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9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给予艾拉莫德25 mg口服,2次/d;甲氨蝶呤10 mg口服,1次/周。B组患者给予艾拉莫德25 mg口服,2次/d。C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15 mg口服,1次/周。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判定肿胀及触痛关节数改善达20%、50%和70%(ACR20、ACR50、ACR70)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A组和B组治疗后ACR20、ACR50和ACR70均高于C组[76.67%(23/30)和60.00%(18/30)比40.00% (12/30)、50.00% (15/30)和33.33% (10/30)比20.00%(6/30)、23.33%(7/30)和13.33% (4/30)比6.67%(2/30)],而且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16.67%(5/30)和13.33%(4/30)比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药应用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于甲氨蝶呤,且不良反应少;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显著,而且可减少甲氨蝶呤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