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的穿行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nxj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冼鼎昌:行走在音符和粒子间
  冼鼎昌的世界里,充满了两种元素:粒子和音符。
  粒子世界的冼鼎昌,是中国同步辐射应用的创始人,领导建成我国第一个同步辐射实验室。
  而在音乐世界里,最理解他的莫过于他的夫人。“他本来应该成为音乐家的。”冼夫人曾这样说。
  “其实,当年学物理纯属偶然。”冼鼎昌曾在念音乐或科学的选择上犹豫过,“但我不为选择物理而后悔。”
  1984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决定增加同步辐射光源及应用项目。“这工作太难,它不仅是科学,还是工程,不仅是物理,还牵扯光学、晶体学、材料学,关键是人到半百改行,不值得呀……”很多朋友劝他不要接。但是经过几个月了解情况,冼鼎昌居然接受了。
  事实上,同步辐射光源曾经是一只“丑小鸭”,长期被认为是妨碍建造高能电子加速器的祸害,直到它的种种优点被人们充分认识后,才身价陡增。同步辐射光源在中国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冼鼎昌已闷头干了8年。
  冼鼎昌热爱音乐,也从未放弃音乐。恰巧老玻尔和小玻尔的夫人也热爱音乐,老玻尔擅长弹钢琴,小玻尔的夫人擅长吹长笛。冼鼎昌和他们因音乐结缘,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冼鼎昌家的卧室里,有两样东西最醒目:一是一架黑色钢琴,再是几个柜子的密纹唱片和一个装有数百张世界名曲激光唱片的小玻璃柜。在这里,你看不到物理学家的痕迹。
  多维解读
  1.为了祖国,迎难而上。“同步辐射光源曾经是一只‘丑小鸭’”,冼鼎昌带着对祖国的爱,人到半百毅然改行,闷头苦干,将一只“丑小鸭”改造成了一只“白天鹅”,这其中深切的热爱与艰难的创新,令人动容。
  2.科学与音乐的融合。艺术创作和科学创造是有共性的,良好的艺术兴趣对科学研究能产生有利的影响。冼鼎昌热爱音乐,能够借音乐排遣物理学研究中产生的烦恼和困惑,物理学赋予他的缜密思维又进一步提升了他的音乐素养。
  在回顾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时,人类有理由为文明在这一百年里的突飞猛进感到自豪,但是也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一个事实,就是我们解决的问题远没有我们发现的问题多,我们驰骋过的领域远没有我们未曾涉足的领域大。这就是今后艺术和科学继续发展的根据,也是今后人们美学观要继续发展的道理。也许科学和艺术在这一点上有很大的差异,那就是,重大的艺术成就总是给人们带来慰藉,而重大的科学成就则并非必定如此。无怪乎在深入研究宇宙的起源之后,对于眼前的世界,诺贝尔奖得主温伯格这样写道:“很难理解这只不过是一个充满敌意的宇宙中的一小部分,更无法想象到现在的宇宙是从一个难以言传的陌生的早期状态演化而来,而又面临着无限冰冷的,或是炽热难耐的末日。宇宙越可理解,也就越索然无味。”
  不过从美的观点来看,艺术怡人的美和科学悲怆的美同样动人,同样有追求的价值。
  陈能宽:核武专家,诗情豪迈
  在“两弹一星”的功勋册上,有这样一位特别的人物,在长达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他隐姓埋名不为人知。然而,他却不辱使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攻克了世界级的技术难题。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金属物理学家陈能宽。
  在美国工作的几年间,陈能宽很快成长为颇有成就的年轻科学家。但他们夫妇两人的内心,卻始终深埋着一个多年的愿望——重返祖国。
  “美国的科研和生活条件这么好,你非走不可吗?新中国那样穷困!”美国的同事、朋友对陈能宽急于回国很不理解。
  “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这种诚挚的爱,就像是被爱神之箭射中了一样,是非爱不可的,正如鲁迅的诗句所说,我是‘灵台无计逃神矢’啊。”陈能宽没有忘记,自己年少时曾许下“知识报国”的那个宏愿。
  陈能宽一生喜好格律诗词,氢弹试验成功30周年纪念茶话会上,陈能宽曾即兴撰写一副对联,上联写到:“回顾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因对自己的下联不够满意,他倡议同仁同事给出精妙下联。
  “俯瞰洞庭湖内外,乾坤日夜浮;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这是彭桓武应征给出的下联。
  多维解读
