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德才兼备的贤人担任要职,是治国理政的需要,所以历代君主都很重视,并在发布全国的诏书和在与大臣的谈话训示中,屡屡加以强调。但是,秉公荐贤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有意蔽贤的现象经常发生。因而,历代政治家、思想家一直是大力赞扬和推动荐贤之事,大多数朝代都强调过荐贤有功、蔽贤有罪
的思想。
孔子曾说:齐国的鲍叔牙、郑国的子皮都是贤者。他的学生子贡不解地问:齐国的管仲、郑国的子产不是比他们更贤吗?这时孔子讲出了一个大道理,他说:“举贤为贤”,能举荐贤才的人更是贤者,“我听说鲍叔牙举荐了管仲,子皮举荐了子产,但未听说过管仲、子产举荐过什么人”a。孔子的“举贤为贤”思想很有道理,举荐别人,使他位居自己之上,首先要战胜自我,净化自己的心灵,公而忘私,另一方面,“举贤为贤”思想的提出意义重大,这种思想能够引导人们以举贤为荣,从而广开进贤之路。
汉代大儒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应令诸侯、郡守从各自下属的官吏和百姓中,每年向朝廷选拔推荐两名贤者。并提出:“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a汉武帝赞成这一观点,他在一道诏书里说,“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严重惩罚)”,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他要求官员讨论对不举贤者的处理办法。有关部门综合讨论意见上奏说:“凡身居高位而不举荐贤能的,一律罢官”,“如不举荐忠孝之人,就是不奉行皇帝的诏命,应当以不敬论处。不举荐行为廉正的人,就是不胜任职务,应当免除官职。”b汉武帝立即准奏
执行。
相对而言,在各种公开场合下强调荐贤比较容易,而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秉公荐贤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而秉公荐贤者往往备受赞誉,青史留名。各代都有很多秉公荐贤的佳话,反映了古代政治家虚怀若谷、见贤思齐、以大局为重的美好品德和深刻
思想。
秉公荐贤的情况有以下几类:
(一)不以个人恩怨为转移,秉公举荐。
有个成语叫萧规曹随,萧何是西汉的第一任相国,他亲手制定了汉朝的法规制度;萧何死后,曹参继任相国,对萧何制定的法规制度“无所变更”,凡事完全遵照处理。老百姓也害怕折腾,因而对曹参的做法很赞赏,编了民谣歌颂他“守而勿失”。然而,萧何和曹参私下其实并不和睦,两人互不服气。萧何病重,孝惠帝曾去看望,并问道:“您百年之后,谁可代替您担任相国呢?”萧何回答说:“真正了解臣子的,谁都比不上皇帝。”孝惠帝说:“那您看曹参怎么样?”萧何忙跪下叩头说:“皇帝已经找到合适的人啦!我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a萧何虽然平日里与曹参有矛盾,但关键时刻能以大局为重,为国家推荐能够担当大任的合适人选,可谓高风
亮节!
宋代名人欧阳修秉公荐贤的故事同样为人称道。欧阳修参与国家大政时,曾在同一报告里推荐三个宰相人选。他推荐的这三个人就是以后真的都当了宰相的吕公著、司马光和王安石。然而,他推荐这三个人时,这三个人与他的关系都是什么样子呢?吕公著嫉恨欧阳修是范仲淹的同党,欧阳修被贬降滁州一事,吕公著就在其中起了很大的坏作用;司马光在濮庙之争中不与欧阳修同心协力,反而排挤他,帮助吕献可;王安石认为自己才是儒学经术的权威,而不买欧阳修的账。然而欧阳修对吕公著则忘了两人之间的仇怨,对司马光则忘了他帮助别人抨击自己,对王安石则忘了他与自己的学术之争。b从这三个“忘”足以看出欧阳修的雅量和厚道,看出欧阳修识人知人的睿智和秉公荐贤的胸怀!
