免或减少悬空高处作业;操作人员要加倍小心避免用力过猛,身体失稳;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防滑鞋,同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带;身体有病或疲劳过度、精神不振等不宜从事悬空高处作业。
  
  2.2 高处坠落事故的综合预防、控制
  对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认识掌握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和事故危害,牢固树立安全思想和具有预防、控制事故能力,并要做到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当发现自己或他人有违章作业的异常行为,或发现与高处作业相关的物体和防护措施有异常状态时,要及时加以改变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自为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要符合安全要求。如:严禁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对疲劳过度精神不振和情绪低落的人员要停止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人员的个人着装要符合安全要求。如: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有关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高跟鞋、拖鞋或赤脚作业,而应穿软底防滑鞋;不准攀爬脚手架或乘运料井字架吊篮上下,也不准从高处跳上跳下。
  要按规定要求支搭各种脚手架。如架子高度达到3 m以上时,每层要绑两道护身栏,设一道挡脚板,脚手板要铺严,板头、排木要绑牢,不准留探头板。
  
  参考文献:
  [1]周江辉.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各地都进行了土地流转的实践,文章以湖北省为例,指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主要形式,土地流转对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影响,指出了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规范土地流转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进行土地流转,发展农村经济。  关键词:土地流转;经济发展;农村  中图分类号:F301.2 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0)06-00
期刊
摘要:在农村综合改革中乡镇机构改革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民族乡镇作为涉及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的基层政权,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的乡镇机构改革,达到了压缩编制、整合机构、精减人员、提高效能的目的,初步建立起了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改革后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诸如聘任制干部的安置、人员分流、干部素质提
期刊
摘要:资本是一个企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据报载,我国许多中小企业承受较大资金需求压力,更严峻的问题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常年依靠单一形态的融资渠道,难以迅速补足周转资金,面临难以迅速复苏与发展的挑战。文章从拓宽融资渠道入手,提出依靠OTC市场来丰富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渠道,并就OTC市场融资的优势和风险预防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OTC市场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文章以探讨在医药改制背景下我国县级药店的发展趋势为目的。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对我国湖南省永州市县级药店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湖南县级药店的发展迅猛,发展后劲十足;独立药店增长快速。并得出结论,县级药店的竞争必然更加剧烈;信息化和规范化经营将成为其发展趋势;连锁和加盟药店大势所趋。  关键词:药店;发展趋势;湖南  中图分类号:F721.7 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
期刊
摘要:文章研究了氧化沟转碟曝气机工艺调试对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稳定各沟溶解氧水平,出水的氨氮与总磷合格率高且稳定;连续回流或适当提高回流比,可改善出水氨氮的异常情况;进水水质恶化,出水合格率下降。  关键词:氧化沟;除磷脱氮;转碟曝气机;处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0)06-0133-02    污水中氮的存在形式有有机氮、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现有的政府会计逐渐显露出一定的弊端。文章在比较中美政府会计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政府会计;中美比较;改革目标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0)18-0038-01    1 中美政府会计比较    由于美国和我国在国家基本制度和政府组织结构上有本质的
期刊
摘要:伴随着人口的增多,环境的破坏,能源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节能技术已经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应用。在建筑给水排水技术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一段历史,无论是在技术开发,还是在技术运用方面都不断走向成熟。文章仅仅针对当前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中相关节能方案的选择应用进行研究探索,为能源问题的缓解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给水排水;节水节能;变频给水;水泵水箱联合  中
期刊
摘要:感应同步器于二十世纪50年代研制成功,主要用来测量直线位移和角位移,被广泛的应用于宇宙航行、航海军事等各个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很多其他的测量位移和角度的方法,但是,由于感应同步器固有的特点和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它的进一步研究,感应同步器仍然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文章主要对感应同步器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感应同步器;绕组;位移;激励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在焦炉的热工制度的执行制定过程中,时间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不遵守或错误执行,必将造成温度的失控。严重时将导致推焦困难及焦炉砌体的损坏。文章就在焦炉温度调节过程中对时间的执行做科学探讨,做到合理调节,达到焦炉生产的稳定运行,提高焦炉的热工效率,降低炼焦耗热量。  关键词:焦炉温度管理;时闻因素  中图分类号:T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0)18-0111-0
期刊
摘要:文章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土基层的特性,总结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经验。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土;施工配合比:检查验收  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0)18-0150-02    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增大,单车载重量的大幅度的增加,原来的水泥稳定砂道路基层承载力、寿命已远远不能胜任承担道路基层或底基层的路面结构。通过几年来施工的道路用水泥稳定砂基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