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新诗写作,我必须成为读者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iij9ijw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教了十多年的新诗写作(写作课的一部分),我一直面临着这样的困惑: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问题,它们如影随形地纠缠着我,时时令我力不从心。我呢,不停地回答它们,不停地变换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直到今天,也没发现有什么值得公之于众的经验。
  教什么,从来不是教科书写得那么容易,特别是新诗写作。在特殊年代,诗歌只有一种风格,一种写法,这当然好办,按照套路写就行。而今天的新诗是多元化的,任何一种风格都没有理由独占鳌头;学生更是个性化,他有权写任何一种类型的诗。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什么就成了一个大难题。各种写作教科书,涉及诗歌写作,通常忽略多元路径之间的差异,忽略学生的个性,以为诗歌写作有一个普遍的经验可以传授。那不过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幻觉。对此,当下的写作可以提供足够多的反驳。韩东、柏桦、于坚、臧棣、萧开愚、翟永明、王家新……哪一个不是独特的?一旦从这些不同类型的写作中抽象出一种普遍的写作理论,这种理论就再难还原为具体的写作方法。教师可以滔滔不绝,夸夸其谈,自以为发现了诗歌的秘密,可是学生面对这种抽象理论,只能陷入漫无边际的混沌,下笔茫然无措。
  多年前,我刚刚接手写作课,想法很幼稚,以为按照自己理解诗歌的方式去教就可以。我谈音乐性,谈诗歌的语调,谈如何经营一首诗的声音,让它声情并茂;并通过语调塑造一首诗的形象,令读者声入心通。两轮教学之后,我便万分沮丧,我发现我在误人子弟,没有一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能够在这样一种“玄学”中受益。
  语调自然是诗歌写作中极重要的问题,但是,绝大多数大一学生缺乏新诗阅读的基础,根本无从掌握。虽然中学教材中涉及的诗歌,诸如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郑愁予的《错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都是经营语调极为成功的范例,初学写诗者或可领悟语调的魅力,却绝难贯彻到分行训练中。写作是中文专业必修课,学生没有不修的选择权,若是利用这种限制迫使学生接受不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是不道德的。我很快又陷入“教什么”的困境。
  后来我还试过从意象、戏剧化、小说化等具有操作性的技术入手,设计各种方案加以训练。但创造一个意象并不容易,像曾卓的《悬崖边的树》、牛汉的《半棵树》,都在“树”的形象中熔铸了半生的苦难,才有那么鲜活的意象。意象训练的结果,多数变成了简单的咏物,写不出意象的生命力。戏剧化同样难以把握,作为诗歌结构,理解这个概念本身就很困难;作为写作技法,训练若是停留在对白、独白这个层面,没有多少意义,而构造戏剧化情境,对于初学者难度过高了。小说化也即叙事技术,容易把握,可又太容易陷入某些口语诗的套路。在最初的基础训练中,我断不能容忍有学生误把分行散文和“段子”当诗歌。总之,从技术入手也不尽如人意。
  大概是2012年以后,写作课上常有同学来旁听,讲诗歌写作时还要多一些,最多有十几位。他们是学校诗社的成员和其他专业的文学爱好者。虽然这门课不是为他们开设,可是他们来了,我不能不在教学设计上考虑他们的需求。相对于大一的同学,他们有较好的诗歌阅读和写作经验,这令我在“教什么”上更加为难。我向来不敢自信,总是怀疑过去的做法,从此以后,每学期更新教学内容,年年备新课,更加失去了“老教师”应有的从容。
  上写作课的同时,我还在上一门选修课——现当代诗歌欣赏。在交流中,我也慢慢醒悟,真正热爱诗歌写作的人,是不需要教的。他们来到我的课堂,不是为了做学生,也不是为了学写诗,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来我这儿寻找“读者”,他们渴望听到自己的诗歌和读者碰撞的回声,他们要凭借这回声进行自我定位、自我校正。这个发现,给我的虚荣心泼了冷水,却给我的教学带来巨大的帮助。它使我意识到,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写作课老师,首先必须成为一名合格的读者。有趣的是,明白了要做读者之后,做老师似乎也自如多了。
