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书编辑组稿、策划图书及与作者交往的过程,检验的是一个编辑的综合素质。一名合格的图书编辑除了基本的编辑知识和技巧,还应具备三性——专业性、职业性以及与作者良好的黏性,才有可能在今日出版环境下维护好作者,拿到更多好选题,策划出更多好书。
关键词:图书编辑;专业性;职业性;黏性
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大众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聚焦到阅读,智能手机和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对于图书编辑亦有很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无形中加速了出版界人士的思维变化和调整的频率:某类选题一旦畅销,跟风的同类作品火速诞生;某位作家的作品跃入榜单或稍有名气,即有很多出版社的编辑蜂拥而上去组稿;一个好的营销案例或推广手段会透过各类媒体以各种形式传递给读者和同行。图书编辑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做书,获得相关信息的方式之多、速度之快无疑给工作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但是无论何时只有坚守编辑的专业性、职业性和与作者建立良好的黏性,才有可能策划出更多好书。
图书编辑的专业性体现在编辑的品位、开拓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编辑的职业性体现在编辑的沟通力、执行力、学习力、凝聚力及与作者相处恰到好处的距离感;编辑建立与作者的黏性关系体现在接纳、帮助和激励作者,让作者感到编辑独特的价值。
一、编辑的专业性
很多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专业素质不仅指从业者的专业学科背景、专业实践经验这些显性因素,还包括很多隐性的能力和要求。而且,后者常常无法用学历、学位、实习周期长短等来精准量度或评价,但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忽视。
做什么书,选择什么样的作者,是一个编辑最好的名片。这里面暗藏着编辑的品位和眼光。《天才的编辑》这本书中,对珀金斯的编辑世界做过精彩而全面的介绍。发现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的珀金斯当之无愧是天才的编辑,而成就他的除了自身的勤奋和努力,更有他最初作为一个普通的编辑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审美眼光和市场判断力,以及他敢于坚持己见的担当精神和选择能力。
不同的书对编辑的专业性有不同的要求,本文仅针对大众图书提出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的专业素养。作为大众图书编辑,经常碰到题材多样的书稿,如果碰上与自己专业相同或是相近的书稿,自然可以依靠专业背景来帮助自己鉴别书稿,这是天然的优势。除此之外,大众图书编辑的专业性还体现在:对作者的作品和叙述风格有充分的理解和领会;能够敏锐发觉作者优长和劣势;善于帮助作者提升内容品质,挖掘内容的价值,这些也体现出编辑的开拓力和创新意识。时下新媒体和知识付费发展得如火如荼,出版行业最核心的本质就是内容选择和传播。内容的选择在于编辑的眼光和各个出版社的选题委员会的把关以及出版社的定位,而传播对编辑专业性的要求不低于内容的选择。一味只负责编书,不管后端传播和销售,编辑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书没有被众多读者读到,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又如何影响读者?更遑论作者本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对于大众图书而言,这一点不仅对编辑是一个要求,也是作者的需求。但这并非说图书编辑要变身“文化明星制造者”,而是要在新书不断涌现的今天让好书有机会发声,帮助传播作者的思想,让文字能走到更多读者跟前。因此,今日编辑的专业性,最重要的一个考察点就是是否对借助新媒体宣传自己策划的图书有意识和有能力。
二、编辑的职业性
职业性指的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有利于其在某一职业方面成功的素质的总和。不同的职业对从事该职业的人的素养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能帮助其做好本职工作,就说明这个人的职业性比较高。
编辑的职业性弥散地体现在编辑工作的全流程,从图书编辑生产流程到质量把控再到后端的营销发行。具体到从与作者的关系来谈编辑的职业性,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工作状态应该分清楚“人情归人情,事情归事情”。人与人打交道难免“礼尚往来”,因编辑与作者双方经常是在工作中建立的关系,因此,这个“礼尚往来”的尺度更应该把握好,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两点:一是公私分明,如果个人受了作者的“礼”,最好用个人的“礼”还;二是如果打交道的是有名气有地位有资源的作者,要能在维护好与作者关系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握好交往的分寸,既不疏阔也不“假公济私”。
