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实效性方面存在着某种困境,即如何实现从道德知识到道德实践的转化。《基础》课旨在让学习者理解其在各种伦理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并能通过实践权利和义务获得自身完善和幸福。然而由于言辞随时间推移会逐渐与其所指示的原初意义脱离,加之规则伦理学的表述方式无益于还原一种活生生的伦理生存状况,使学习者无法切身感受到道德,从而无法获得道德实践的动力。在教学中引入具有伦理价值的叙事性材料,并引导学生从切己的问题进入,将不失为解决道德实践困境的有益尝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