  二
  又是几年摸索,到了2016年,我调整了写作课的文体训练顺序,由常规的“诗歌—小说—剧本”转变为“剧本—小说—诗歌”。这个设计,给我带来一些惊喜。剧本写作中的场景意识,小说写作中的叙事策略,以及电影的镜头语言和镜头组接的方法,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入到诗歌训练中。剧本和小说的虚构性,也能启发学生摆脱个人化的局促,去表达更为深广的经验,而不是个人真实经历。如此,我们的诗歌训练便有了一个较高的技术起点,而我就可以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在“写什么”和“怎么修改”这个环节上了。
  对于每年新入学的大一新生,诗歌“写什么”始终是一个困惑。他们熟悉的中学语文教材里的名篇如《雨巷》《再别康桥》等,几乎都是音乐化、情绪化的作品,很容易把学生引向“假大空”的陷阱,都不是初学者的好范例。经过几番挫折,我决定把“经验”作为写作起点阶段的表达对象,让诗歌写作从日常生活出发,从切身经验出发,从言之有物出发。当然,这种实用主义的做法,我也常常怀疑它的恰当性,但至今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性方案。
  “因为诗并不像一般人所说的是情感(情感人们早就很够了),——诗是经验。” 里尔克这句话,常常被我拉来当大旗。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诗言志”“诗缘情”深入人心,这导致很多人不加深思地就把诗歌作为抒情工具。这样的想当然必须要破除。诗歌离不了情感,情感可以是写诗的动因,可以是诗的效果,也可以是诗的对象。但初学者最忌讳的是把情感作为对象——直接抒情,这是成熟的写作者才能驾驭的方法。多少浪漫主义诗人都曾在此失手,而里尔克的“經验说”正是对浪漫主义滥情的纠正。
  当然,在诗歌训练中,里尔克的“经验”也需要限制。诗作为表达方式,是经验的结晶,因此,里尔克借布里格之口说:“为了一首诗我们必须观看许多城市,观看人和物,我们必须认识动物,我们必须去感觉鸟怎样飞翔,知道小小的花朵在早晨开放时的姿态……”但是,诗既是表达方式,也是表达对象,可以说,诗是诗的表达对象。用废名的话说,“新诗的内容则要是诗的”。作为表达对象,诗不是一般的经验,而是一种特殊的经验,一种无法直接说出的经验。   何谓特殊的经验?这很难阐明,但并不难感知。它首先是可感的,触目惊心的,铭刻于心的,却不能和它所在的具体场景、环境或氛围剥离。诗人常说它是神秘的,因为它不能直接说出,要表达它,只能把它和它植根的场景、环境或氛围一起呈现。但它实际上并不神秘,它鲜活可感,就活在记忆里,活在生命里,活在想象里,活在梦境里。它无法以抽象的概念形式存在,就像每个人的生命里,没有一种叫爱的抽象物,只有爱的动作,爱的声音,爱的碰触,爱的气息,爱的氛围,爱的臂弯……当你有效说出了这些“具体”,你就表达了爱,这几乎等于说你写出了一首诗。
  如果遵照王国维的说法,诗“有造境,有写境”,那么,这些“具体”既可以“写”,又可以“造”,取哪一种路径,决定于写作者的个性。从实际训练的角度看,“写境”作为起点,更容易上手,而“造境”则需要一定基础,这好比绘画的学习,通常要从写生入手。但是,理一分殊,王国维认为“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
  诗作为特殊的经验,无法直接说出来,在当下的写作中,有不少诗人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把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经验的表达难度,混同于用修辞包装经验或观念的技术难度。因此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首修辞高明、观念深刻,具有批判性的诗,缺乏的恰恰正是诗。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我一直努力避免把诗歌训练变成纯粹的修辞训练或技术训练。修辞、技术只有服务于“特殊经验”的表达时,才是必要的。而一般的、可直言的经验,显明的或深刻的观念都是散文的对象,无须用诗表达。你写成明白易懂的说明书,更便于指导工作、生活;写成哲学作品,可辨名析义,使人明理;写成论文,则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何必非要吃力不讨好地写成朦胧的复义的新诗呢?
