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还会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占绝对优势。本文在分析金融中介理论演进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对中国农村金融中介尤其是银行类金融中介进行功能定位,从而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中介理论 农村金融中介 显性功能 隐性功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理论界研究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文献逐渐多了起来。具体看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的研究:一是对非正式金融的研究,例如姜旭朝(1996)、温铁军(2001)等;二是具体对农村信用社的研究,如谢平(2001)、何广文(2001)等;三是对农村金融制度的整体研究,如张杰(2003)、王曙光(2006)等等。本文则是在对金融中介理论演进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如何对中国农村金融中介尤其是银行类金融中介进行功能定位,从而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金融中介理论的演进及金融中介的一般功能定位
金融中介理论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解释“金融中介机构为什么存在、发展,它具有怎样的功能”,有关文献相当繁杂,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界点就是把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作为分析研究的核心问题。正是依据此分界点,John Chant(1989)将金融中介理论分为“新论”与“旧论”,“旧论”认为金融中介只提供资产转型服务,是被动的资产组合管理者,而“新论”是着眼于探究金融中介为什么存在的理论,核心是引进了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本文将在参照“新旧论”划分的基础上,根据金融中介理论的演进顺序来展开论述。
1.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信用媒介、信用创造功能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关于银行信用本质和作用的理论包括信用媒介论和信用创造论两个对立理论。 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为信用的提供作媒介,银行通过信用的媒介,能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的资本,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李嘉图、约翰?穆勒等。而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翰?劳、麦克鲁德、熊彼特等。无论是信用媒介功能还是信用创造功能,实际上只是说明了银行的部分职能。
2.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无金融中介现象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理论(Arrow-Debreu Model,简称A-D模型)假定厂商与家庭可以无限制进入完全的金融市场,即没有交易成本和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金融市场完全可以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因而不需要金融中介机构。这一理论是基于对现实世界高度抽象的理想模型,但大量的实际运作却偏离了这一理想化假设。从这个意义上,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兴起可以视作是对A-D一般均衡模型的突破,以后的研究者正是在对上述假设进行修正的情况下,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角度研究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
3.20世纪初至60年代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资产转换功能
20世纪前期,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进展不大,最有意义的是Fisher(1930)的内部信贷市场观点,理论界普遍认为这一贡献开启了金融中介重要性的理论闸门。后来,Fisher的观点得到了Gurley&Shaw(1956)的进一步深化,他们在《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and the Saving-investment Process》一文中论述了金融中介的资产转换功能。认为金融中介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发行间接证券,在储蓄者和借款者之间进行资产转换。由于该理论不仅揭示了金融中介具有基本的资产转换功能,而且还进一步分析了银行与非银行金融中介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对后来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而他们也被当作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先驱。
4.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随着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金融中介的研究中,对金融中介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形成了基于交易成本、信息成本、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及金融中介的“功能观”的种种金融中介理论,下面逐一进行论述。
(1)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规模经济效应
Gurley&Shaw和Tobin在阐释金融中介的资产转换功能的同时,为降低交易成本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Gurley&Shaw(1960) 在其著作《Money in a theory of finance》中提到金融中介机构可以节约交易成本。Tobin(1963)在《Commercial Banks as Creators of Money》一文中也從金融中介发挥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对金融中介的功能做了进一步阐述。其后继者G.J.Benston&C.W.Smith(1976),Merton(1989), Chant(1989), Freixas&Rochet(1997),Allen&Santomero(1998)等也进行了探讨。
(2)基于信息不对称、信息成本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信息处理及监控功能
运用信息不对称来解释金融中介的存在,是20世纪70年代金融中介理论的热点。信息不对称分为事前和事后两种,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两者都会导致金融市场失灵,产生对金融中介需要。Leland&Pyle(1977)在《Informational of Asymmetries,Financial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一文中论述了资金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引致的逆向选择,因此客观上需要专门提供信息的代理人。Diamond(1948)在《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一文中对事后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金融中介的委托监督理论。他认为金融中介就是通过充当被委托的监督者来克服信息解决道德风险的,这种做法节约了对单个项目进行监督所造成的成本。Chan(1983),Mishkin等人也进行了解释与描述。
