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整合县级科研、教研、培训的职能和资源,建设研训一体的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是新时代加强教师发展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研训一体化追求現有教育资源的集约化运行,使原来独立的科研、教研和培训活动发挥集成优势,体现科研性质,完成教研任务,达成培训目标,进而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提升”的研训方案为例,对方案的重要环节进行设计分析,剖析科研、教研和培训三者之间一体化的过程,提出研训一体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教师发展;课堂教学目标;研训一体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6-0037-04
【作者简介】陈辉英,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丹阳,212300)小学教育研训处副主任,高级教师。
*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县级教师专业发展机构研训一体化创新研究”(2018SJZDI173)的阶段性成果。
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需要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通过有机整合县级科研、教研、培训、电教等部门的资源和职能,成立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实现区域内研训一体化,更好地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服务。[1]“研训一体”既是对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职能定位,又是对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工作的新要求。顾名思义,“研训一体”是指教研、科研、培训为一个整体,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手段,它可以更好地为科研、教研和培训提供路径与平台。[2]本文以主题为“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提升”的研训方案为例,通过设计分析,揭示如何融教研、科研、培训于一体,提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研训一体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研训方案的设计一定要坚持整体原则、系统原则,一般由确定研训对象、提炼研训主题、设计研训目标、开发研训课程、设计研训方案、实施研训活动、评价研训效果等环节构成。设计研训项目,首先要针对研训对象进行需求分析,这是研训一体化方案设计的第一步。无论是单向的教研活动、培训活动还是一体化的研训活动,需求分析是活动方案设计的前提和基础。通过需求分析,了解学习者某方面的知识、能力或素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确立研训主题。主题的确立可以为研训的理论建构、内容确定、方法选择和评价等提供本体论基础。[3]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没有准确的教学目标,就不能有良好的课程育人。因此,本案例(见图1)对江苏省丹阳市35所学校35~40岁数学教师的备课情况尤其是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进行调研,把握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能力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炼出本阶段的研训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准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确定研训主题为“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提升”。
研训主题确立后就要制定研训目标,研训目标是研训方案的核心。研训目标是指通过研训活动使受训者在某方面的专业能力或专业素养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基于教师专业标准对受训者此方面专业能力或专业素养的实然状态进行偏差分析后得出的发展要求。研训目标是研训课程开发、研训方法选择、研训方案设计、研训质量评价的依据。本案例中(见图1)的研训目标既要回答“课堂教学目标是什么”的追问,以体现教育科研的学理性原则;又要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应该这样设计”的结果,以体现教研活动的任务性原则;还要完成“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目标需要提升哪方面素养”的任务,以体现培训活动的补偿性原则。
研训目标确立后就需要在研训主题理论建构的基础上,选择研训内容、设计研训课程,并结合成人学习的特征和成人学习理论,选择有效的研训方式,进而形成研训项目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研训过程中加强理论学习是一个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在职教师通常追求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而忽视了具体做法背后的逻辑、价值和意义,最终因为缺乏实践理性而使得研训活动沦为简单的技能训练或教学方法传递。[4]
本案例中研训主题的理论建构基于教学设计原理中的相关理论,引导教师认识课堂教学目标的性质、内涵和作用。第一阶段的研训活动(见图2)侧重理论学习,指向研训方案中的“研训目标1”。在岗位研修阶段,教师通过文献研究,重温职前教师教育时期的相关理论课程,联系已有的教学生活,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教学目标的性质、内涵和作用的认识,丰富理论素养,为后续的深度研训张本。在集中研修阶段侧重理论内化,同时向实践性学习迁移,指向“研训目标1”,适度转向“研训目标2”。借鉴“世界咖啡”行动学习模式,以头脑风暴实现智慧碰撞,以小组合作提高认识,以成果分享凝聚共识,加深对理论学习的理解。通过研训员的总结和评价“点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理性认识;通过专题讲座,深化理论学习成果;通过完成“下一阶段岗位研修任务”,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开始理论知识向理论素养的转化。
理论知识只有融入具体实践才能转化为理论素养。第一阶段的研训活动主要从学理上让参训教师真正理解“课堂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处于由熟练型教师向成熟型教师转型的阶段,迫切需要理论上的引领。这个阶段教师的理论学习不是理论的简单灌输,而是根植于肥沃实践土壤的理论学习。教师若没有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真理解,就不可能有“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真行为。
用理论指导的实践才是理性的实践,用实践来深化理论学习才能提升实践能力。研训一体化需要将理论融入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来验证、丰富理论,将理论知识内化为理论素养,外化为实践能力,初步实现研训一体化。第二阶段的研训活动(见图3)由理论学习转向追求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从理论学习掌握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到理论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实践活动,意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整个过程体现了科研、教研和培训的一体化。
第二阶段的岗位研修中,教师继续通过文献研究,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效果。通过分析已教内容的教学目标,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理论剖析问题,指陈得失,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的思考,理解“课堂教学目标应该这样设计”。这一阶段的岗位研修是第一阶段集中研修“开始理论知识向理论素养的转化”的延续,同时走向实践理性,思考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路径和方法,为第二阶段集中研修达成“研修目标:掌握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路径和方法”奠定基础。
总之,研训一体化方案在设计理念上遵循研训一体的要求,竭力实现科研、教研和培训三者的融合。方案在研训行动上坚持学思行合一,理论学习坚持始终,专业表达贯穿全程,岗位研修和集中研修交织进行。研训一体化不仅是在职教师教育的理念,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
[1]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2020-03-20]. http://www. moe. gov. cn/ 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801/ t20180131_326144.html.
[2]徐伯钧.教科研训一体化:县域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融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31-33.
