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病因复杂,发作时间长短不一。2005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眩晕症患者8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4例,男36例,女48例;年龄22~78岁,平均46.60岁。真性眩晕37例,假性眩晕47例。最后临床诊断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5例,腔隙性脑梗塞9例,高血压16例,低血压3例,高脂血症6例,糖尿病3例,内耳眩晕症7例,血管迷走性晕厥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眼源性眩晕3例,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1例,脑出血1例,颅内占位1例,颈椎病5例。
经过治疗及护理,84例患者中,有效70例(83.3%),好转6例(7.2%),无效8例(9.5%),总有效率90.5%。
护理体会
观察:所谓眩晕,即目眩头晕。眼花视物不清或昏暗发黑为眩;自身旋转或周围物体旋转,难以保持身体平衡者为晕。眩晕常同时并见,故通称为眩晕。临床常把眩晕分为真性与假性两大类[1]。真性眩晕通常有明显的旋转感,多数系前庭神经,本体觉或眼的疾患所引起,故可细分为前庭性、本体感觉障碍性或眼性眩晕;假性眩晕多数没有明确的眩转感,所谓“晕晕乎乎”,“慢晕”,患者自述眩晕但很少进一步描述。假性眩晕主要是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护理眩晕病患,首先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眩晕程度。如能否行走、能否变换体位、能否睁眼,对声光刺激的反应。其次要观察眩晕患者的伴发症状,有无面色苍白,紫绀,呼吸粗重或费力、出汗,有无恶心、呕吐等。
询问:接触患者,经过短暂迅速的用心观察之后,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的询问,询问大致有以下几个要点:①发病前的情况:主要了解有无诱发因素,如劳累、失眠、精神情绪不佳,烟酒过度,以及平时的健康状态等。②发作时的情况,是在什么状态,什么体位时发病,与体位姿势变化的相关性。有无旋转感,可否耐受,自我意识是否始终清醒,以前是否有过类似发作。此次起病的时间:夜间、晨起或白天,是突然起病或是缓慢发病。③发作时的感觉情况:有无耳鸣、耳闷、耳聋;有无眼前金花、黑蒙、复视或视力减退;有无心悸。如有心悸症状应进一步问明心悸与头晕的先后顺序。有无腹痛、腹泻,有无颈肩部的痛疼,麻木不适。有无头痛、乏力、肢体活动障碍及语言构音障碍等。
监测:首先是生命基本体征的监测,有无发热或体温过低。脉搏的快慢,强弱及节律。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及呼吸的声音,血压是否过高或过低。其次要察看患者的眼睛,有无眼球震颤及震颤方向。瞳孔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对光反射情况。在监测生命体征的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及心理状态。对诊察护理是否合作等[2]。
评估:接触患者并对其进行简单的询问及检查之后,即可做出大致的评估。①风险评估,有无危及生命的心脑疾患、出血性疾患、药物、食物中毒等;②眩晕的程度,生活能否自理。③是真性眩晕或是假性眩晕;④是急性眩晕或是慢性眩晕。⑤是发作期或是发作间歇期。⑥再次发作眩晕的可能性是否存在。⑦是器质性或是功能性。⑧引起眩晕的原发疾病。一般而言,急性发作的严重眩晕,如若出现较长时间的意识障碍不能恢复,并出现生命基本体征的明显异常,提示病情危重。体温过高提示感染性疾病或颅内出血等情况;体温过低要注意心脏功能状态及末稍循环情况,同时伴有血压下降要注意有无休克。严重心悸、心律失常者要考虑心源性眩晕。呼吸节律、频律改变要注意代谢性、精神性以及颅脑病变,瞳孔两侧不等伴肢体肌力改变时,要注意急性脑血管病或颅内占位,眩晕发作与头颈部位置转动有明显关系者,应考虑颈椎病。有贫血貌的患者,因眩晕就诊者要考虑血液病。伴有明显紧张、焦虑、眩晕不重而主诉多而复杂者,应考虑神经官能症。眩晕反复发作,伴恶心呕吐,明显耳鸣,耳聋进行性加重者,考虑为内耳眩晕综合征。突然发作较剧烈的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年龄40岁以上,持续眩晕时间较长,多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其他脑血管性眩晕。
施护:眩晕症患者病情复杂多样,涉及到多学科、多病种。但只要做出了上述大致的评估,既可做到心中有数,对症施护。①积极寻找辨别原发病,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相应的护理。②对于暂无生命危险的急性发作性眩晕患者,应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不必要搬动,不是特别急需的检查,亦应暂缓。③重症患者恶心呕吐时,要及时给予协助,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要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引起窒息,若发病72小时,仍不能进食,可考虑鼻饲,以保证入量及营养。④对有恐惧感的患者,身旁要有人陪护,加强与患者的语言沟通,多加安慰,消除患者顧虑,使其精神放松,情志安定。对于眩晕持续时间较长并急于康复的患者,应耐心劝导,使其耐心沉着,不灰心不放弃,树立起康复的信心。⑤患者室内光线要稍暗,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减少燥音,治疗时间要相对集中,合理调节输液速度,注意保暖。⑥眩晕患者常伴发胃肠功能紊乱,因此应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少量多餐,并食用一定量的蔬菜及水果,增加维生素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⑦保持充分的休息时间,眩晕患者虽有较长时间卧床,但因疾病、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应通过心理疏导或药物辅助,改善患者睡眠状况。⑧发作间歇期,患者外出要有人陪伴,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参考文献
1 罗焕球.老年眩晕151例的临床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32(10):8033.