(3)基于消费不确定性的金融中介理论(流动性保险理论)和银行的流动性转换功能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另一个金融中介理论来自于对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由于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消费者面临着流动性风险。流动性保险理论的代表人物为Diamond&Dybvig。在Diamond&Dybvig (1983)模型中分析了金融中介在防范因消费需求的意外流动性冲击而造成的不确定性方面的作用。这一模型后来经过Bencivenga&Smith(1991)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简化和发展,在Bencivenga&Smith模型中,金融中介的作用是提供流动性而不是克服信息摩擦。
(4)基于风险管理、参与成本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代理交易、风险管理功能
与信息不对称紧密联系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金融中介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金融市场更加完善,交易成本也降低了。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扩大并没有使人们对金融中介的依赖程度降低,反而参与金融市场的方式急剧转向通过各种金融中介。事实上,金融市场广度与深度的扩展正是金融中介和企业增加运用创新的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结果。Santomero(1984)基于Tobin-Markowitz资产组合模型发现,由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中介机构便要在投资者之间发挥风险转移的功能,以便使整个社会的平均风险水平下降或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Merton(1989) 认为金融中介的一个功能是具有在不同参与者之间分配风险的能力。Allen&Santomero(1998)在归纳银行新业务后认为,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的主要业务。
参与成本是和风险管理相联系的一个概念。Allen&Santomero(1998)认为,原有的金融中介理论视野过于狭窄,需要用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来解释现代金融中介的存在。所谓参与成本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花在参与风险管理和决策上的时间;二是指由于金融创新,金融工具越来越复杂,使得非金融从业人员了解金融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了,投资者学习某种金融工具需要花费固定成本。虽然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可能已经大为下降,但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个人参与金融资产交易和风险管理的成本大大增加。而金融中介作为专业机构,可以利用其专业优势,代理人们进行风险交易和管理,从而大大减少参与成本。在这里,金融中介的职能主要是代理金融资产交易和风险管理,已不同于传统的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职能了。因此,从参与成本的角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金融中介机构近年来发展变化的原因。
(5)基于价值增值与客户导向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金融服务功能的拓展
Scholtens&Wensveen(2000)对上述Allen&Santomero的观点提出批评,认为诸如共同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等金融产品迅速发展的关键仍然是风险而不是参与成本。正因如此,金融中介理论必须拓展其目前的研究边界,需要一个解释有关金融创新和市场细分及其动态过程的理论。随着高质量的资产转换,如到期日、流动性、风险、规模以及区位等,金融中介增加了储蓄者与投资者双方的价值,因此价值增值是现代金融中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理应成为金融中介理论的核心,价值增值是通过降低人们的参与成本和扩展金融服务来实现的,基于此, Scholtens&Wensveen所谓的补充理论(amended theory)强调金融中介的顾客导向而不是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金融中介本身就是向顾客出售金融服务并从中获利的,而传统理论所谓的节约交易成本,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参与成本等则属于上述过程的伴随效应(by-effect)。
(6)基于“功能观”(functional perspective)的金融中介理论
Merton&Bodie(1993,1995)针对人们长期遵从的机构观,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观”(functional perspective)的金融中介理论,认为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较稳定,但金融机构的构成及形式却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功能观首先要问金融体系需要行使哪些经济功能,然后去寻求一种最好的组织机构,而一种组织机构是否最好,则又进一步取决于时机和现有的技术(Merton,1995;Bodie,2000) 。金融中介功能观为解释当前金融体系结构的趋势性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大大地拓展了金融中介理论的视野,从而把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尤其是博迪(Bodie,2000)还曾专门以访谈的形式讨论过金融体系的功能观,并涉及了功能观的中国意义,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向一般均衡模型中加入现实因素的分析过程,也是一个伴随着金融业的实践发展而逐渐深化的认识过程。首先是从金融中介发挥规模经济的角度解释金融中介的存在,并初步涉及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对金融中介的功能做了进一步阐述;接着随着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成为新金融中介理论的核心概念。但是,随着近十多年来金融的迅猛发展和金融中介新业务的拓展,人们开始在交易成本之外,从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的角度研究金融中介功能的转变。应该说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风险转移和管理构成了金融中介演化的客观要求,随之发展起来的金融中介机构也就具有的相应的功能。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和中国前正推进的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具有相容性,以金融中介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正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实情并适当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来设计我国的农村金融中介体系是有实际意义的。但是,显然现代金融中介理论都是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的,没有考虑到不成熟市場经济的制度背景和农户特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就必须添加这些要素。
