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决赛开始之前,被人们反复提及的,无外乎是两队球员的大面积停赛,甚至有传言称欧洲足联考虑“集体赦免”,不过最终证明这仅仅是球迷一厢情愿的猜度而已。好在特里最终能高举奖杯,不然这场被解读为老男孩告别演出的冠军争夺战,最终仍有不完美的嫌疑。
客观而言,切尔西在半决赛中遭遇巴塞罗那,这对近年来欧冠赛场的生死冤家,自然会有刺刀见红的场面。加上红蓝军团拥有细腻的脚下技术和娴熟的团队配合,让受阻于更新换代的切尔西,不得不选择死守的难看打法接招。除了特里稍显失态的恶意犯规外,切尔西其余的红黄牌应该说并没有冤屈。
与切尔西以弱胜强的情况不同,拜仁慕尼黑与皇家马德里的半决赛争夺,两回合的交战场面都可以用胶着来形容。但正是这势钧力敌的对抗,让有着出彩表现的小将阿拉巴,因为累积黄牌的原因,不得不缺席了安联球场的赛季终极战。冠军归属早已产生,但很难评判阿拉巴的顶替者孔滕托的功与过,毕竟从开场哨到残酷的点球大战,运气始终没有站在德国人这一边。即便如此,拜仁仍然受限于阿拉巴的缺席。这名最年轻的奥地利足球先生,正逐渐成为安联球场左边路的标志。
伯纳乌之战的致命隐患
就像切尔西跻身决赛,不得不提诺坎普球场一样。拜仁慕尼黑得以重回安联球场,也是因为在半决赛的次回合中,在客场磕死了夺冠大热门皇家马德里。在那场堪称经典的比赛中,双方进攻与防守的表现都可圈可点。而老帅海因克斯与狂人莫里尼奥的轮番出牌,也成为赛后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
C罗的英雄与罪人的双重表现,赛后不出意外地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而与葡萄牙巨星一同出现在人们视野的,还有拜仁后防小将阿拉巴。这名生于1992年的小将,从中场球员被改造成助攻型边后卫。他则用罪人和英雄的双重表现,征服了挑剔的球迷。
没有人知道阿拉巴的手球,是有意还是无意,但比赛规则让迪马里亚的传球,变成了皇家马德里队的点球机会。站在点球点上的葡萄牙巨星,顺利地将皮球送入网窝。如果剧情照此推进,在联赛中赢得海因克斯信任、并成功取代拉菲尼亚主力位置的阿拉巴,无疑将成为拜仁出局的直接罪人。
但是皇马的摇摆不定,让德甲巨人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海因克斯和他的球队在不利的局面中顺利完成调整。阿拉巴和里贝里联袂的左路,重新压制住了星光熠熠的皇马,并将比赛拖入到加时阶段。保险起见在这个时候,成为两位世界级主帅心照不宣的默契,最终比赛进入点球大战。
莱茵克尔赞美德国人的名句,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无比准确的预言。此前被西班牙国家德比拖累的皇马将士,果然在点球大战中节节败退,连C罗、卡卡和拉莫斯这样的世界级球星,都在全世界的球迷面前逐一失手。这些巨星的暗淡表现,反衬出阿拉巴的高光。
拜仁慕尼黑第一个站在点球点前的,正是小将阿拉巴。他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成功地骗过了卡西利亚斯。这粒稳住全队心理优势的点球,最终帮助他洗掉了罪人的标签。
遗憾的是,那张生于比赛规则的黄牌,注定让阿拉巴缺席安联球场进行的决赛。但奥地利人并没有因此而懊恼,他在此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张黄牌让我失望,球就这么打到了我的手,我完全来不及躲闪。当时我很震惊,但在之后我就有一种释怀的感觉,我并不感到后悔。于是在之后的比赛中我表现地更为放松,踢得更加出色。”
边路走廊变进攻死胡同