2 鲁佑渝.脑炎性晕厥.医师进修杂志,2002,25(9):7-8.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4例,男36例,女48例;年龄22~78岁,平均46.60岁。真性眩晕37例,假性眩晕47例。最后临床诊断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5例,腔隙性脑梗塞9例,高血压16例,低血压3例,高脂血症6例,糖尿病3例,内耳眩晕症7例,血管迷走性晕厥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眼源性眩晕3例,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1例,脑出血1例,颅内占位1例,颈椎病5例。
经过治疗及护理,84例患者中,有效70例(83.3%),好转6例(7.2%),无效8例(9.5%),总有效率90.5%。
护理体会
观察:所谓眩晕,即目眩头晕。眼花视物不清或昏暗发黑为眩;自身旋转或周围物体旋转,难以保持身体平衡者为晕。眩晕常同时并见,故通称为眩晕。临床常把眩晕分为真性与假性两大类[1]。真性眩晕通常有明显的旋转感,多数系前庭神经,本体觉或眼的疾患所引起,故可细分为前庭性、本体感觉障碍性或眼性眩晕;假性眩晕多数没有明确的眩转感,所谓“晕晕乎乎”,“慢晕”,患者自述眩晕但很少进一步描述。假性眩晕主要是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护理眩晕病患,首先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眩晕程度。如能否行走、能否变换体位、能否睁眼,对声光刺激的反应。其次要观察眩晕患者的伴发症状,有无面色苍白,紫绀,呼吸粗重或费力、出汗,有无恶心、呕吐等。
询问:接触患者,经过短暂迅速的用心观察之后,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的询问,询问大致有以下几个要点:①发病前的情况:主要了解有无诱发因素,如劳累、失眠、精神情绪不佳,烟酒过度,以及平时的健康状态等。②发作时的情况,是在什么状态,什么体位时发病,与体位姿势变化的相关性。有无旋转感,可否耐受,自我意识是否始终清醒,以前是否有过类似发作。此次起病的时间:夜间、晨起或白天,是突然起病或是缓慢发病。③发作时的感觉情况:有无耳鸣、耳闷、耳聋;有无眼前金花、黑蒙、复视或视力减退;有无心悸。如有心悸症状应进一步问明心悸与头晕的先后顺序。有无腹痛、腹泻,有无颈肩部的痛疼,麻木不适。有无头痛、乏力、肢体活动障碍及语言构音障碍等。
监测:首先是生命基本体征的监测,有无发热或体温过低。脉搏的快慢,强弱及节律。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及呼吸的声音,血压是否过高或过低。其次要察看患者的眼睛,有无眼球震颤及震颤方向。瞳孔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对光反射情况。在监测生命体征的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及心理状态。对诊察护理是否合作等[2]。
评估:接触患者并对其进行简单的询问及检查之后,即可做出大致的评估。①风险评估,有无危及生命的心脑疾患、出血性疾患、药物、食物中毒等;②眩晕的程度,生活能否自理。③是真性眩晕或是假性眩晕;④是急性眩晕或是慢性眩晕。⑤是发作期或是发作间歇期。⑥再次发作眩晕的可能性是否存在。⑦是器质性或是功能性。⑧引起眩晕的原发疾病。一般而言,急性发作的严重眩晕,如若出现较长时间的意识障碍不能恢复,并出现生命基本体征的明显异常,提示病情危重。体温过高提示感染性疾病或颅内出血等情况;体温过低要注意心脏功能状态及末稍循环情况,同时伴有血压下降要注意有无休克。严重心悸、心律失常者要考虑心源性眩晕。呼吸节律、频律改变要注意代谢性、精神性以及颅脑病变,瞳孔两侧不等伴肢体肌力改变时,要注意急性脑血管病或颅内占位,眩晕发作与头颈部位置转动有明显关系者,应考虑颈椎病。有贫血貌的患者,因眩晕就诊者要考虑血液病。伴有明显紧张、焦虑、眩晕不重而主诉多而复杂者,应考虑神经官能症。眩晕反复发作,伴恶心呕吐,明显耳鸣,耳聋进行性加重者,考虑为内耳眩晕综合征。突然发作较剧烈的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年龄40岁以上,持续眩晕时间较长,多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其他脑血管性眩晕。
施护:眩晕症患者病情复杂多样,涉及到多学科、多病种。但只要做出了上述大致的评估,既可做到心中有数,对症施护。①积极寻找辨别原发病,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相应的护理。②对于暂无生命危险的急性发作性眩晕患者,应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不必要搬动,不是特别急需的检查,亦应暂缓。③重症患者恶心呕吐时,要及时给予协助,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要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引起窒息,若发病72小时,仍不能进食,可考虑鼻饲,以保证入量及营养。④对有恐惧感的患者,身旁要有人陪护,加强与患者的语言沟通,多加安慰,消除患者顧虑,使其精神放松,情志安定。对于眩晕持续时间较长并急于康复的患者,应耐心劝导,使其耐心沉着,不灰心不放弃,树立起康复的信心。⑤患者室内光线要稍暗,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减少燥音,治疗时间要相对集中,合理调节输液速度,注意保暖。⑥眩晕患者常伴发胃肠功能紊乱,因此应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少量多餐,并食用一定量的蔬菜及水果,增加维生素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⑦保持充分的休息时间,眩晕患者虽有较长时间卧床,但因疾病、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应通过心理疏导或药物辅助,改善患者睡眠状况。⑧发作间歇期,患者外出要有人陪伴,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参考文献
1 罗焕球.老年眩晕151例的临床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32(10):8033.
2 鲁佑渝.脑炎性晕厥.医师进修杂志,2002,25(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