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红色文化的时代之光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y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南,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赣南的底色是红色,共和国摇篮、红色故都、模范兴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苏区精神发源地……赣南这片3.94万平方公里的红土地,是一部活生生的红色教科书,拥有得天独厚的育人资源。
  在赣南红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赣南师范大学,秉承“立足红土地办学、以苏区精神育人、为苏区振兴服务、做苏区精神传人”的办学理念,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强大的育人功能,培育时代新人,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扬起红色文化的大旗 
  2017年11月10日,赣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红色文化学院成立暨第四批红色班级命名仪式,启动“红色文化学院+红色班级”协同培养模式,深化“党建+红色文化育人”创新项目建设。红色文化学院下设“瑞金班”“于都班”等15个红色班级,红色班级建在各教学学院,接受红色文化学院和教学学院双重管理,实行校院两级协同培养模式。
  这在全国高校中是创举,是赣南师范大学创新育人方式的新探索。赣南师范大学学工部部长、红色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魏美春说:“红色文化学院成立以后,我们的工作体系、工作格局更加清晰。一是加强了全校性的红色文化育人举措的统筹和领导;二是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可以说是比较好地解决了‘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赣南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质,苏区精神是赣南红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赣南师范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先的原则,把传承红色文化作为育人的重要途径。学校成立了红色文化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及红色文化学院院务委员会,出台了《关于把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等制度,高举红色文化建设的大旗。
  校党委副书记胡龙华说:“把红色文化育人与党建工作相结合,是我们学校长期坚持的一个做法,也是我们学校抓党建的一个特色。我们将不忘初心再出发,在校园内进一步浓厚校园文化、红色文化氛围,特别在工作载体、工作机制上创新,在丰富内容、深化教育、扩大覆盖面上进一步下功夫,做好红色文化育人这篇大文章。”
  “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红色文化育人成果展馆”是坐落在赣南师大校园内的两个主题展馆,两个展馆互相映衬,成为“历史版”和“现实版”的生动教材,先后被确定为“全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学校全面夯实红色文化建设的基础,整合资源,不断加强苏区史、苏区精神、红色文化等研究,高质量建设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高质量办好专门研究红色文化的学术刊物《红色文化学刊》,承担了 “中央苏区(瑞金)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集成示范”“中国红色文化百年发展史研究”等国家课题40余项,编撰出版了《中央苏区研究丛书》《苏区与红色文化研究文库》等50余部学术著作。红色文化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实践,打造学校思政教育品牌。学校“红色文化学院”已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理想信念教育的坚强阵地 
  “牢记初心使命,争做红色传人”主题班会的会标悬挂在红色文化学院“于都班”教室的上方,2017级学生陈玉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走上讲台,为大家深情讲述了广为流传的赣南红色故事“八子参军”。
  入校前,陈玉对赣南红色文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入校后,他加入“于都班”,参加了班里的一系列红色活动,了解了这片土地上众多的革命故事,加深了对中国革命艰苦卓绝的历史的了解,从而对传承红色文化有一种责任感。他说:“作为新时代青年,不仅要传承好红色基因,更要发挥好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陈玉同学的思想成长是赣南师范大学学子们思想成长进步的一个缩影。“于都班”班主任梁洋生说,“于都班”从一诞生开始,就以培育红色传人为目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讲红色故事是赣南师范大学开展红色教育的一种形式。赣南师范大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时代命题,点燃学生的理想信念之火,打牢学生的思想功底。学校创办红色文化学院,依托中央苏区独特的红色资源,通过理论专题教育、思想道德建设、革命精神励志、红色文化体验、社会实践锻炼5个训练模块及集中教学培训、网络自主学习、理论交流与研讨、课堂研究等一系列活动,将红色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信念坚定、作风扎实、专业过硬、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红色传人”。
  学校党委明确要求各二级学院红色班级必须唱响“学习新思想、提升组织力”的政治引领主题曲,筑牢组织上“姓”党、思想上“信”党、行动上“兴”党的政治灵魂,不断强化红色班级的政治性。为此,学校推出了红色班级政治建设的“学”“读”“观”“唱”“讲”“访”六大规程: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阅读《雷锋日记》等红色经典著作,观看《红色摇篮》《建党伟业》等红色影视作品,传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长征组歌》等红色歌曲,围绕《红色记忆——中央苏区红色故事集》讲述红色革命故事,走访老红军、老党员、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打造了10余个红色文化育人实践基地,并结合重大节庆等时机,先后推出了“红歌人人唱”“红色故事会”“我们的长征——红色趣味运动会”“红色先锋号”“红色帮手”“大学生行为艺术展示”等品牌活动。学校还成立了苏区精神宣讲团等一批学生社团,定期开展读红色家书、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等活动;红色题材歌舞连续9年参演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汇演;编演的《血沃红土》《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等精品剧目得到了省委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增强了红色文化在校园内的饱和度,又拓展了巩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载体。
  学校不定期对各红色班级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情况进行督查,倡导各红色班级按照“一班级一特色”要求,及时展示和报送理想信念教育的组织实施情况。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通过这些喜闻乐见的学习新机制,既大大增强了向党组织靠拢、做合格党员的动力,又切实坚定了理想信念和人生航向。
  赣南师范大学坚持把课堂作为红色教育的主渠道,持续推动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等工作,参与《红色文化十讲》大学版教材编撰,编写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等红色读本,开设的《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获评国家精品课程,相关成果获评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全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成果一等奖,红色慕课多次在“学习强国”平台展播,思政课教师徐霞同志还受邀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与党建形成合力 
