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本法是资产评估三大基本方法中难度最大的方法,而经济性贬值又是成本法中相对更不易理解和掌握的部分,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经济性贬值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资产评估;成本法;经济性贬值
中图分类号:F 830 文献标识码:A
资产评估是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遵循适用的评估原则,在特定的目的下,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按照法定的评估程序,運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的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有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根据理解的难度和操作的复杂程度进行排序,成本法首当其冲,其难点在于成本法下资产的评估值=现时重置成本-实体性损耗-功能性损耗-经济性贬值,而现时重置成本、实体性损耗、功能性损耗、经济性贬值这四项要素都需要分别加以理解和计算,其中经济性贬值又是其中最难理解和计算的,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经济性贬值的定义、计算两个方面对经济性贬值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议。
1、经济性贬值的定义
几乎所有的《资产评估》教材在介绍经济性贬值时,都会将经济性贬值定义为资产的外部环境变化所导致的资产贬值,而非资产本身的问题所致。而且也会介绍引起资产贬值的外部环境变化有:宏观经济衰退导致的社会总需求不足,进而影响对资产或资产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国家调整产业政策对资产所在行业的冲击;国家环保政策对资产或资产所生产的产品的限制;经济地理位置变化和污染问题对不动产价值的影响等。
初次接触到经济性贬值的定义及各种可能导致经济性贬值的原因时,首先感受到便是导致经济性贬值的原因远比导致实体性损耗、功能性损耗的使用及自然力、技术进步这些单一因素要复杂的多,要了解宏观和行业两个层面,要了解特定行业内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变化等内容,这些内容仅靠照本宣科或单纯的理论阐述显然无法奏效,这就要求老师们针对这个教学内容所列举的案例必须是真实的、具体的、且具备高度的综合性,可以涵盖多个可能导致经济性贬值的原因尤佳。我就选用了国家油料临时收储政策取消、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背景下的油料加工行业的短视频,短短几分钟,学生很快就能明白且印象深刻,为后续经济性贬值的计算打好了基础。
2、经济性贬值的计算
关于经济性贬值的计算,首先必须结合之前关于可能导致经济性贬值原因的认识,即可能导致经济性贬值的原因非常复杂,且几乎都不以资产所有者(企业或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我们具备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也很难将所有可能导致经济性贬值的原因都收入其中;而且即使我们将所有可能导致经济性贬值的原因都收入其中,但具体每个原因带来了多少贬值,也很难分别进行量化,往往只能是对所有原因导致结果的一个粗略估计。因此,我们必须把评估工作中可能面临的现实状况明白无误地告诉学生,现实状况远比书本的理论和公式复杂千万倍,目前阶段只要求你们尽快理解和掌握经济性贬值的公式,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得出计算结果,尽快搭建资产评估的思维框架,尽快熟悉资产评估的基本流程。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经济性贬值的公式,必须对其中涉及的概念和原理作出清晰、透彻的讲解,例如因收益额减少而导致的经济性贬值的计算中,经济性贬值额=年收益损失额×(1-所得税税率)×(P/A,r,n),其中(P/A,r,n)是年金现值系数,这个很容易分辨,但什么是年收益损失额?为什么计算经济性贬值,要将年收益损失额×(1-所得税税率)?很多教材对此完全不作任何说明,有些教材的说明也仅仅草草了事,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下面我将结合图1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用上面的(2)计算式减去(1)计算式,就会发现企业年利润总额下降X时,年所得税额也因此节约了X×所得税税率,两相比较之下,企业年利润总额实际降低额为X-X×所得税税率,即X×(1-所得税税率)。换言之,企业年利润总额降低所带来的所得税的节约,挽回了(或抵减了)一部分年利润总额上的损失,其中原理和因超额运营成本导致的功能性贬值如出一辙。
参考文献
[1] 刘伯凯.资产评估学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2] 朱萍.资产评估学教程(第六版)[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0
