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炉台上闪烁

来源 :脊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v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来自210转炉厂,在炼钢作业区甲1班担任班长、主炼钢工。2010年度被评为公司劳模。
  
  炉台就是我的家
  
  2007年7月14日,我大学毕业分配到涟钢工作,这是我人生中一个最难忘的日子。通过一周的安全培训,我身穿崭新的铁红色工装,分配在一炼轧厂转炉车间担任转炉炉前工时,心情难以平静。一个想法充满我的脑海:炼钢平台是我人生的起跑线,炉台就是我的家!
  古人说,“安命,先要安家。”而我却认为,安命,要先立业。只有在事业上有了成就,才能去谈安家,才能安好家。进厂后不久,有不少同年进厂的同学,有的嫌工资少,环境差,另谋出路。有的同学结了婚,买了房,家庭条件好的还买了车。而来自新化农村、家庭条件不太好的我,也坚定了一个信念:以炉台为家,扎扎实实做出一番成绩来。从此,我便一心一意扑在工作、学习上。有一回,因生产紧张,竟连续一个星期没回宿舍,吃、住都在生产现场。业务上不懂的除了翻书本、上网查资料外,我还虚心地向老师傅们请教。勤学苦练,我很快便掌握了整个炼钢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领,熟悉了生产环境。2009年2月底我调到210转炉厂,去河北天铁学习6个月,回来后通过竞争上岗,担任主炼钢工,成为210转炉厂最年轻的班长。先后参与了炼钢项目1#、2#轉炉竣工投产的准备工作和第一炉钢的冶炼。
  
  班里的伙伴们
  
  我们甲1班6个人,每个人的岗位环环紧扣,没有高度的团结协作是不可能完成复杂的生产任务的。在工作中,我学会了 “压力传递法”,让每一个人都担负具体的指标,使大家都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让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就是班长,这个班是我的班。
  2010年炼铁厂7#高炉刚投产的时候,铁水SI含量普遍偏高。我们操作异常艰难,喷溅、粘烟罩非常厉害,加上节奏紧张,班中没有时间去清理下料口与氧枪口,致使废渣很多。一天中班,下班的时候,加料工和操枪工从高层平台下来后向我反映说,下料口粘堵了。如果按正常的八小时工作制,我们该下班了。但是,如果不清理,势必会给下一个班增加工作量,我用眼神问大家,怎么办?大家也用坚定的目光回答着我: “干!”说实在的,这一刻,我真为我有个这么个好的团队而骄傲。5分钟后班里6个人,一个不落的带好工具在20米平台集合。我们利用每炉钢的间隔时间,一直干到凌晨5点才全部清理干净,虽然一个个手脚发软,手掌上全是血泡,但是确保了下个班没有因为下料口堵料而影响生产。洗完澡后,我们就在早餐桌上总结今天的差错出在哪里,下次要怎么样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每天下了班以后好好总结一下,已成为我们班的工作习惯。正是因为善于总结,2010年我们的各项指标都是名列前茅,综合指标排名第一。
  我们班近几年虽说出出进进的人很多,但没有一个违法乱纪的,班员的综合素质比较高,大家进步也快,从我们班走出去的现在都成了210转炉厂的生产骨干,可以说没一个差的。2010年度,虽说是我被评为集团公司的劳模,但所有的成绩都是全班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而我只不过是这个团队的代表而已。
  
