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的核心区域,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通过调研,我们以此文总结阿坝州精准扶贫与生态旅游协调发展的经验,分析当地扶贫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政策建议,从而形成可借鉴、能推广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制定民族地区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经验:“一个旅游点致富一个村”
曾经的阿坝州集老、少、边、穷、病于一体,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脱贫路径,将发展旅游作为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带动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积累了诸多经验:
经验一以旅游业为龙头产业带动扶贫工作。旅游业在扶贫开发中的助农增收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富民惠民的“民生产业”。全州共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乡(镇)、村65个,发展农(牧)家乐3276家,其中星级农(牧)家乐、乡村酒店190家。“一个旅游点致富一个村”、“一个旅游区带富一个乡”已成为阿坝州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经验二以灾后重建为契机,促进旅游升级助力扶贫工作。“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阿坝州抓住灾后恢复重建机遇,根据其高品位、高密度、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以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可进入性为关键,以振兴旅游、富裕群众为导向,加强文旅互动、农旅相融,大力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加快旅游转型升级。规划建设了汶川映秀、水磨,理县甘堡、桃坪羌寨,茂县坪头、牟托,黑水卡龙沟以及川西北大草原等一大批生态和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新兴旅游景点和避暑休闲度假地。大大增加了旅游业对贫困人口就业和增加收入的能力。
经验三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生态旅游业与精准扶贫工作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坝州委、州政府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提出了“打造四川生态经济增长极、加快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等一系列事关阿坝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明晰了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清洁能源和文化产业五条路径,开创了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经验四以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为精准扶贫营造氛围。2011年以来,阿坝州开展了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新村建设活动。将创建活动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新村”项目19个,每个村补助500万元,打造出黑水县羊茸哈德村、小金县木兰村等众多特色鲜明的精品村寨,通过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经验五坚持依法治州,维护社会稳定,为精准扶贫提供保障。结合当地实际,阿坝州先后出台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鼓励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等21项条例和规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全州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并将其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为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
旅游业在扶贫开发中的助农增收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富民惠民的“民生产业”。
现状:发展不均衡成效有差异
至2015年,阿坝州仍有12万贫困人口,由于旅游业发展不均衡,各地结合生态旅游推进精准扶贫的成效差异较大。目前,以生态旅游带动精准扶贫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生态旅游发展不均衡,影响旅游和精准扶贫的结合。首先,阿坝州旅游发展呈现出“北热、中温、南冷”的格局,不同区域间或者同区域的不同地方,旅游发展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衡性,导致旅游业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辐射能力受到限制。其次,旅游业态单一,民族文化资源挖掘不够,人才流失等因素制约了当地旅游升级发展,导致旅游业为贫困人口提供的就业机会少,收入渠道单一,整体拉动精准扶贫的能力不足。再次,部分乡村旅游经营模式雷同,缺乏个性化色彩,导致游客消费呈现快进快出的浅层旅游状态,游客回头率低,村民在乡村旅游上获利不多,特别是贫困人口参与旅游业的能力弱,更无法在竞争较为激烈的市场中获益。
二是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和生态旅游的结合障碍突出。阿坝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和难点。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个别地区在政策上存在“一刀切”现象,精准识别有一定偏差,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此外,由于下达的指标数额与各县的实际需求有差异,导致确定精准扶贫对象的标准不一致。
战略:贵在精准重在精准
为完成“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目标,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面脱贫,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精神,更好地将生态旅游发展与“精准扶贫”战略相结合,建议如下: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生态旅游均衡发展,增强旅游对贫困人口的辐射力。培育能够带动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加快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使贫困人口能够从中获益。形成“集团+合作社+贫困人口”的开发机制,探索为精准扶贫对象提供培训、资金和技术支持的特殊路径。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优势,设计、宣传文化旅游产品和开发民族手工艺品,让贫困地区的旅游业可以实现差别化发展,差别化营销。
第二,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做好“农旅相融”。
按照“宜旅则旅、宜农则农”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开展扶贫工作。以“大旅游、大产业、大文化、大市场、大环境、大发展”理念,按照旅游推动政府化、旅游经营企业化、旅游竞争品牌化、旅游开发特色化、旅游消费一体化、旅游服务人性化、旅游区域合作化的思路,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对精准扶贫的引领作用。对宜农地区要发挥生态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宜旅地区要建立合理的乡村旅游扶贫计划。“以旅带农、以旅促农”,拓宽村寨增收渠道,加快观光旅游向休闲体验、康养度假旅游转变的步伐。
构建多种旅游扶贫模式,促进百姓增收致富。一是景区带动模式。加快建设有条件的景区,在景区内和周边提供经营条件、安排就业,帮助景区周边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二是城企相助模式。让有一定基础的景区通过与发达城市或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创办旅游经济实体,对景区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管理,互惠互利,共谋发展。三是亦工亦旅模式。在旅游资源丰富、邻近大中城市或交通干线、有条件直接开发成经济效益好的旅游景点(区)的地方,指导和发动群众成立乡村协会,大力推荐“互联网+民宿”的乡村旅游新模式,建立区域性联动机制,开办家庭作坊,加工、出售土特产品、工艺品和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四是人才培养模式。加強对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和培训,增加对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针对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人才,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经验:“一个旅游点致富一个村”
