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究CT薄层影像特征制定的肺结节分级评估系统区分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确诊的122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T薄层影像特征制定的肺结节分级评估系统进行分级评定,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并通过Kappa检验分析其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病理诊断证实良性SPN 56例,占45.9% (56/122),多为不典型增生及错构瘤,占28.6% (16/56),恶性SPN 66例,占54.1% (6
【机 构】
:
224500江苏滨海,江苏省滨海人民医院影像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CT薄层影像特征制定的肺结节分级评估系统区分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确诊的122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T薄层影像特征制定的肺结节分级评估系统进行分级评定,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并通过Kappa检验分析其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病理诊断证实良性SPN 56例,占45.9% (56/122),多为不典型增生及错构瘤,占28.6% (16/56),恶性SPN 66例,占54.1% (66/122),多为腺癌及鳞癌;肺结节分级标准分类2级31例、3级29例、4A级9例、4B级53例;肺恶性结节中,空泡征、宝石征、肿瘤血管征、毛刺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结节(均P<0.05),而病灶周围有卫星病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肺良性结节(P<0.05);将肺结节分级标准中3级及以下归为阴性结节,4级及以上归为阳性结节,诊断准确率为90.2%.肺结节分级标准诊断肺良性结节与病理结果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03),以肺结节分级标准诊断肺良性结节的结果与“金标准”(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得到的敏感度87.9% (58/66)和特异度92.9% (52/56).结论 影像诊断时,合理利用基于CT薄层影像特征制定的肺结节分级评估系统能有效地分类CT筛查出的肺结节,较好区分SPN的良、恶性.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多重荧光PCR技术在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患儿502例,采集鼻咽拭子,分别采用多重荧光PCR技术和胶体金、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呼吸道病原体,对不同检测结果采用二代测序方法进行验证,评估多重PCR技术在检测呼吸道病原体中的价值.结果 502份标本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出10种病原体,共计200株,阳性标本118份(阳性率23.50%),混合感染率11.4%,与测序结果一致,与其它免疫方法比较,除甲乙流病毒检测一致性好(kappa >0.8),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F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并发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54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发生FI分为FI组132例和非FI组122例,统计肠内营养FI和ICU-AW发生情况.采用生存分析中的Kaplan-Meier (K-M)生存曲线,分析肠内营养FI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并发7d ICU-AW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发生FI的影响因素.结果 慢阻肺急
目的 评估肺康复运动用于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恢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支气管扩张患者共计60例.患者于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时入院使用抗菌药物治疗14天后,依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配至肺康复运动组(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group,P组)或标准治疗组(control group,C组).C组患者进行宣传教育;P组患者在C组基础上进行为期4周的肺康复运动.于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时(T0)、抗菌药物治疗结束(T2)、肺康复运动结束(T6)、肺康复运动结束后4周(T10)评估患者6
目的 探究微小RNA-34 (miR-34)、Notch1在支气管哮喘(BA)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 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94例BA患儿为BA组,并选取同期90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健康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miR-34、Notch1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0(IL-10)水平;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Pearson法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26例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为非小细胞肺癌组;选取其癌旁正常组织为癌旁对照组.检测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IGF1、IGFBP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IGF1与IGFBP2蛋白表达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IGF1、IGFBP2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对照组(P<0.05).非小细胞
目的 探讨小气道指标下降率对儿童运动激发试验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哮喘及疑诊哮喘患儿共60例,分析患儿小气道指标下降率与FEV1下降率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小气道指标下降率与运动激发试验结果的关系.结果 运动激发试验阳性组小气道指标FEF50、FEF75、MMEF下降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1).FEF50、 FEF75、MMEF下降率与FEV1下降率呈正相关(r=0.640、0.657、0.740,P均<0.001).FEF5
目的 探讨血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 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23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腺癌71例、鳞癌52例.检测所
目的 探讨DNA甲基化在肺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新疆肿瘤医院确诊的肺腺癌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各4例,850K芯片甲基化检测平台检测肺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甲基化区域,Bump hunter寻找两组差异区域.Gene Ontology数据库和KOBAS软件对差异区域对应目的 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EG分析.结果 1.共筛选出DMR-1、DMR-2、DMR-3、DMR-4、DMR-6(以上位于chr6),DMR-5(位于chr11)和DMR-7(位于chr20)(P<0.05)七组差
目的 研究Moes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数据库分析发现Moesin高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与不良预后相关.利用Western Blot检测Moesin在肺癌细胞株内表达情况.选取Moesin表达量中等A549细胞株进行实验.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和Moesin干扰组,分别利用CCK-8,Transwe11检测细胞增殖、转移的作用,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干扰Moesin对细胞增殖、上皮间充质转移(EMT)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结果 干扰Moesin后,增殖信号通路p-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