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治疗肾移植后乙型肝炎17例报告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3537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影响肾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率[1,2].新一代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具有抗病毒作用强、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及临床耐药率低等优点.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间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肾移植后并发乙型肝炎17例,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我们为1例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行AB0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16个月后出现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了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造血功能良好.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在核苷类似物联合低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干预下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40例因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即开始给予核苷类似物控制病情,术中和术后均给予核苷类似物联合低剂量HBIG的预防方案.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监测患者的HBV再感染发生率、存活率及预后.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术前2周H
在过去的10年中,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出现,肾移植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事件明显减少,短期疗效获得了显著改善,但与之相比,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只得到了轻度的改善.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因素很多,其中,移植受者不能按医嘱服药是导致晚期移植肾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
期刊
建立成熟稳定的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模型,对于临床肝移植中供肝保护及肝移植免疫耐受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而移植术中各种管道的合理重建对移植成功有重要意义.我们自2004年6月以来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小型猪肝移植模型,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为男性,53岁,因"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于2009年10月22日行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术前CT血管造影显示门静脉主干陈旧性附壁血栓.术中实施取栓术,见门静脉内膜毛糙,开放血流后门静脉血流缓慢。
期刊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行同种肾移植术377例.术后发现合并PCP的患者15例,发生率为3.98%.15例合并DCP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7.87岁;移植后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有10例应用免疫诱导治疗,其中3例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7例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有6例曾发生急性排斥反
近年来,随着临床肾移植技术的提高和免疫抑制方案的不断改善,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已经显著降低,移植肾术后近期存活率也不断提高.目前,如何提高移植肾远期存活率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不少临床研究显示,肾移植1年后,受者的移植肾功能会出现进行性减退,一部分受者会在术后5~10年内最终发生移植肾功能丧失,需再次行血液透析或再次肾移植.本文将对肾移植术后远期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原因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期刊
朝阳移植论坛为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项目。论坛特别约请国内外著名移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追踪器官移植领域国际最新进展,力求从深层次探讨器官移植基础和临床问题。论坛安排较多讨论时间,让与会者能与国内外专家面对面互动交流。本次论坛主题为干细胞移植疗法诱导移植免疫耐受、胰岛细胞移植和临床免疫抑制药物监测。与会人员可授予国家级I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6分。欢迎全国器官移植相关专业医技人员和临床药物分析药技人员参加。
期刊
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所致阿米巴痢疾在移植受者中的发病情况鲜有报道,除国外报道1例肝移植术后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病例外,尚未检索到肾移植术后合并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的报道,近日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为女性,58岁.因间断呕血、黑便1年,加重伴右膝关节肿痛及腰背疼痛5个月入院.既往史有丙型肝炎、肝硬化8年余,入院前1年因呕血行食管胃底静脉套扎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