曾经的阿坝州集老、少、边、穷、病于一体,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脱贫路径,将发展旅游作为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带动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积累了诸多经验:
经验一以旅游业为龙头产业带动扶贫工作。旅游业在扶贫开发中的助农增收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富民惠民的“民生产业”。全州共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乡(镇)、村65个,发展农(牧)家乐3276家,其中星级农(牧)家乐、乡村酒店190家。“一个旅游点致富一个村”、“一个旅游区带富一个乡”已成为阿坝州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经验二以灾后重建为契机,促进旅游升级助力扶贫工作。“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阿坝州抓住灾后恢复重建机遇,根据其高品位、高密度、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以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可进入性为关键,以振兴旅游、富裕群众为导向,加强文旅互动、农旅相融,大力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加快旅游转型升级。规划建设了汶川映秀、水磨,理县甘堡、桃坪羌寨,茂县坪头、牟托,黑水卡龙沟以及川西北大草原等一大批生态和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新兴旅游景点和避暑休闲度假地。大大增加了旅游业对贫困人口就业和增加收入的能力。
经验三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生态旅游业与精准扶贫工作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坝州委、州政府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提出了“打造四川生态经济增长极、加快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等一系列事关阿坝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明晰了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清洁能源和文化产业五条路径,开创了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经验四以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为精准扶贫营造氛围。2011年以来,阿坝州开展了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新村建设活动。将创建活动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新村”项目19个,每个村补助500万元,打造出黑水县羊茸哈德村、小金县木兰村等众多特色鲜明的精品村寨,通过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经验五坚持依法治州,维护社会稳定,为精准扶贫提供保障。结合当地实际,阿坝州先后出台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鼓励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等21项条例和规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全州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并将其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为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
旅游业在扶贫开发中的助农增收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富民惠民的“民生产业”。
现状:发展不均衡成效有差异
至2015年,阿坝州仍有12万贫困人口,由于旅游业发展不均衡,各地结合生态旅游推进精准扶贫的成效差异较大。目前,以生态旅游带动精准扶贫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生态旅游发展不均衡,影响旅游和精准扶贫的结合。首先,阿坝州旅游发展呈现出“北热、中温、南冷”的格局,不同区域间或者同区域的不同地方,旅游发展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衡性,导致旅游业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辐射能力受到限制。其次,旅游业态单一,民族文化资源挖掘不够,人才流失等因素制约了当地旅游升级发展,导致旅游业为贫困人口提供的就业机会少,收入渠道单一,整体拉动精准扶贫的能力不足。再次,部分乡村旅游经营模式雷同,缺乏个性化色彩,导致游客消费呈现快进快出的浅层旅游状态,游客回头率低,村民在乡村旅游上获利不多,特别是贫困人口参与旅游业的能力弱,更无法在竞争较为激烈的市场中获益。
二是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和生态旅游的结合障碍突出。阿坝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和难点。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个别地区在政策上存在“一刀切”现象,精准识别有一定偏差,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此外,由于下达的指标数额与各县的实际需求有差异,导致确定精准扶贫对象的标准不一致。
战略:贵在精准重在精准
为完成“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目标,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面脱贫,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精神,更好地将生态旅游发展与“精准扶贫”战略相结合,建议如下: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生态旅游均衡发展,增强旅游对贫困人口的辐射力。培育能够带动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加快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使贫困人口能够从中获益。形成“集团+合作社+贫困人口”的开发机制,探索为精准扶贫对象提供培训、资金和技术支持的特殊路径。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优势,设计、宣传文化旅游产品和开发民族手工艺品,让贫困地区的旅游业可以实现差别化发展,差别化营销。
第二,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做好“农旅相融”。
按照“宜旅则旅、宜农则农”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开展扶贫工作。以“大旅游、大产业、大文化、大市场、大环境、大发展”理念,按照旅游推动政府化、旅游经营企业化、旅游竞争品牌化、旅游开发特色化、旅游消费一体化、旅游服务人性化、旅游区域合作化的思路,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对精准扶贫的引领作用。对宜农地区要发挥生态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宜旅地区要建立合理的乡村旅游扶贫计划。“以旅带农、以旅促农”,拓宽村寨增收渠道,加快观光旅游向休闲体验、康养度假旅游转变的步伐。
构建多种旅游扶贫模式,促进百姓增收致富。一是景区带动模式。加快建设有条件的景区,在景区内和周边提供经营条件、安排就业,帮助景区周边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二是城企相助模式。让有一定基础的景区通过与发达城市或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创办旅游经济实体,对景区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管理,互惠互利,共谋发展。三是亦工亦旅模式。在旅游资源丰富、邻近大中城市或交通干线、有条件直接开发成经济效益好的旅游景点(区)的地方,指导和发动群众成立乡村协会,大力推荐“互联网+民宿”的乡村旅游新模式,建立区域性联动机制,开办家庭作坊,加工、出售土特产品、工艺品和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四是人才培养模式。加強对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和培训,增加对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针对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人才,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