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意境理论是我国古代诗词学说中,作为对诗词作品艺术形象的创造和诗词艺术价值评价的最主要的理论依据之一。而司空图所著的《二十四诗品》相对于意境理论促成的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司空图意境论的内涵——“象外之象”。
【关键词】意境理论;内涵;象外之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诗歌需要一些物象作为载体,但是诗歌的美并不仅限于物象本身,而更多的是来自物象之外,这种认知为司空图所提出的“象外之象”理论奠定了更加坚固的美学基石。这里的“象外之象”所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并不知晓,在他的一些著作中也没有详细的介绍,但是从他对诗歌的丰富的评论中,处处体现出“象外之象”说的精髓,所以我们不妨从这些评论中寻找该内涵所在。
一、“象外之象”以“物象为骨”
在《诗学指南》中,提到白居易的一些观点,他认为“诗有三体”,分别为声律、物象和意格,其中声律作为诗歌的外表,物象作为诗歌的主体,意格作为诗歌的内在精髓,是不失为高见的。“以物象为骨”说明了物象是诗歌的根本主体,意境的表达需要物象作为载体,因此在诗歌中,所有形象的东西都离不开客观存在的事物。“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对于这样一个文学创作的本质规律司空图领悟颇深。其实,以上所提到的“象外”的“象”也就是物象,司空图提出的“象外之象”说也是以物象作为载体的。
在《诗品》“纤禾农”篇,“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荫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说的是如果想体验到“纤禾农”这一物象之外的意境,就需要置身于风和日暖,满树碧桃,柳荫路曲,群莺飞舞这样的美景之中,就更能体会到诗歌的中的美妙语境,只有这样,才能够感受到一种欣欣向荣的物象之外的美,感受诗人当时的写作心情。倘若脱离了自然界中的“物象”,也就没有心灵中的“象外之象”的说法了。在《与李生论诗书》一文中,司空图提道:“草嫩侵沙短, 冰轻著雨销。”“坡暖冬生笋, 松凉夏健人。”“戌鼓和潮暗, 船灯照岛幽。”在这里,司空图是从他所创作的诗歌中总结出:正因为“早春”“山中”“江南”等有了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象,才能够在诗歌里营造出一系列物象之外的美景来。
二、“象外之象”重在“象外”
司空图在他《诗品》“绮丽”篇中提出诗歌的美在于诗歌所蕴含的精神,是诗人的情感所在,而不是在于诗歌的外在形式,也就是说诗歌的美在于“象外之象”并不是在于“物象”本身。哪怕诗人把“物象”描写得再华丽,但凡没有“心合造化”,这个诗作也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如果多加上几笔淡淡的描绘“象外之象”,那么诗歌的神之美便能够全部体现出来。在“精神”篇中,他也有一段重要的论述,他认为,诗人在写山水诗的时候,要讲究动静结合,通过柳动鸟鸣动态等体现出生命气息,从而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而不是单纯地描写没有生命气息的山水之物,缺乏一种“象外之象”的美。而在“缜密”篇中,阐述得更为直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说的是如果想要让诗歌充满浓厚的、新奇的美感,就需要透过物象本身营造出另一种“意象”。因此司空图主持的观点是诗歌必须创造出“象外之象”,唯有如此才能够体现出诗的美。
三、“思与境偕”是意境的基本要求
在品评诗歌中,司空图提出的第一个观点是“思与境偕”,但是在他提出这一观点之前就已经有前人提出类似的观点,在晋代的时候,从陆机说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中可以看出,他对“思与境”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到了唐朝时代得到大大提高,王昌龄是第一个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该思想的人,他认为:“景入思势者,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境与意相兼始好。”司空图通过浓缩前人的精华,并结合自身经验进一步分析,从而提出“思与境偕”的观点,指出诗歌对意境的基本要求。从本质上来看,就是要求诗歌在“境”上要形神合一,司空图特别重视诗歌的“情”,同时又不缺一种“理”(道),因此在“意”的方面,又要求情和理的统一。而从诗歌的“形”到诗歌的“神”,也就是从诗歌的“象”到“象外之象”的过渡中,主要是诗歌的情和理起作用,因此在诗歌的“神”后面蕴含着情理,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四、“象外之象”是“诗家之景”
