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物价很诱人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zha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4月,德国《时代周报》网站发表了一篇名为《北京生活太贵了》的报道,引发了在华德国人的集体共鸣,他们大叫在北京生活成本过高,与德国本土相比,已经到了让人吃不消的地步。
  那德国的生活成本到底是多少?简单一点说,德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让它的欧洲小伙伴看了眼红,可它的物价却处于欧盟的中下游,就连很多富得流油的瑞士人,也要专门驾车穿越国境前往德国购物消费。对于德国人赚得多、花得少的幸福生活,两年前到柏林工业大学读博的北京人王晓星感慨万千:“留学德国不但能学有所成,还非常省钱,绝对双赢。”

20欧元吃7天


  都说“民以食为天”,在国内时,除了固定偿还房贷,我和老公每个月最大的开销都用在怎么填饱肚子上了。虽然听之前去德国留学的前辈说,柏林的生活成本并不高,但对于10欧元到底能买回多少东西,我们是完全没有概念的,直到第一次逛柏林的超市,才发现10欧元很“值钱”。
  只走了两个货架我就发现,逛德国的超市并不简单,不但要货比三家,还要在心里不停换算欧元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真可谓心、眼、手、脚并用,不累才怪呢。
  整个超市逛下来,我有了一个很大的发现,那就是德国的食品价格很低廉。
  一个内装10切片的长条面包标价0.35欧元,合人民币2.9元;一盒鸡蛋(内装10个)0.99欧元,合人民币8.1元;1升装的鲜牛奶0.5欧元,合人民币4.1元;一公斤泰国香米0.99欧元,合人民币8.1元……
  除了肉类、海鲜和一些水果,超市里大部分的食品都是以欧分为单位来标价的,感觉就像白捡似的。即便是肉类,价格也要比想象中便宜许多。
  老公说挺长时间没吃红烧肉和红烧排骨了,我们便各挑了一块。看看价签,五花肉每公斤2.99欧元,合人民币24.5元;排骨每公斤2.49欧元,合人民币20.5元,这些都比北京超市卖得便宜,让人看见了就想不停往购物筐里装。
  靠近收银台的时候,我让老公又称了一公斤富士苹果,1.99欧元,合人民币16.3元;我自己也往购物车里加了一棵3斤重的大白菜,花了1.48欧元。
  结算时,我惊奇地发现这么一大包东西居然才花了不到12欧元,合人民币100块左右。而我记得出国之前和老妈逛了一趟十里堡的华堂超市,100块才只够买一扇肋排。看来在德国,欧元还是相当耐花的。
  作为欧盟头号经济大国的德国,为什么食品会便宜得像白捡一样?我上网搜了搜,原来德国政府每年都会对消费商品进行高额的补贴,尤其是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食品,补贴的力度更大。政府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民众的生存,让每个人都买得起食物,不至于饿肚子,所以德国的物价水平多年来一直稳定在一个低廉合理的区间。
  另外,德国的食品从采购、加工到最后的出售,中间的监管非常严格,没有隐形费用,不存在有人从中渔利的因素,所以商品的最终定价已经是成本和利润的集中体现,一切都清晰透明,老百姓消费得明明白白。
  四天之后,为了给冰箱补充“弹药”,我又出门采购了一次,结算的账单依然让人又惊又喜:1000毫升装的大瓶依云矿泉水标价0.58欧元,合人民币4.8元,在北京的超市里,同样规格的矿泉水要卖到20多块,我暗喜捡到了大便宜。而如果是1000毫升装的普通矿泉水,0.15欧元就可以搞定,合人民币1.2元,这种价格在国内是找不到的。
  在柏林定居一周后,我整理了一下手里的账单,两个人7天的食品支出一共是19.8欧元,合人民币163块左右。晚上我告诉老公,按照柏林的这种物价水平,今后我们完全可以看看德甲,进进西餐厅,甚至听听音乐会了。而老妈也再不用为我们靠节衣缩食来解决一日三餐而发愁、担忧。