在伯纳乌球场,阿拉巴的黄牌并没有酿成悲剧,而硬生生地被他演化为喜剧。但阿拉巴无法预料到的是,球队在安联球场的决赛里,鬼使神差被顽强的英格兰人拖到点球大战。这一次,幸运女神再也没有站在他队友这一边,奥利奇和施魏因斯泰格重演了C罗和卡卡的悲剧。
因为在半决赛中的出色表现,奥地利小将的停赛,甚至让左路的攻防转换被看成是拜仁的阿喀琉斯之踵。老帅海因克斯会不会因此而变阵?成为赛前媒体争相预测的内容。毕竟这名创造奥地利国脚最年轻纪录的边路球员,已经牢牢地坐稳了主力位置。
海因克斯的变阵砝码,仅有拉菲尼亚重回主力,把拉姆从右路调到左路,或者是用孔滕托顶替停赛的阿拉巴。在拉菲尼亚的状态成未知数的情况下,海因克斯最终选择了孔滕托镇守左路的办法。
同为范加尔器重的年轻小将,孔滕托和阿拉巴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攻强守弱的特点同样困扰着这两名助攻型球员。但是在海因克斯的战术体系里,奥地利人显然拥有了领先的身位,并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出场时间。而对于年轻球员而言,比赛经验和信心同等重要。
在决赛中,孔滕托与里贝里负责的左路,被切尔西龟缩的防守阵容所限制。除了法国人有数次突破以外,孔滕托无论在突破和传球方面,都难以与此前有着优异表现的阿拉巴相比。拜仁赖以生存的两个边路,在铁桶阵面前变得不再是无所不能。毫不夸张地说,以往的边路长廊,在这场决赛中成为彻头彻尾的死胡同。
无法破解铁桶阵的德甲巨人,在经过与幸运女神数次擦肩后,终于又站在了点球点上。轮盘赌局的残酷场景成为拜仁球员的梦魇,主帅海因克斯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有球员不愿意主罚点球。随后《慕尼黑日报》指出拒绝主罚点球的分别是罗本、托尼·克罗斯和季莫什丘克。
德甲巨人最终倒在了点球点上,剔除点球的运气成分和心理素质,拜仁在阿拉巴、古斯塔沃和巴斯图贝尔的停赛,对球队的攻防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边路受阻的进攻方式,使得对手在防守时显得游刃有余。而最终逃避点球的闹剧,不禁让人想起伯纳乌之战的阿拉巴,正是他的挺身而出,为球队赢得了心理优势。
拜仁慕尼黑的未来棋子
对于拜仁慕尼黑的球迷和球员来说,本赛季是一个过山车式的赛季,他们曾经在多条战线上高奏凯歌,而象征着至高无上荣誉的“三冠王”,离他们也仅仅是咫尺之遥。但这些累加的胜利,最终却被重复的悲剧摧毁,“三亚王”则成为球队这个赛季的最终鉴定报告。
在联赛和杯赛中输给多特蒙德,理性的球迷可以用心服口服来形容。但在冠军联赛决赛中败给切尔西,却是不折不扣的场面胜利与结果失败,俱乐部主席鲁梅尼格称作是“拜仁队史上最令人感到痛苦的失利”。
在足球场内,成功与失败自然不可能被改写,但令拜仁上下略感欣慰的是收获了小将阿拉巴。他在左后卫的位置上,发挥出了超乎想象的水平。这名奥地利最年轻的足球先生,用几近完美的表现,给拜仁的未来增添了亮度。
在阿拉巴持续惊艳的表现后,众多欧洲豪门均对这名天才小将眼红,其中爆出巴塞罗那有意将其引进,但拜仁慕尼黑显然不会让出这条长线投资,拜仁体育主管内林格说:“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和阿拉巴续约15年。”
借助跳板和选择留守,是转会市场永恒的话题。阿拉巴在欧冠淘汰赛中有着超水平的发挥后,从而成为各大豪门争抢的目标,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这名在中场表现平平的后防小将,选择了留在安联球场,他在回应转会传言时称:“下赛季我会继续和拜仁一起征战,我们会再次成为德甲冠军!”
