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运用多种色谱手段分离纯化尾巨桉的化学成分,并通过波谱法对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尾巨桉叶和根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鞣花酸(ellagic acid,1)、3-O
【机 构】
:
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多种色谱手段分离纯化尾巨桉的化学成分,并通过波谱法对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尾巨桉叶和根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鞣花酸(ellagic acid,1)、3-O-甲基并没食子酸(3-O-methylellagic acid,2)、3,3′-O-二甲基鞣花酸(3,3′-di-O-methylellagic acid,3)、3-O-甲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3-O-methylellagic acid 4′-O-α-L-rhamnopyranoside,4)、反式对羟
其他文献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开花结果正值冬季低温期,易受低温影响,因此寒害成为抑制枇杷健康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种子作为产生多种内源激素的中心,其健康程度与枇杷果实正常发育息息相关。该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的‘早钟六号’枇杷幼果种子为材料,经不同低温(6、3、0、-3℃)胁迫不同时间(12、24、36、48 h)后,对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东方早报》1月16日刊登文章说,在建国之初,职工俱乐部、厂办医院(医务室)、托儿所等一系列职工福利设施、制度的建立、健全,成为那一代劳动者“翻身做主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花蝴蝶草(Torenia biniflora)为玄参科蝴蝶草属一年生植物,分布于广东、广西等亚热带地区,是一种观赏性较高的野生花卉。在自然生长条件下,二花蝴蝶草繁殖速度慢、增殖率低,
为探讨紫娘喜荔枝(Litchi chinensis )着色与果皮 K、Ca 和 Mg 含量变化的关系,以紫娘喜荔枝果皮为试材,通过对数据作典型性相关和一元指数函数回归分析,研究其 K、Ca、Mg 含量变
该研究以3年生三七成熟种子为材料,通过对三七种子种胚切片观察、抗氧化酶活性测定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分析,从生理、形态及转录组3个层面了解顽拗性三七种子的内在机理。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中三种同域分布的喉毛花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三个种的植株性状和繁殖分配,探讨繁殖分配的种间差异及其与植株个体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个种的植株高度、
红背山麻杆作为一种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它常常被用来治疗前列腺、腰腿痛、炎症等疾病,它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已有研究报道。为了继续研究红背山麻杆的化学成分,以掌握其物
以幼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 sinensis )、十年茶树、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间作模式和荒坡栽培滇龙胆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