[3]朱旭东,宋萑.论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J].教师教育研究,2013(3):1-8.
[4]叶波.关于教师教育课程实践转向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5(10):109-114.
【关键词】教师发展;课堂教学目标;研训一体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6-0037-04
【作者简介】陈辉英,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丹阳,212300)小学教育研训处副主任,高级教师。
*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县级教师专业发展机构研训一体化创新研究”(2018SJZDI173)的阶段性成果。
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需要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通过有机整合县级科研、教研、培训、电教等部门的资源和职能,成立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实现区域内研训一体化,更好地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服务。[1]“研训一体”既是对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的职能定位,又是对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工作的新要求。顾名思义,“研训一体”是指教研、科研、培训为一个整体,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手段,它可以更好地为科研、教研和培训提供路径与平台。[2]本文以主题为“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提升”的研训方案为例,通过设计分析,揭示如何融教研、科研、培训于一体,提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研训一体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基于需求分析,确定研训目标
研训方案的设计一定要坚持整体原则、系统原则,一般由确定研训对象、提炼研训主题、设计研训目标、开发研训课程、设计研训方案、实施研训活动、评价研训效果等环节构成。设计研训项目,首先要针对研训对象进行需求分析,这是研训一体化方案设计的第一步。无论是单向的教研活动、培训活动还是一体化的研训活动,需求分析是活动方案设计的前提和基础。通过需求分析,了解学习者某方面的知识、能力或素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确立研训主题。主题的确立可以为研训的理论建构、内容确定、方法选择和评价等提供本体论基础。[3]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没有准确的教学目标,就不能有良好的课程育人。因此,本案例(见图1)对江苏省丹阳市35所学校35~40岁数学教师的备课情况尤其是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进行调研,把握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能力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炼出本阶段的研训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准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确定研训主题为“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提升”。
研训主题确立后就要制定研训目标,研训目标是研训方案的核心。研训目标是指通过研训活动使受训者在某方面的专业能力或专业素养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基于教师专业标准对受训者此方面专业能力或专业素养的实然状态进行偏差分析后得出的发展要求。研训目标是研训课程开发、研训方法选择、研训方案设计、研训质量评价的依据。本案例中(见图1)的研训目标既要回答“课堂教学目标是什么”的追问,以体现教育科研的学理性原则;又要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应该这样设计”的结果,以体现教研活动的任务性原则;还要完成“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目标需要提升哪方面素养”的任务,以体现培训活动的补偿性原则。
二、坚持理论引领,把握问题本质
研训目标确立后就需要在研训主题理论建构的基础上,选择研训内容、设计研训课程,并结合成人学习的特征和成人学习理论,选择有效的研训方式,进而形成研训项目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研训过程中加强理论学习是一个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在职教师通常追求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而忽视了具体做法背后的逻辑、价值和意义,最终因为缺乏实践理性而使得研训活动沦为简单的技能训练或教学方法传递。[4]
本案例中研训主题的理论建构基于教学设计原理中的相关理论,引导教师认识课堂教学目标的性质、内涵和作用。第一阶段的研训活动(见图2)侧重理论学习,指向研训方案中的“研训目标1”。在岗位研修阶段,教师通过文献研究,重温职前教师教育时期的相关理论课程,联系已有的教学生活,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教学目标的性质、内涵和作用的认识,丰富理论素养,为后续的深度研训张本。在集中研修阶段侧重理论内化,同时向实践性学习迁移,指向“研训目标1”,适度转向“研训目标2”。借鉴“世界咖啡”行动学习模式,以头脑风暴实现智慧碰撞,以小组合作提高认识,以成果分享凝聚共识,加深对理论学习的理解。通过研训员的总结和评价“点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理性认识;通过专题讲座,深化理论学习成果;通过完成“下一阶段岗位研修任务”,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开始理论知识向理论素养的转化。
理论知识只有融入具体实践才能转化为理论素养。第一阶段的研训活动主要从学理上让参训教师真正理解“课堂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处于由熟练型教师向成熟型教师转型的阶段,迫切需要理论上的引领。这个阶段教师的理论学习不是理论的简单灌输,而是根植于肥沃实践土壤的理论学习。教师若没有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真理解,就不可能有“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真行为。
三、紧扣教学实践,提升专业能力
用理论指导的实践才是理性的实践,用实践来深化理论学习才能提升实践能力。研训一体化需要将理论融入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来验证、丰富理论,将理论知识内化为理论素养,外化为实践能力,初步实现研训一体化。第二阶段的研训活动(见图3)由理论学习转向追求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从理论学习掌握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到理论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实践活动,意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整个过程体现了科研、教研和培训的一体化。
第二阶段的岗位研修中,教师继续通过文献研究,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效果。通过分析已教内容的教学目标,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理论剖析问题,指陈得失,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的思考,理解“课堂教学目标应该这样设计”。这一阶段的岗位研修是第一阶段集中研修“开始理论知识向理论素养的转化”的延续,同时走向实践理性,思考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路径和方法,为第二阶段集中研修达成“研修目标:掌握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路径和方法”奠定基础。
总之,研训一体化方案在设计理念上遵循研训一体的要求,竭力实现科研、教研和培训三者的融合。方案在研训行动上坚持学思行合一,理论学习坚持始终,专业表达贯穿全程,岗位研修和集中研修交织进行。研训一体化不仅是在职教师教育的理念,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2020-03-20]. http://www. moe. gov. cn/ 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801/ t20180131_326144.html.
[2]徐伯钧.教科研训一体化:县域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融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31-33.
[3]朱旭东,宋萑.论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J].教师教育研究,2013(3):1-8.
[4]叶波.关于教师教育课程实践转向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5(10):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