阿拉巴的留守宣言,对拜仁而言无疑是喜讯,球队在最近几个赛季中,都纠结于边后卫的人选中。奥地利小将的迅速崛起,彻底解决了拜仁防线的困扰。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和里贝里在左边路上的配合,足以撕毁任何一条欧洲防线。
阿拉巴的冲击力无需赘述,他出色的身体素质和积极的比赛态度,都将为球队起到关键的作用。用海因克斯的话来说:“阿拉巴还在进步,相信他还没有到自己的巅峰,我相信阿拉巴可以成为拜仁防线上的关键人物。”
客观而言,切尔西在半决赛中遭遇巴塞罗那,这对近年来欧冠赛场的生死冤家,自然会有刺刀见红的场面。加上红蓝军团拥有细腻的脚下技术和娴熟的团队配合,让受阻于更新换代的切尔西,不得不选择死守的难看打法接招。除了特里稍显失态的恶意犯规外,切尔西其余的红黄牌应该说并没有冤屈。
与切尔西以弱胜强的情况不同,拜仁慕尼黑与皇家马德里的半决赛争夺,两回合的交战场面都可以用胶着来形容。但正是这势钧力敌的对抗,让有着出彩表现的小将阿拉巴,因为累积黄牌的原因,不得不缺席了安联球场的赛季终极战。冠军归属早已产生,但很难评判阿拉巴的顶替者孔滕托的功与过,毕竟从开场哨到残酷的点球大战,运气始终没有站在德国人这一边。即便如此,拜仁仍然受限于阿拉巴的缺席。这名最年轻的奥地利足球先生,正逐渐成为安联球场左边路的标志。
伯纳乌之战的致命隐患
就像切尔西跻身决赛,不得不提诺坎普球场一样。拜仁慕尼黑得以重回安联球场,也是因为在半决赛的次回合中,在客场磕死了夺冠大热门皇家马德里。在那场堪称经典的比赛中,双方进攻与防守的表现都可圈可点。而老帅海因克斯与狂人莫里尼奥的轮番出牌,也成为赛后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
C罗的英雄与罪人的双重表现,赛后不出意外地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而与葡萄牙巨星一同出现在人们视野的,还有拜仁后防小将阿拉巴。这名生于1992年的小将,从中场球员被改造成助攻型边后卫。他则用罪人和英雄的双重表现,征服了挑剔的球迷。
没有人知道阿拉巴的手球,是有意还是无意,但比赛规则让迪马里亚的传球,变成了皇家马德里队的点球机会。站在点球点上的葡萄牙巨星,顺利地将皮球送入网窝。如果剧情照此推进,在联赛中赢得海因克斯信任、并成功取代拉菲尼亚主力位置的阿拉巴,无疑将成为拜仁出局的直接罪人。
但是皇马的摇摆不定,让德甲巨人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海因克斯和他的球队在不利的局面中顺利完成调整。阿拉巴和里贝里联袂的左路,重新压制住了星光熠熠的皇马,并将比赛拖入到加时阶段。保险起见在这个时候,成为两位世界级主帅心照不宣的默契,最终比赛进入点球大战。
莱茵克尔赞美德国人的名句,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无比准确的预言。此前被西班牙国家德比拖累的皇马将士,果然在点球大战中节节败退,连C罗、卡卡和拉莫斯这样的世界级球星,都在全世界的球迷面前逐一失手。这些巨星的暗淡表现,反衬出阿拉巴的高光。
拜仁慕尼黑第一个站在点球点前的,正是小将阿拉巴。他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成功地骗过了卡西利亚斯。这粒稳住全队心理优势的点球,最终帮助他洗掉了罪人的标签。
遗憾的是,那张生于比赛规则的黄牌,注定让阿拉巴缺席安联球场进行的决赛。但奥地利人并没有因此而懊恼,他在此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张黄牌让我失望,球就这么打到了我的手,我完全来不及躲闪。当时我很震惊,但在之后我就有一种释怀的感觉,我并不感到后悔。于是在之后的比赛中我表现地更为放松,踢得更加出色。”
边路走廊变进攻死胡同
在伯纳乌球场,阿拉巴的黄牌并没有酿成悲剧,而硬生生地被他演化为喜剧。但阿拉巴无法预料到的是,球队在安联球场的决赛里,鬼使神差被顽强的英格兰人拖到点球大战。这一次,幸运女神再也没有站在他队友这一边,奥利奇和施魏因斯泰格重演了C罗和卡卡的悲剧。