二、中国农村金融中介的功能定位及拓展
在长期金融抑制的经济中,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是极不发达的,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银行类农村金融中介还会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绝对优势。
1.基于金融中介理论的一般显性功能定位
根据上述的金融中介理论,金融中介一般具有信用媒介、信用创造、资产转换、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等功能。Merton&Bodie更是较系统地阐述了金融的六个核心功能: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即为交易提供清算和支付条件;聚集资源和向企业提供间接融资服务的功能;提供跨时、跨地区、跨行业转移资源的服务;具有风险管理功能,金融部门提供管理风险的服务;具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为经济部门分散的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显然,农村金融中介也应具有以上功能,只是因为服务于农村和农民而更具有针对性,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农村金融中介体系是一种典型的不发达的、以银行中介为主的金融体系。这和1978年改革后农村经济形成了以农户、私人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格局相对应,农村经济对资金需求具有小额、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不仅不能给金融机构带来规模经济收益,而且由于分散性、收入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等因素,又必然带来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成本较高,因此我国的农村金融中介必须也具有资产转换、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等一般功能,我们把这些功能看作显性功能。
但应运而生的这些金融中介组织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完成农村信用社脱离农业银行的改革后,从理论上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中已初步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格局,即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和发展农村经济相背离的情况:和小额金融服务特质最贴合的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性质逐渐缺失,在片面追求盈利的目标驱使下,考虑对小规模融资需求需要支付额外的信用评估与监督成本,转而偏好与大规模的信贷需求建立联系;中国农业银行业务逐渐转向城市,对农村的信贷支持明显减小,而且在退出支持农村经济的同时还带走了大量的农村居民储蓄,遍布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长期只存不贷,也从农村吸走了大量的存款,这就造成了农村资金的净流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临业务单一、风险加大等困境,支农作用日益弱化;民间借贷虽然由于其地缘和血缘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降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要求,但由于游离于有效监管机制之外,问题频出。可以看出上述农村金融中介组织在服务于农村和农户时出现了部分功能缺失。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国近年来进行了持续改革,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已逐渐过渡到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合作基金、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小额信贷以及非正规的民间私人借贷等多种金融中介组织。尤其是2006年12月21日,中国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放宽了对村镇银行等五类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政策限制,目的就是健全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显性功能。
2.基于中国农村及农户特性的隐性功能拓展
我们在理解农村金融中介组织显性功能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发达国家是不同的,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城市化、农村生产工业化、商品化水平高,而且农村领域就业人数少;而在中国,随着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兴起,虽有大规模、专业性商品生产者,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但更多的仍然是分散的、零星的种植业、家庭经营及小商品生产者。农民(农户)行为特征将对农民(农户)的信贷行为和农村金融组织的功能定位有着根本的影响。从总体上讲,研究农户行为的经典文献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 “理性小农”说,代表人物为T.W. Schultz和S. Popkin。T.W. Schultz(1979)认为农民比起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来毫不逊色(1964)。另一类是“道义小农”说,代表人物之一J. Scott认为具有强烈生存取向的农民宁可选择避免经济灾难,而不会冒险追求平均收益的最大化(1976)。我国农民普遍持有以家为核心的伦理观念且依附于土地,广大的极其弱小的农户作为经济个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非常脆弱和无力的,而且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基于以上认识,可以看出即便某些地方非农收入已经大大超过了农业收入(如东南沿海一些省份的农村家庭),但广大农户仍是 “非理性”的。这就要求农村金融中介尤其是新型的银行类金融中介加入新的功能,诸如金融中介代替政府进行项目选择、经营指导、技术培训、信息传递、文化宣传等功能,这些功能区别于一般的金融中介,可以看作农村金融中介的隐性功能。在具体的操作中农村金融中介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相对发达而广泛的信息系统,为农户提供急需的致富技术和信息,帮农户找准新的效益增长点,当好农民的致富参谋和金融顾问;还可以通过送知识进农户等手段进行文化宣传和技术培训等。
参考文献:
