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连接的三大运营策略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pt268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体连接,三大路径


  立体连接,最终要打通线下、社群和网络三度空间,但连接发起的主体不同,有三大路径:
  路径1:线下门店发起。其路径是:门店→社群→网络(直播、云店)。这条路径,适合多数传统企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数传统企业走的就是这条路径。这条路径的优势,就是传统企业有比较强的线下组织能力,以及对门店社区社群的利用。社区社群属于门店,有线下强关系做背书,品牌商不用拉社群,只是阶段性利用。
  路径2:社群发起。社交电商即是社交发起。其路径是:线下←社群→网络。这条路径,就是现在社交电商走的路径。社群电商的主场景是社群,但也需要线下场景和线下体验,以及通过线下活动深化关系。
  路径3:网络发起。现在观察到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是:网络→社群→线下。比如,公众号“猫来了”就是这条路径,他们把粉丝导入社群,再引入线下,同样打通了三度空间。另一条路径是:网络→线下。比如,用户在天猫下单,然后阿里与青啤合作,订单交由距用户最近的青啤门店配送。
  上述三大路径,解决了传统品牌、电商、社交电商三大传统商业迈入立体连接的路径。可以说,立体连接不仅是传统品牌的趋势,也是电商、社交电商的大趋势。

立体连接,立体营销


  立体连接有两个误区:
  第一,做了传统渠道、电商、社交电商(私域流量),就以为实现了立体连接。其实,这只是多渠道,渠道之间相互独立,各渠道的产品、部门是分开的。有立体,没连接。真正的立体连接是产品、组织一体化。一支队伍,相同的产品,打通三度空间。
  第二,营销的三个环节(认知、交易、关系)没有充分利用三度空间的优势,仍然是单维空间的封闭式营销操作。比如,社交电商(私域流量)就只是在社群单个空间完成了认知、交易和关系一体化。
  单维空间营销最大的问题是流量成本快速上升,电商、社交电商是相对封闭的商业系统,封闭的商业体系,流量成本快速上升是因为营销资源配置的选择性太少。
  具体来说,平台电商是商域流量,每次的流量都需重新购买(流量费);社交电商是私域流量,靠养,要花钱、花时间培养;传统渠道是公域流量,要花钱做渠道,花钱做终端,花钱做传播。
  立体连接是为了做立体营销。同一支队伍,用相同的产品,做三度空间。
  同一支队伍做三度空间,就要求这支队伍必须是“空军陆战队”,作为“空军”,要求能做传播(认知),能做网络(云店);作为“陆军”,要求会做传统渠道、做终端、体系线下体验、做客情关系。
  有人可能会说,“空军陆战队”要求太高了,现有的队伍做不了。我相信“90后”是没问题的,“80后”是可以掌握的,“60后”“70后”的领导应该是可以懂的。对于不懂的“遗老遗少”,企业有淘汰机制。
  立体营销的逻辑,就是利用认知、交易、关系三项营销功能在三度空间的各自优势,开展营销活动,并且实现三大功能在三度空间的即时转换。
  一般来说,传统渠道的优势依次是:深化关系>交易>认知(强认知例外);社群优势依次是:認知放大>深化关系>交易;云店(网络)的优势依次是:便利交易>建立关系>认知。
  实际上,三度空间的每个空间维度都有全职营销功能(认知、交易、关系),但每个空间对完成某个营销功能有优势,比如,线下渠道有利于深化关系(客情),网络便利交易,社群有利于认知放大。这样就可以实现认知、交易、关系三项营销功能在三度空间的最优分布。
  好在只要打通三度空间,三项营销功能是可以快速转化的,即线下强关系,能够转化为社群的认知放大(传播);认知放大能够转化为网络的快速交易。
  深化关系,能够降低认知门槛。这是关系即认知。
  认知一旦产生,能够立即转化为网络交易。这是认知即交易。
  只要形成交易,就留下交易痕迹,从而可以建立关系。这是交易即关系。
  认知、交易、关系,就这样实现了在三度空间的分布和即时转换。

