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垃圾问题逐渐严重,近年来环境保护逐渐得到了重视,加快垃圾分类制度的普及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当前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结果,主要对当前上海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 热点问题 居民参与意识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种类也逐渐多样化,对环境造成了更加严重的污染,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符合循环发展理念,我国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晚,在实际推行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这需要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制定切合实际的、合理可行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以及必要的奖惩制度。本文以2021年7月上海市常住居民151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上海市居民垃圾分类中存在的困惑和面临的问题。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28日期间上海市常住居民151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03例。
(二)调查方法
此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完成问卷。
二、结果
(一)基本情况
共收到问卷151份,其中有效问卷151份。调查对象中,中老年人占多数,其中18岁以下15人(9.93%),18-30岁17人(11.26%),31-45岁97人(64.24%),46-60岁20人(13.25%),60岁以上2人(1.32%)。
(二)问卷情况
1.对所在小区或者活动区周围垃圾分类的满意程度:有33.11%的调查对象非常满意,54.3%的调查对象表示满意,11.92%的调查对象表示一般,0.66%的调查对象不满意。
2.对于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程度:有46.36%的调查对象非常了解,53.64%的调查对象大致清楚。
3.垃圾的处理方式:有94.7%的调查对象会分类投放,再送到分类垃圾桶,1.99%的调查对象想分类处理,但无分类垃圾桶,2.65%的调查对象全部投放到一个垃圾桶。
4.对于垃圾定时投放的满意程度:有64.9%的调查对象满意垃圾定时投放时间,29.8%的调查对象不满意且容易错过投放时间,5.3%的调查对象无所谓。
5.错过垃圾投放时间的处理方式:有26.49%的调查对象会扔到误时投放点,54.97%的调查对象会带回家等下次投放时间,11.92%的调查对象会堆放在垃圾站外。
三、讨论
(一)垃圾分类中面临的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在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困难中,有61.59%的调查对象认为居民环保意识淡薄,60.26%的调查对象认为设施不够完善,22.52%的调查对象认为宣传力度不够,47.68%的调查对象认为居民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知识了解不多,26.49%的调查对象认为职能部门规划不力。针对此结果及问卷情况,我们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不健全
我国城市垃圾分类起步时间较晚,对于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得到完善,只在城市垃圾如何分类治理上进行了明确规定,缺少对垃圾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法律规定,地方政府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实行过程中主要依靠地方文件,并不具备较强的约束力,不利于城市垃圾分类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1]。
2.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高
居民的環境保护意识是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还是有部分居民对于垃圾分类设备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或是对垃圾分类的了解不足,导致垃圾不能得到正确分类,失去了垃圾分类的价值。由于居民意识不高,为工作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需要由相关人员对垃圾分类设备进行看管,或是对垃圾进行重新分类,垃圾分类的全面普及和良好风气的形成都还需要较长时间。
(二)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起步较晚,相应的立法体系也不够健全,现实中执行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完善。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垃圾分类的实施更有利的形式,有90.07%的调查对象赞同通过社会宣传和社会实践,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带到生活中,有58.28%的调查对象认同通过电视和网络进行报道,45.7%的调查对象同意通过法律法规,进行公众教育。我们进一步分析原因,进行探讨。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立法是城市垃圾分类规范化开展的基础,首先在垃圾分类中要做好责任的划分,其次在城市网格化管理中应该加入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同时要加强对居民的监管,将垃圾分类义务的履行和公民信用联系在一起,提高法律的约束力。
2.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
为了培养和提高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政府应该对居民发放相关知识手册,对垃圾分类的整体流程进行科普,保证内容的全面。由于我国垃圾处理和分类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政府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为群众提供意见反馈的平台,通过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群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同时,发挥小区居委会的渗透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度,比如向小区业主发放垃圾回收卡片,制定垃圾分类及回收奖励机制,从而来提升业主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居民快速建立垃圾分类意识,最终促使居民形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此外,为了调动和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可以开展网上预约收取废品变现的推广活动,减少居民对垃圾进行随意丢弃的行为,在调查中,有82.78%的调查对象愿意参加此类活动。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分类在管理职责中落实到位,切实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水平,建设和谐友好的绿色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 靳晓菲.