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动引导型教学法创立于德国,它是一种以“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以老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不定型的活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用脑、用心、用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使每个学生都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自尊和自信。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老师台上讲、学生座下听”的呆板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并在主动参与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和高效率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会学习的能力,还学会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体现了“以学为本”、“因学施教”的教学准则,使“学”在教学活动中居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因人因时施以不同的“教”。“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辅助和促进的作用。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知识、练技能”,而且要帮助他们“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交往”。
在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我尝试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引入会计电算化专业08级高职班教学中,并进行了一些教学探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会计基础这门课是会计电算化专业08级高职班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前面内容较枯燥、抽象。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得较多、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也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直接影响到课程后面内容和后续课程的学习。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有意识地运用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精心设计了课题题目、教学任务书及学生互评的评价表,准备了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所需的用具。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组并向各组下达学习任务书。课堂上我先进行了简短的引导并提示学生在进行成果展示时要注意的有关事项。随后,各学习小组开始根据学习任务书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展示小组学习成果。这部分教学内容(会计对象要素),学生的感性认识较浅,历届学生学到这部分内容时都会感到很吃力。但出人意料的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以及各学习小组之间巧妙地互相提问,小组成员间互相配合精彩的回答,展现出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和空前高涨的学习热情。坚定了我在会计基础课程中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信心。
再比如在会计凭证的教学过程中,以往都是教师先在教室中讲授会计凭证的基本概念、种类、基本内容和填制要求等基本理论,然后才带学生进入会计手工实训室进行模拟练习。由于理论学习抽象,学生上模拟课时又要重新翻阅教材熟悉前面所学相关内容,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即使练习过了也是走过场,过后就记不全了。而运用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后,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根据教学任务书主动去搜集各种会计凭证,这样加深了学生对会计凭证的理解和认识,熟悉了各种会计凭证的内容,接着学生就会主动去学习各种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地查阅有关教材及相关资料,并在实际填制会计凭证中加以体会和领悟。部分学生甚至自发要求追加学习任务书,并自觉地超前学习有关内容。同时在课余时间苦练会计基本功(阿拉伯数字的书写,汉字大写数字的书写),以使自己编制的会计凭证书写得更规范和更美观。同学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种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精神面貌在以往的教学中是不曾见到的。
通过一年多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进行教学,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特有的生命力。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为什么会产生出这样好的教学效果,它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我的体会是与以下几点有关:
一、学生切身感受到参与学习活动的乐趣
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是职业教育的真谛。我们的生源质量不高,学习基础较差,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大多处于被动状态。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提倡的是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即使原有基础存在个体差异,他们也能在学习小组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位置,也能为自己所在的学习小组做出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体验到取得学习成果的成就感,而且还能得到来自小组其他成员及教师的鼓励,为自己能为小组工作所做的贡献感到自豪。他们在这种良性循环中能激发出强烈的学习愿望。
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以往的课堂教学,各学科之间相对独立,即使同一门课,也是分别在教室讲授理论知识,在实训室训练实际操作技能。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以学习任务为基本层面,通过“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行为”的分析,提炼出相应的课程模块及学习任务,遵照通过职业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规律,通过完成一个个与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学习任务,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不再相互割裂,而是综合的、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使学生初步具备了解决实践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
三、有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
在具体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时,我发现学生因自身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而会出现学习进程不同的现象。这在以往很难解决,而现在就可以通过不同的学习任务书实现学生的分层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传统的课堂遵循的是答案唯一性和标准化,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不动脑分析解决问题。而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中,各学习小组是在独立地学习教材、讨论归纳、形成方案、成果展示、效果评价等。学生往往会有一些创造性的举措和成果。各小组展示的学习成果通常是多样化的,精彩纷呈,百花齐放。这正是对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锻炼。
虽然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有诸多优点,但也绝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采用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也不会完全杜绝学生厌学等现象。因其优越而一味追捧、否定其他教学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教学中要合理地选择、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掌握它们的精髓。经过学习及自身的实践,我认为对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学笔法的层面上,它更应该是一种思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它应该贯穿于师生教与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传统的课前准备、教学实施、课后评价的方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的要求。它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本专业较强的理论知识、实操能力和实践经验,还要对整个专业要有较好的理解和把握。教师要熟悉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组织运作及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熟悉企业对本专业技能人才全方位素质的具体要求。以上这些有赖于教师自身加强业务学习,在教学工作中日益磨炼、点滴积累。只有在专业上做到厚积薄发,教学中才能达到天成偶得的境界。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笔者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取得了一些收获。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探索实践,加深了教师对职业教育认知规律的理解,增强了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信心,同时也促使我们投身到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体现了“以学为本”、“因学施教”的教学准则,使“学”在教学活动中居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因人因时施以不同的“教”。“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辅助和促进的作用。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知识、练技能”,而且要帮助他们“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交往”。
