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里的故事,故事外的钟书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239831983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钟书怀疑的不是镜子,是镜子里的故事。
  破镜重圆是一则流传很广的爱情故事。故事的来源,一般都认为是唐末孟棨的《本事诗》,故事的背景是隋代统一北方后,对于偏安东南一隅的陈朝虎视眈眈,最终在589年灭陈,陈后主君臣被俘。后主时陈国政事不修,亡国可期,徐德言有鉴于此,与妻早作准备,破镜为约,以求乱后还有机会见面。这一乱前之约还居然实现了。公主虽然进入权贵杨素之家,得到宠幸,但难忘旧情,终于在某年正月望日让仆人卖半镜于都市,徐得其下落而题诗相赠。杨素得悉情委后倒也没有为难她,让她随徐而归。夫妇历经磨难终得团圆。所引两首诗,徐的诗写睹物思人,公主诗写面对前后两个男子时悲喜交集的心境,都很动人。
  隋朝时期的镜子铸工低劣,性质上异常小而薄,容易破碎。镜子破碎仅仅代表一个故事,代表一个约定。故事中镜子并不是镜子,是信物。故事中的杨素对于逃走的妓人也不太在意,而对于心爱女人的伤感往事,出于同情或理解,放其夫妻团聚,也非绝不可能之事。镜子代表了夫妻之间的爱和杨素的失落。
  钱钟书是清华大学外文系学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面对破镜重圆的记载,钱钟书秉着好奇的心探索了一遍。他发现,家里的镜子都无法“破镜”。那是为什么?因为钱钟书是无锡贵族,家中所藏铜镜自然不会是工艺低劣的次品。
  钱钟书并不在意镜子中的故事,在意的是传奇。
  破镜重圆故事记载虽然简单,但已经具备了后代大团圆戏曲、小说的一切经典桥段。镜既是女性妆容的物品,也是夫妻生活的见证,同时还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即圆镜如同满月,月圆则家人团聚,镜残则夫妻分飞。钱钟书的镜子无法“破镜”,更是说明了钱钟书、杨绛夫妻的关系。
  “摔镜”体现了钱钟书先生的实证精神。只是,中国古代的铜镜是否如钱钟书先生所言,是很难被打碎的呢?这个问题认真解答起来,远不能用是否可以被摔碎这么简单。
  首先,镜子本身有差别。
  在铜矿贫瘠的中国,青铜镜很长时间是有闲阶级可以显示身份的珍藏,实用功能之外,不厌精雕细琢。到了宋朝以后,湿法冶铜技术开始大规模运用,铜的供应增加,普通百姓购置铜镜变得不再特别困难。同时,精美瓷器的崛起,使有闲阶层可收藏及把玩的小型物件有了更多的选择,传统的青铜镜不再受到特别垂青。不过,考古学家和金属材料学家的金相分析认为,古代铜镜是铜配以锡等其他金属铸造而成,使用一段时间后,镜面就会氧化暗淡,就需要重新磨亮。磨得多了,自然越来越薄,铜镜一分为二并非不可能。但无论铜镜是否能够“堕地分二片”,钱钟书严谨的治学精神,依然值得敬佩。至于铜镜是否能够断开,断开后还有无使用或销售价值,是另外一回事。前几年就看到有古墓发掘中得到破铜镜的记录,现在一些博物馆展示的铜镜,也颇有破损后重新缀合的痕迹,由于徐德言与公主约定了时间,因此具备了再遇的机缘。
  其次,是钱钟书对镜子故事的态度。
  镜子本身易碎,钱钟书心知肚明,只是怀揣着一种好奇镜子是不是会碎的心态。钱钟书的实验只是验证了“耳听为虚,眼见不一定为实”的观点。从心理学角度讲,钱钟书是试探镜子之间代表的爱情观念,懂得了镜子不一定“破镜”这个结果。
  钱钟书怀疑镜子,更怀疑镜子里的故事。
  【编辑评点】本题目可以从质疑与盲从、普遍与个例等角度展开思考,本文作者从钱钟书这方面着手,写他对千百年流传说法的质疑及好奇探索精神,肯定了他的求实态度。素材方面,作者也很有探索精神,挖掘了“破镜重圆”的来历,加重了作文的史实浓度。作者还由此联想到了钱钟书、杨绛夫妇,思路很有发散性。另外,作者把铜镜的制作与当时的社会情况相结合进行分析,如果不这样认真地考证,读者也就不会知晓青铜镜曾经的历史地位,也就不能得出适当的结论。总之,本文素材的加入,恰当丰富,有理有力,值得学习。(于智博)
  (指导教师/熊芳芳 编辑/于智博)
其他文献
More and more   1. 表示“越来越多的”,用于修饰名词。如:   1)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moving to the city.(越来越多人向城市搬迁。)   2) More and more money was spent on it.(在这上面花的钱越来越多。)   2. 表示“越来越……”,用于修饰形容词、副词、动词、介词短语等。如: 