[1]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2]马丽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中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金融中介理论 农村金融中介 显性功能 隐性功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理论界研究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文献逐渐多了起来。具体看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的研究:一是对非正式金融的研究,例如姜旭朝(1996)、温铁军(2001)等;二是具体对农村信用社的研究,如谢平(2001)、何广文(2001)等;三是对农村金融制度的整体研究,如张杰(2003)、王曙光(2006)等等。本文则是在对金融中介理论演进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如何对中国农村金融中介尤其是银行类金融中介进行功能定位,从而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金融中介理论的演进及金融中介的一般功能定位
金融中介理论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解释“金融中介机构为什么存在、发展,它具有怎样的功能”,有关文献相当繁杂,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界点就是把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作为分析研究的核心问题。正是依据此分界点,John Chant(1989)将金融中介理论分为“新论”与“旧论”,“旧论”认为金融中介只提供资产转型服务,是被动的资产组合管理者,而“新论”是着眼于探究金融中介为什么存在的理论,核心是引进了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本文将在参照“新旧论”划分的基础上,根据金融中介理论的演进顺序来展开论述。
1.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信用媒介、信用创造功能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关于银行信用本质和作用的理论包括信用媒介论和信用创造论两个对立理论。 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为信用的提供作媒介,银行通过信用的媒介,能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的资本,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李嘉图、约翰?穆勒等。而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翰?劳、麦克鲁德、熊彼特等。无论是信用媒介功能还是信用创造功能,实际上只是说明了银行的部分职能。
2.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无金融中介现象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理论(Arrow-Debreu Model,简称A-D模型)假定厂商与家庭可以无限制进入完全的金融市场,即没有交易成本和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金融市场完全可以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因而不需要金融中介机构。这一理论是基于对现实世界高度抽象的理想模型,但大量的实际运作却偏离了这一理想化假设。从这个意义上,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兴起可以视作是对A-D一般均衡模型的突破,以后的研究者正是在对上述假设进行修正的情况下,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角度研究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
3.20世纪初至60年代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资产转换功能
20世纪前期,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进展不大,最有意义的是Fisher(1930)的内部信贷市场观点,理论界普遍认为这一贡献开启了金融中介重要性的理论闸门。后来,Fisher的观点得到了Gurley&Shaw(1956)的进一步深化,他们在《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and the Saving-investment Process》一文中论述了金融中介的资产转换功能。认为金融中介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发行间接证券,在储蓄者和借款者之间进行资产转换。由于该理论不仅揭示了金融中介具有基本的资产转换功能,而且还进一步分析了银行与非银行金融中介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对后来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而他们也被当作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先驱。
4.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随着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金融中介的研究中,对金融中介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形成了基于交易成本、信息成本、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及金融中介的“功能观”的种种金融中介理论,下面逐一进行论述。
(1)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规模经济效应
Gurley&Shaw和Tobin在阐释金融中介的资产转换功能的同时,为降低交易成本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Gurley&Shaw(1960) 在其著作《Money in a theory of finance》中提到金融中介机构可以节约交易成本。Tobin(1963)在《Commercial Banks as Creators of Money》一文中也從金融中介发挥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对金融中介的功能做了进一步阐述。其后继者G.J.Benston&C.W.Smith(1976),Merton(1989), Chant(1989), Freixas&Rochet(1997),Allen&Santomero(1998)等也进行了探讨。
(2)基于信息不对称、信息成本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信息处理及监控功能
运用信息不对称来解释金融中介的存在,是20世纪70年代金融中介理论的热点。信息不对称分为事前和事后两种,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两者都会导致金融市场失灵,产生对金融中介需要。Leland&Pyle(1977)在《Informational of Asymmetries,Financial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一文中论述了资金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引致的逆向选择,因此客观上需要专门提供信息的代理人。Diamond(1948)在《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一文中对事后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金融中介的委托监督理论。他认为金融中介就是通过充当被委托的监督者来克服信息解决道德风险的,这种做法节约了对单个项目进行监督所造成的成本。Chan(1983),Mishkin等人也进行了解释与描述。
