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孤儿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之一,需要更多的人来关心和爱护。本文从对我校青少年孤儿基本情况及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入手,建立健全我校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帮扶体系,有针对性的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拟通过在制度建设,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教师与孤儿的谈心制度等方面形成帮扶体系,为孤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孤儿 心理健康 帮扶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164-01
一、青少年孤儿定义
青少年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段时期,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因此,本文研究的青少年孤儿是在12-18周岁的孤儿群体。
二、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本文从青少年孤儿的认知和情感方面做了一些调查,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总结出以下特点:
(一)认知方面的特点
孤儿学生的认知特点表现在思想偏激、固执,看待问题角度单一。他们往往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且过度概括化,并坚信不移。如一些同学上课积极发言,会被有的同学认为是为了向老师表现自己,争得老师表扬的谋取利益的行为。在这些学生眼里,发言不是一种正常的课堂活动,而是为了争取个人利益的自私表现。
(二)情感方面的特点与成因
在消极情感方面,主要表现在自卑和孤独方面。有的学生虽然表面上与大家有说有笑,但心里却认为无人关心自己,不被关注。在学校自己组织的各种活动和与校外学生联谊时,部分孤儿学生不敢正视对方,不敢与人对话。
在积极情感方面,主要表现为热情不足,情感冷漠。[1]在学校活动中,一些学生缺乏热情。例如,学校组织高中生观看中超足球联赛,无论比赛有多激烈,学生在球场里的情绪过于平淡,与现场的氛围不符。
在情感调节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情绪情感的自控和调节能力。[1]部分学生在受到老师批评或同学指责时,表现出过于激烈的情绪情感反应,如大喊大叫、动手泄愤。
三、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帮扶体系建设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了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帮扶体系:
(一)加强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帮扶体系制度建设
制度是维持体系正常运转的规范和保障。在全校范围内建立起一个规范的孤儿心理健康帮扶制度势在必行。
学校现有的职能科室如下:教务处、生活处、政教处、行政科、综合办等行政部门,都与孤儿学生养教息息相关。在制订本部门职能时,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孤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从这方面入手强化日常事务和工作流程管理,切实做到按章行事,做到科科有目标、人人有责任。同时密切配合其他科室,做好青少年孤儿的养教工作。
(二)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学校现在采用面面咨询、团体咨询、宣泄疏导等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应结合学校具体实际,整合资源,多方面、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从课堂上到生活中都要贯穿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活动,强化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加大宣传力度,对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进行投入,开展心理健康课的校本教研,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知识等。
开展青少年孤儿的教育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比如积极调动校内外的心理学专业的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爱心人士和团体,以来校做义工的方式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堂不再是主要的教育阵地,取而代之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吉林省孤儿学校现有书法、围棋、国学、篮球、足球、心理游戏、微机、十字绣、钢琴、手工制作、英语情景剧、音乐、名著欣赏等课堂。在这些活动中,蕴涵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机会。因此,课余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非常重要的阵地。
通过定期举行各种课余活动,积极组织青少年孤儿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找到家的感觉,增强生活和学习的动力,体会到健康成长的快乐。
(四)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对学生起到熏陶和感染的作用,面对孤儿学校的校情、学情,可以从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和校风、教风、学风、文化生活、人际关系、心理氛围、集体舆论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入手,切实发挥校园文化的魅力和作用。
(五)建立健全教师与孤儿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相关教师、青少年孤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生活教师每周至少与重点青少年孤儿谈心一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对少数行为、心理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孤儿,要制订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李燕燕,刘开琼.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
责任编辑:武聪
[关键词]青少年孤儿 心理健康 帮扶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164-01
一、青少年孤儿定义
青少年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段时期,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因此,本文研究的青少年孤儿是在12-18周岁的孤儿群体。
二、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本文从青少年孤儿的认知和情感方面做了一些调查,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总结出以下特点:
(一)认知方面的特点
孤儿学生的认知特点表现在思想偏激、固执,看待问题角度单一。他们往往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且过度概括化,并坚信不移。如一些同学上课积极发言,会被有的同学认为是为了向老师表现自己,争得老师表扬的谋取利益的行为。在这些学生眼里,发言不是一种正常的课堂活动,而是为了争取个人利益的自私表现。
(二)情感方面的特点与成因
在消极情感方面,主要表现在自卑和孤独方面。有的学生虽然表面上与大家有说有笑,但心里却认为无人关心自己,不被关注。在学校自己组织的各种活动和与校外学生联谊时,部分孤儿学生不敢正视对方,不敢与人对话。
在积极情感方面,主要表现为热情不足,情感冷漠。[1]在学校活动中,一些学生缺乏热情。例如,学校组织高中生观看中超足球联赛,无论比赛有多激烈,学生在球场里的情绪过于平淡,与现场的氛围不符。
在情感调节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情绪情感的自控和调节能力。[1]部分学生在受到老师批评或同学指责时,表现出过于激烈的情绪情感反应,如大喊大叫、动手泄愤。
三、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帮扶体系建设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了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帮扶体系:
(一)加强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帮扶体系制度建设
制度是维持体系正常运转的规范和保障。在全校范围内建立起一个规范的孤儿心理健康帮扶制度势在必行。
学校现有的职能科室如下:教务处、生活处、政教处、行政科、综合办等行政部门,都与孤儿学生养教息息相关。在制订本部门职能时,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孤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从这方面入手强化日常事务和工作流程管理,切实做到按章行事,做到科科有目标、人人有责任。同时密切配合其他科室,做好青少年孤儿的养教工作。
(二)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学校现在采用面面咨询、团体咨询、宣泄疏导等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应结合学校具体实际,整合资源,多方面、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从课堂上到生活中都要贯穿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活动,强化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加大宣传力度,对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进行投入,开展心理健康课的校本教研,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知识等。
开展青少年孤儿的教育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比如积极调动校内外的心理学专业的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爱心人士和团体,以来校做义工的方式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堂不再是主要的教育阵地,取而代之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吉林省孤儿学校现有书法、围棋、国学、篮球、足球、心理游戏、微机、十字绣、钢琴、手工制作、英语情景剧、音乐、名著欣赏等课堂。在这些活动中,蕴涵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机会。因此,课余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非常重要的阵地。
通过定期举行各种课余活动,积极组织青少年孤儿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找到家的感觉,增强生活和学习的动力,体会到健康成长的快乐。
(四)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对学生起到熏陶和感染的作用,面对孤儿学校的校情、学情,可以从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和校风、教风、学风、文化生活、人际关系、心理氛围、集体舆论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入手,切实发挥校园文化的魅力和作用。
(五)建立健全教师与孤儿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相关教师、青少年孤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生活教师每周至少与重点青少年孤儿谈心一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对少数行为、心理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孤儿,要制订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李燕燕,刘开琼.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
责任编辑: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