编辑的职业性体现在沟通力和执行力。从立项到一本书的出版,都需要编辑和作者保持沟通,这对编辑的职业性是一个非常好的考验。编辑应该及时与作者沟通,答应好的事情也应该积极行动。很多编辑得罪作者甚至丢失作者并不在于编辑自身的眼光和专业性,而在于沟通的缺失、执行力的不到位。有时编辑自己觉得自己做事有章法,一旦开工就只想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殊不知,编辑这项需要他人合力的工作,委实离不开跟相关同事的沟通,而作者的知情權更是要被尊重的。具体到执行力,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些编辑组稿后迟迟不开工,作者左等右等书出不来,普通的作者可能不好意思催促编辑,但内心自然会有微词和疑惑。
编辑的职业性还体现在自觉性、创造力和凝聚力。曾有位作家对编辑工作有过这样的比喻:编辑书稿犹如钻石的切割,某颗钻石的切割依赖于另一颗钻石。两钻相撞,当成品钻石打磨到规定形态之后,充当钻头的那颗钻石,则继续打磨其他成品,帮助别的钻石成形,直到粉身碎骨。当编辑虽然不需要粉身碎骨,但如若真是在打磨一本书,那流泻的钻影必是无处不在的。编辑要有开阔的眼界,勤于思考和善于学习,做书的流程虽然一样,但书稿内容的不同决定了编辑工作绝非机械性的复制工作,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即便是系列书,也不是一味复制就可完成。因此,在工作中,秉着把每本书都当成自己编辑的第一本书去策划是好编辑的应有之责。出版一本书是多方力量的集成,绝非编辑和作者两个人的事情,要想一本书从策划方案完美落地,对编辑自身的统筹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这个统筹力也可以称作是凝聚力,就是编辑要对图书生产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和配合自己的人有一股无形的凝聚力,使每个人做好本职工作,配合好图书生产。 三、编辑的黏性
这里要谈的黏性并非物理意义上的“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而是一种独有的依赖性或者说不可替代性。具体到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中,就是指编辑能为作者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以此增强作者对自身的信任和依赖。
作者交稿—编辑编稿—发行营销—结算版税,于作者方而言一个完整的出版环节就算完成了,其中编辑的公事就是策划编稿、跟进营销和结算版税,但具体到实际工作中,除了编好稿子、及时与作者沟通图书发行营销进展以及按时结算版税这些刚性工作内容外,编辑若想维护好作者,与作者建立深入长久的关系,一定还要在其他地方付出有别于大多数编辑的努力。编辑之所以要跟作者建立联系,是为了拿到好作品,而好作品是人创造的。如果某个编辑具有较高的职业性,当他发自内心欣赏一位作者,认为这位作者的思想和作品值得广为传播,就应该在工作中包容作者,与作者和谐相处。
编辑与作者黏性的建立还体现在,某些时候有能力协助作者提升作品质量,做一个好的“旁观者”。在出版圈内有一句话是常挂在嘴边的——文责自负。此言不差,作者就是在“我手写我心”,不需要外界指手画脚。但编辑组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总体质量不错,但存在这样或那样缺陷的作品,此刻编辑除了督促作者自行完善书稿,如能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帮助作者对书稿的结构或是个别表述增删或是修改,对作者将是非常好的协助。
未来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一定还会对图书编辑的工作方式和综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除了坚守好文中提到的三性,保持开放的心灵和勤于更新自己皆是好编辑的立足之本。
参考文献:
[1]赵迟.试论编辑设计理念的打造与实践[J].科技与出版,2019(7):86-89.
[2]寇俊玲.策划编辑:图书运作的总设计师[J].新闻研究导刊,2016(9):278,307.
[3]刘旭东,王思颖.设计师眼中的“好”编辑[J].现代出版,2017(5):47-50.
[4]杨鸾.浅述图书印制环节对图书编辑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15(3):225.
[5]王占刚.编辑与印制员在出版工作中的协作[J].新媒体研究,2016,2(1):116,122.
[6]霍雅楠.淺析出版社编辑与发行工作的关系[J].新闻研究导刊,2018(6):211,237.
[7]那明.论出版社编辑和发行的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9):132-133.