传播密度,主动脉+毛细血管


  农业社会,认知传播的主要方式是口碑,效率很低。
  工业社会,认知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大众媒体。效率很高,但认知与关系、交易是分离的。认知在大众媒体,关系和交易在传统渠道。
  互联网社会,认知的方式多元化了,可以是线下、大众媒体,也可以是社群、网络。同时,传播逻辑也发生了变化。
  互联网传播逻辑,有一个关键词:引爆(击穿)。引爆,一定是尖峰式的传播流量。可以发现,无论是互联网传播还是交易 ,都是High-Low模式,尖峰更高,低谷更低。尖峰达到一定传播密度就引爆了。
  在新营销体系中,我一直强调一个概念:互联网传播,要么引爆,要么哑炮;要么是0,要么是1。这是与大众传播“大喇叭使劲喊”形成强化记忆完全不同。
  一旦传播引爆,完成传播的交叉覆盖,记忆瞬间完成。以后只需要偶尔重复,恢复记忆即可。
  在商业中,传播非常重要,因为传播是形成认知手段。只不过,过去高效的传播工具是大众媒体,现在变成了自媒体。
  自媒体的传播逻辑是:只要占据了头部,自媒体就会持续把你推向头部。所以,迅速占据注意力的头部就很重要。
  自媒体早期,不少人迷恋“超级IP”和“超级话题”,一夜之间,红遍全国。但是,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好的商业体系一定要寻找必然,不能靠偶然。从认知角度看,品牌就是高密度、高强度认知。过去,“大喇叭”才有密度,“使劲喊”才有强度。所以,一定要高投入占据最好的媒体,比如央视。
  密度即认知,密度即品牌。立体连接的最大优点,就是特别容易达成高密度的传播效果。
  立体连接的传播逻辑,可以用公式表达:传播密度=传播宽度×内容裂变速度×发起传播次数。



  立体连接体系中,真正可以做到“所有接触点都是传播点”。传播点,就是传播宽度,即在商业系统中可以组织发起传播的节点。比如,慕思床垫在3月初的直播中,4000+的门店以及150万+的KOC就是传播宽度。
  从公司业务员到经销商,从经销商到门店,从门店到KOC。对于传统品牌,这是一条可控的组织系统。这条组织系统有3级放大,所以,最后才有150万+KOC参与发起直播。这样的传播宽度,只有在立体连接体系中才能够实现,而且是低成本的传播。
  这条可控的传播体系,“公司+经销商+门店”是主动脉,“KOC+社群”是毛细血管。主动脉+毛细血管,就形成了广域覆盖的传播体系。
  如果传播内容有裂变性,那么,可短期内实现高强度、高密度传播,从而形成传播引爆。