(二)克服嫉贤妒能的弱点,胸怀宽大。
古人说:“人臣莫难于无妒而进贤。”为什么这样说?“举荐贤才之所以难,是因为贤才一旦被重用,自己就有可能不受重用了;贤才的地位显贵了,则使自己的地位相对降低,因而一般人很难做到毫不嫉妒而举荐贤才。”a对于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人来说,如果推荐别人担任低于自己的职务,可能容易做到;但如果被推荐的人有可能替代自己,甚至会超过自己,这时还能不能秉公推荐,就看能不能战胜自我了。战胜自我这一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过去的;更有甚者,别说是推荐别人,就是看到别人晋升,自己都嫉妒得不行。显然,只有那些一心为公、胸怀宽大的人,才能不计个人得失,坦然面对,秉公荐贤。
管仲从少年时就与鲍叔牙有交往,“鲍叔知其贤”,因而对管仲的一些小节问题都能理解。管仲曾感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来,鲍叔牙服侍齐公子小白,管仲服侍齐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成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囚禁。这时的国相一职应该是非鲍叔牙莫属了,可是鲍叔牙却认为管仲能力比自己强,极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鲍叔即进管仲,以身下之”,甘心情愿在他领导下做事。对此,“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b。人们往往不去赞美管仲的才能,而更多地是赞美鲍叔牙能够知人并秉公荐贤。
元世祖忽必烈时,丞相桑哥的种种罪行被揭露,元世祖想让不忽木担任丞相。可不忽木却要将这个即将到手的显赫职位让给别人,他说:“太子詹事(官名)完泽可担此任。先前抄没阿合马家时,阿合马贿赂皇帝近臣的情况都记在本子上,上面唯独没有完泽的名字;他又曾说过‘桑哥为相,必败国事’,现在果然如他所说。因此我认为完泽可以担当此任。”从不忽木讲的这两件事上看,完泽一是廉洁正派,二是有远见卓识,由此判断完泽堪当大任,是靠谱的。于是元世祖采纳了不忽木的意见,拜完泽为右丞相,同时任命不忽木为平章政事。a
(三)不借机拉党结派,不图回报。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借推荐之名,拉党结派、暗结党援者有之,借机市恩、希图回报者也有之。但古往今来,也不乏光明磊落,公而忘私,以国家社稷为重,以德才兼备为标准,秉公荐贤的仁人志士。
春秋时期,晋平公路过山西的九原山,叹息说,这里埋葬着好多良臣啊,并问身边的叔向,这些死者里边谁是最贤的。叔向的回答是:赵武最贤,因为“他一生举荐了平民四十六人,后来证明这四十六人都符合国家求才之意,而且国家非常依赖他们。等到赵武去世时,四十六人前去吊唁,都站在宾位上,这说明他们与赵武并无私人恩德关系。所以我认为赵武是个贤人”b。赵武一生荐贤多人,不市恩图报,的确是荐贤为国。 北齐时,临淮王元彧担任仆射(仆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当于宰相),他了解到祖鸿勋有学识文采,便上表推荐祖鸿勋担任了某一官职。有人对祖鸿勋说:“因为临淮王举荐你,你才得到官职,可是你对他一点谢意都没有,这恐怕不太合适。”祖鸿勋回答:“为国家举荐人才,是临淮王的义务,我为什么要谢他呢?”元彧听说这件事后不但不生气,反而非常高兴地说:“我得到真正的贤
才了。”a
(四)荐人以贤为标准,坚持原则。
历史上确有不少在皇帝面前唯唯诺诺、溜须拍马的大臣,但也从不缺乏敢于坚持原则的直臣,他们的一些行为甚至在现代社会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得到的。
宋太祖时的宰相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办事“刚毅果断”。《宋史》本传载:赵普曾推荐某人担任某官,宋太祖不同意。赵普第二天又奏请用这个人,宋太祖仍然不同意。第三天,赵普又上奏推荐这个人,宋太祖大怒,将赵普的奏章撕得粉碎扔在地上。赵普面不改色,跪在地上将碎章一片一片捡起来回家去了。过了两天,赵普将撕碎的旧纸粘贴修补好,继续上奏推荐。宋太祖这才醒悟,终于允准。b赵普之所以敢于坚持,首先可以断定他推荐的这个人是个合适的优秀人才,条件是过得硬的;其次赵普与被推荐者没有可为人抓辫子的私人关系,秉公这一点也是过得硬的。否则他不敢与皇帝叫板。