  有时候,遇到对现代诗了解较多的学生,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理解现代诗的“知性”?如何理解瓦雷里的“抽象的肉感”、艾略特的“思想知觉化”?这是很难一下说清的问题,但在初步的训练中必须澄清,否则学生又会从抒情的泥坑滑向说理的沼泽。我们知道,一百多年的现代诗主流正是“知性”(intellect)之诗,或“智”(wit)之诗,它们机智而深刻,冷静而思辨,能够洞彻虚假的现实,涤荡滥情与伪浪漫。但它们也偏于晦涩、冷僻、枯索;又常常高高在上,不近人情;偶尔还会装腔作势,故作高深。可以说现代诗成于“智”,也败于“智”。因此,现代诗的“智”或“知性”并非无可挑剔,更非不可动摇的路线和方向。也许今天的诗人对于经典现代诗的态度,反省应多于膜拜,比如对艾略特的《荒原》。
  初学诗者对于瓦雷里、艾略特等大诗人的话更不能迷信,时代在变,语境也在变。事实上,瓦雷里、艾略特并不认为先有抽象之理,然后再将之形象化。他们所谓的抽象、思想,只是带有理性意味的感性体验。有些当代诗人对此有致命的误解,他们一直在包装那种先在的道理或思想,把一种可以言明的观念模糊化,颇有些装神弄鬼的感觉。抽象的肉感化、思想的知觉化,很容易产生歧义,作为训练的路径,可谓危险的旅途。安全也更具操作性的仍然是发现那特殊的经验,通过具体的场景、环境、氛围去呈现它、捕捉它。
  诗歌写作训练,当然不必先普及诗歌理论。但是作为老师,有必要说明这一切,因为,当代诗歌批评常有一种不良的习气,很容易影响到初学者的写作,那就是不加辨析的盲从大诗人,把大诗人的名言当真理、当依据。大诗人的话有它自身存在的历史语境,不一定都适用于当下的写作。对此,教师不应该丧失判断力。虽然判断可能出现偏颇,但只要不绝对化也无妨,学生们前途无限,自有校正能力。没有方向的训练却是实实在在地浪费学生的宝贵青春。
  教学中,我参阅过不少写作教材,包括最近几年火爆的创意写作教材。它们提出各种诗歌理论,设计花样繁多的操作方法,可是一看例诗便大失所望——它们是在教写平庸的诗。如果编者或老师自身缺乏基本的诗歌感受力和判断力,何以教人呢?在当下,诗歌写作教学的公共资源还太少,各个环节都靠自己慢慢摸索,而整个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没有教给学生必要的新诗阅读、写作能力,大学里,新诗写作教学的任务之重和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三
  我的写作课首先要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任务和目标,要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不可能专去培养诗人,也不可能专讲诗歌写作。分给诗歌的时间大概有5讲,每讲2节课。有时候,学生兴致高,就想办法增加一讲。通常,第一、二讲,我都是带着大家一起读诗。读诗当然是快乐的,学生眼睛里迸发的新奇之光也令我愉悦。但读诗不是为了阅读的愉悦,背后隐藏的目的有多种:一是了解当下的诗歌状况,二是了解新诗写作的多元化格局,三是纠正对新诗的种种误解,四是初步获得诗歌写作的基本认知,即写什么和怎么写。选诗时,我也尽量多元化,课堂上无法读完,可以延伸到课前或课后。随着年年增补,写作课的诗歌阅读篇目已经增至30多位当代诗人60多首新诗。每位诗人的诗作在课堂上都肩负着特定的教学使命。比如多多《冬夜的天空》的观察视角,陆忆敏《美国妇女杂志》暗藏的对白方法,韩东《一摸就亮》《梁奇伟》中的小说化手法……又比如柏桦如何利用声音创造一首生动的诗,臧棣诗歌如何用思辨来激活诗的情境,于坚如何在细节中展开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陈东东诗歌如何把现实与超现实糅合……