[8]李碧梅.编辑工作中的有效沟通[J].新媒体研究,2017(14):120-121.
作者简介:
李娟,三联生活书店副总编辑,2014年百道网“中国好编辑”。
关键词:图书编辑;专业性;职业性;黏性
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大众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聚焦到阅读,智能手机和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对于图书编辑亦有很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无形中加速了出版界人士的思维变化和调整的频率:某类选题一旦畅销,跟风的同类作品火速诞生;某位作家的作品跃入榜单或稍有名气,即有很多出版社的编辑蜂拥而上去组稿;一个好的营销案例或推广手段会透过各类媒体以各种形式传递给读者和同行。图书编辑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做书,获得相关信息的方式之多、速度之快无疑给工作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但是无论何时只有坚守编辑的专业性、职业性和与作者建立良好的黏性,才有可能策划出更多好书。
图书编辑的专业性体现在编辑的品位、开拓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编辑的职业性体现在编辑的沟通力、执行力、学习力、凝聚力及与作者相处恰到好处的距离感;编辑建立与作者的黏性关系体现在接纳、帮助和激励作者,让作者感到编辑独特的价值。
一、编辑的专业性
很多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专业素质不仅指从业者的专业学科背景、专业实践经验这些显性因素,还包括很多隐性的能力和要求。而且,后者常常无法用学历、学位、实习周期长短等来精准量度或评价,但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忽视。
做什么书,选择什么样的作者,是一个编辑最好的名片。这里面暗藏着编辑的品位和眼光。《天才的编辑》这本书中,对珀金斯的编辑世界做过精彩而全面的介绍。发现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的珀金斯当之无愧是天才的编辑,而成就他的除了自身的勤奋和努力,更有他最初作为一个普通的编辑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审美眼光和市场判断力,以及他敢于坚持己见的担当精神和选择能力。
不同的书对编辑的专业性有不同的要求,本文仅针对大众图书提出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的专业素养。作为大众图书编辑,经常碰到题材多样的书稿,如果碰上与自己专业相同或是相近的书稿,自然可以依靠专业背景来帮助自己鉴别书稿,这是天然的优势。除此之外,大众图书编辑的专业性还体现在:对作者的作品和叙述风格有充分的理解和领会;能够敏锐发觉作者优长和劣势;善于帮助作者提升内容品质,挖掘内容的价值,这些也体现出编辑的开拓力和创新意识。时下新媒体和知识付费发展得如火如荼,出版行业最核心的本质就是内容选择和传播。内容的选择在于编辑的眼光和各个出版社的选题委员会的把关以及出版社的定位,而传播对编辑专业性的要求不低于内容的选择。一味只负责编书,不管后端传播和销售,编辑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书没有被众多读者读到,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又如何影响读者?更遑论作者本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对于大众图书而言,这一点不仅对编辑是一个要求,也是作者的需求。但这并非说图书编辑要变身“文化明星制造者”,而是要在新书不断涌现的今天让好书有机会发声,帮助传播作者的思想,让文字能走到更多读者跟前。因此,今日编辑的专业性,最重要的一个考察点就是是否对借助新媒体宣传自己策划的图书有意识和有能力。
二、编辑的职业性
职业性指的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有利于其在某一职业方面成功的素质的总和。不同的职业对从事该职业的人的素养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能帮助其做好本职工作,就说明这个人的职业性比较高。
编辑的职业性弥散地体现在编辑工作的全流程,从图书编辑生产流程到质量把控再到后端的营销发行。具体到从与作者的关系来谈编辑的职业性,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工作状态应该分清楚“人情归人情,事情归事情”。人与人打交道难免“礼尚往来”,因编辑与作者双方经常是在工作中建立的关系,因此,这个“礼尚往来”的尺度更应该把握好,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两点:一是公私分明,如果个人受了作者的“礼”,最好用个人的“礼”还;二是如果打交道的是有名气有地位有资源的作者,要能在维护好与作者关系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握好交往的分寸,既不疏阔也不“假公济私”。