  赣南师范大学在开展红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让红色文化建设富有特色、富有成效。
  学校“红色班级”的建设,为学生党员提供了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让党员在实践锻炼中不断锤炼党性,进而提升理想信念。
  学校明确向红色班级成员提出了“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的示范工程:“一枚党徽戴胸前”——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做五好校园先锋”活动。为红色班级学生党员配发一枚党徽,要求学生在校园内坚持佩戴,自觉增强先进性意识,自觉接受师生监督,努力成为理想信念好、学习成绩好、作用发挥好、创新能力好、师生反映好的“五好校园先锋”。
  同时,开展好“一项计划树形象”——实施红色班级学生党员“一帮一、共成长”结对帮扶计划,采取“党员1+1”朋辈互助方式,安排紅色班级学生党员与同学院的困难、问题学生等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传授学习经验、传播阳光心理等方式,以先进带后进,以党风促学风,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榜样引领作用,升华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境界。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以说,苏区精神滋润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田,深深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品质和人格。一大批毕业生在苏区精神的感召下主动扎根基层、扎根农村,艰苦奋斗,服务社会,报效国家,赢得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社会美誉。
  红根已深植,今朝花更荣。◆
其他文献
宜兴紫砂壶艺在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名人辈出、精品不断、薪火相传。经典作品流芳百世,留给了世人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制壶艺人更应从中汲取精华、学习方式、领悟艺术,以一颗虔诚之心来感受壶的情感和意境,并进一步融会贯通,从而提升自己的壶艺水平。  “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的朱可心是一位制作花器的能手,他的花器作品精、气、神俱佳,造型几可乱真,意境深厚丰富,其为人德高望重,深受世人敬仰。他在一生中
期刊
在宜兴的文化积淀中,陶瓷艺术自六朝以来,先后有以火青瓷为特色的“宜兴窑”,以月白、天青等彩釉为特色的“欧窑”和以紫砂器为特色的“蜀山窑”三种陶瓷体系在此产生、发展,正是在这种民族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宜兴以手工成型为主的紫砂壶艺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和由此产生的紫砂文化,融合了宜兴七千多年的陶瓷文化和几千年的茶文化累积的精髓,融合了周边地区其它民间工艺的文化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期刊
几百年的紫砂历史中,清代康熙年间的陈鸣远力变明代末期筋纹器型为自然形体,制作出了“瓜形壶”、“莲子壶”、“束柴三友壶”、“松段壶”、“梅干壶”、“蚕桑壶”等等经典款式,为花器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但是陈鸣远作为花器宗师,多制果类器型,装饰题材极少涉及鲜花。到近代,蒋蓉在花类紫砂壶器上的苦心钻研,才使得该类紫砂壶有了更多器型的刨新。  蒋蓉早年便在上海制作仿古紫砂器,尤以陈鸣远的紫砂器最多。解放后,创作
期刊
苏东坡爱宜兴,源于四分风物六分人。喜欢他的一句诗:“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诗句,苏东坡在旁边注字“元丰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原来,这诗有一个故事: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春笋,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欢喜之余的他赞叹着“人间有味是清欢”。  细读此诗.感悟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究物质的条件
期刊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当前,普通高中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素质教育实施不全面、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唯分数唯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等问题,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意见》明确,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
期刊
陶都宜兴素有“耕且陶焉”的传统,历代能工巧匠众多,陶艺人才辈出。紫砂壶的诞生距今虽仅有数百个年头,却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形成了“不务媚俗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的艺术特征.并被世人奉为茗具之首。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在其名作《闲情偶寄》中就曾赞誉“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紫砂壶优越的实用性能与雅致的造型艺术相得益彰,时至今日依旧备受世人推崇。  历代制壶名家都十分注重造
期刊
3月18日晚上七点半,兴国县红军子弟小学四年级数学老师江卜金和他所在班级的学生准点踏入抖音直播间,他是此刻坚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八千兴国教师的一个掠影。  聚变之旅  2月4日,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指导意见,全民网课元年开启,江西省也以优质录播课为主要载体开始了自己的“云端之征”。  接到省市关于开课的部署时,兴国县教科体局教研室立即对线上教学开展后将会出现的状况进行全方位预判
期刊
《我和我的祖国》音乐响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10秒倒计时,是通过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原理设计的……”  “中国建筑的发展之路,不正体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沧桑变化吗……”  “江西南昌八一起义纪念碑、贵州四渡赤水纪念雕塑在《工程制图》中体现了哪些类型的组合体?”  带你走近和观察身边的事物、轻松有趣的讲授,思政教育入脑入心。一位位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教师先后登场,展示“课程
期刊
“我和我的祖国”亲子展演活动,“童心向党”百米长卷绘祖国活动,“我和我的祖国”集体朗诵活动……在全国上下喜迎国庆的活动中,上高县幼儿园的系列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加深了孩子们爱国爱园爱家的情感。  幼儿园是人生的起点,是娃娃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园长杨芳说:“‘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我们的办园理念,我们坚持把德育为先落到实处,着力培养孩子的爱国爱园爱家的情感是贯穿办学的一条主线。” 为此,
期刊
“作为模具专业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要鼓励学生更加自信,在学习和实践中找到乐趣,体会作为一个优秀的工匠应该具备的心性和品质,为磨砺自身的工匠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2019年教师节,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的江西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的刘唐根老师发表了这番感言。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刘唐根一直潜心钻研专业教学,在教书育人上精益求精,将工匠精神融入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