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明确定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开展基于多维链接式整合阅读活动,对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研究。
将单元内的文本以内容、主题、表达形式等要素为“链接点”进行整合阅读,让学生发现不同文章在选材、主题、表达方法等方面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体会表达的效果,发现语言的规律,为学生提供表达方法方面的借鉴。
在教学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发现桑娜形象的刻画采用的是托尔斯泰式的内心独白,符合人物的处境、身份,真实地反映了桑娜的内心世界;渔夫的描写多采用语言、神态描写,这是源于情节发展的需要。在对比阅读中,学生对内心独白这一心理描写方法有了理性的认识。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内心独白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的独特效果,在课文整合阅读的基础上引入本单元“快乐读书吧”中《争吵》一文的片段,通过主人公安利柯内心独白的描写,体会安利柯犯了错误以后不安、自责、后悔、难为情、纠结、矛盾的心理,感受安利柯重情谊、能够知错认错的可爱之处,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发现了表达中的共性,认识到了内心独白的心理描写方法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为他们的自我表达提供支持。
围绕文本内容、篇章样式、情感表达等,立足单元,关联单元间或年段间的内容实施多维链接式阅读,有助于表达与阅读的紧密结合,发现语言的表达规律,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统编版教材围绕“想象”,在三年级的教材中安排了三个单元的内容,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明确了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并尝试编写童话”;三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第八单元分别提出了“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和“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的素养目标。聚焦语文素养,三个单元内容的关联为整合链接提供了主线。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时,联系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不仅仅是作品的再次回读,而是对本单元素养目标的再次认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一文中,红头被老牛吃进肚子之后的神奇之旅;在《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一棵树几次变身之后的不同形态……重温这些故事,学生不仅可以打开想象的窗口,还可以找到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主题的统摄,还可以形成单元之间的群组链接。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时候,聚焦本单元的双线结构,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可以作为学生复述故事的实践场。复述的过程,不仅仅是内容的重组,同时也是故事结构或者脉络的一种拓展,为学生自己创编童话提供了更多的路径;三个单元内容的引入可以为提升故事的趣味性提供方法的支撑,想象的有趣不仅在于语言的幽默,更在于与现实生活联系基础上的超越,这是三个单元相关内容发挥的启示作用。三个单元内容的优势互补,可以为学生编写童话故事提供结构布局的启示、情节的创新,这样的群组链接為学生的表达搭设了“联合支架”,为学生运用语言打开了一扇窗。
结合表达特点进行课外阅读链接,通过课内外阅读链接这一途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表达中的共性规律,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使学生对文本的表达效果有深刻的认识,为学生的自我表达搭桥铺路。
在教学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一课时,通过课内外文本的对比阅读,学生对详略安排的依据是由文章的中心来决定的这一体会得以加深。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习俗内容的选择进行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选材,在掌握表达方法、强化表达效果的同时,还增强了表达的丰富性。在教学中,通过对“爱粥”“等粥”部分的感官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的揣摩阅读,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作者沈从文细腻的笔触,这样的描写将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这样的详略安排正是作者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链接冯骥才的《花脸》中描写“我”买到心仪的花脸后和打碎花瓶后众人劝说爸爸的两段话,教师引导学生体悟这两段精彩的细节描写,将人物的心情、心理活动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从而对细节描写、详略安排有了更深的理性认识,体会到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其次,《腊八粥》借助传统美食展现民俗文化的视角,为后面的习作提供了范例。在教学中,通过课外多篇文章的整合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同样写“腊八粥”,沈从文的文笔与冰心的文笔截然不同,沈从文从八儿的视角进行观察和描写,笔触细腻;冰心则从一个百岁老人的视角,用回忆录式的文字展开叙述,向读者展现了四代人在八宝粥中品味出的不同人生况味。《故乡的元宵》重点介绍了“送麒麟”“灯节”“看围屏”这三个特别的习俗,选材独辟蹊径。链接课外阅读篇章,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选材视角,更丰富了学生对表达方法的认识,体现了链接整合的有效性。
多维整合阅读立足于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采用多个途径有效链接,引导学生探寻语言的基本规律,在阅读与实践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是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多维链接式整合阅读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立项编号:CDDB18228)的阶段研究成果]