无独有偶,吕蒙正也有三荐贤才的事。宋太宗有一次打算派人出使辽国,指示中书省挑选一个能胜任出使任务的人。宰相吕蒙正退朝后考虑了一个人选并报告给太宗,但太宗不同意。过后,太宗连续问了三次,吕蒙正三次推荐此人。太宗说:“你怎么这么固执?”吕蒙正说:“不是臣固执,是陛下您还没谅解。”接着又坚持说道:“这个人可以胜任出使任务,其他人都不如他合适。我不愿意献媚讨好,无原则地迎合皇上的意思,从而有碍国事。”在场的官员都吓得屏住呼吸不敢动。太宗退朝后对身边的官员说:“蒙正的气魄胆量,我自愧不如。”不久,终于任用了吕蒙正所推荐的人出使辽国,果然称职。a看来,皇帝也是喜欢和信任那些忠贞为国、敢于坚持原则的大臣,当然前提是这个皇帝不太糊涂。
说荐贤有功,并不是主张滥荐。对于才德平平,甚至爱搞投机钻营的人,就不能推荐,在这方面同样需要坚持原则。晚清重臣左宗棠曾对人说:“如果一个人有才,我自然会给他合适的职位;如果一个人无才,给他职位反而对别人有害,我决不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没有人敢求他写推荐信。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应召进入军机处,地位显赫。他有个朋友的儿子叫黄兰阶,一直在福建等待候补知县,几年都没有得到实缺。他认为左宗棠会念旧,拜访一下或许有收获,于是就克服困难到京找到了左宗棠。见面后,左宗棠问:“你是黄某人之子吧?”回答说:“是。”左宗棠又问:“来京有什么事?”黄兰阶如实相告。左宗棠生气地说:“你在家有田不耕,有书不读,而只会羡慕做官吗?你如果放弃做官的打算回家去,我可以拿出十亩良田来送你。除此之外,就不要再妄想了。”黄兰阶惶恐而退。b
的思想。
孔子曾说:齐国的鲍叔牙、郑国的子皮都是贤者。他的学生子贡不解地问:齐国的管仲、郑国的子产不是比他们更贤吗?这时孔子讲出了一个大道理,他说:“举贤为贤”,能举荐贤才的人更是贤者,“我听说鲍叔牙举荐了管仲,子皮举荐了子产,但未听说过管仲、子产举荐过什么人”a。孔子的“举贤为贤”思想很有道理,举荐别人,使他位居自己之上,首先要战胜自我,净化自己的心灵,公而忘私,另一方面,“举贤为贤”思想的提出意义重大,这种思想能够引导人们以举贤为荣,从而广开进贤之路。
汉代大儒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应令诸侯、郡守从各自下属的官吏和百姓中,每年向朝廷选拔推荐两名贤者。并提出:“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a汉武帝赞成这一观点,他在一道诏书里说,“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严重惩罚)”,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他要求官员讨论对不举贤者的处理办法。有关部门综合讨论意见上奏说:“凡身居高位而不举荐贤能的,一律罢官”,“如不举荐忠孝之人,就是不奉行皇帝的诏命,应当以不敬论处。不举荐行为廉正的人,就是不胜任职务,应当免除官职。”b汉武帝立即准奏
执行。
相对而言,在各种公开场合下强调荐贤比较容易,而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秉公荐贤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而秉公荐贤者往往备受赞誉,青史留名。各代都有很多秉公荐贤的佳话,反映了古代政治家虚怀若谷、见贤思齐、以大局为重的美好品德和深刻
思想。
秉公荐贤的情况有以下几类:
(一)不以个人恩怨为转移,秉公举荐。
有个成语叫萧规曹随,萧何是西汉的第一任相国,他亲手制定了汉朝的法规制度;萧何死后,曹参继任相国,对萧何制定的法规制度“无所变更”,凡事完全遵照处理。老百姓也害怕折腾,因而对曹参的做法很赞赏,编了民谣歌颂他“守而勿失”。然而,萧何和曹参私下其实并不和睦,两人互不服气。萧何病重,孝惠帝曾去看望,并问道:“您百年之后,谁可代替您担任相国呢?”萧何回答说:“真正了解臣子的,谁都比不上皇帝。”孝惠帝说:“那您看曹参怎么样?”萧何忙跪下叩头说:“皇帝已经找到合适的人啦!我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a萧何虽然平日里与曹参有矛盾,但关键时刻能以大局为重,为国家推荐能够担当大任的合适人选,可谓高风
亮节!
