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麦的对话

来源 :大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称呼空中飞行之路为天路,顺理成章,指挥飞机进行空中交通管制的管制员自然就成了“天使”。
  上海浦东机场塔台管制室主任陈卫,就是这么一位“天使”。他所辖的浦东塔台高102米,在国内很难屈居第二——高度不代表一切,却能代表许多东西。在这个机场的制高点,管制员们用胸前的耳麦,每天指挥1500多架飞机的起落——这样的数字,使该塔台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华第一塔。
  高塔之上
  2017年5月5日下午,时任塔台管制室(当年虹桥和浦东塔台为一体)副主任的陈卫担任C919首飞总指挥,其位置比司令员还重要。他手持对讲机,不间断地和中国商飞指挥中心、商飞移动指挥车联系,也不停地向空军、空管中心总值班、终端、机场指挥处通报情况。
  事实上,C919飞机2016年12月底已开始滑行试验,包括低速滑行试验、中速滑行试验、高速滑行试验。在首飞前,C919共进行地面滑行试验11次,其中2次是抬前轮的高速滑行试验。
  高速滑行试验有发生意外的风险——高速滑行时有抬起前轮4秒钟的科目,如果刹不住车,飞机会直接御风而起。为此,陈卫他们制订了出现意外的预案:预先给其留出30×60公里的一块长方形隔离空域,无限高度,所有飞机避让,在外围盘旋等待。
  C919在国人的万千瞩目中下线,也在地球人的万众瞩目中上天。运10丢掉的东西,国人希望通过C919拾回来,这是一个新的回合。首飞当天,下午14:01,陈卫指挥全部航班停止起降。C919在地面观摩人员齐刷刷的目光中升空,沿跑道延长线上升高度,飞出去了70公里。他知道,这是在测试飞机各部件的性能,比如高度表准否?转弯行不行?上升至3000米后,飞机转弯飞向指定空域——崇明、启东、南通上空翱翔,高度自由。
  同年9月28日,C919第二次试飞。早上7点钟,浦东机场停航,将时间和空间留给C919。还是陈卫任总指挥,塔台管制室运行一室副主任潘毅具体下达指令。这次试飞,从机组到地面管制员,都显得坦然,远没4个多月前的首飞那么紧张。飞机离地后转入试飞空域,只对浦东机场的航班起降影响了15分钟。
  陈卫陪着C919在浦东机场四跑道完成了5次试飞。之后,C919飞机101架机拿到了转场证,远去西安阎良继续试验。每次试飞,陈卫团队都有保障方案:一是陈卫为现场总指挥,当班管制员专人专岗指挥C919,不负责其他航班的指挥。二是与中国商飞、机场协同,消防车、医疗车随时等候,以防不测。三是设置地面隔离区。四是跑道不能挪作他用,另有一条专用滑行道与之相连,任何飞机不得进入。陈卫团队预想了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逐一做好应对预案。当然,想“多”了的不正常没有出现,C919试飞顺利。
  陈卫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时针拨回至23年前,1998年9月10日晚,东航一架MD11飞机从虹桥机场起飞后不久,发现起落架收不起,全场哗然。那天也是陈卫在岗。机长倪介祥向塔台报告时问:是不是仪表指示灯有误报?陈卫他们指挥飞机转一圈回来,低空通场,并出动地面人员拿望远镜察看。借着灯光,陈卫从塔台上清楚地看到,飞机的起落架荡在机腹下。为此倪机长采取大坡度转弯甩轮,又重着陆使后轮着地,欲将前起落架抖落出来,但都失败了。事后查证,是插销断裂,卡在其中。
  人命关天!事件惊动了中国民航局、上海市政府。时任上海市长徐匡迪、副市长韩正紧急赶赴虹桥机场。塔台上站满了各级领导。华东空管局分管安全的副局长(原指挥调度室主任)王中东从一线管制员手中接过话筒,亲自发号施令。陈卫负责通报情况。飞机在所有人员的苦苦煎熬中盘旋数小时,将航油消耗至0.5吨。地面消防车提前在跑道喷射大量泡沫,医疗等各种应急车辆就位。最后关头到了,倪介祥机长屏住呼吸,双手紧紧抱住驾驶杆,在无数人的心提到嗓子眼时,驾驭班机前舱接地,在跑道上绽放出大片火花。绝地着陆成功!