  炉台上的荣耀
  
  在忙碌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看似平淡无奇的工作岗位,只要我们用心去热爱它,努力为之奋斗,是会取得成功的。我从进厂到现在不足5年,在210转炉厂担任主炼钢工也只有短短的3年时光。但我却非常幸运地亲历了涟钢“三次创业”的奋斗历程,参与了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和达产达效攻关,日复一日在现场打拼,每时每刻感受工作的压力和同事们昂扬的斗志,深深地体会到了身为“涟钢人”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那种霸得蛮、吃得苦、不服输的奉献精神。并能从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奋力在炉台上摸爬滚打,我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主炼钢工、班长,评上了公司劳模,党组织还培养我入党,同时享受了较高的工资待遇,我感受到了炉台上的荣耀与希望。荣耀面前,我清醒地认识到,和身边许多老师傅、老劳模比,我还是一名稚气未脱的“新兵”。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自己不断地去打拼,去经营,去奋斗。
  涟钢建厂之初,十里钢城是一片荒山野岭、烂泥滩。是一代又一代的涟钢人艰苦奋斗,把一个年产5万吨钢的小厂,发展成为一座年产钢800万吨以上的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现在公司把炼钢的操作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的人手里,使我感到它沉甸甸的份量与所付赋的责任和使命。每当我站在钢花飞溅的炼钢炉台上,我就全身充满着斗志与力量!
其他文献
5月份,涟钢从建厂五十余年来获得过全国、省、企业劳模称号的历届劳模中挑选10名代表,组成劳模精神巡讲报告团,开展“追寻劳模足迹,弘扬涟钢精神,担当企业解困振兴重任”主题宣讲活动。涟钢各二级单位和机关部门积极开展“我向劳模怎样学,我在岗位怎样干”的员工大讨论和“劳模精神落实在岗位、见效于行動”的比学赶超活动,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奋斗激情,为企业抗御市场寒冬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题记
期刊
这是一个特别的规定,这是一次特别的公布,这是一份送给中国女性劳动者的特别礼物!  24年前,国务院公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最近,又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特别”两个字,特别有分量地定格在“规定”的前面!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在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和主力军作用始终不可动摇的社会主义中国,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一直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议题。尤其是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多
期刊
近年来,涟钢工会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原则,全力支持公司改革发展和扭亏脱困,积极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省总和娄底市总的高度评价,受到了职工群众的好评。    技术创新稳步推进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服从服务于生产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四年来,他们每确定一个活动,就稳定推进这一工作。2011年,他们紧紧围绕公司扭亏脱困大局,在全公司范围内广泛
期刊
“听了劳模们朴素而真实的故事,我看到了涟钢的希望。”5月25日,涟钢能源中心综合科干事黄晓燕在听完劳模的巡回报告后,深有感触地发出如是感慨。她说,这次是劳模讲自己的故事,听起来更真实、更亲切、更有感染力。  连日来,在湖南华菱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涟钢”),一场场劳模报告会,深深地激励着职工;文化广场“劳模墙”上历届劳模的感人事迹也极大地鼓舞着职工,“十里钢城”到处传颂着劳模们的先进事迹、奋
期刊
我今年73岁,从1958年进厂到1994年退休,在涟钢工作了36个春秋,看到涟钢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身为一个老涟钢人,我想跟大家谈谈我的感受。  58年的涟钢,还是一片荒山黄土,我们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瓜菜粮,每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炼铁工人靠的是手扒肩挑铁块,炼钢工人靠的是捣固机筑炉,轧钢工人靠的是钳子拖钢筋;辅材工人靠的是手工破白云石,那时的创业,说有多艰苦就有多艰苦,我们硬是凭着自己坚定
期刊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涟钢由长期盈利到突然亏损,娄底人疑惑重重,“涟钢怎么了?!”  经过深刻反思改进,全员艰苦拼搏,2011年,涟钢钢铁主业比2010年减亏24亿余元。今年4月,钢铁主业和集团实业实现双双盈利。  涟钢开始站起来。娄底人互相打听,“这几年涟钢是怎么做的?!”  挖潜增效,成本领先锤炼“钢筋铁骨”  8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世界一流水平的工艺装备。在湖南最大工业企业、中国十大钢铁企业
期刊
我于1994年进厂,一直从事维修工作。在十几年的维修工作中,我最大的体会是,没有吃苦耐劳、精细做事的精神,是搞不好设备维修的。  大家都知道,当维修工人干的是又脏又累又要技术的活,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收入还不高,苦、脏、累不说,很多人还不理解。所以,干我们这一行,没有特别能吃苦耐劳的精神,是难以坚持下来的。正因为如此,不少同行搞不了多久就转行干别的去了。也许我这个人有点固执,或者讲霸得蛮,我一
期刊
我的人生格言是“再优越的工作,不用心也足以荒废;再平凡的岗位,肯努力就能创造奇迹!”  我来自信息自动化中心,现任炼铁控制二区主管。有人说我是一个有奇特福分的人,这一点不假。今年三十多一点的我就拥有了中南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成为了公司测控一体化技能带头人;先后获得了公司劳动模范、娄底市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南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今年还光荣当选
期刊
从我懂事起,我对涟钢、对焦化厂就怀有一颗由衷的感恩之心。我的父母生养我和妹妹,一家四口度过了一段艰难岁月。父亲70年代进厂,在涟钢搞了好几个单位。那时父亲的工资很低,母亲没有工作,又常年生病,家里非常困难,到82年我母亲因病去世时,家里欠了一屁股债。在我们家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是涟钢,尤其是父亲所在的单位,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关心和帮助。不只是物资上帮助,精神上安慰,組织上、单位上、各级领导还想方设
期刊
我于1993年9月参加工作,开始在品质部从事轧钢质量检测工作。2000年4月至今,先后在棒材二厂、棒材厂、棒带材厂从事轧钢工、精轧调整工、班长、区长工作,被聘为公司特级技师A,现任棒带材厂棒二车间技术员。  2000年4月,我从品质部调入棒材二厂从事轧钢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而陌生的工作领域。为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我开始了探索轧钢专业技能之路:每天在下班后首先到圖书馆翻阅资料, 刻苦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