宋代名人欧阳修秉公荐贤的故事同样为人称道。欧阳修参与国家大政时,曾在同一报告里推荐三个宰相人选。他推荐的这三个人就是以后真的都当了宰相的吕公著、司马光和王安石。然而,他推荐这三个人时,这三个人与他的关系都是什么样子呢?吕公著嫉恨欧阳修是范仲淹的同党,欧阳修被贬降滁州一事,吕公著就在其中起了很大的坏作用;司马光在濮庙之争中不与欧阳修同心协力,反而排挤他,帮助吕献可;王安石认为自己才是儒学经术的权威,而不买欧阳修的账。然而欧阳修对吕公著则忘了两人之间的仇怨,对司马光则忘了他帮助别人抨击自己,对王安石则忘了他与自己的学术之争。b从这三个“忘”足以看出欧阳修的雅量和厚道,看出欧阳修识人知人的睿智和秉公荐贤的胸怀!
(二)克服嫉贤妒能的弱点,胸怀宽大。
古人说:“人臣莫难于无妒而进贤。”为什么这样说?“举荐贤才之所以难,是因为贤才一旦被重用,自己就有可能不受重用了;贤才的地位显贵了,则使自己的地位相对降低,因而一般人很难做到毫不嫉妒而举荐贤才。”a对于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人来说,如果推荐别人担任低于自己的职务,可能容易做到;但如果被推荐的人有可能替代自己,甚至会超过自己,这时还能不能秉公推荐,就看能不能战胜自我了。战胜自我这一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过去的;更有甚者,别说是推荐别人,就是看到别人晋升,自己都嫉妒得不行。显然,只有那些一心为公、胸怀宽大的人,才能不计个人得失,坦然面对,秉公荐贤。
管仲从少年时就与鲍叔牙有交往,“鲍叔知其贤”,因而对管仲的一些小节问题都能理解。管仲曾感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来,鲍叔牙服侍齐公子小白,管仲服侍齐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成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囚禁。这时的国相一职应该是非鲍叔牙莫属了,可是鲍叔牙却认为管仲能力比自己强,极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鲍叔即进管仲,以身下之”,甘心情愿在他领导下做事。对此,“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b。人们往往不去赞美管仲的才能,而更多地是赞美鲍叔牙能够知人并秉公荐贤。
元世祖忽必烈时,丞相桑哥的种种罪行被揭露,元世祖想让不忽木担任丞相。可不忽木却要将这个即将到手的显赫职位让给别人,他说:“太子詹事(官名)完泽可担此任。先前抄没阿合马家时,阿合马贿赂皇帝近臣的情况都记在本子上,上面唯独没有完泽的名字;他又曾说过‘桑哥为相,必败国事’,现在果然如他所说。因此我认为完泽可以担当此任。”从不忽木讲的这两件事上看,完泽一是廉洁正派,二是有远见卓识,由此判断完泽堪当大任,是靠谱的。于是元世祖采纳了不忽木的意见,拜完泽为右丞相,同时任命不忽木为平章政事。a
(三)不借机拉党结派,不图回报。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借推荐之名,拉党结派、暗结党援者有之,借机市恩、希图回报者也有之。但古往今来,也不乏光明磊落,公而忘私,以国家社稷为重,以德才兼备为标准,秉公荐贤的仁人志士。