司空图指出“象外之象”也属于一种“诗家之景”,因此他认为诗人在创造诗歌的时候就应该遵照诗人的美学规律来创造“象外之象”。第一,司空图认为诗歌创作者一定要拥有基本的艺术修养。司空图认为诗人想要创造出高品质的艺术品,则必须具备极深的艺术造诣。在“劲健”篇中说“饮真茹强, 蓄素守中”, 在清朝的时候,孙联奎、杨廷芝等人将其理解为养气聚神, 通俗地讲就是,诗歌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加强自身艺术修养。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创造出美的境界来。第二,诗人要亲身去感受大自然。自然是诗歌创作者的灵感来源,无论创作诗歌的境界属于“雄浑”的,还是“冲淡”的,是“绮丽”的,还是“自然”的,诗人们都必须在大自然中寻找诗歌创作的灵感,司空图在他的《与极浦书》一书中提到意境还是作者深入虞乡之“境”所得。司空图是十分强调这一点的。已经走进大自然的深处,但是怎样才能获得“诗家之景”呢?這就需要“离形得似”了,所谓的“离形得似”其实属于一种比喻手法, 其要求诗歌创作者走进自然深处的时候能够不局限于“物象”,透过物象寻找出能够体现出神韵的东西,就如同他在“含蓄”篇里提到的“浅深聚散,万取一收”,这里所说的“一收”也就是紧抓自然事物的本质,从而探究其神韵所在,具有以一当万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司空图的意境理论中,“离形得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领悟。
总之,“象外之象”其实属于一种“诗家之景”,其体现出诗歌创作者创作之美的奥妙,这主要是从创作的角度来讲,但是“象外之象”理论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成分,也就是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要根据诗歌的美学规律来品读“诗家之景”,从而站在读者的角度构建出一套欣赏诗歌的理论。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意境理论;内涵;象外之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诗歌需要一些物象作为载体,但是诗歌的美并不仅限于物象本身,而更多的是来自物象之外,这种认知为司空图所提出的“象外之象”理论奠定了更加坚固的美学基石。这里的“象外之象”所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并不知晓,在他的一些著作中也没有详细的介绍,但是从他对诗歌的丰富的评论中,处处体现出“象外之象”说的精髓,所以我们不妨从这些评论中寻找该内涵所在。
一、“象外之象”以“物象为骨”
在《诗学指南》中,提到白居易的一些观点,他认为“诗有三体”,分别为声律、物象和意格,其中声律作为诗歌的外表,物象作为诗歌的主体,意格作为诗歌的内在精髓,是不失为高见的。“以物象为骨”说明了物象是诗歌的根本主体,意境的表达需要物象作为载体,因此在诗歌中,所有形象的东西都离不开客观存在的事物。“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对于这样一个文学创作的本质规律司空图领悟颇深。其实,以上所提到的“象外”的“象”也就是物象,司空图提出的“象外之象”说也是以物象作为载体的。
在《诗品》“纤禾农”篇,“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荫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说的是如果想体验到“纤禾农”这一物象之外的意境,就需要置身于风和日暖,满树碧桃,柳荫路曲,群莺飞舞这样的美景之中,就更能体会到诗歌的中的美妙语境,只有这样,才能够感受到一种欣欣向荣的物象之外的美,感受诗人当时的写作心情。倘若脱离了自然界中的“物象”,也就没有心灵中的“象外之象”的说法了。在《与李生论诗书》一文中,司空图提道:“草嫩侵沙短, 冰轻著雨销。”“坡暖冬生笋, 松凉夏健人。”“戌鼓和潮暗, 船灯照岛幽。”在这里,司空图是从他所创作的诗歌中总结出:正因为“早春”“山中”“江南”等有了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象,才能够在诗歌里营造出一系列物象之外的美景来。