一套房子=工作两年半


  一位已在柏林生活五年的前辈曾如此形容德国的房价——比中国三线城市贵,比二线城市便宜。
  一年前,他在柏林市中心的优质地段看中了一套50平米左右的两居室,跟中介一打听,卖家的报价居然只有7.3万欧元。
  7.3万欧元是个什么概念?这么说吧,普通德国人的平均月薪大约是3000欧元,一年下来是3.6万欧元,两年就是7.2万欧元。换句话说,德国人只要赚两年半左右的工资,就可以在首都的中心地段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同学穆勒在第三个孩子出生后,换了一套120平米、拥有5个房间的大房子。我问他花了多少钱,他面露一丝遗憾:“我们买贵了,花了22.99万欧元,其实是还可以再议一下价的。”天呐,22.99万欧元他还要叫屈,在北京,188万人民币在六环以内的任何地点都买不到120平米的房子。我看了一眼穆勒,心中暗暗感叹: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啊!
  由于德国的房价实在诱人,我们一有机会便会跟在买房人身后看看热闹。
  有一次周末和老公去城外郊游,偏巧碰到一位地产经纪正带一对夫妇看房子。那是一幢200平米左右的乡间别墅,拥有永久产权和土地所有权,附带花园、车库和小型泳池,房主开价25万欧元,合人民币205万,而且还有商量的余地。
  我和老公以为听错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恨不能马上变出钱来拉过地产经纪签单,可买房对于我们这两个刚在柏林扎下脚的穷学生来说,还比较遥远,租房才更加现实。
  在德国,尤其是在城市里,很多人都是租房一族。教授我们自动化课程的赫迪拉已经52岁,而且拖家带口,却至今仍然租房而居。
  我问赫迪拉为什么不买房,他一脸坦然:“我们的养老和医疗都有充分保障,没有后顾之忧,所以与其把钱花在房子上,还不如尽情享受眼前的生活。”
  其实像赫迪拉这种想法的人,在德国还有很多,而相对低廉的房租价格也为他们提供了一切便利。
  刚到柏林的时候正好赶上大学的开学季,我跟中介抱怨这个租房的时间点不好,房租肯定是全年比较高的时段,人家一听马上摇头,说德国的房价多年不涨,房租也一直很稳定。在柏林租房,房东不会随便涨价,更不会任意撕毁合同,价钱也十分公道。后来,我们租了一套使用面积60平米左右的公寓,月租300欧元,合人民币2500元左右,这个价位远远低于我们先前的预期。   当然,如果地段稍好、室内设施比较齐全的话,房租通常要更高一些。2013年,妹妹和妹父也申请到柏林大学的奖学金,与我们会合。因为大家决定同住,我们便重新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80平米、家电齐全、包水电费的公寓,月租金600欧元,合人民币4900元,还是非常划算的。
  一般来说,房屋租金往往是一个家庭的支出大户。不过以德国人月均3000欧元的收入来看,房租开销最多也不会超过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哪怕家里只有一个人出去工作,也足以承担租房的费用,这就难怪有那么多德国人宁愿租房也不肯买房了。