在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我尝试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引入会计电算化专业08级高职班教学中,并进行了一些教学探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会计基础这门课是会计电算化专业08级高职班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前面内容较枯燥、抽象。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得较多、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也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直接影响到课程后面内容和后续课程的学习。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有意识地运用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精心设计了课题题目、教学任务书及学生互评的评价表,准备了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所需的用具。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组并向各组下达学习任务书。课堂上我先进行了简短的引导并提示学生在进行成果展示时要注意的有关事项。随后,各学习小组开始根据学习任务书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展示小组学习成果。这部分教学内容(会计对象要素),学生的感性认识较浅,历届学生学到这部分内容时都会感到很吃力。但出人意料的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以及各学习小组之间巧妙地互相提问,小组成员间互相配合精彩的回答,展现出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和空前高涨的学习热情。坚定了我在会计基础课程中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信心。
再比如在会计凭证的教学过程中,以往都是教师先在教室中讲授会计凭证的基本概念、种类、基本内容和填制要求等基本理论,然后才带学生进入会计手工实训室进行模拟练习。由于理论学习抽象,学生上模拟课时又要重新翻阅教材熟悉前面所学相关内容,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即使练习过了也是走过场,过后就记不全了。而运用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后,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根据教学任务书主动去搜集各种会计凭证,这样加深了学生对会计凭证的理解和认识,熟悉了各种会计凭证的内容,接着学生就会主动去学习各种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地查阅有关教材及相关资料,并在实际填制会计凭证中加以体会和领悟。部分学生甚至自发要求追加学习任务书,并自觉地超前学习有关内容。同时在课余时间苦练会计基本功(阿拉伯数字的书写,汉字大写数字的书写),以使自己编制的会计凭证书写得更规范和更美观。同学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种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精神面貌在以往的教学中是不曾见到的。
通过一年多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进行教学,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特有的生命力。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为什么会产生出这样好的教学效果,它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我的体会是与以下几点有关:
一、学生切身感受到参与学习活动的乐趣
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是职业教育的真谛。我们的生源质量不高,学习基础较差,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大多处于被动状态。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提倡的是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即使原有基础存在个体差异,他们也能在学习小组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位置,也能为自己所在的学习小组做出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体验到取得学习成果的成就感,而且还能得到来自小组其他成员及教师的鼓励,为自己能为小组工作所做的贡献感到自豪。他们在这种良性循环中能激发出强烈的学习愿望。
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以往的课堂教学,各学科之间相对独立,即使同一门课,也是分别在教室讲授理论知识,在实训室训练实际操作技能。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以学习任务为基本层面,通过“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行为”的分析,提炼出相应的课程模块及学习任务,遵照通过职业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规律,通过完成一个个与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学习任务,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不再相互割裂,而是综合的、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使学生初步具备了解决实践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
三、有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
在具体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时,我发现学生因自身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而会出现学习进程不同的现象。这在以往很难解决,而现在就可以通过不同的学习任务书实现学生的分层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传统的课堂遵循的是答案唯一性和标准化,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不动脑分析解决问题。而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中,各学习小组是在独立地学习教材、讨论归纳、形成方案、成果展示、效果评价等。学生往往会有一些创造性的举措和成果。各小组展示的学习成果通常是多样化的,精彩纷呈,百花齐放。这正是对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锻炼。
虽然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有诸多优点,但也绝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采用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也不会完全杜绝学生厌学等现象。因其优越而一味追捧、否定其他教学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教学中要合理地选择、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掌握它们的精髓。经过学习及自身的实践,我认为对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学笔法的层面上,它更应该是一种思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它应该贯穿于师生教与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传统的课前准备、教学实施、课后评价的方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的要求。它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本专业较强的理论知识、实操能力和实践经验,还要对整个专业要有较好的理解和把握。教师要熟悉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组织运作及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熟悉企业对本专业技能人才全方位素质的具体要求。以上这些有赖于教师自身加强业务学习,在教学工作中日益磨炼、点滴积累。只有在专业上做到厚积薄发,教学中才能达到天成偶得的境界。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笔者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取得了一些收获。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探索实践,加深了教师对职业教育认知规律的理解,增强了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信心,同时也促使我们投身到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