途径一:单元内的文本链接
将单元内的文本以内容、主题、表达形式等要素为“链接点”进行整合阅读,让学生发现不同文章在选材、主题、表达方法等方面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体会表达的效果,发现语言的规律,为学生提供表达方法方面的借鉴。
在教学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发现桑娜形象的刻画采用的是托尔斯泰式的内心独白,符合人物的处境、身份,真实地反映了桑娜的内心世界;渔夫的描写多采用语言、神态描写,这是源于情节发展的需要。在对比阅读中,学生对内心独白这一心理描写方法有了理性的认识。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内心独白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的独特效果,在课文整合阅读的基础上引入本单元“快乐读书吧”中《争吵》一文的片段,通过主人公安利柯内心独白的描写,体会安利柯犯了错误以后不安、自责、后悔、难为情、纠结、矛盾的心理,感受安利柯重情谊、能够知错认错的可爱之处,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发现了表达中的共性,认识到了内心独白的心理描写方法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为他们的自我表达提供支持。
途径二:单元间或年段间文本的群组链接
围绕文本内容、篇章样式、情感表达等,立足单元,关联单元间或年段间的内容实施多维链接式阅读,有助于表达与阅读的紧密结合,发现语言的表达规律,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统编版教材围绕“想象”,在三年级的教材中安排了三个单元的内容,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明确了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并尝试编写童话”;三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第八单元分别提出了“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和“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的素养目标。聚焦语文素养,三个单元内容的关联为整合链接提供了主线。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时,联系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不仅仅是作品的再次回读,而是对本单元素养目标的再次认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一文中,红头被老牛吃进肚子之后的神奇之旅;在《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一棵树几次变身之后的不同形态……重温这些故事,学生不仅可以打开想象的窗口,还可以找到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主题的统摄,还可以形成单元之间的群组链接。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时候,聚焦本单元的双线结构,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可以作为学生复述故事的实践场。复述的过程,不仅仅是内容的重组,同时也是故事结构或者脉络的一种拓展,为学生自己创编童话提供了更多的路径;三个单元内容的引入可以为提升故事的趣味性提供方法的支撑,想象的有趣不仅在于语言的幽默,更在于与现实生活联系基础上的超越,这是三个单元相关内容发挥的启示作用。三个单元内容的优势互补,可以为学生编写童话故事提供结构布局的启示、情节的创新,这样的群组链接為学生的表达搭设了“联合支架”,为学生运用语言打开了一扇窗。
途径三:课内外阅读的篇章链接
结合表达特点进行课外阅读链接,通过课内外阅读链接这一途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表达中的共性规律,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使学生对文本的表达效果有深刻的认识,为学生的自我表达搭桥铺路。
在教学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一课时,通过课内外文本的对比阅读,学生对详略安排的依据是由文章的中心来决定的这一体会得以加深。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习俗内容的选择进行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选材,在掌握表达方法、强化表达效果的同时,还增强了表达的丰富性。在教学中,通过对“爱粥”“等粥”部分的感官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的揣摩阅读,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作者沈从文细腻的笔触,这样的描写将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这样的详略安排正是作者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链接冯骥才的《花脸》中描写“我”买到心仪的花脸后和打碎花瓶后众人劝说爸爸的两段话,教师引导学生体悟这两段精彩的细节描写,将人物的心情、心理活动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从而对细节描写、详略安排有了更深的理性认识,体会到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其次,《腊八粥》借助传统美食展现民俗文化的视角,为后面的习作提供了范例。在教学中,通过课外多篇文章的整合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同样写“腊八粥”,沈从文的文笔与冰心的文笔截然不同,沈从文从八儿的视角进行观察和描写,笔触细腻;冰心则从一个百岁老人的视角,用回忆录式的文字展开叙述,向读者展现了四代人在八宝粥中品味出的不同人生况味。《故乡的元宵》重点介绍了“送麒麟”“灯节”“看围屏”这三个特别的习俗,选材独辟蹊径。链接课外阅读篇章,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选材视角,更丰富了学生对表达方法的认识,体现了链接整合的有效性。
多维整合阅读立足于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采用多个途径有效链接,引导学生探寻语言的基本规律,在阅读与实践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是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多维链接式整合阅读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立项编号:CDDB18228)的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