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神巴菲特是世界有名的巨富,而他的小儿子却没有子承父业,按照自己的爱好,成了一名音乐人。前不久小巴做客央视财经频道,与中国的一些企业家和观众进行交流。从节目现场的问答来看,让中国的企业家和观众们不能理解、反复纠缠的一个问题是,你父亲那么有钱,你为什么还要选择搞艺术?更不能理解的是小巴居然还身背贷款,还得挣钱还贷。
由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一些观众的这种不理解似乎还是可以理解的。但让人不理解的是,我们的那些企业家,也就是身价都在千万以上的富翁们,在与小巴的对话中,过来过去都在拿钱说事,什么幸福就是想要什么就有钱买什么,如果一个人不能拥有财富就不能算成功,等等,越听越不像是一群有钱人在对话,倒像是一群叫花子流着口水,看着满桌子的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困惑于它的主人为什么会无动于衷?有一个词很准确很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有钱人的状态:心穷。所谓“穷得只剩钱了”,就是此类人的真实写照。
中国人可能穷得时间太长了,穷怕了,即使口袋里有了钱,心始终还是穷的,不论是夸富炫富,还是肆意挥霍;是一毛不拔,还是高调施舍,都是心穷的表现。只要心穷了,即便富可敌国,骨子里还是个叫花子,是精神气质上的叫花子。
时下有关富二代、官二代的新闻很多,总体感觉是,国人的代际传递,基本上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功利性的价值传承,在做人和精神的层面上是明显缺失的,因而社会评价不高、问题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怪。而这种缺失的根子主要还在他们的父辈身上,父辈内心的贫穷,精神的贫穷,也在潜移默化地传给他们的下一代。
最近北师大教授董藩在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其蹿红的原因是他对自己的研究生说的一句话:“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可能这位教授给学生传授的是点石成金的妖术吧,否则怎敢有如此底气?他自己也应该是亿万身价吧,不然又怎能这样要求学生?但这些还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董教授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心穷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疾病,它已不仅仅属于那些没有多少文化的有钱人、暴发户,就是堂堂重点大学的教授、博导,也已经铜臭四溢,俗气缠身,其内心的贫穷也是显露无遗。教师既已如此,还能奢求大学有什么独特之精神气质?
说来也巧,无意间看到一篇短文,好像是专门为此而作,不知中国的大学和大学里的教授们看了会不会脸红。文章说的是1996年,牛津大学各学院的学监们通过投票否决了沙特富翁想捐款340万美元在牛津建一所“世界级工商管理学院”的提议,原因是他们担心,工商教育会变成教授如何在6个月内赚取50万美元的讲坛,而“有着古老传统的牛津大学应该远离沾满铜臭味的工商教育”。他们认为,教育是让学生为公众服务,而不是对赚钱有所准备。 从中不难看出,有着董藩这样的教授的中国大学,在精神气质上与世界名校还有多么大的距离。
仔细想想,董教授给自己学生说的话,倒像是巴菲特应该说的,可巴菲特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尽管他自己在40岁之前就已经挣了很多钱。他理解和尊重儿子自己的选择,依然为这个负债搞艺术的儿子感到自豪。这样看来,我们的教授、学者和国外的有钱人也不在一个层次上。
其实,现实中商人的见利忘义,官员的权钱交易,学者的斯文扫地,皆是心穷的表现。有个落马的官员曾直言不讳地说:“不给好处谁给他办事?”所以,一个心穷的人,不论多么有钱,多么有身份,多么有地位,都是上不了档次的。
古人讲,君子忧道不忧贫。而现在忧贫者已远多于忧道者,即使是那些或富而多金,或位高权重,或为人师表者,也都因心穷而失去了应有的高贵与尊严,成了精神世界中的贫困者。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由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一些观众的这种不理解似乎还是可以理解的。但让人不理解的是,我们的那些企业家,也就是身价都在千万以上的富翁们,在与小巴的对话中,过来过去都在拿钱说事,什么幸福就是想要什么就有钱买什么,如果一个人不能拥有财富就不能算成功,等等,越听越不像是一群有钱人在对话,倒像是一群叫花子流着口水,看着满桌子的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困惑于它的主人为什么会无动于衷?有一个词很准确很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有钱人的状态:心穷。所谓“穷得只剩钱了”,就是此类人的真实写照。
中国人可能穷得时间太长了,穷怕了,即使口袋里有了钱,心始终还是穷的,不论是夸富炫富,还是肆意挥霍;是一毛不拔,还是高调施舍,都是心穷的表现。只要心穷了,即便富可敌国,骨子里还是个叫花子,是精神气质上的叫花子。
时下有关富二代、官二代的新闻很多,总体感觉是,国人的代际传递,基本上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功利性的价值传承,在做人和精神的层面上是明显缺失的,因而社会评价不高、问题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怪。而这种缺失的根子主要还在他们的父辈身上,父辈内心的贫穷,精神的贫穷,也在潜移默化地传给他们的下一代。
最近北师大教授董藩在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其蹿红的原因是他对自己的研究生说的一句话:“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可能这位教授给学生传授的是点石成金的妖术吧,否则怎敢有如此底气?他自己也应该是亿万身价吧,不然又怎能这样要求学生?但这些还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董教授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心穷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疾病,它已不仅仅属于那些没有多少文化的有钱人、暴发户,就是堂堂重点大学的教授、博导,也已经铜臭四溢,俗气缠身,其内心的贫穷也是显露无遗。教师既已如此,还能奢求大学有什么独特之精神气质?
说来也巧,无意间看到一篇短文,好像是专门为此而作,不知中国的大学和大学里的教授们看了会不会脸红。文章说的是1996年,牛津大学各学院的学监们通过投票否决了沙特富翁想捐款340万美元在牛津建一所“世界级工商管理学院”的提议,原因是他们担心,工商教育会变成教授如何在6个月内赚取50万美元的讲坛,而“有着古老传统的牛津大学应该远离沾满铜臭味的工商教育”。他们认为,教育是让学生为公众服务,而不是对赚钱有所准备。 从中不难看出,有着董藩这样的教授的中国大学,在精神气质上与世界名校还有多么大的距离。
仔细想想,董教授给自己学生说的话,倒像是巴菲特应该说的,可巴菲特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尽管他自己在40岁之前就已经挣了很多钱。他理解和尊重儿子自己的选择,依然为这个负债搞艺术的儿子感到自豪。这样看来,我们的教授、学者和国外的有钱人也不在一个层次上。
其实,现实中商人的见利忘义,官员的权钱交易,学者的斯文扫地,皆是心穷的表现。有个落马的官员曾直言不讳地说:“不给好处谁给他办事?”所以,一个心穷的人,不论多么有钱,多么有身份,多么有地位,都是上不了档次的。
古人讲,君子忧道不忧贫。而现在忧贫者已远多于忧道者,即使是那些或富而多金,或位高权重,或为人师表者,也都因心穷而失去了应有的高贵与尊严,成了精神世界中的贫困者。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