编辑的职业性体现在沟通力和执行力。从立项到一本书的出版,都需要编辑和作者保持沟通,这对编辑的职业性是一个非常好的考验。编辑应该及时与作者沟通,答应好的事情也应该积极行动。很多编辑得罪作者甚至丢失作者并不在于编辑自身的眼光和专业性,而在于沟通的缺失、执行力的不到位。有时编辑自己觉得自己做事有章法,一旦开工就只想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殊不知,编辑这项需要他人合力的工作,委实离不开跟相关同事的沟通,而作者的知情權更是要被尊重的。具体到执行力,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些编辑组稿后迟迟不开工,作者左等右等书出不来,普通的作者可能不好意思催促编辑,但内心自然会有微词和疑惑。
编辑的职业性还体现在自觉性、创造力和凝聚力。曾有位作家对编辑工作有过这样的比喻:编辑书稿犹如钻石的切割,某颗钻石的切割依赖于另一颗钻石。两钻相撞,当成品钻石打磨到规定形态之后,充当钻头的那颗钻石,则继续打磨其他成品,帮助别的钻石成形,直到粉身碎骨。当编辑虽然不需要粉身碎骨,但如若真是在打磨一本书,那流泻的钻影必是无处不在的。编辑要有开阔的眼界,勤于思考和善于学习,做书的流程虽然一样,但书稿内容的不同决定了编辑工作绝非机械性的复制工作,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即便是系列书,也不是一味复制就可完成。因此,在工作中,秉着把每本书都当成自己编辑的第一本书去策划是好编辑的应有之责。出版一本书是多方力量的集成,绝非编辑和作者两个人的事情,要想一本书从策划方案完美落地,对编辑自身的统筹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这个统筹力也可以称作是凝聚力,就是编辑要对图书生产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和配合自己的人有一股无形的凝聚力,使每个人做好本职工作,配合好图书生产。 三、编辑的黏性
这里要谈的黏性并非物理意义上的“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而是一种独有的依赖性或者说不可替代性。具体到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中,就是指编辑能为作者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以此增强作者对自身的信任和依赖。
作者交稿—编辑编稿—发行营销—结算版税,于作者方而言一个完整的出版环节就算完成了,其中编辑的公事就是策划编稿、跟进营销和结算版税,但具体到实际工作中,除了编好稿子、及时与作者沟通图书发行营销进展以及按时结算版税这些刚性工作内容外,编辑若想维护好作者,与作者建立深入长久的关系,一定还要在其他地方付出有别于大多数编辑的努力。编辑之所以要跟作者建立联系,是为了拿到好作品,而好作品是人创造的。如果某个编辑具有较高的职业性,当他发自内心欣赏一位作者,认为这位作者的思想和作品值得广为传播,就应该在工作中包容作者,与作者和谐相处。
编辑与作者黏性的建立还体现在,某些时候有能力协助作者提升作品质量,做一个好的“旁观者”。在出版圈内有一句话是常挂在嘴边的——文责自负。此言不差,作者就是在“我手写我心”,不需要外界指手画脚。但编辑组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总体质量不错,但存在这样或那样缺陷的作品,此刻编辑除了督促作者自行完善书稿,如能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帮助作者对书稿的结构或是个别表述增删或是修改,对作者将是非常好的协助。
未来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一定还会对图书编辑的工作方式和综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除了坚守好文中提到的三性,保持开放的心灵和勤于更新自己皆是好编辑的立足之本。
参考文献:
[1]赵迟.试论编辑设计理念的打造与实践[J].科技与出版,2019(7):86-89.
[2]寇俊玲.策划编辑:图书运作的总设计师[J].新闻研究导刊,2016(9):278,307.
[3]刘旭东,王思颖.设计师眼中的“好”编辑[J].现代出版,2017(5):47-50.
[4]杨鸾.浅述图书印制环节对图书编辑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15(3):225.
[5]王占刚.编辑与印制员在出版工作中的协作[J].新媒体研究,2016,2(1):116,122.
[6]霍雅楠.淺析出版社编辑与发行工作的关系[J].新闻研究导刊,2018(6):211,237.
[7]那明.论出版社编辑和发行的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9):132-133.
[8]李碧梅.编辑工作中的有效沟通[J].新媒体研究,2017(14):120-121.
作者简介:
李娟,三联生活书店副总编辑,2014年百道网“中国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