  1.献身精神。中国为什么能很快地造出原子弹?因为那时我们的科研组织没有“内耗”,像陈能宽这样的攻关人员都有着献身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他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草原、山沟、戈壁滩,过着淡泊明志、为国分忧的研究生活。
  2.诗词与科学的互生。“东方巨响,大漠苍茫,天似蘑菇腾地长,人半春雷鼓掌。”陈能宽喜诗词,更是把吟诗作赋当成享受。在诗的海洋里奔流,所以心胸宽阔,所以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词的溪涧里涵泳,所以情感细腻,所以先天下之忧而忧。
  通常,人们都认为科学家与诗人是气质上完全不同的两种人,认为写诗是极为浪漫的事,思想要自由驰骋,天马行空;而科学研究则讲究严谨、扎实和一丝不苟。然而,在这座严肃的科学殿堂上,我们却能发现有不少具有诗人才华和气质的科学家。
  ……
  歌德说过:“只有通过艺术,尤其是通过诗,想象力才能得到调节”。诗歌的想象力主要借助于感性的形象,但同时也会包含了理性的思考、比较、预见,有时还闪现出天才的思想。如李贺在《梦天》中,描写自己梦中遨游天上,回首俯瞰地上的海陆,只见“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四句诗的前两句,体现了地球变迁和时间的相对性,后两句则酷似从今天的宇宙飞船上遥看地球,和从高空卫星上拍摄下来的照片十分相似,使我们不能不赞叹生活于一千多年前的诗人所具有的高超想象力。
  刘索拉:文字与音乐共同生长
  刘索拉生于1955年的北京,发表过小说,为电影作过插曲,出过盒带,在北京举行过独唱音乐会,还对先锋电影有所研究。她穿梭于各个领域的圈子中,却从不被固定的程式所束缚。
  提及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她说:“我父母对我的教育是琴棋书画式的,钢琴、绘画、诗文等, 但没有任何逼迫和设计感。他们对我的教育是自由式的,但很重视培养我的自尊。所以我身上没有被家长教育扭曲的心理阴影。”
  1985年,刘索拉发表了小说处女作《你别无选择》,疯狂又克制,离奇而现实,荒诞却充满共鸣,一时洛阳纸贵。大概是由于刘索拉特立独行的创作在星汉灿烂的80年代尤为惊艳,直至今日,还有很多人把刘索拉当成一个小说家,纠缠在文本上,不停地追问《你别无选择》的创作动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身在英国的刘索拉正好被卷入“世界音乐”运动的高潮中。中东、非洲、印度……各式各样的原始音乐被重新挖掘,她却明显地感到,这么多的声音中间没有中国的声音。于是,她萌生了做一支中国乐队的想法,这個念头在现在看来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冒险,但对当时的刘索拉来说,“你别无选择”。在西方十几年,她的先锋乐曲唱片《蓝调在东方》吸收了京剧、昆曲和日本、朝鲜的音乐元素,表现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与昭君出塞千里和亲两个中国古老主题,被列入了“英美新世界音乐”排行榜前10名,引起了全球先锋音乐界高度关注。《纽约时报》评论说:“刘索拉表现了一种传统中的异变。”
  多维解读
  1.勇做文化传播者。酣畅淋漓的器乐演奏,起伏绵延的吟哦,搭配惊鸿腾跃的舞姿,刘索拉在世界乐坛的冒险之举,就是中国声音、中国文化的传播之举。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表达者和传播者。
  2.音乐和文学的共鸣。音乐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却如此和谐地在刘索拉身上共生共长。文学领域、音乐领域、计算机领域,娱乐圈、出版圈……我们人为地割裂了世界,或许这种割裂能带来便捷,但我们也该警惕它们对精神完整性的侵蚀。尽量去打破这些桎梏,让精神自由穿行。
  第一次听《乡村骑士》的村民合唱和间奏曲,我便立刻被吸引住了。合唱曲的明快,间奏曲的婉约,都那样长久地在我心头共鸣。尤其是间奏曲,格外甜美,明显的西西里民歌曲调,起初的弦乐如潺潺的溪水,渐渐加入竖琴等的弹拨,宛若溪水在晶亮的鹅卵石上跳跃,阳光在它们的身上一闪一闪的,犹如小精灵一般款款飞舞,让人沉浸在恬静的梦境中。两支曲子加起来才15分钟,真觉得太短太短,那旋律在我脑海里总是难以消逝,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其他文献
写人记事散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可以作为写作模仿的典范,梁启超先生,在很多学生的认知里,是一位奔走于朝野,为救国谋出路的民主爱国人士,是叱咤风云的戊戌君子。而作者梁实秋先生精彩地展现了一位戊戌变法之外的梁启超,补充了学生的认知,人物形象鲜明活泼,感染力很强,学生学起来兴趣浓厚。我们就以此为例,学习写人记事文章的写作技巧。  记叙要选好角度。也就是说写人写事不能人
