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摘要】由于时代的发展,在歌曲的演唱方法上,中国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有融合的趋势。本文主要概述了两种唱法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进而探讨两种唱法的融合,
【关键词】中国民族唱法;美声唱法;融合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在歌曲的演唱方法方面,中国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唱法,并且美声唱法的发源地不是中国,因此,两种唱法服务的人群不同。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国际信息一体化,使得歌曲的演唱方法也慢慢的趋向于融合发展。
一、美声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的起源和特点
(一)美声唱法的起源和特点
美声唱法原意为“美好的歌唱”,起源于意大利。对于美声唱法的定义,国内和国外各有不同,国外对美声唱法的理解主要是指以贝里尼、罗西尼、多尼采蒂为代表的那个时期的歌唱艺术,具体包括歌唱方法以及歌曲形式、内容、技巧、风格。其中,罗西尼认为美声唱法应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在整个演唱音域内,歌声是统一而又均匀的;第二,在经过训练后演唱会变得毫不费力,并且歌唱技巧性强;第三,品鉴优秀歌唱家的唱法就能够知道美声唱法的风格。在国内,美声唱法的概念较为宽泛,具体是指传统意大利歌唱家歌唱的发声方式,包括了音乐会、清唱剧、舞台歌剧的歌唱方式。尽管美声唱法在每个国家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歌唱的发声还是基本一致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已传遍世界,成为世界公认的歌唱方法。这一种唱法具有普遍意义。
(二)中国民族唱法的起源和特点
中国民族唱法具体是指,中国不同历史文化发展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流传的不同歌唱形式、不同歌唱方法的总和。我国早期民族唱法主要有各民族的说唱艺术、戏曲、民歌。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民族唱法受到外来歌唱唱法和中国戏曲的影响,在歌唱的发声、咬字、风格上都发生了转变,形成新的民族唱法。新的民族唱法是在传统民族唱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特点是嗓音明亮,且以民族语言为基础,行腔韵味具有独特的特征,腔、字、声、情合为一体。
二、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歌唱方法,由上文可知,两种唱法起源于不同国家,文化底蕴也各有不同,不管是发声、吐字还是呼吸,都有明显的区别。美声唱法注重浑厚、丰满、柔和、圆润,而民族唱法注重声音甜美、明亮、高亢,有着东方文化的烙印;美声唱法注重混合演唱,即真假音相互结合转换,通过练习处理后,转换时一般没有明显的痕迹。中国民族唱法真假音突出,注重音区的碰撞,形成对比。由于历史的发展,中国民族唱法的真假音转换已逐渐向美声真假音唱法转变。
虽然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五四运动”之后,受到美声唱法的影响,民族唱法在发音、呼吸和咬字的技巧方面发生了改变,发展到现在变成了民族声乐,并且以后也会往这方面发展。
(一)演唱方法的融合
民族唱法有很强的地域风格,主要体现在咬字、气息、声音三个方面。然而,民族唱法难以表达出情绪沉痛的歌曲的基调,缺乏丰富的表现手法。
以《江河水》为例,歌曲开头的歌词“江河水”,主要表达的是丈夫失去妻子的痛苦之情,若运用民族唱法,会因为唱腔明亮、高亢,而表达不出歌曲要表达的沉痛情绪,因此,在歌唱时,气息要尽量深一点,这就需要学习美声唱法的共鸣唱法,加一点胸腔共鸣,使声音更悠长、有力,才能表达出歌曲沉痛的情绪。而歌词“哎夫啊”则表现出有夫之妇沉痛崩溃的心情,歌声不能太浑厚,要明亮、突兀,这里就需要学习民族唱法的发生和气息的运用。尽管“江河水”和“哎夫啊”都是一种呼喊,但是情绪不同,呼喊的对象不同,表现的对象不同,因此,声音的色彩便有区别,前者偏于美声,后者注重民族唱法。要表达出准确、丰富的歌曲情绪,就需要掌握民族唱法的发声、气息技巧和美声的音色表现技巧。
(二)演唱曲目的融合
除了演唱方法上两者相互借鉴之外,在歌曲的演唱选择方面要考虑到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不能局限于民族歌曲的单一唱法,使民族歌曲失去发展的机会。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很少有国外歌手关注中国的音乐作品,大多数学习美声唱法的人,一般只会唱国外的歌曲,并没有将美声唱法和中国民族歌曲相结合,用美声唱法来演唱中国民族声乐。这样的思想不利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因此,要提高我国民族声乐的影响,必须使更多人了解我们国家的民族声乐作品,使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将中国的民族声乐作品及民族唱法传承下去。通常学美声的歌手演唱国外的歌曲,只是为了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美声唱法的科学声乐体系,若只会演唱国外歌曲,最终将会被观众抛弃,因此,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实行“拿来主义”,将别人的东西拿来,用在自己的地方,服务于自己国家的人群,为本国音乐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审美融合
