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简单过程,而更应是滋润学生心灵的过程。要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进行情感投入。
  
  一、用真心去体验
  
  教师在熟悉教材进行备课时,要用自己那颗真诚的心去感受、体验教材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先受到感染、启迪和熏陶,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振”,对美好事物产生向往,为人物崇高品质而赞叹,为主人公悲惨遭遇而伤感,为残暴行为而愤怒,并把这种情感体验作为教学的潜在力量,那么讲课时就会“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如教《凡卡》一课,我备课时用真心去体验作家契诃夫所要表达的情感。一个九岁孩子的命运如此凄惨——挨打、挨饿、挨冻。他想逃脱这苦难的日子,向爷爷发出了求救信。然而,这封关系到凡卡命运的信,却是一封永远无法让爷爷收到的“死信”。最后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个结局似喜实悲,暗示凡卡甜蜜的希望将变成痛苦的失望,他悲惨的生活将继续下去。这个结尾令人更加同情凡卡,更加痛恨那黑暗的社会。教师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染和思想教育。
  
  二、用导语去感染
  
  一堂课的开篇导入,对课堂教学有重要的作用。上课开始,小学生往往处于注意力分散、思维松驰的状态。因此,教师就要用自己从教材中获得的“情”去给口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刘莲角学生创设一种“境”,想法抓住学生的心。可以设计并运用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导人语,把学生带人特定的教学情境。教学《小珊迪》一课,我这样导入:一个冬天的早上,雪花纷飞(带领学生进入情境),饱受饥寒的小珊迪被马车轧断了两条腿,躺在一张破床上,他就要死了(凄惨的情节震憾学生的心)。临死前,他念念不忘的是:可怜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他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他呢?(老师的描述,使教室里弥漫着悲痛之情)这样的导语,触动学生的情感,为学生初读课文,领会小珊迪的诚实、善良而奠定了感情基础。
  
  三、以激情来范读
  
  语文教师以激情来范读课文,可以引导学生由读来体会文章的情感。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课文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情感态度,教师范读课文时必须先理解作品内容,融入自己的感情态度,进入角色,移情动容,抑扬顿挫,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每每读来无不为之垂泪,浮想联翩,现在的学生对课文所述内容则感到比较陌生。因此,让学生们了解作者的感情,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有一定难度。怎样让学生们身临其境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呢?教师范读课文时用深沉偏低的声调,并用录音机播放哀乐;读到“多少回……多少回……多少回……”时,用电视机播放有关画面;教者全身心地融入作者情感之中,范读声情并茂,就会拨动孩子们的心弦,学生就会被教师的范读带到作者创设的意境之中。又如,范读朱自清《荷花》一文,教师应以柔美的声音,绘形、绘声、绘色,使学生在听读时不知不觉进入意境,唤起内心的视像,仿佛置身于荷塘边,感受着荷香、荷色、花姿,使自己的心灵得以净化。教师在范读时投入情感,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四、以点拨促想象
  
  课文内容可以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少年儿童富有想象力,这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要在教学中变自己的激情为学生的激情,及时点拨、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学完《倔强的小红军》一课,当学生噙着泪花朗读“就在这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时,老师启发:“如果小鬼还活着,你会为他做些什么?你从小鬼的身上得到了哪些启迪?请把它写下来。”由于有感而发,不一会儿功夫,学生就洋洋洒洒写了很多。这时,学生表达的是强烈真切的感情,停笔之后,他们把写下来的念给同学们听,将内心的感受相互交流。他们在交流中彼此感染、彼此启迪,使自己情感得到升华。学生在抒发情感中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在相互交流中升华了自己的情感,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教师的情感投入,应是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的红线。教师把激情传给学生,有张有弛,恰到好处,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编 李景和
其他文献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我们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人为水”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必须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这已成为现代中国外语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特别是在中学外语教学中,教师们越来越强调“以
从产品品种、标准成熟度、适应市场和用户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钢铁产品标准与国外标准的差距,指出了国内钢铁产品标准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向。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
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得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就必须提高信息技术学科地位并对有关课程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