刘伯凯(1976.10——)男,汉族,籍贯武汉,武汉晴川学院(湖北武汉430204),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资本市场、公司财务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关键词:资产评估;成本法;经济性贬值
中图分类号:F 830 文献标识码:A
资产评估是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遵循适用的评估原则,在特定的目的下,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按照法定的评估程序,運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的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有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根据理解的难度和操作的复杂程度进行排序,成本法首当其冲,其难点在于成本法下资产的评估值=现时重置成本-实体性损耗-功能性损耗-经济性贬值,而现时重置成本、实体性损耗、功能性损耗、经济性贬值这四项要素都需要分别加以理解和计算,其中经济性贬值又是其中最难理解和计算的,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经济性贬值的定义、计算两个方面对经济性贬值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议。
1、经济性贬值的定义
几乎所有的《资产评估》教材在介绍经济性贬值时,都会将经济性贬值定义为资产的外部环境变化所导致的资产贬值,而非资产本身的问题所致。而且也会介绍引起资产贬值的外部环境变化有:宏观经济衰退导致的社会总需求不足,进而影响对资产或资产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国家调整产业政策对资产所在行业的冲击;国家环保政策对资产或资产所生产的产品的限制;经济地理位置变化和污染问题对不动产价值的影响等。
初次接触到经济性贬值的定义及各种可能导致经济性贬值的原因时,首先感受到便是导致经济性贬值的原因远比导致实体性损耗、功能性损耗的使用及自然力、技术进步这些单一因素要复杂的多,要了解宏观和行业两个层面,要了解特定行业内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变化等内容,这些内容仅靠照本宣科或单纯的理论阐述显然无法奏效,这就要求老师们针对这个教学内容所列举的案例必须是真实的、具体的、且具备高度的综合性,可以涵盖多个可能导致经济性贬值的原因尤佳。我就选用了国家油料临时收储政策取消、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背景下的油料加工行业的短视频,短短几分钟,学生很快就能明白且印象深刻,为后续经济性贬值的计算打好了基础。
2、经济性贬值的计算
关于经济性贬值的计算,首先必须结合之前关于可能导致经济性贬值原因的认识,即可能导致经济性贬值的原因非常复杂,且几乎都不以资产所有者(企业或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我们具备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也很难将所有可能导致经济性贬值的原因都收入其中;而且即使我们将所有可能导致经济性贬值的原因都收入其中,但具体每个原因带来了多少贬值,也很难分别进行量化,往往只能是对所有原因导致结果的一个粗略估计。因此,我们必须把评估工作中可能面临的现实状况明白无误地告诉学生,现实状况远比书本的理论和公式复杂千万倍,目前阶段只要求你们尽快理解和掌握经济性贬值的公式,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得出计算结果,尽快搭建资产评估的思维框架,尽快熟悉资产评估的基本流程。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经济性贬值的公式,必须对其中涉及的概念和原理作出清晰、透彻的讲解,例如因收益额减少而导致的经济性贬值的计算中,经济性贬值额=年收益损失额×(1-所得税税率)×(P/A,r,n),其中(P/A,r,n)是年金现值系数,这个很容易分辨,但什么是年收益损失额?为什么计算经济性贬值,要将年收益损失额×(1-所得税税率)?很多教材对此完全不作任何说明,有些教材的说明也仅仅草草了事,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下面我将结合图1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用上面的(2)计算式减去(1)计算式,就会发现企业年利润总额下降X时,年所得税额也因此节约了X×所得税税率,两相比较之下,企业年利润总额实际降低额为X-X×所得税税率,即X×(1-所得税税率)。换言之,企业年利润总额降低所带来的所得税的节约,挽回了(或抵减了)一部分年利润总额上的损失,其中原理和因超额运营成本导致的功能性贬值如出一辙。
参考文献
[1] 刘伯凯.资产评估学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2] 朱萍.资产评估学教程(第六版)[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0
刘伯凯(1976.10——)男,汉族,籍贯武汉,武汉晴川学院(湖北武汉430204),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资本市场、公司财务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