春秋时期,晋平公路过山西的九原山,叹息说,这里埋葬着好多良臣啊,并问身边的叔向,这些死者里边谁是最贤的。叔向的回答是:赵武最贤,因为“他一生举荐了平民四十六人,后来证明这四十六人都符合国家求才之意,而且国家非常依赖他们。等到赵武去世时,四十六人前去吊唁,都站在宾位上,这说明他们与赵武并无私人恩德关系。所以我认为赵武是个贤人”b。赵武一生荐贤多人,不市恩图报,的确是荐贤为国。 北齐时,临淮王元彧担任仆射(仆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当于宰相),他了解到祖鸿勋有学识文采,便上表推荐祖鸿勋担任了某一官职。有人对祖鸿勋说:“因为临淮王举荐你,你才得到官职,可是你对他一点谢意都没有,这恐怕不太合适。”祖鸿勋回答:“为国家举荐人才,是临淮王的义务,我为什么要谢他呢?”元彧听说这件事后不但不生气,反而非常高兴地说:“我得到真正的贤
才了。”a
(四)荐人以贤为标准,坚持原则。
历史上确有不少在皇帝面前唯唯诺诺、溜须拍马的大臣,但也从不缺乏敢于坚持原则的直臣,他们的一些行为甚至在现代社会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得到的。
宋太祖时的宰相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办事“刚毅果断”。《宋史》本传载:赵普曾推荐某人担任某官,宋太祖不同意。赵普第二天又奏请用这个人,宋太祖仍然不同意。第三天,赵普又上奏推荐这个人,宋太祖大怒,将赵普的奏章撕得粉碎扔在地上。赵普面不改色,跪在地上将碎章一片一片捡起来回家去了。过了两天,赵普将撕碎的旧纸粘贴修补好,继续上奏推荐。宋太祖这才醒悟,终于允准。b赵普之所以敢于坚持,首先可以断定他推荐的这个人是个合适的优秀人才,条件是过得硬的;其次赵普与被推荐者没有可为人抓辫子的私人关系,秉公这一点也是过得硬的。否则他不敢与皇帝叫板。
无独有偶,吕蒙正也有三荐贤才的事。宋太宗有一次打算派人出使辽国,指示中书省挑选一个能胜任出使任务的人。宰相吕蒙正退朝后考虑了一个人选并报告给太宗,但太宗不同意。过后,太宗连续问了三次,吕蒙正三次推荐此人。太宗说:“你怎么这么固执?”吕蒙正说:“不是臣固执,是陛下您还没谅解。”接着又坚持说道:“这个人可以胜任出使任务,其他人都不如他合适。我不愿意献媚讨好,无原则地迎合皇上的意思,从而有碍国事。”在场的官员都吓得屏住呼吸不敢动。太宗退朝后对身边的官员说:“蒙正的气魄胆量,我自愧不如。”不久,终于任用了吕蒙正所推荐的人出使辽国,果然称职。a看来,皇帝也是喜欢和信任那些忠贞为国、敢于坚持原则的大臣,当然前提是这个皇帝不太糊涂。
说荐贤有功,并不是主张滥荐。对于才德平平,甚至爱搞投机钻营的人,就不能推荐,在这方面同样需要坚持原则。晚清重臣左宗棠曾对人说:“如果一个人有才,我自然会给他合适的职位;如果一个人无才,给他职位反而对别人有害,我决不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没有人敢求他写推荐信。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应召进入军机处,地位显赫。他有个朋友的儿子叫黄兰阶,一直在福建等待候补知县,几年都没有得到实缺。他认为左宗棠会念旧,拜访一下或许有收获,于是就克服困难到京找到了左宗棠。见面后,左宗棠问:“你是黄某人之子吧?”回答说:“是。”左宗棠又问:“来京有什么事?”黄兰阶如实相告。左宗棠生气地说:“你在家有田不耕,有书不读,而只会羡慕做官吗?你如果放弃做官的打算回家去,我可以拿出十亩良田来送你。除此之外,就不要再妄想了。”黄兰阶惶恐而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