二、“象外之象”重在“象外”
司空图在他《诗品》“绮丽”篇中提出诗歌的美在于诗歌所蕴含的精神,是诗人的情感所在,而不是在于诗歌的外在形式,也就是说诗歌的美在于“象外之象”并不是在于“物象”本身。哪怕诗人把“物象”描写得再华丽,但凡没有“心合造化”,这个诗作也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如果多加上几笔淡淡的描绘“象外之象”,那么诗歌的神之美便能够全部体现出来。在“精神”篇中,他也有一段重要的论述,他认为,诗人在写山水诗的时候,要讲究动静结合,通过柳动鸟鸣动态等体现出生命气息,从而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而不是单纯地描写没有生命气息的山水之物,缺乏一种“象外之象”的美。而在“缜密”篇中,阐述得更为直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说的是如果想要让诗歌充满浓厚的、新奇的美感,就需要透过物象本身营造出另一种“意象”。因此司空图主持的观点是诗歌必须创造出“象外之象”,唯有如此才能够体现出诗的美。
三、“思与境偕”是意境的基本要求
在品评诗歌中,司空图提出的第一个观点是“思与境偕”,但是在他提出这一观点之前就已经有前人提出类似的观点,在晋代的时候,从陆机说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中可以看出,他对“思与境”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到了唐朝时代得到大大提高,王昌龄是第一个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该思想的人,他认为:“景入思势者,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境与意相兼始好。”司空图通过浓缩前人的精华,并结合自身经验进一步分析,从而提出“思与境偕”的观点,指出诗歌对意境的基本要求。从本质上来看,就是要求诗歌在“境”上要形神合一,司空图特别重视诗歌的“情”,同时又不缺一种“理”(道),因此在“意”的方面,又要求情和理的统一。而从诗歌的“形”到诗歌的“神”,也就是从诗歌的“象”到“象外之象”的过渡中,主要是诗歌的情和理起作用,因此在诗歌的“神”后面蕴含着情理,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四、“象外之象”是“诗家之景”
司空图指出“象外之象”也属于一种“诗家之景”,因此他认为诗人在创造诗歌的时候就应该遵照诗人的美学规律来创造“象外之象”。第一,司空图认为诗歌创作者一定要拥有基本的艺术修养。司空图认为诗人想要创造出高品质的艺术品,则必须具备极深的艺术造诣。在“劲健”篇中说“饮真茹强, 蓄素守中”, 在清朝的时候,孙联奎、杨廷芝等人将其理解为养气聚神, 通俗地讲就是,诗歌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加强自身艺术修养。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创造出美的境界来。第二,诗人要亲身去感受大自然。自然是诗歌创作者的灵感来源,无论创作诗歌的境界属于“雄浑”的,还是“冲淡”的,是“绮丽”的,还是“自然”的,诗人们都必须在大自然中寻找诗歌创作的灵感,司空图在他的《与极浦书》一书中提到意境还是作者深入虞乡之“境”所得。司空图是十分强调这一点的。已经走进大自然的深处,但是怎样才能获得“诗家之景”呢?這就需要“离形得似”了,所谓的“离形得似”其实属于一种比喻手法, 其要求诗歌创作者走进自然深处的时候能够不局限于“物象”,透过物象寻找出能够体现出神韵的东西,就如同他在“含蓄”篇里提到的“浅深聚散,万取一收”,这里所说的“一收”也就是紧抓自然事物的本质,从而探究其神韵所在,具有以一当万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司空图的意境理论中,“离形得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领悟。
总之,“象外之象”其实属于一种“诗家之景”,其体现出诗歌创作者创作之美的奥妙,这主要是从创作的角度来讲,但是“象外之象”理论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成分,也就是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要根据诗歌的美学规律来品读“诗家之景”,从而站在读者的角度构建出一套欣赏诗歌的理论。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