因为在半决赛中的出色表现,奥地利小将的停赛,甚至让左路的攻防转换被看成是拜仁的阿喀琉斯之踵。老帅海因克斯会不会因此而变阵?成为赛前媒体争相预测的内容。毕竟这名创造奥地利国脚最年轻纪录的边路球员,已经牢牢地坐稳了主力位置。
海因克斯的变阵砝码,仅有拉菲尼亚重回主力,把拉姆从右路调到左路,或者是用孔滕托顶替停赛的阿拉巴。在拉菲尼亚的状态成未知数的情况下,海因克斯最终选择了孔滕托镇守左路的办法。
同为范加尔器重的年轻小将,孔滕托和阿拉巴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攻强守弱的特点同样困扰着这两名助攻型球员。但是在海因克斯的战术体系里,奥地利人显然拥有了领先的身位,并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出场时间。而对于年轻球员而言,比赛经验和信心同等重要。
在决赛中,孔滕托与里贝里负责的左路,被切尔西龟缩的防守阵容所限制。除了法国人有数次突破以外,孔滕托无论在突破和传球方面,都难以与此前有着优异表现的阿拉巴相比。拜仁赖以生存的两个边路,在铁桶阵面前变得不再是无所不能。毫不夸张地说,以往的边路长廊,在这场决赛中成为彻头彻尾的死胡同。
无法破解铁桶阵的德甲巨人,在经过与幸运女神数次擦肩后,终于又站在了点球点上。轮盘赌局的残酷场景成为拜仁球员的梦魇,主帅海因克斯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有球员不愿意主罚点球。随后《慕尼黑日报》指出拒绝主罚点球的分别是罗本、托尼·克罗斯和季莫什丘克。
德甲巨人最终倒在了点球点上,剔除点球的运气成分和心理素质,拜仁在阿拉巴、古斯塔沃和巴斯图贝尔的停赛,对球队的攻防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边路受阻的进攻方式,使得对手在防守时显得游刃有余。而最终逃避点球的闹剧,不禁让人想起伯纳乌之战的阿拉巴,正是他的挺身而出,为球队赢得了心理优势。
拜仁慕尼黑的未来棋子
对于拜仁慕尼黑的球迷和球员来说,本赛季是一个过山车式的赛季,他们曾经在多条战线上高奏凯歌,而象征着至高无上荣誉的“三冠王”,离他们也仅仅是咫尺之遥。但这些累加的胜利,最终却被重复的悲剧摧毁,“三亚王”则成为球队这个赛季的最终鉴定报告。
在联赛和杯赛中输给多特蒙德,理性的球迷可以用心服口服来形容。但在冠军联赛决赛中败给切尔西,却是不折不扣的场面胜利与结果失败,俱乐部主席鲁梅尼格称作是“拜仁队史上最令人感到痛苦的失利”。
在足球场内,成功与失败自然不可能被改写,但令拜仁上下略感欣慰的是收获了小将阿拉巴。他在左后卫的位置上,发挥出了超乎想象的水平。这名奥地利最年轻的足球先生,用几近完美的表现,给拜仁的未来增添了亮度。
在阿拉巴持续惊艳的表现后,众多欧洲豪门均对这名天才小将眼红,其中爆出巴塞罗那有意将其引进,但拜仁慕尼黑显然不会让出这条长线投资,拜仁体育主管内林格说:“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和阿拉巴续约15年。”
借助跳板和选择留守,是转会市场永恒的话题。阿拉巴在欧冠淘汰赛中有着超水平的发挥后,从而成为各大豪门争抢的目标,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这名在中场表现平平的后防小将,选择了留在安联球场,他在回应转会传言时称:“下赛季我会继续和拜仁一起征战,我们会再次成为德甲冠军!”
阿拉巴的留守宣言,对拜仁而言无疑是喜讯,球队在最近几个赛季中,都纠结于边后卫的人选中。奥地利小将的迅速崛起,彻底解决了拜仁防线的困扰。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和里贝里在左边路上的配合,足以撕毁任何一条欧洲防线。
阿拉巴的冲击力无需赘述,他出色的身体素质和积极的比赛态度,都将为球队起到关键的作用。用海因克斯的话来说:“阿拉巴还在进步,相信他还没有到自己的巅峰,我相信阿拉巴可以成为拜仁防线上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