美声唱法能够完善我国的声乐体系,并推动它向前发展。比如《江河水》是中国代表性的民族风格曲目,要让更多人知道这首歌,就要将这首歌的审美观和流行的审美观相结合,并且在更多场合演唱,通过融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将这首歌的审美重新进行处理。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就是《茉莉花》这首歌曲,这首歌最初是地方民歌,意大利人普契尼将之作为素材,录入《图兰多》之中,并采用美声唱法重新演唱,这首歌便在世界上流传开来,使得这首歌的知名度得以提升,并且很多人都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民歌,这首歌在在国外知名度很高,去年某次活动上,美国总动特朗普的外孙女还在演唱这首歌,可见这首歌的知名度。同时,学习美声唱法的歌手应尽量演唱民族曲目,一方面可以赢得观众,另一方面可以传承中国民族唱法。比如《我爱你,中国》,原本只是中国民歌,在运用美声演唱之后,大大提升了知名度,原因在于这首歌曲的审美观正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3]。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起源于不同的国家,在咬字、发声、气息三中演唱技巧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并且,美声唱法的知名度远远要比民族唱法的高,中国民族音乐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借鉴美声唱法的优点,演唱自己国家的歌曲。本文主要概述了美声唱法以及中国民族唱法的起源和特點,并分析了这两种唱法的融合趋势,希望能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燕.浅谈当代中国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J].艺术评鉴,2016(07).
[2]徐倩.浅谈美声与民族唱法的融合[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08).
[3]王贝.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分析[J].黄河之声,2013(11).
作者简介:程明(1982—),男, 汉族,山西运城人,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声乐专业,本科,现于太原学院音乐系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摘要】由于时代的发展,在歌曲的演唱方法上,中国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有融合的趋势。本文主要概述了两种唱法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进而探讨两种唱法的融合,
【关键词】中国民族唱法;美声唱法;融合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在歌曲的演唱方法方面,中国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唱法,并且美声唱法的发源地不是中国,因此,两种唱法服务的人群不同。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国际信息一体化,使得歌曲的演唱方法也慢慢的趋向于融合发展。
一、美声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的起源和特点
(一)美声唱法的起源和特点
美声唱法原意为“美好的歌唱”,起源于意大利。对于美声唱法的定义,国内和国外各有不同,国外对美声唱法的理解主要是指以贝里尼、罗西尼、多尼采蒂为代表的那个时期的歌唱艺术,具体包括歌唱方法以及歌曲形式、内容、技巧、风格。其中,罗西尼认为美声唱法应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在整个演唱音域内,歌声是统一而又均匀的;第二,在经过训练后演唱会变得毫不费力,并且歌唱技巧性强;第三,品鉴优秀歌唱家的唱法就能够知道美声唱法的风格。在国内,美声唱法的概念较为宽泛,具体是指传统意大利歌唱家歌唱的发声方式,包括了音乐会、清唱剧、舞台歌剧的歌唱方式。尽管美声唱法在每个国家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歌唱的发声还是基本一致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已传遍世界,成为世界公认的歌唱方法。这一种唱法具有普遍意义。
(二)中国民族唱法的起源和特点
中国民族唱法具体是指,中国不同历史文化发展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流传的不同歌唱形式、不同歌唱方法的总和。我国早期民族唱法主要有各民族的说唱艺术、戏曲、民歌。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民族唱法受到外来歌唱唱法和中国戏曲的影响,在歌唱的发声、咬字、风格上都发生了转变,形成新的民族唱法。新的民族唱法是在传统民族唱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特点是嗓音明亮,且以民族语言为基础,行腔韵味具有独特的特征,腔、字、声、情合为一体。
