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幼儿绘画活动中情绪引导的重要性
(一)通过绘画情绪引导,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
孟昭兰在《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的研究中证明: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如果在绘画的活动中,教师能够激发其积极快乐的情绪,培养和呵护他们的兴趣,好好的引导幼儿在画画中的表现,多表扬和鼓励幼儿。那么对他们的智力发展是有很大帮助。
(二) 通过绘画情绪引导,有助于儿童个性的形成
在绘画过程中,对于幼儿喜欢的事物,他们会表现的尤为认真兴奋,情绪比较高涨。而如果在幼儿画画情绪不好的情况下,教师还过多的厉声斥责,更会引起他们不愉快的情绪,这样久而就之,幼儿会常常处于被动,压抑型的个性特征。
(三)通过绘画情绪引导,有助于幼儿交往发展的需要
幼儿可以随意画出影响他们的事件,用画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他们快乐的心绪。在画画交流的过程中,让幼儿主动大胆的说,和同伴之间说,让他们去体会画画中的快乐,这样更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往。
(四)通过绘画情绪引导,有助于幼儿情感的培养
从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发展看,最初更多的是情绪表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整个心理活动的发展,情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而在绘画中,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感,能够让幼儿在绘画中体验到美。
二、幼儿绘画过程中出现的情绪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幼儿过早地学习我们成人画画的方法
日本育儿专家鸟居召美在《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一书中指出:孩子9岁(最早也不要低于6岁)以前,不要教孩子系统的绘画技能,让3~6岁幼儿在画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最重要的。加上大都是些命题画,其实幼儿并没有在绘画中表达他们的情感,感受不到绘画带来的快乐,这样会很容易让幼儿产生畏难情绪或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绘画的兴趣。
(二)幼儿机械模仿老师的范画
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往往先画好范画,然后让幼儿依葫芦画瓢,没有给幼儿自我创造和想象的空间,而且如果乱画,或者是色彩什么弄得很脏,往往还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其实这样很容易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陷入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
(三)幼儿本身缺乏自信
有的幼儿性格比较内向,加上自尊心比较强,又较胆小,即使是教师和颜悦色的指导,幼儿还是不敢落笔。往往在画画的时候就很被动,不会画也不会告诉老师,注意力不集中,幼儿如果情绪得不到舒解和宣泄,其实更缺乏自信心,对很多事情会有畏惧的情绪。
(四)教师不科学的评价
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经常会对幼儿说:“你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的,难看死了”“你怎么要涂这种颜色,真难看”很多时候只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标准。这些不科学的话语都严重的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都会在无形中使他们对绘画的热情降低,对自己的作品丧失信心,而产生畏难情绪。
三、幼儿绘画活动中的情绪引导的措施
(一)尊重幼儿,营造和谐环境,让幼儿在美术领域中自由翱翔
1.尊重幼儿,培养他们的兴趣
有些幼儿觉得画画是件很枯燥的事,所以在整个绘画的过程中情绪不高,也只是为了应付自己要完成的作品,应付老师的要求而已。其实在绘画过程中,我们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多想想,应该尽量的多听取幼儿的想法和要求,尊重他们的自由创造和发挥,使幼儿感到自己是画的主人,而不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画画的兴趣。潜移默化中,幼儿就会觉得绘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2.教师示范作用,言传身教
教师是幼儿最直接相处的示范者,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幼儿的情绪。所以在绘画活动中,尽量让自己努力保持良好的情绪,面带笑容,语言温柔亲切,认真耐心的指导,让教师的良好情绪感染、带动幼儿。
(二)积极鼓励,表扬幼儿,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充满自信
对于在绘画中落笔不够大胆,很拘束且会依赖老师说自己不会画的幼儿,教师要多观察并给予及时帮助,用信任的眼光看着幼儿,用鼓励的语言如“好的,有进步”“你画的很好”“你的颜色涂的很好”尤其是要对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值得表扬学习的地方给予具体的鼓励。慢慢的,幼儿会感受到自己的作品是被接受的,自然而然的就会对自己有信心。
(三)科学引导,赏识作品,让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1.科学引导
第一,对于那些喜欢画画,且情绪比较高涨的幼儿,教师可以说“你画得真好,真会动脑筋”。并把他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幼儿看,让他介绍自己的画或者请其他幼儿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主要是让他们机会可以把自己在画画中的情感表达出来。而幼儿也会很自然的把他们快乐,小小的得意表达出来。
第二,对于那些中等的幼儿,老师可以说“你学习很认真,画得也很好,但请你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画的,他们画了什么,你再想想,画出和老师或者是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这些幼儿,自己可以独立完成,但是一般而言画的比较拘谨,会自己局限在老师设定的框框里面,教师主要引导他们大胆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第三,对于那些能力稍微弱的,畏难情绪比较大的幼儿,教师要多观察,多帮助,当幼儿表现不出自己想象的东西时,而为此懊恼,情绪低落时,更应该照顾到幼儿的心情。
2.赏识作品
幼儿的每幅作品,不管我们成人怎么看,它总会有优秀的一面,总有值得我们表扬学习的地方。而教师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要去观察和体会画上的每一个根线条,图形,去赏识孩子点点滴滴的创造。而我们教师要把对幼儿作品的赏识之情,告诉他们,那么他们会开心和快乐的。
四、总结
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多听听幼儿所表达的东西,理解幼儿的画,不要太在乎孩子的画像与不像。多用欣赏的口气肯定幼儿独特的构思肯奇异的想象,关注幼儿在画画中一点点的情绪变化,积极引导。就让他们在涂涂画画中发挥自己的天性,用他们美丽的幻想,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
