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是事无巨细的,学生的大大小小事情都要管。从教室里的卫生,桌椅板凳的摆放,学生入厕、饮水,上学、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及课间活动、同伴之间发生的磕磕碰碰等都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可以说班主任工作包揽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这些看似学生活动中的“琐事”,对于儿童来说是大事。所以,解决这些事情就必然是班主任的职责,但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占据了班主任的许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如何使班主任工作轻松有效一直是许多班主任老师探求的主题。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教学内容就是选取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我是小学生啦》就是根据入学后儿童面对新环境的情感,行为特点,认识能力和学习方式特点以及他们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我爱我的家》指导学生在了解自己家庭的基础上,体验亲情,爱亲敬长,同时促进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以培养儿童应有的品德,劳动习惯及其生活能力。就这些内容来看,班主任工作和品德与生活学科两者在目标上有一致性,在内容上有相同之处。品德与生活课程把许多内容和班务工作紧紧地联系起来,许多班务工作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上可以完成。所以,如果班主任能很好地把《品德与生活》中的这些内容与日常班务工作有机地整合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工作更加轻松有效。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很注意把品德与生活课的知识与班务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在教学《我是小学生啦》这一单元时,我就结合入学教育进行教学。其中“上学真快乐”这一节我通过让学生看图,谈体会等方法让学生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和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让学生通过猜谜语,动手操作等方式知道书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书本。还通过“指偶游戏”“击鼓传花”等游戏活动让同学之间加強了解,增进感情。“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这一节,我通过让学生看图,实践体验及班内竞赛等途径让同学们知道作为一个小学生应做到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要热爱学习,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还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事情主动做,如主动打扫卫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养成良好习惯,适应学校生活”这一节,是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好题材,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实效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如教育学生课间休息时,要先上厕所后玩,不在室内跑和玩,排队时要做到快,静,齐,上下楼梯分左右等。“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一节,我结合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机会,与学校的安全教育自查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自查中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过马路,熟唱交通安全歌,并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通过对《品德与生活》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能较快地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具有初步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基本明白了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所以说,这一部分内容,也是班主任进行入学教育的好题材,教好了这一部分内容,班主任也就不需再花时间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了。
在教学《我爱我家》这一单元时,我结合学校开展“的尊老敬老”系列活动,选择了“我爱做家务劳动”这一小节内容,让学生明白尊老敬老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上,更表现在行动上,我们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及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倒垃圾,擦桌椅,洗菜,晒衣服等。针对家长反映有些孩子喜欢看电视的问题,我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养成生活好习惯”,让大家明白小学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生活要有规律,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过度看电视,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对眼睛有害。并引导学生制订作息时间表,过有规律的生活。总之,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学会了关心父母,尊敬老人,体验亲情,不断增强独立性和自主性。
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品德与生活教材提供的是一些范例,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用”教材,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班主任和学生接触得最多,最了解学生生活的实际。一些发生在学生和班级中的事件,是教学中的最好“活教材”,可以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进入课堂。只要我们有心去观察,定能发现《品德与生活》中的许多知识都能与日常的班务工作整合起来进行教学,达到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教学内容就是选取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我是小学生啦》就是根据入学后儿童面对新环境的情感,行为特点,认识能力和学习方式特点以及他们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我爱我的家》指导学生在了解自己家庭的基础上,体验亲情,爱亲敬长,同时促进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以培养儿童应有的品德,劳动习惯及其生活能力。就这些内容来看,班主任工作和品德与生活学科两者在目标上有一致性,在内容上有相同之处。品德与生活课程把许多内容和班务工作紧紧地联系起来,许多班务工作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上可以完成。所以,如果班主任能很好地把《品德与生活》中的这些内容与日常班务工作有机地整合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工作更加轻松有效。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很注意把品德与生活课的知识与班务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在教学《我是小学生啦》这一单元时,我就结合入学教育进行教学。其中“上学真快乐”这一节我通过让学生看图,谈体会等方法让学生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和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让学生通过猜谜语,动手操作等方式知道书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书本。还通过“指偶游戏”“击鼓传花”等游戏活动让同学之间加強了解,增进感情。“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这一节,我通过让学生看图,实践体验及班内竞赛等途径让同学们知道作为一个小学生应做到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要热爱学习,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还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事情主动做,如主动打扫卫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养成良好习惯,适应学校生活”这一节,是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好题材,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实效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如教育学生课间休息时,要先上厕所后玩,不在室内跑和玩,排队时要做到快,静,齐,上下楼梯分左右等。“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一节,我结合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机会,与学校的安全教育自查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自查中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过马路,熟唱交通安全歌,并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通过对《品德与生活》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能较快地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具有初步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基本明白了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所以说,这一部分内容,也是班主任进行入学教育的好题材,教好了这一部分内容,班主任也就不需再花时间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了。
在教学《我爱我家》这一单元时,我结合学校开展“的尊老敬老”系列活动,选择了“我爱做家务劳动”这一小节内容,让学生明白尊老敬老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上,更表现在行动上,我们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及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倒垃圾,擦桌椅,洗菜,晒衣服等。针对家长反映有些孩子喜欢看电视的问题,我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养成生活好习惯”,让大家明白小学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生活要有规律,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过度看电视,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对眼睛有害。并引导学生制订作息时间表,过有规律的生活。总之,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学会了关心父母,尊敬老人,体验亲情,不断增强独立性和自主性。
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品德与生活教材提供的是一些范例,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用”教材,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班主任和学生接触得最多,最了解学生生活的实际。一些发生在学生和班级中的事件,是教学中的最好“活教材”,可以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进入课堂。只要我们有心去观察,定能发现《品德与生活》中的许多知识都能与日常的班务工作整合起来进行教学,达到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