滚动策略和轰动策略


  凡是竞争性领域,一定要追求优势。所有的优势,都是在设定范围内比较而言。因此,有局部优势和全局优势。
  有局部优势的竞争,常用滚动策略,即轮流在各个局部形成优势。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采取的就是滚动策略。
  如果有全局优势,就适合轰动策略,即一定在更大范围内形成轰动。只要有能力,轰动策略虽然门槛较高,但人均成本相对更低。因为只要有轰动策略成功,一定能吸引其他媒体注意,形成二次传播,成为现象级现象。
  立体连接是营销手段,但竞争策略仍然可以适用滚动策略和轰动策略。小企业无力在全局市场形成轰动,就只有采取滚动策略。头部企业既可以采取滚动策略,也可以采取轰动策略,或者两种策略并用。
  立体连接的滚动策略又可以分为单店滚动和小区域滚动。
  單店滚动,就是一次做一个单店。一个店做成了,再做下一个店。长沙“小白钻”品牌就是这种策略。一个中台人员同时服务近20个门店,每个门店轮流做。利用“门店+社群”路径,“门店+社群”,这是门店的强关系。中台利用内容传播实现认知和交易。
  单店滚动策略是定向策略,要求用户黏性强,产品客单价高、消费频率高、毛利高。现场成交是单店滚动策略的必然要求。
  小区域滚动策略以一个县的区域为最佳。有些领域,比如农资也可以是村或乡镇的小区域,快消品以县为单元比较合适。
  小区域滚动策略,一定是在小区域内传播引爆(击穿)。因此,多门店+多社群+KOL或KOC是标配,必要时还可以配上直播。小区域引爆(击穿)一定要求传播交叉覆盖、反复覆盖。这是在定向传播基础上形成的区域整体覆盖。
  小区域覆盖,交易在哪里发生,要视产品而定。高频消费、低毛利产品,以线下门店交易为佳。高毛利产品,以云店交易为佳。尽可能避免社群交易,因为社群交易伤害关系。
  轰动策略肯定无法常态化,只有有强大的渠道组织能力和IP化能力的品牌商才能玩得起来。轰动策略可以从线上启动,比如长虹借助抖音流量的线上活动,虽然有轰动效应,但没有打通三度空间,销量也只是在平台上表现出来,与线下渠道无关。
  慕思床垫疫情期间的直播是一个从线下启动的经典案例。其路径是:传统渠道+4000门店+150万KOC+直播。最后形成了1.28亿信息触达,1亿+成交,确实引起了轰动。
  非常态的轰动策略,适合新品上市和重大的推广活动。其效果是:一次轰动,长期受益;线上轰动,线下受益。(刘春雄,本刊高级研究员,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5000万订户  据BBC 4月9日报道,迪士尼的流媒体平台Disney+上线5个月以来,已经吸引了超过5000万订户。由于新冠病毒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留在家中,使得Disney Plus目前用户人数较2月时幾乎翻了一倍。 5亿美元  据彭博社报道,近日,美国政府与通用汽车签订了一份约5亿美元的呼吸机合同。特朗普此前援引《国防生产法》要求各大制造商快速投入呼吸机制造,通用是首家与政府签订
期刊
《销售与市场》2020年2月上刊的封面专题《深度分销下一站:立体连接》,是一部宣言式专题,具有里程碑价值,宣告中国营销进入了立体连接时代,也宣告中国传统品牌商自此成为互联网商业的主角。  新冠疫情期间,倒逼出传统门店的到家模式和传统品牌的直播模式。这两大模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到家。商超通过社区社群,连接社区用户;品牌商通过门店的社区社群路径,连接用户,开展直播。  一时之间,传统线下门店(B端),
期刊
世界是运动的,发展的,任何理论都是时代产物。旧定位理论运用到今天,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局限性。为解决旧定位理论中存在的静态局限性和理论漏洞,破除“战略定位+运营配称”等静态框架带来的战略教条,竞争先生许战海提出了新定位理论,以期更适应今天的中国企业发展。  本期开始,我们将为大家奉上许战海先生对于新定位理论的19条答疑系列文章。以下是系列文章之第一篇。 1.什么是“竞争指挥系统”,竞争指挥系统与管理
期刊
门店销量有瓶颈  任何一个门店,经营一段时间后都会遭遇销量瓶颈。决定传统门店销量天花板的因素不外乎四个因素:  首先,地段。门店经营,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地段决定了自然流量。但好地段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租金。即使是好地段,也有商圈半径。商圈半径决定了门店销量天花板。  其次,门店吸客力。顾客路过门店,“扫一眼”,一瞬间就决定了进店或不进店,这就是门店吸客力,是装潢、展示、生动化等
期刊
深度分销这个概念在中国的营销界已经走红20年,借助深度分销,可口可乐、康师傅成功地在中国收获了市场,树立起了巨无霸的品牌形象,让人艳羡不已。如今,在消费能力不断提升的下沉市场中,深度分销更是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威力,变成了所有大品牌不得不去使用的利器。白酒行业还将深度分销进一步演进成为了“盘中盘”的营销模式。  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回过头去看深度分销,实际上是ROI(投入产出比)相当高的一种营销方式。虽然
期刊
网易严选出彩妆,葫芦兄弟乱入  网易严选彩妆与葫芦兄弟的这波联名,是根据七个葫芦娃不同的技能特征,对应了不同彩妆商品的属性,在融合上颇具匠心。让人忍不住高呼:OMG,买它!买它!买它!钟薛高联合娃哈哈AD钙奶  这一次钟薛高与娃哈哈AD钙奶联合推出了定制款“未成年雪糕”,送给每一位“不想长大”的成年人。这次的“未成年雪糕”注入了AD钙奶“芯”,同时还融入了巴西橙汁和法国柠檬果泥,给大家带来新的体验
期刊
关于品牌,一千个专家,就有一千种定义。虽然成熟的头脑允许不同的观点同时存在,但是当每个人对品牌的定义都不明确的时候,品牌管理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举个例子,假如在品牌管理领域进行一次评比,我想在中国可能会引发这样的争论:  A:西贝莜面村的品牌才叫好,西贝莜面村化用“I love you”,不仅澄清了“莜”这个生僻字的读音,还搞出了亲嘴打折节。  B:星巴克的品牌才叫好,星巴克成了白领阶层的第三生
期刊
不管你知不知道这个品牌,你總会见过它的身影,明星抢着穿上身,连LV也要找它联名,每季上新夸张到出动店员和保安维持抢购秩序,疯狂到把Logo印在砖头上都能被哄炒至上千美元……  这个潮牌顶流就是Supreme。Supreme究竟有何魔力,让人产生宗教化的崇拜?根本不投商业广告的它,为什么创立二十多年仍旧热度不减,频频成为话题品牌?从来不主动给明星送衣服穿的它,为什么商品一上架都能瞬间抢购一空?从一家
期刊
慕思超过100万的传播发起,带来上亿的传播触达,其中起传播放大作用的就是社群和直播。传播宽度,一定是利用了传播发起者的社群和朋友圈;现在的直播,既有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也有腾讯系的社群路径的直播平台。社群路径的直播平台,是相对精准的直播。因为是通过B端渠道进入C端。这就是传播的BC一体化。所以,虽然没有网红的平台号召力,但因为目标受众精准,所以传播效果也会不错。  下面来看看它能够破局而出的具体
期刊
需求的分化倒逼产品的升级、品类的裂变。有时候,仅仅一瓶水便折射出了不同的消费观、不同的价值选择。“310mL市场价10元、500mL市场价16元”,定价超高档的乌孙山泉水,究竟“底气”何在?  今天我们请到了乌孙山泉董事长张玉金,一起探秘乌孙山泉的高端之道。  小贴士:在消费意愿不断走强,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下,2019年包装水品类实现销售额17%、销售量15%的双位数增长。《2019年天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