买名品=普通消费


  享受久了柏林的低物价生活,经济压力便减轻了不少,心里难免会对一些从前想都不敢想的“贵族”消费变得蠢蠢欲动。小到喝一杯星巴克的咖啡,大到戴一块劳力士手表。慢慢地,我发现,要把这些变为现实,其实比想象中容易很多。
  2014年我过生日那天,老公特意预订了一家高级餐厅请我吃大餐。酒足饭饱之后,服务生过来问我们想喝点什么,我看了一眼餐单:普通咖啡1.7欧元、卡布基诺2.5欧元、纯奶咖啡2.8欧元、拿铁咖啡2.8欧元、浓缩咖啡1.8欧元,最贵的拿铁也不过才23块人民币,而且是在这种等级的餐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于是便毫不犹豫地点了一杯拿铁,虽然想到每个月赚3000欧元的德国人喝一杯2.8欧元的拿铁,就跟中国人平时吃个冰淇淋那么便宜,心里有些不平衡,可是再一想,和在北京的餐厅喝咖啡相比,自己这杯拿铁已经相当于德国人给打了4-5折,心里也就不那么纠结了。看来自己之前在国内养成的早起喝咖啡的习惯,完全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咖啡的诱惑难挡,汽车的魅力就更加无敌。地球人都知道在车世界里“德国制造”意味着什么,到了德国,又怎么能对满眼里外观酷帅、性能优良、安全性高的德系名车视而不见呢?最关键的是,汽车的价格还那么“亲民”,简直让人垂涎欲滴。
  在德国,最小的A型奔驰车只卖到1.5万欧元,合人民币12.3万。其他中高档车也在2.5-4万欧元之间:帕萨特标价不到2万欧元,宝马3系列不到3万欧元,保时捷8万欧元起价,每辆车都便宜得让人产生开跑的冲动。至于二手车,价格更是低得令人吐血,几千欧元的汽车比比皆是,而且个个系出名门,时时诱惑你的眼睛。
  有一天在学校的公告栏里看到一则卖车留言:“二手GOLF转让,五成新,100欧元就卖。”
  我和老公马上判断对方漏写了一个零,打电话过去一问,对方居然说没错,就是100欧元。可100欧元在北京是只够买一辆电动自行车的价钱,真是没有天理呀。后来我发现,在德国的二手车市场,一两百欧元转让的汽车多的是。所以2014年6月,我和老公也把一辆八成新的奥迪A6开回了家,花了9500欧元,轻而易举便成了有车一族。
  由于德国的物价低廉,购物实惠,一些国内的亲戚和朋友便经常拜托我们代买一些名品,可我发现德国人自己对此却并不热衷。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买房、不穿名牌服饰、不背名牌包包,大街上开顶级跑车的人也并不多见。他们过着收入不菲却物价低廉的幸福生活,而把赚到的钱用于旅游休闲度假、开发兴趣爱好和享受美好生活上,或许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赚会花吧。
  编辑/郑佳慧
其他文献
俗话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人类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尽管人类努力去发现各种自然奥秘,但是仍然有着诸多尚未破解的神奇现象。现在人类发现的地球植物有四十多万种,而动物多达一百五十多万种。那么如此丰富多彩的动植物世界,人类该去如何保护才能相得益彰呢?  2019年盛夏时节,来自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的两名女大学生,她们在苏门答腊岛旅游时意外遭遇深海“水鬼”,它们到底是鲸鲨,还是深海娃娃鱼?她们用惨痛
期刊
美国俄亥俄州的丹尼尔·威孚已经52岁了。他从未开过车,看过电视,更不必说使用过电脑和智能手机了。   多年前,威孚曾看过一次电影,但这件事他耻于在其他人面前提及:“我并不为曾经看过一部电影而感到骄傲。”他忏悔道,“因为我违背了父母的意愿。”   威孚和妻子养育了八个孩子,他们全都没有使用过任何现代工业产品。食物由自家的农场供应,家里也没有任何电力设施,日常的出行工具依旧是马车——威孚一家是无数
期刊
在芬兰小镇考尼艾宁(Kauniainen),游客扬·马特林度过了糟糕的一天。   他驱车前往镇上的火车站,发现那里无处停车。对此,他有些不满,致电当地报社并建议对方撰写一篇关于停车位不足的报道。   马特林原本不过想抱怨一番,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报社编辑真的就此写了一篇文章,还放在了头版。   “我们在那里确实很少遇到什么问题。”马特林回忆道,“或许他们真的没什么新闻可写吧。”   2018
期刊
在北京开车大部分时间是种折磨,上下班高峰期不会比走路快多少,逢年过节更是灾难。个人最惨的一次是某年的端午节,年检之后京密路堵了四个小时。晚上8点,终于熬到了城里,行驶到了四环入口,但两车道的入口有四排车在并行斗法。我继续向前开,三环入口也是如此,最后终于从二环进了城,然后返回四环。   进入四环后,新的苦难才刚刚开始。预定是从东四环出来的,结果被车流裹挟着一路向前,直到南四环十八里店桥出口才出来
期刊
2019年1月12日,秦海璐凭借《白鹿原》获第四届亚洲彩虹盛典最佳电视剧女主角奖。2020年12月,“陕派电视剧”《装台》,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创下了逆天的收视奇迹。因为该剧大火,秦海璐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也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提起她的“另一半”王新军,也许有人会感到陌生,如果说起他首次执导的电视剧《河山》中的男一号——团长卫大河,你也许马上就会恍然大悟。其实他在《独立纵队》等诸多影视剧中,演过
期刊
《都挺好》火了,这部剧不仅国内的观众能够收看,海外的华人也能同步追剧。目前,国内几乎叫得出名字的影视剧和综艺,在YouTube上都找得到,《都挺好》《延禧攻略》《如懿传》《明星大侦探》《极限挑战》……不但全,而且几乎和国内同步更新。   据一位负责相关海外发行的工作人员透露,就在去年,《延禧攻略》在海外新媒体的分账收入,已经达到千万级别。粗略估算,《延禧攻略》在YouTube上的单集播放量,平均
期刊
Z世代是美国及欧洲的流行用语,意指在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又称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统指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MP4、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蔡明是上过28届春晚舞台上的“百变女王”,家喻户晓。多年来,她不甘落后于时代的脚步,“破次元”打入年轻人的世界,过着新潮快乐的生活。2020年,她更是进入B站“花样实习”,还以“菜菜子”在网络上进行“虚拟偶像”身份直播,引来6
期刊
在上海籍运动员中,王励勤和姚明、刘翔齐名。他与队友马琳更是创造了一个“马王时代”,令世界各国乒乓球对手闻风丧胆。曾获得过17枚世界金牌的他,被誉为“乒乓王子”。他的家庭生活,一直令亿万球迷格外感兴趣。王励勤的太太刘嘉,年纪轻轻就获得国内“首届魔法天裁服装设计大赛”总冠军,是全国十大著名服装设计师之一。她热爱摄影、赛车,还是自由撰稿人。最关键的是,这位时尚达人还是个“段子手”,经常在網上“黑”老公。
期刊
《三十而已》,堪称2020年最火的大剧之一。年轻演员杨玏,饰演的那个让人又恨又爱的“人间老公”陈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让人恨得牙痒痒,想要手撕“渣男”的同时,又在其演绎的诸多的细节中,对这样的老公充满了期待和惊喜。他凭借精湛的演技,在网上大火。   有趣的是,杨玏的爸爸杨立新,也就是《我爱我家》中的“贾志国”,这次在剧中出演了顾佳的父亲“顾景鸿”,作为配角同样非常出彩。荧幕上,他们是驰骋影坛的
期刊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自己创业,但苦于找不到好的项目。90后的吴秋乔居然让猫咪穿上汉服,这个脑洞大开的创意,让她月收入7万!她设计的每一件衣服背后都有好听的名字和典故。比如“荔枝熟了”,灵感来源于杨贵妃的诗句,版型、配色都是雍容华贵的风格。如今开店仅一年多,她设计制作的宠物汉服“春风大小乔”已非常有名气,产品还卖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及欧洲等地。在2020年淘宝造物节上,她还作为新锐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