期刊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唐代大臣、诗人。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后人将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为“边塞四诗人”。  高适对边塞诗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诗,写边塞,苍茫而不凄凉,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皆脱前人窠臼,开一代诗风,其诗又以厚重深沉著称,擅长古风,所写边塞诗在
期刊
当你抬头仰望满天繁星时,你可能会从心中发出赞叹。然而当你飞上星星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它既不发光也不完美,跟地球一样,布满灰尘和石渣。现实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耀眼的“星星”,它们散发着各色迷人的光芒。但是我们在欣赏之余,更应不畏浮云遮望眼,透过现象看本质,谨防假象迷惑了你的双眼。  不畏浮云遮望眼,就是要看到光环下的努力。  就拿金刻羽来说,她初中通读莎士比亚名著,14岁获纽约名牌中学全额奖学金;赴
期刊
那次搬家,爸爸找来了一辆高篷卡车。从车上跳下来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身上穿着淡绿色的短袖,让人一看便知是某个搬家公司的。过了一会儿便看见这帮年轻人上上下下地跑起来,背上背着一件件大大小小的家具。  在这炎热的夏季,背着那庞大的家具上楼下楼,很是辛苦。门口那大卡车快要装满时,搬家工人一个个已是汗流满面。突然,楼道里飘出一阵口哨声,这清脆的口哨声开始还混杂在楼道里各种人的交谈声及各种碰撞声中。后来
期刊
他的性格诡异,少言寡语,总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鹰一般犀利的眼睛装满了种种不满与仇恨。因为他的孤僻,他的亲人们格外不待见他,风烛残年之时仍无依无靠。  他,就是我爷爷的亲弟弟,我父亲的亲叔叔,我的亲二爷。  听到长辈们谈论他的事,原来他是一个青年丧偶、中年丧子的苦命人,但这并没有让人们同情他。相反的,他将自己完全封闭了起来,对整个世界都排斥,看见别的老人三世同堂时,他也会默默流泪,然而对于别人的安
期刊
此次作文升格实践,给我们启发最深的一点是:千古文章意为先。  写人叙事突出中心,构思时必须绕“套”而行,努力寻求谋篇布局的新路子。或段落排比——语段整饬;或小段剪辑——文段小巧轻灵;或反复穿插——思路清楚明晰;或散点铺排——结构和谐飘逸等。譬如升格文避开了陈旧的套路,用“××讲的故事”巧妙链接了四个方面的材料,条理清晰,自然连贯,推动了情节发展,有助于进一步突出“真情”这一主旨。  写人叙事突出中
期刊
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祖辈的心中都藏着一团如火的真情。对别人热情如火,对事业痴情如火。他们的故事,如同久酿的女儿红,沁人心脾;也似深沉的香茗,饱含真情。  爷爷讲的故事:  “去年,在苏州,有位老人向我兜售茶叶,说是新炒的龙井。乍一看,挺像,亮鲜鲜的;可仔细一瞧,假的。我看那老头,浑身上下缩成了一团。早春时节,他只穿着件单衣,哆哆嗦嗦,嘴里喃喃地说着什么。我心一软,就买了几两,权当积德。”  
期刊
仰望夜空,星星像宝石般璀璨夺目,想象着玉兔陪伴着吴刚伐木,嫦娥在广寒宫里翩翩起舞,何其美矣!得知星星上也有灰尘和石渣,原本美好的遐想荡然无存。正如韩愈在诗中所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远观朦胧的草色星星点点,清新活泼,那是因为距离产生了美。  一个冰天雪地的寒冬,一群豪猪挤在一起取暖,但是它们的刺毛不久便开始刺伤对方,于是不得不分散开。可是,难以抵御的酷寒又把它们聚集在一起。经过几番
期刊
①有一种勇气叫试试,有一种难忘叫体验。  ——题记(运用题记,较好地诠释了文章的主题。)  ②漫长的暑期终于来到了,我想在暑期打工赚取我人生的第一桶金,并体验下打工的滋味是甘甜还是酸苦,是快乐还是无趣。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说干就干,我来到当地一家罐头厂做临时工。(交代打工的缘由,照应标题。)  ③一大早,我蹬着自行车赶往20里开外的罐头厂上班。路两旁的倒槐和杂草散发出的清香,夹杂在尘土中扑
期刊
“有其父必有其子”,父亲很是爱逛旧物市场,我亦然。因为学业重,很久没有光顾那条老街了。回味起那段美好的岁月,心窝子里总觉得暖暖的。  在那里,你會得到穿越时空的力量,进入它们曾经存在的世界;在那里,你仿佛会听到一声声真情的倾诉,靠近它们,你会听见它们诉说自己的过往;在那里,你会得到一面神奇的魔镜,看看它们,甚至可以看到过去的自己。  记得那一个周末的清晨,父亲骑着摩托车带着我去旧货市场,我坐在车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