  阅读之后,训练之前,还要做几点说明。这是专门为初学者准备的,并要求他们辨析:第一,论“自家的孩子和王婆的瓜”;第二,论“铁匠的斧头和木匠的斧头”;第三,论“看风景的人和风景里的人”。这三组比喻,分别喻指诗歌训练中的三个常见问题:第一,经验的处理问题,即写作者对待个人经验,应该有意识地将之对象化,不能总觉得“自家的孩子”什么都好,而不能取舍。写作者应该向“卖瓜的王婆”学习,她实在是一个好榜样,不论瓜好瓜坏,她总是擅于创造言辞上的完美之瓜。第二,写作的目标问题,即写诗要像铁匠那样为读者打造一把好的“斧头”,而不是像木匠那样使用斧头去砍、去劈、去表达。你无须掌控别人怎么理解你的诗歌,怎么使用你的诗歌,但你能够要求自己把诗歌打造得精良、锋利又耐用,令那“木匠”爱不释手。第三,主体问题。写作者应像“看风景的人”那样,具有明确的“我在写作”的主体意识,而不是去作被看、被写的风景中的人。他要么创造一个角色、替身,要么戴上各种面具,除此,他不会以真身进入诗歌的文本。一个好的诗人,就像伟大的导演,常在镜头外,他的任务是导出好电影,而不是演出好电影,更不是说出好电影。
  在我看来,这三点是训练前必须展开讨论的。同时,我也会告诉大家,这绝不是金科玉律,这只是训练的要求。训练结束后,你觉得遵循这样的要求有益,你可以继续,倘若觉得多余,你就自行解放。训练有框框,写作要自由。
  写作训练,我历来反对“多写主义”。和有节制的训练相比,过多的训练费力不讨好,国内外都有相关的调研支持这一说法。因此,我布置作业,字数只设上限,不设下限。小说每篇不超过8000字,剧本每部不超过30页,散文3000字以内,评论5000字以内,诗4首,每首不超过30行(允许以一部长篇小说,或一部短篇小说集,或一部散文集,或一本诗集替代全部作业)。以前,总有不少学生追求写得多,篇数多,字数多,激情澎湃,动辄一两万字,写得畅快,却不重视质量,经验不能沉淀,收获甚微。近些年,“限产限量”后,写作课的时间和精力就集中在后期的修改上了。一般情况下,学生写完诗歌的初稿,要先按照“修改清单”,做第一次修改;然后交给我这个读者,读者不满意,就提出建议,做第二次修改;之后再阅读再建议,不能定稿的,做第三次修改。最终,我这个读者也会忍不住动手,和学生一起讨论修改,直至全部定稿,编出一本班级新诗选。因为我个人对詩歌有偏爱,加之诗歌短小,所以诗歌的修改通常不少于三次,至于别的作业不免要宽松些。否则,即便有助教帮忙,这样工作下去,也是吃不消的。在科研主导的大学体制里,做这些没有“科研含量”的工作,是不能与时俱进的。
  其实,这最后的修改环节,我认为是整个诗歌写作教学最重要的。可它是由一个个的特例构成的,每次建议和修改都有具体的针对性,难以化约为一种经验或方法。作为写作课老师,我也不知道如何描述它的重要性。同时,作为学生们的读者,我也常常感到惭愧。因为,有时候我也会失去耐心,大发雷霆;有时候还会偷懒耍滑,敷衍了事……倘若一定要在文章末尾总结一下这些年的教学收获,恐怕还是江平、玉伦他们给我的启发:比起老师,诗歌写作课的学生更需要一名真诚的读者!
