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这本以“汽车”、“驾驶”、“维修”为名的汽车杂志编辑,我曾经多次受邀在电台、网站与听众、网友探讨用车养车的话题,但遗憾的是,每次的讨论似乎总是以“听众、网友都是背负沉重负担的车奴,为前提的,包括我在内的嘉宾重复千百遍的话题总是试图告诉大家如何养车才省钱,但说实话,那并非我的本意。作为这个行业的观察者,我始终坚信,如果你是车主,如果你选择了与车为伴的生活,慷慨消费或许才是美德。
10月的长假对汽车行业而言并非利好,少了一周的营业时间将使得整个汽车行业对金九银十的期待彻底失望。在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在救银行的时候,巴黎车展上汽车巨头的发言稿里则充斥着对“何时救汽车行业”的期盼。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美国9月的销量已经跌破100万辆,中国市场虽然在增长,但年底恐怕会传来不少企业无法完成年初销售目标的坏消息。作为消费者,或许我们该为此感到庆幸,因为汽车的滞销会使得更多厂商在年底甩卖,年底将是购车的黄金时机。
但且慢,如果持币待购、期待降价成为整个市场的主流意愿,恐怕2009年将有不少汽车企业不得不延迟技术研发计划或者进一步压缩零部件成本来确保整车利润。最终我们将会发现,勉强换代的新车将使用更为陈旧的技术和可靠性更低的零部件。而那些车型有更大降价空间的厂商则需要控制员工收入,并与供应商就进~步降低零部件成本谈判——便宜没好货,这是我们的生活常识。对于这些汽车厂商及其供应商所雇佣的员工而言,车市的不景气实际上意味着来年收入的缩水,也意味着他们的消费计划进一步被推迟。类似车市、房市的这类经济学意义上的微观循环最终将随着上下游产业链被放大到整个消费市场,最终大多数人都将付出代价。正因为如此,10月长假前后,政府已经在出台各类鼓励消费的措施,而作为汽车行业的观察者,我认为很有必要重申这样一个观念——慷慨的理性消费才是美德。
比如在购车的问题上,我们或许应该放弃对豪华车的道德歧视。如果豪华车的购买者愿意根据现有法规的要求支付更高的车辆购置税享受大排量的驾驶乐趣,愿意为更多的燃油消耗买单,而这种在我们看似奢侈的消费能够被政府通过税收等形式转而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从理性的角度,主流媒体在报道每天都会发生的交通事故时或许就应该放弃类似“奔驰/宝马撞人”这样带有明显车型歧视的标题,毕竟,数量更多的中小排量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似乎更大,但被专门报道者则微乎其微。
比如用车这个环节,作为消费者,我们期待停车能够免费、过路过桥能够免费,但我们恐怕不期待被单双号限行、加油站无油可加、节假日景区无处停车。遗憾的是,如果任由每个人做出理性的选择,恐怕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我们所不期待的那个用车环境。因此,我们将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消费环境——更高的停车费、一时难以取消的过路过桥费。更高的用车成本将使得无限膨胀的用车需求被遏制,这或许才是理性的选择。
再比如养车这件事,很多媒体都在以非授权维修站保养、维修更便宜为诱饵鼓励听众、读者、网友远离“4S”店,但主流车主的选择正在证明,是“4S”店正在吸引更大比例的车主进行正常的保养和维修。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非授权维修站正在慢慢“4S”店化,那些营业空间有限、车间环境较差的非授权维修站已经逐渐从大城市消失,能够继续与“4S”店竞争的也在扩建客户接待区和休息区……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消费环境么?如果我们继续鼓励大家以省钱为第一目标,那么谁会为服务环境的改善来买单呢?正如本文的标题所说:慷慨的理性消费是美德。或许我们不应该总是挑剔价格;作为理性的消费者,我们更应该挑剔的是价格和服务的透明度、服务的效率、服务的质量。
作为消费者,我们的选择决定着一个市场的未来。如果我们的主流消费观念依然是“节俭才是美德”,那么仅就汽车行业而言,那将使得整个维修行业在承担环境污染者恶名的同时无力改善服务环境,更成为投资者和从业者争相逃离的行业。幸运的是,十一假期前我前往西南、华东等地“4S”店的采访让我意识到,各地的大多数车主都在逐渐选择一种理性的服务消费——抵御着非授权维修站的低价诱惑选择到设施在不断升级的“4S”店付费保养。而由此获利的“4S”店的经营者能够乐观地投资改善服务环境、雇佣更多的服务人员、向当地缴纳更多的税收……更好的服务和公共关系将吸引更多的车主到店购买服务。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和谐的消费市场。