(3)基于消费不确定性的金融中介理论(流动性保险理论)和银行的流动性转换功能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另一个金融中介理论来自于对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由于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消费者面临着流动性风险。流动性保险理论的代表人物为Diamond&Dybvig。在Diamond&Dybvig (1983)模型中分析了金融中介在防范因消费需求的意外流动性冲击而造成的不确定性方面的作用。这一模型后来经过Bencivenga&Smith(1991)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简化和发展,在Bencivenga&Smith模型中,金融中介的作用是提供流动性而不是克服信息摩擦。
(4)基于风险管理、参与成本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代理交易、风险管理功能
与信息不对称紧密联系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金融中介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金融市场更加完善,交易成本也降低了。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扩大并没有使人们对金融中介的依赖程度降低,反而参与金融市场的方式急剧转向通过各种金融中介。事实上,金融市场广度与深度的扩展正是金融中介和企业增加运用创新的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结果。Santomero(1984)基于Tobin-Markowitz资产组合模型发现,由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中介机构便要在投资者之间发挥风险转移的功能,以便使整个社会的平均风险水平下降或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Merton(1989) 认为金融中介的一个功能是具有在不同参与者之间分配风险的能力。Allen&Santomero(1998)在归纳银行新业务后认为,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的主要业务。
参与成本是和风险管理相联系的一个概念。Allen&Santomero(1998)认为,原有的金融中介理论视野过于狭窄,需要用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来解释现代金融中介的存在。所谓参与成本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花在参与风险管理和决策上的时间;二是指由于金融创新,金融工具越来越复杂,使得非金融从业人员了解金融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了,投资者学习某种金融工具需要花费固定成本。虽然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可能已经大为下降,但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个人参与金融资产交易和风险管理的成本大大增加。而金融中介作为专业机构,可以利用其专业优势,代理人们进行风险交易和管理,从而大大减少参与成本。在这里,金融中介的职能主要是代理金融资产交易和风险管理,已不同于传统的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职能了。因此,从参与成本的角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金融中介机构近年来发展变化的原因。
(5)基于价值增值与客户导向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金融服务功能的拓展
Scholtens&Wensveen(2000)对上述Allen&Santomero的观点提出批评,认为诸如共同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等金融产品迅速发展的关键仍然是风险而不是参与成本。正因如此,金融中介理论必须拓展其目前的研究边界,需要一个解释有关金融创新和市场细分及其动态过程的理论。随着高质量的资产转换,如到期日、流动性、风险、规模以及区位等,金融中介增加了储蓄者与投资者双方的价值,因此价值增值是现代金融中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理应成为金融中介理论的核心,价值增值是通过降低人们的参与成本和扩展金融服务来实现的,基于此, Scholtens&Wensveen所谓的补充理论(amended theory)强调金融中介的顾客导向而不是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金融中介本身就是向顾客出售金融服务并从中获利的,而传统理论所谓的节约交易成本,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参与成本等则属于上述过程的伴随效应(by-effect)。
(6)基于“功能观”(functional perspective)的金融中介理论
Merton&Bodie(1993,1995)针对人们长期遵从的机构观,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观”(functional perspective)的金融中介理论,认为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较稳定,但金融机构的构成及形式却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功能观首先要问金融体系需要行使哪些经济功能,然后去寻求一种最好的组织机构,而一种组织机构是否最好,则又进一步取决于时机和现有的技术(Merton,1995;Bodie,2000) 。金融中介功能观为解释当前金融体系结构的趋势性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大大地拓展了金融中介理论的视野,从而把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尤其是博迪(Bodie,2000)还曾专门以访谈的形式讨论过金融体系的功能观,并涉及了功能观的中国意义,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向一般均衡模型中加入现实因素的分析过程,也是一个伴随着金融业的实践发展而逐渐深化的认识过程。首先是从金融中介发挥规模经济的角度解释金融中介的存在,并初步涉及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对金融中介的功能做了进一步阐述;接着随着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成为新金融中介理论的核心概念。但是,随着近十多年来金融的迅猛发展和金融中介新业务的拓展,人们开始在交易成本之外,从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的角度研究金融中介功能的转变。应该说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风险转移和管理构成了金融中介演化的客观要求,随之发展起来的金融中介机构也就具有的相应的功能。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和中国前正推进的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具有相容性,以金融中介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正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实情并适当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来设计我国的农村金融中介体系是有实际意义的。但是,显然现代金融中介理论都是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的,没有考虑到不成熟市場经济的制度背景和农户特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就必须添加这些要素。