其他文献
老祖母的故事讲了很多遍  那些黄历般的过往  如同老掉牙的机器  把岁月都绞了进去  来,继续喝一杯  看一条蛇如何咬穿我的小腿  一口下去,恐惧肿胀起来  殷红。腐烂。开出斑斓的花。  日头低过灯影  未上漆的木椅泛着陈旧的白光  空竹篮扯紧简单的日子  一杯酒的工夫  油灯把天空照得漆黑。  归  起初,是因为那放纵的红从一扇门撞进另一扇门  喧哗或者安详之后跌倒在湖的对岸  再没有消息  那
一个火柴盒就可以装下  我的幸福(外三首)  刘忠於  我只想,在这个熟悉而陌生  是异乡又是故乡的城市  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窝  能够容下我的身体和灵魂就好  我笨,我就笨鸟先飞  我蠢,我就愚公移山  我慢,我就行蜗牛步  二十九层的房子  是一个高悬于我头颅上空的梦  为此,我蜗牛一样  一厘米一厘米努力地朝上爬  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会爬进  一个火柴盒似的  幸福的窝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
变形  在一座白色城市的街道  所有人变回了野生动物  淘气的猴,优雅的斑马  孤独的狮子,傲骄的长颈鹿  当然,如果你想置身它们的行列  也得化身为一只温顺乖巧的绵羊  站在你身边的,是另一只小母羊  它咩咩地叫,目光能把雪花融化  一座雪的城,冰雕的山  复活的魂魄在火焰上奔跑、跳跃  “假如时间穿越到过去,历史中的  某一段,有没有另一种可能?”  “亲爱的,现在问题是——  你们弄反了,把
临渊者  当一个人拥有和时间对抗的力量  这意味着什么——  他将在痛苦中获得清醒,并对  现实的安逸产生警觉。1961年7月  海明威用一杆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数十年后的今天,我在一首诗中  看到了自己的宿命——一个  在罅隙中等待被征服的困境  因此,一个人的自戕变得有迹可循  这只是一种方式,在征服  与被征服之间。或许结局早已注定  一个在深渊边徘徊的人,总有  纵身一跃的瞬间。这并不
卡罗尔·安·达菲(Carol Ann Duffy),1955年12月23日生,苏格兰诗人。曼彻斯特都会大学当代诗歌教授,2009年5月继安德鲁·莫逊当选为英国桂冠诗人,她是历史上第一位女桂冠诗人。自1974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肉身风向鸡》后,达菲陆续有九本诗集问世,创作备受肯定。作品《直立裸女》获苏格兰艺术协会奖,1987年《出卖曼哈顿》获毛姆文学奖,1993年《吝啬的时间》获韦伯特诗奖、年度先锋诗
尚兵的探索给了我们关丁现代诗写的新启示。  如果你初次读他的诗,可能瞠目结舌。然后,当你尝试全身心投入地阅读时,那么,一种可能是你接近诗的起点,耳日一新,因为,你此前绝不可能见过类似诗。另一种可能则是,你仿佛眼望着体量硕大的长臂猿在词语和意义的枝头跳荡来去,你尚未明确意图时,它便一晃消失了。  我们试读一首他的《作业练习》:  “放心遵从晃眼棉花地……亮脚丫子、午睡敬大人”。这首诗在词语从林中映射
亿万年前从地下长出的山  神还创造了一条河流  苍山不老,绿水也不老  这旧山河,养育着庄稼一样的村民  田野上玉米、高粱是新鲜的  河里的小鱼小虾也是  村庄里的人们在生死之间  你来我往  我目睹和经历了这里发生的一切  很快,我也要老了  当年我仰望的那些人  大多携带着他们的悲欢  去往另一个世界  在这里,我也和他们一样  虽然很多时候  我的愿望和野心,像山一样沉默  但这一点儿也不重
欲望被折叠成一本书的时候,候鳥  去了南方。夕阳坐进白发,隐隐作痛  有人在数夹缝里的野草  虫鸣和地平线,此消彼长  隔壁的黄犬吠出星斗,还有  疲倦的灯光。借助一把镰刀,放倒月色  每一片落叶都是一场修行  直到结出苦涩的波浪  石头在身体里打坐,无视破碎的挣扎  或许,需要一场战争,消除恩怨  让善良回归肉身  疼痛并未长出河流,风在纠结方向  即将啮合的骨头,恍如隔世  明天,那些被我亲手
那只道边的猫如临大敌   盯着我,从它身边经过   看它警惕的样子   让我感到可笑,就像   无意中瞥见镜中的自己   一张严肃的脸   始终认真生活的样子   那位总是迟疑不定的保安   每次放行车辆   都是重大决策的样子   让我感到可笑,就像   那位陷入暗恋的男孩   飞快地骑着单车   从心仪女生身边经过   满不在乎的样子   那些重要位置上的人   一本正经地说着鬼话   以為他
一    所谓现代化,就意味着对传统的超越。那么,文学的现代化自然离不开对传统文学形态的不断扬弃。具体到中国社会,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始终贯穿于整个20世纪,而且中国社会的每一次转型,都带来了文学的转型,虽然其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均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一直朝着民主、自由、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现在普遍的观点都认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发生突飞猛进的质变是在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