10月的长假对汽车行业而言并非利好,少了一周的营业时间将使得整个汽车行业对金九银十的期待彻底失望。在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在救银行的时候,巴黎车展上汽车巨头的发言稿里则充斥着对“何时救汽车行业”的期盼。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美国9月的销量已经跌破100万辆,中国市场虽然在增长,但年底恐怕会传来不少企业无法完成年初销售目标的坏消息。作为消费者,或许我们该为此感到庆幸,因为汽车的滞销会使得更多厂商在年底甩卖,年底将是购车的黄金时机。
但且慢,如果持币待购、期待降价成为整个市场的主流意愿,恐怕2009年将有不少汽车企业不得不延迟技术研发计划或者进一步压缩零部件成本来确保整车利润。最终我们将会发现,勉强换代的新车将使用更为陈旧的技术和可靠性更低的零部件。而那些车型有更大降价空间的厂商则需要控制员工收入,并与供应商就进~步降低零部件成本谈判——便宜没好货,这是我们的生活常识。对于这些汽车厂商及其供应商所雇佣的员工而言,车市的不景气实际上意味着来年收入的缩水,也意味着他们的消费计划进一步被推迟。类似车市、房市的这类经济学意义上的微观循环最终将随着上下游产业链被放大到整个消费市场,最终大多数人都将付出代价。正因为如此,10月长假前后,政府已经在出台各类鼓励消费的措施,而作为汽车行业的观察者,我认为很有必要重申这样一个观念——慷慨的理性消费才是美德。
比如在购车的问题上,我们或许应该放弃对豪华车的道德歧视。如果豪华车的购买者愿意根据现有法规的要求支付更高的车辆购置税享受大排量的驾驶乐趣,愿意为更多的燃油消耗买单,而这种在我们看似奢侈的消费能够被政府通过税收等形式转而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从理性的角度,主流媒体在报道每天都会发生的交通事故时或许就应该放弃类似“奔驰/宝马撞人”这样带有明显车型歧视的标题,毕竟,数量更多的中小排量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似乎更大,但被专门报道者则微乎其微。
比如用车这个环节,作为消费者,我们期待停车能够免费、过路过桥能够免费,但我们恐怕不期待被单双号限行、加油站无油可加、节假日景区无处停车。遗憾的是,如果任由每个人做出理性的选择,恐怕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我们所不期待的那个用车环境。因此,我们将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消费环境——更高的停车费、一时难以取消的过路过桥费。更高的用车成本将使得无限膨胀的用车需求被遏制,这或许才是理性的选择。
再比如养车这件事,很多媒体都在以非授权维修站保养、维修更便宜为诱饵鼓励听众、读者、网友远离“4S”店,但主流车主的选择正在证明,是“4S”店正在吸引更大比例的车主进行正常的保养和维修。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非授权维修站正在慢慢“4S”店化,那些营业空间有限、车间环境较差的非授权维修站已经逐渐从大城市消失,能够继续与“4S”店竞争的也在扩建客户接待区和休息区……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消费环境么?如果我们继续鼓励大家以省钱为第一目标,那么谁会为服务环境的改善来买单呢?正如本文的标题所说:慷慨的理性消费是美德。或许我们不应该总是挑剔价格;作为理性的消费者,我们更应该挑剔的是价格和服务的透明度、服务的效率、服务的质量。
作为消费者,我们的选择决定着一个市场的未来。如果我们的主流消费观念依然是“节俭才是美德”,那么仅就汽车行业而言,那将使得整个维修行业在承担环境污染者恶名的同时无力改善服务环境,更成为投资者和从业者争相逃离的行业。幸运的是,十一假期前我前往西南、华东等地“4S”店的采访让我意识到,各地的大多数车主都在逐渐选择一种理性的服务消费——抵御着非授权维修站的低价诱惑选择到设施在不断升级的“4S”店付费保养。而由此获利的“4S”店的经营者能够乐观地投资改善服务环境、雇佣更多的服务人员、向当地缴纳更多的税收……更好的服务和公共关系将吸引更多的车主到店购买服务。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和谐的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