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可见光通信、照明两用系统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然而普通LED性能制约了可见光通信调制带宽。为进一步提高LED的调制带宽,可采用微尺寸LED。简要阐述了提高LED调制带宽的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在优化可见光通信调制带宽的微尺寸LED性能方面的进展,指出了未来微尺寸LED的研究方向。
【机 构】
: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光电信息学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暨南大学广东省可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广州市可见光通信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航天远望科技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075088)资助,广东省光电技术应用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020CJPT016)资助,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聚集工程项目(CXLJTD-201607)资助,TESTBED2欧盟项目(H2020-MSCA-RISE-2019)资助,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B1125)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可见光通信、照明两用系统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然而普通LED性能制约了可见光通信调制带宽。为进一步提高LED的调制带宽,可采用微尺寸LED。简要阐述了提高LED调制带宽的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在优化可见光通信调制带宽的微尺寸LED性能方面的进展,指出了未来微尺寸LED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为减少光纤参数波动超标,提升有效拉丝长度,基于外部气相沉积(OVD)法制棒技术研究了芯棒和尾柄的对接工艺及其与接口附近光纤参数的关系,阐述了利用自动数控车床进行芯棒和尾柄对接的工艺方法,理论分析了对接工艺对光纤性能影响的原理,并将不同对接工艺的芯棒进行拉丝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对接工艺的芯棒跳动值一次符合率可从90%提升至98%以上,确定了利于减小光纤模场直径波动的挤压程度D D0为1.2
为了实现适用于近地的单模无线光设备,设计了一种单模接收无线光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两级跟踪和孔径平滑的设计方法以抑制大气湍流及设备轻微晃动的影响。完成了900 m外场实验,实现了最大单模耦合接收效率为20%,两端接收功率跳动在6 dB以内。实验数据表明两级跟踪加权平均的方法可以抑制大气湍流及轻微晃动。最后,提出了下一步改进方向。
采用低温超微破壁技术提取铁皮石斛多糖作为基本成分,加入胶原蛋白、茉莉花精油(广西横县茉莉花提取)和甘油葡糖苷,研究铁皮石斛焕肤液加工工艺及产品配方。以性状与细腻度、保湿性实验和刺激性为主要指标,考察不同配方的使用体验,确定最佳配料比,使用目前市场上大众认可的同类品种加以验证。结果得出: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液、胶原蛋白液、甘油葡糖苷按10∶3∶2的比例混合后,再加入4.67%比例的茉莉花精油即为最佳配方比。结论表明,本实验制备的铁皮石斛焕肤液具有良好保湿性、安全性。
为实现分组交换网络与现存的电路交换网络兼容,使用伪线仿真技术屏蔽电路交换网络与分组交换网络的差异,实现2种网络无缝连接。以伪线仿真、E1伪线仿真协议为基础,重点介绍了一种伪线仿真中自适应时钟的实现方法和双向时延不对称的解决方法,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可以将E1伪线仿真双向时延控制在2μs内。
为了解决基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的通用多载波(IMDD-UFMC)调制光传输系统中由于高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需使用高精度数模转换器/模数转换器(DAC/ADC)带来的高成本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的非均匀量化方案。该方案通过一种竞争机制进行非监督学习的方式最小化量化误差来实现量化噪声最小的非均匀量化,从而提高IMDD-UFMC的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保持系统性能的情况
在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不再纯粹追求物质需求,而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要求服装设计更多关注受众者的心理空间、直觉和审美情感等心理诉求,更契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现针对现代年轻消费者对于服装设计方面的消费心理进行研究,分析受众者的心理效应,提出服装设计的心理策略,希望能够对服装设计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