二、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歌唱方法,由上文可知,两种唱法起源于不同国家,文化底蕴也各有不同,不管是发声、吐字还是呼吸,都有明显的区别。美声唱法注重浑厚、丰满、柔和、圆润,而民族唱法注重声音甜美、明亮、高亢,有着东方文化的烙印;美声唱法注重混合演唱,即真假音相互结合转换,通过练习处理后,转换时一般没有明显的痕迹。中国民族唱法真假音突出,注重音区的碰撞,形成对比。由于历史的发展,中国民族唱法的真假音转换已逐渐向美声真假音唱法转变。
虽然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五四运动”之后,受到美声唱法的影响,民族唱法在发音、呼吸和咬字的技巧方面发生了改变,发展到现在变成了民族声乐,并且以后也会往这方面发展。
(一)演唱方法的融合
民族唱法有很强的地域风格,主要体现在咬字、气息、声音三个方面。然而,民族唱法难以表达出情绪沉痛的歌曲的基调,缺乏丰富的表现手法。
以《江河水》为例,歌曲开头的歌词“江河水”,主要表达的是丈夫失去妻子的痛苦之情,若运用民族唱法,会因为唱腔明亮、高亢,而表达不出歌曲要表达的沉痛情绪,因此,在歌唱时,气息要尽量深一点,这就需要学习美声唱法的共鸣唱法,加一点胸腔共鸣,使声音更悠长、有力,才能表达出歌曲沉痛的情绪。而歌词“哎夫啊”则表现出有夫之妇沉痛崩溃的心情,歌声不能太浑厚,要明亮、突兀,这里就需要学习民族唱法的发生和气息的运用。尽管“江河水”和“哎夫啊”都是一种呼喊,但是情绪不同,呼喊的对象不同,表现的对象不同,因此,声音的色彩便有区别,前者偏于美声,后者注重民族唱法。要表达出准确、丰富的歌曲情绪,就需要掌握民族唱法的发声、气息技巧和美声的音色表现技巧。
(二)演唱曲目的融合
除了演唱方法上两者相互借鉴之外,在歌曲的演唱选择方面要考虑到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不能局限于民族歌曲的单一唱法,使民族歌曲失去发展的机会。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很少有国外歌手关注中国的音乐作品,大多数学习美声唱法的人,一般只会唱国外的歌曲,并没有将美声唱法和中国民族歌曲相结合,用美声唱法来演唱中国民族声乐。这样的思想不利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因此,要提高我国民族声乐的影响,必须使更多人了解我们国家的民族声乐作品,使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将中国的民族声乐作品及民族唱法传承下去。通常学美声的歌手演唱国外的歌曲,只是为了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美声唱法的科学声乐体系,若只会演唱国外歌曲,最终将会被观众抛弃,因此,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实行“拿来主义”,将别人的东西拿来,用在自己的地方,服务于自己国家的人群,为本国音乐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审美融合
美声唱法能够完善我国的声乐体系,并推动它向前发展。比如《江河水》是中国代表性的民族风格曲目,要让更多人知道这首歌,就要将这首歌的审美观和流行的审美观相结合,并且在更多场合演唱,通过融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将这首歌的审美重新进行处理。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就是《茉莉花》这首歌曲,这首歌最初是地方民歌,意大利人普契尼将之作为素材,录入《图兰多》之中,并采用美声唱法重新演唱,这首歌便在世界上流传开来,使得这首歌的知名度得以提升,并且很多人都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民歌,这首歌在在国外知名度很高,去年某次活动上,美国总动特朗普的外孙女还在演唱这首歌,可见这首歌的知名度。同时,学习美声唱法的歌手应尽量演唱民族曲目,一方面可以赢得观众,另一方面可以传承中国民族唱法。比如《我爱你,中国》,原本只是中国民歌,在运用美声演唱之后,大大提升了知名度,原因在于这首歌曲的审美观正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3]。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起源于不同的国家,在咬字、发声、气息三中演唱技巧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并且,美声唱法的知名度远远要比民族唱法的高,中国民族音乐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借鉴美声唱法的优点,演唱自己国家的歌曲。本文主要概述了美声唱法以及中国民族唱法的起源和特點,并分析了这两种唱法的融合趋势,希望能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燕.浅谈当代中国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J].艺术评鉴,2016(07).
[2]徐倩.浅谈美声与民族唱法的融合[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08).
[3]王贝.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分析[J].黄河之声,2013(11).
作者简介:程明(1982—),男, 汉族,山西运城人,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声乐专业,本科,现于太原学院音乐系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