十五歲的克里斯托弗·布恩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知道世界上所有国家及其首都的名称,能说出7057以内的全部质数,可以轻松解开复杂的数学问题;但他却无法理解常人的情感和交流方式,不能忍受噪音和人群,厌恶别人碰触他的身体,喜欢单独待在狭小安静的空间里;他固执地用规律、秩序和可预见性在这杂乱的世界上为自己营造出一片安全地带——他是一名自闭症患者。   一天夜里,克里斯托弗发现邻居家的狗威灵顿
有个人问:“怎样才可以使葡萄放得时间长一点?”  有人说,放进冰箱;有人说,浸在水里;还有人说,葡萄毕竟是时鲜水果,放不长的。  然后,有个人说:“把它醡了,酿酒!”  也许很多人会笑,这真是个奇葩。我却沉默了,隐隐中,这个人在我面前幻化成了另一个人的影子——那个无知山谷中的游子。  人们总是笑称一个突破常理、做出和所谓“常人”不同举动的人为“奇葩”,然而词典中,奇葩的原意为:异常瑰丽的花卉。我想
素材A 竹园惨遭滥挖伤痕累累  每年春冬季,都是竹笋生长的旺季。在杭州,植物园、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玉泉、宝石山,但凡有竹林的景区,都能看到“禁止挖笋”的提醒牌,但近日,杭州植物园200多亩的竹园,因为人为滥挖而变得伤痕累累,地上一个个坑洞,像被炮弹轰炸过一样。管理人员对此很无奈,开放式的竹园,实在防不胜防。  素材B 车手爆胎对手拒超越  近日,在西班牙举行的一场自行车赛上,车手伊斯梅尔·埃斯特万
高考作文中,记叙文出现的频率不高,却也因此能屡屡成就“以奇兵制胜”的效果。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写作不同,若想抓住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必须注重细节。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但由于高考作文篇幅所限,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典型事例,这样才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
2015年9月7日晚,中国女排在日本名古屋以3∶1力克东道主日本球队,时隔12年再度捧起女排世界杯桂冠,主教练郎平功不可没。她圆了当主教练带领队伍夺取世界冠军的梦想,个人声誉也达到了新高度。不少网友在为其点赞的同时,称她为民族英雄,感谢她的爱国之心——“郎平真爱国,女排太给力”,“有一种坚持,叫女排;有一种爱国,叫郎平”。(概述事件,自然过渡到网友对郎平“爱国”的评价,为下文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做铺
在考场作文中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运用大同小异的素材,有的考生能将临场作文写得如同天衣云锦,有的考生则将文章写得索然无味。究其原因,在考场作文的特殊情境况下,是构思的精巧与否在起作用。而“异质对比”就是从素材出发,精巧构思、组织文章的一种创新方法。  这种构思方法,就是根据手中掌握的一个素材,并找到与之相对或相反的素材,通过对两个不同特质或存在差异的素材组合对比,思维发散,不仅可以增添素材的厚度和
素材A 光靠舞台练不出大师  近日,一直在欧洲演出的郎朗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没有平时刻苦的磨炼和耐心的积累,光靠舞台演出是“练”不出大师的,有时还会“练”出乱子来。他一直要求所住酒店房间里要摆设钢琴,并保证自己每天有两小时的练琴时间。对于外界认为他的童年很不幸,他直言:那是一种误解,若不热爱钢琴,再逼迫也无用。谈及演奏作品时,朗朗特别强调,自己在弹奏每一部作品时都心怀虔敬。而论及自己被偶像化,朗朗说
老舍先生把学生腔描绘为“一执笔为文便摆起架子来,话不由衷,有现成的话不用,故意去找些不必要的词儿作装饰”。由此看来,学生腔既指贫乏呆板的语言,也指矫揉造作的文风,这样的语言和文风在有些考生写的议论文中可真不少见。  那么,怎样才能拒绝议论文中的学生腔,让自己的语言成熟起来呢?  一、拒绝贫乏,追求丰富  1.词汇储备的丰富  汉语的词汇量本来是非常庞大的,同样一个意思,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达。这些不同
There is a question. Why do we love junk food?   A lot of money goes into making junk food.   And even though it has little to no nutritional value, it keeps you wanting more.   It is often high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