二、中国农村金融中介的功能定位及拓展
在长期金融抑制的经济中,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是极不发达的,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银行类农村金融中介还会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绝对优势。
1.基于金融中介理论的一般显性功能定位
根据上述的金融中介理论,金融中介一般具有信用媒介、信用创造、资产转换、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等功能。Merton&Bodie更是较系统地阐述了金融的六个核心功能: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即为交易提供清算和支付条件;聚集资源和向企业提供间接融资服务的功能;提供跨时、跨地区、跨行业转移资源的服务;具有风险管理功能,金融部门提供管理风险的服务;具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为经济部门分散的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显然,农村金融中介也应具有以上功能,只是因为服务于农村和农民而更具有针对性,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农村金融中介体系是一种典型的不发达的、以银行中介为主的金融体系。这和1978年改革后农村经济形成了以农户、私人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格局相对应,农村经济对资金需求具有小额、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不仅不能给金融机构带来规模经济收益,而且由于分散性、收入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等因素,又必然带来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成本较高,因此我国的农村金融中介必须也具有资产转换、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等一般功能,我们把这些功能看作显性功能。
但应运而生的这些金融中介组织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完成农村信用社脱离农业银行的改革后,从理论上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中已初步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格局,即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和发展农村经济相背离的情况:和小额金融服务特质最贴合的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性质逐渐缺失,在片面追求盈利的目标驱使下,考虑对小规模融资需求需要支付额外的信用评估与监督成本,转而偏好与大规模的信贷需求建立联系;中国农业银行业务逐渐转向城市,对农村的信贷支持明显减小,而且在退出支持农村经济的同时还带走了大量的农村居民储蓄,遍布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长期只存不贷,也从农村吸走了大量的存款,这就造成了农村资金的净流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临业务单一、风险加大等困境,支农作用日益弱化;民间借贷虽然由于其地缘和血缘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降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要求,但由于游离于有效监管机制之外,问题频出。可以看出上述农村金融中介组织在服务于农村和农户时出现了部分功能缺失。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国近年来进行了持续改革,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已逐渐过渡到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合作基金、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小额信贷以及非正规的民间私人借贷等多种金融中介组织。尤其是2006年12月21日,中国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放宽了对村镇银行等五类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政策限制,目的就是健全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显性功能。
2.基于中国农村及农户特性的隐性功能拓展
我们在理解农村金融中介组织显性功能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发达国家是不同的,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城市化、农村生产工业化、商品化水平高,而且农村领域就业人数少;而在中国,随着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兴起,虽有大规模、专业性商品生产者,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但更多的仍然是分散的、零星的种植业、家庭经营及小商品生产者。农民(农户)行为特征将对农民(农户)的信贷行为和农村金融组织的功能定位有着根本的影响。从总体上讲,研究农户行为的经典文献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 “理性小农”说,代表人物为T.W. Schultz和S. Popkin。T.W. Schultz(1979)认为农民比起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来毫不逊色(1964)。另一类是“道义小农”说,代表人物之一J. Scott认为具有强烈生存取向的农民宁可选择避免经济灾难,而不会冒险追求平均收益的最大化(1976)。我国农民普遍持有以家为核心的伦理观念且依附于土地,广大的极其弱小的农户作为经济个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非常脆弱和无力的,而且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基于以上认识,可以看出即便某些地方非农收入已经大大超过了农业收入(如东南沿海一些省份的农村家庭),但广大农户仍是 “非理性”的。这就要求农村金融中介尤其是新型的银行类金融中介加入新的功能,诸如金融中介代替政府进行项目选择、经营指导、技术培训、信息传递、文化宣传等功能,这些功能区别于一般的金融中介,可以看作农村金融中介的隐性功能。在具体的操作中农村金融中介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相对发达而广泛的信息系统,为农户提供急需的致富技术和信息,帮农户找准新的效益增长点,当好农民的致富参谋和金融顾问;还可以通过送知识进农户等手段进行文化宣传和技术培训等。
参考文献:
[1]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2]马丽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中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