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现状与改进对策[J].清洗世界,2020,35(12):112-114.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 热点问题 居民参与意识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种类也逐渐多样化,对环境造成了更加严重的污染,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符合循环发展理念,我国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晚,在实际推行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这需要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制定切合实际的、合理可行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以及必要的奖惩制度。本文以2021年7月上海市常住居民151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上海市居民垃圾分类中存在的困惑和面临的问题。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28日期间上海市常住居民151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03例。
(二)调查方法
此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完成问卷。
二、结果
(一)基本情况
共收到问卷151份,其中有效问卷151份。调查对象中,中老年人占多数,其中18岁以下15人(9.93%),18-30岁17人(11.26%),31-45岁97人(64.24%),46-60岁20人(13.25%),60岁以上2人(1.32%)。
(二)问卷情况
1.对所在小区或者活动区周围垃圾分类的满意程度:有33.11%的调查对象非常满意,54.3%的调查对象表示满意,11.92%的调查对象表示一般,0.66%的调查对象不满意。
2.对于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程度:有46.36%的调查对象非常了解,53.64%的调查对象大致清楚。
3.垃圾的处理方式:有94.7%的调查对象会分类投放,再送到分类垃圾桶,1.99%的调查对象想分类处理,但无分类垃圾桶,2.65%的调查对象全部投放到一个垃圾桶。
4.对于垃圾定时投放的满意程度:有64.9%的调查对象满意垃圾定时投放时间,29.8%的调查对象不满意且容易错过投放时间,5.3%的调查对象无所谓。
5.错过垃圾投放时间的处理方式:有26.49%的调查对象会扔到误时投放点,54.97%的调查对象会带回家等下次投放时间,11.92%的调查对象会堆放在垃圾站外。
三、讨论
(一)垃圾分类中面临的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在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困难中,有61.59%的调查对象认为居民环保意识淡薄,60.26%的调查对象认为设施不够完善,22.52%的调查对象认为宣传力度不够,47.68%的调查对象认为居民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知识了解不多,26.49%的调查对象认为职能部门规划不力。针对此结果及问卷情况,我们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不健全
我国城市垃圾分类起步时间较晚,对于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得到完善,只在城市垃圾如何分类治理上进行了明确规定,缺少对垃圾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法律规定,地方政府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实行过程中主要依靠地方文件,并不具备较强的约束力,不利于城市垃圾分类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1]。
2.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高
居民的環境保护意识是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还是有部分居民对于垃圾分类设备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或是对垃圾分类的了解不足,导致垃圾不能得到正确分类,失去了垃圾分类的价值。由于居民意识不高,为工作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需要由相关人员对垃圾分类设备进行看管,或是对垃圾进行重新分类,垃圾分类的全面普及和良好风气的形成都还需要较长时间。
(二)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起步较晚,相应的立法体系也不够健全,现实中执行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完善。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垃圾分类的实施更有利的形式,有90.07%的调查对象赞同通过社会宣传和社会实践,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带到生活中,有58.28%的调查对象认同通过电视和网络进行报道,45.7%的调查对象同意通过法律法规,进行公众教育。我们进一步分析原因,进行探讨。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立法是城市垃圾分类规范化开展的基础,首先在垃圾分类中要做好责任的划分,其次在城市网格化管理中应该加入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同时要加强对居民的监管,将垃圾分类义务的履行和公民信用联系在一起,提高法律的约束力。
2.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
为了培养和提高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政府应该对居民发放相关知识手册,对垃圾分类的整体流程进行科普,保证内容的全面。由于我国垃圾处理和分类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政府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为群众提供意见反馈的平台,通过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群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同时,发挥小区居委会的渗透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度,比如向小区业主发放垃圾回收卡片,制定垃圾分类及回收奖励机制,从而来提升业主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居民快速建立垃圾分类意识,最终促使居民形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此外,为了调动和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可以开展网上预约收取废品变现的推广活动,减少居民对垃圾进行随意丢弃的行为,在调查中,有82.78%的调查对象愿意参加此类活动。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分类在管理职责中落实到位,切实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水平,建设和谐友好的绿色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 靳晓菲.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现状与改进对策[J].清洗世界,2020,35(12):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