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对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做了科学、精辟的阐述,进一步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
叶圣陶先生早就曾这样说:“儿童遇到事物,发生了求知的动机,于是亲自去观察,去试验,结果,他们对于这事物得到了一宗新知识,他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一个新趋向。这种活动创造的能力,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用得着,这才是做人的根本方法,学校教育能注重这一点,学生就能不断创造,以谋求社会的进步。”
孩子有没有创造精神,在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自身有没有创造精神。许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我们的教师熟于扮演权威的角色。不少家长在孩子放学回来的时候,对孩子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今天考试得了几分?”不少教师满足于学生按照教师设计好的“圈套”回答问题。考分的高低、听话不听话几乎成了一些家长要求孩子、一些教师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不少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孩子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就是顽劣捣蛋。我们不能忽视,如果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形成思维的定势,习惯于为应试而学,习惯于照葫芦画瓢。其智慧的火花就会逐渐熄灭,创造的勇气很快就会逐渐丧失……
家长和教师的育人观念不改变,孩子的学习仍会处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之下,而难以自由的飞翔。我们的教育必须努力把“创新”两个字注入到青少年的精神内核,让他们拥有创造的欲望,学会批判地吸收。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改革教育思想着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封闭教育走向创新型教育,从家长式教育走向民主式教育,从传统式教育走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教育。
创新需要有不断开拓进取的勇气,我们要使学生敢于挑战权威,质疑权威,甚至否定权威,而不是一味的把教科书视为“圣经”,对教师奉若神明。现代择才的标准:第一人正;第二进取。不思进取、不敢开拓就不是人才,至少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教育和教学中,几乎我们每个家长、教师都遇到过孩子的“出格”行为,如何正确地对待这种“出格”行为,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民族历来崇尚谦虚,谦虚既然是一种美德,同时也容易走向自卑的极端。因此,让孩子获得足够的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中之重”。否则,我们的孩子就会患上精神“软骨病”,未经过河心先慌了,尚未爬山腿先软了。现在的孩子缺少的就是“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才必有用”那样的自信。
创造没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除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之外,很重要的就是是否具有创新的能力。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而没有创新的能力,创新也无异于一句美丽的空话。所谓创新能力,就是从现有知识尽可能快地产生出新知识的能力。尽管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孩子身上所蕴含的无限的创造才能。要设法激发孩子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学生会不会提问的能力要远远胜过会不会回答的能力。要千方百计的拓宽孩子们自由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去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幻想,学会做梦,学会好奇,去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
对孩子的创造欲望,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的智慧火花,我们也必须像母亲呵护孩子似的精心的保护,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呵斥。否则,创造的“幼苗”就会很容易的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是问题解决法和评论性思维。问题解决法,即是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接近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独立提出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思路,甚至是用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评论性思维的培养,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面对新的信息,系统地提出一系列常规性问题,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全面的甄别。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围绕同一主题,大家提出看法,相互间进行不断的评论。毫无疑问,这些方法是可资我们借鉴的。
叶圣陶先生早就曾这样说:“儿童遇到事物,发生了求知的动机,于是亲自去观察,去试验,结果,他们对于这事物得到了一宗新知识,他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一个新趋向。这种活动创造的能力,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用得着,这才是做人的根本方法,学校教育能注重这一点,学生就能不断创造,以谋求社会的进步。”
孩子有没有创造精神,在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自身有没有创造精神。许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我们的教师熟于扮演权威的角色。不少家长在孩子放学回来的时候,对孩子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今天考试得了几分?”不少教师满足于学生按照教师设计好的“圈套”回答问题。考分的高低、听话不听话几乎成了一些家长要求孩子、一些教师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不少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孩子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就是顽劣捣蛋。我们不能忽视,如果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形成思维的定势,习惯于为应试而学,习惯于照葫芦画瓢。其智慧的火花就会逐渐熄灭,创造的勇气很快就会逐渐丧失……
家长和教师的育人观念不改变,孩子的学习仍会处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之下,而难以自由的飞翔。我们的教育必须努力把“创新”两个字注入到青少年的精神内核,让他们拥有创造的欲望,学会批判地吸收。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改革教育思想着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封闭教育走向创新型教育,从家长式教育走向民主式教育,从传统式教育走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教育。
创新需要有不断开拓进取的勇气,我们要使学生敢于挑战权威,质疑权威,甚至否定权威,而不是一味的把教科书视为“圣经”,对教师奉若神明。现代择才的标准:第一人正;第二进取。不思进取、不敢开拓就不是人才,至少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教育和教学中,几乎我们每个家长、教师都遇到过孩子的“出格”行为,如何正确地对待这种“出格”行为,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民族历来崇尚谦虚,谦虚既然是一种美德,同时也容易走向自卑的极端。因此,让孩子获得足够的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中之重”。否则,我们的孩子就会患上精神“软骨病”,未经过河心先慌了,尚未爬山腿先软了。现在的孩子缺少的就是“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才必有用”那样的自信。
创造没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除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之外,很重要的就是是否具有创新的能力。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而没有创新的能力,创新也无异于一句美丽的空话。所谓创新能力,就是从现有知识尽可能快地产生出新知识的能力。尽管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孩子身上所蕴含的无限的创造才能。要设法激发孩子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学生会不会提问的能力要远远胜过会不会回答的能力。要千方百计的拓宽孩子们自由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去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幻想,学会做梦,学会好奇,去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
对孩子的创造欲望,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的智慧火花,我们也必须像母亲呵护孩子似的精心的保护,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呵斥。否则,创造的“幼苗”就会很容易的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是问题解决法和评论性思维。问题解决法,即是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接近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独立提出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思路,甚至是用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评论性思维的培养,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面对新的信息,系统地提出一系列常规性问题,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全面的甄别。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围绕同一主题,大家提出看法,相互间进行不断的评论。毫无疑问,这些方法是可资我们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