(一)通过绘画情绪引导,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
孟昭兰在《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的研究中证明: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如果在绘画的活动中,教师能够激发其积极快乐的情绪,培养和呵护他们的兴趣,好好的引导幼儿在画画中的表现,多表扬和鼓励幼儿。那么对他们的智力发展是有很大帮助。
(二) 通过绘画情绪引导,有助于儿童个性的形成
在绘画过程中,对于幼儿喜欢的事物,他们会表现的尤为认真兴奋,情绪比较高涨。而如果在幼儿画画情绪不好的情况下,教师还过多的厉声斥责,更会引起他们不愉快的情绪,这样久而就之,幼儿会常常处于被动,压抑型的个性特征。
(三)通过绘画情绪引导,有助于幼儿交往发展的需要
幼儿可以随意画出影响他们的事件,用画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他们快乐的心绪。在画画交流的过程中,让幼儿主动大胆的说,和同伴之间说,让他们去体会画画中的快乐,这样更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往。
(四)通过绘画情绪引导,有助于幼儿情感的培养
从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发展看,最初更多的是情绪表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整个心理活动的发展,情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而在绘画中,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感,能够让幼儿在绘画中体验到美。
二、幼儿绘画过程中出现的情绪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幼儿过早地学习我们成人画画的方法
日本育儿专家鸟居召美在《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一书中指出:孩子9岁(最早也不要低于6岁)以前,不要教孩子系统的绘画技能,让3~6岁幼儿在画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最重要的。加上大都是些命题画,其实幼儿并没有在绘画中表达他们的情感,感受不到绘画带来的快乐,这样会很容易让幼儿产生畏难情绪或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绘画的兴趣。
(二)幼儿机械模仿老师的范画
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往往先画好范画,然后让幼儿依葫芦画瓢,没有给幼儿自我创造和想象的空间,而且如果乱画,或者是色彩什么弄得很脏,往往还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其实这样很容易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陷入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
(三)幼儿本身缺乏自信
有的幼儿性格比较内向,加上自尊心比较强,又较胆小,即使是教师和颜悦色的指导,幼儿还是不敢落笔。往往在画画的时候就很被动,不会画也不会告诉老师,注意力不集中,幼儿如果情绪得不到舒解和宣泄,其实更缺乏自信心,对很多事情会有畏惧的情绪。
(四)教师不科学的评价
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经常会对幼儿说:“你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的,难看死了”“你怎么要涂这种颜色,真难看”很多时候只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标准。这些不科学的话语都严重的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都会在无形中使他们对绘画的热情降低,对自己的作品丧失信心,而产生畏难情绪。
三、幼儿绘画活动中的情绪引导的措施
(一)尊重幼儿,营造和谐环境,让幼儿在美术领域中自由翱翔
1.尊重幼儿,培养他们的兴趣
有些幼儿觉得画画是件很枯燥的事,所以在整个绘画的过程中情绪不高,也只是为了应付自己要完成的作品,应付老师的要求而已。其实在绘画过程中,我们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多想想,应该尽量的多听取幼儿的想法和要求,尊重他们的自由创造和发挥,使幼儿感到自己是画的主人,而不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画画的兴趣。潜移默化中,幼儿就会觉得绘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2.教师示范作用,言传身教
教师是幼儿最直接相处的示范者,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幼儿的情绪。所以在绘画活动中,尽量让自己努力保持良好的情绪,面带笑容,语言温柔亲切,认真耐心的指导,让教师的良好情绪感染、带动幼儿。
(二)积极鼓励,表扬幼儿,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充满自信
对于在绘画中落笔不够大胆,很拘束且会依赖老师说自己不会画的幼儿,教师要多观察并给予及时帮助,用信任的眼光看着幼儿,用鼓励的语言如“好的,有进步”“你画的很好”“你的颜色涂的很好”尤其是要对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值得表扬学习的地方给予具体的鼓励。慢慢的,幼儿会感受到自己的作品是被接受的,自然而然的就会对自己有信心。
(三)科学引导,赏识作品,让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1.科学引导
第一,对于那些喜欢画画,且情绪比较高涨的幼儿,教师可以说“你画得真好,真会动脑筋”。并把他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幼儿看,让他介绍自己的画或者请其他幼儿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主要是让他们机会可以把自己在画画中的情感表达出来。而幼儿也会很自然的把他们快乐,小小的得意表达出来。
第二,对于那些中等的幼儿,老师可以说“你学习很认真,画得也很好,但请你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画的,他们画了什么,你再想想,画出和老师或者是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这些幼儿,自己可以独立完成,但是一般而言画的比较拘谨,会自己局限在老师设定的框框里面,教师主要引导他们大胆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第三,对于那些能力稍微弱的,畏难情绪比较大的幼儿,教师要多观察,多帮助,当幼儿表现不出自己想象的东西时,而为此懊恼,情绪低落时,更应该照顾到幼儿的心情。
2.赏识作品
幼儿的每幅作品,不管我们成人怎么看,它总会有优秀的一面,总有值得我们表扬学习的地方。而教师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要去观察和体会画上的每一个根线条,图形,去赏识孩子点点滴滴的创造。而我们教师要把对幼儿作品的赏识之情,告诉他们,那么他们会开心和快乐的。
四、总结
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多听听幼儿所表达的东西,理解幼儿的画,不要太在乎孩子的画像与不像。多用欣赏的口气肯定幼儿独特的构思肯奇异的想象,关注幼儿在画画中一点点的情绪变化,积极引导。就让他们在涂涂画画中发挥自己的天性,用他们美丽的幻想,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