  陈卫从一名管制员做到塔台主任,从一名普通劳动者成为上海市劳模,风里来雪里去,经历过许多大场面,处置过无数特情险情,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失败时的辛酸。
  笔者在航空界工作多年,對管制员的理解远胜一般人。笔者知道,他们需要的是和风细雨,而不喜欢“惊雷”这样的气象。他们靠嘴边的耳麦吃饭,但他们的特点不是比谁的嗓门大,而是靠一语中的,或者一针见血来化险为夷。
  往事再回首
  陈卫刚挂上耳麦那会儿,浦东机场还是泥淖和海水。
  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机场尚未开建,虹桥机场单跑道运行,一天也才200多个航班。陈卫清晰地记得,经常有居民领着孩子从市区赶往场区,趴在铁栅栏外观摩飞机的起降。当时的业务不分塔台和进近,称为塔近管制室,管制员不仅指挥飞机的起和落,还负责150公里范围内、6000米以下空中飞机的指挥。
  1999年,浦东机场开航,上海成为国内唯一“双星座”的城市。陈卫的职业生涯随着岁月的累积而积累,经验与能力也随着航班量的增长而增长。浦东机场的航班从最初的每天不足百架次,每小时高峰10架次,经过连续二十年高速增长,达到今天的日高峰1598架次,每小时99架次,增加了十几倍。当然,与飞行量一起增长的还有指挥手段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管制工作攸关生死,多有不测之忧。每一架航班需设定一个进程单,那是一个长条形的金属盒,里面嵌一张硬纸,写上对应的航班号,比如MU5578,当该航班起飞或降落时,管制员用手将进程单滑过去,宣告这架航班这一段的工作完成了,接着关注下一个航班。时光前进至2007年,纸质进程单换成了电子进程单,管制员无需手写航班号,也不用将金属盒滑过来滑过去,只需用手指轻轻点下鼠标,一架航班的交接就成功了。智能化的进步,大大减少了管制员的工作量。
  盲降系统也是智能化手段之一。其原理是向空中发出两种电波:一为航向指引,引导飞机沿跑道中心线方向行进,不能偏航;二是发出与跑道呈3°仰角的电波,指导飞机沿3°的斜率下降,两种波束在空中合成,引导飞机平稳降落下来。   与当时大部分机场只配备一类盲降设备不同,陈卫所在的浦东机场自2002年起就配备了二类盲降系统,可以在天气更加恶劣的情况下引导飞机落地。与一类盲降的天气标准——跑道视程700米、云底高60米(从跑道往上看云的高度)相比,二类盲降可以在跑道视程350米、云底高30米的天气下引导飞机落地,技术标准提高了一倍。
  2017年,技术部门将盲降系统从原先的二类升级为三类A,陈卫他们能够在跑道视程175米、云底高15米的极端天气下指挥飞机落地,效率比二类盲降整整提升了一倍,在国内是第一家。
  作为老浦东,陈卫的目光随着扬子江水的波涛向外延伸;同时,随着吹填机器的不间断轰鸣,浦东机场不断扩展它的躯体,已经从开航时的单跑道增加至两起两落的4条跑道,而专供中国商飞试飞用的第五跑道也已落成,随时可供国产民机从这儿展翅启航。
  在陈卫的记忆中,浦东机场所用的场面监视雷达是二十多年前从奥地利进口的,安置在塔台工作室的头顶上,从高处不停地往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处释放电波,遭反射后确定每架飞机的位置和在地面的移动轨迹。
  近些年,塔台上安装了南京28所莱斯公司的新产品。国产雷达引入后,接进了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的信号,陈卫他们能据此精确识别每架飞机的身份——原先的场监雷达显示在屏幕上的只是一个点,固定的或移动的,现在则给每架飞机贴上了标牌,陈卫们的眼睛变亮了,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点,而是飞机的所有详细信息,包括航班号、机型、目的地等。新雷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滑行或起飞时,遇到两机冲突,不但管制员能出面喝止,飞机之间也能相互告警,多了道安全屏障。
  看不見的幕后
  说起指挥飞机这回事,还真有点炫目。看见的是表面,看不见的才是核心。陈卫所在的塔台只负责飞机的起飞和落地,也就是地面至600米以下的高度。600至6000米的空间叫进近,在这个高度间的100公里范围内,管制员将指挥四面八方来的飞机在空中编好队,沿着跑道的延长线(长五边)缓缓下落。再往上6000至12500米的空间叫区域(国外叫航路),这个高度的航班也有穿上穿下,但以平飞为主。
  管制员对航路飞机的指挥类似于接力赛跑,前面的管制员完成了一个航段的指挥,交给下一个空域的指挥人员,步步接力,将一架飞机从起飞机场指挥到降落机场。
  陈卫在“中区段”进近干过,现为塔台管制室的掌门人。而另一位专家级的领导郑亦斌担任过区域管制室(高区)的掌舵人,不过他的工作地离机场远了去了——在上海市青浦区的朱家角镇,那是更加的“幕后”,负责指挥6000米以上的飞行器。我在和他交谈后,对空管领域的变迁印象深刻。
  郑亦斌回忆道,20世纪80年代,实行程序管制(就是通常说的指挥)。飞机的驾驶舱里配5人机组,机长、副驾各一名,外加机务员、领航员、报务员,飞机到了相应的位置,由报务员发报给地面,告知飞机现在的位置,管制员在航图上标出其方位,并发出下一步的指令。飞机相互间的间隔主要通过时间来设定,比如前后10分钟一架。在那个小流量、大空域、大间隔的年代,这样的方式也能维持运行。
  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期,程序管制显然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航空需求,便引进了航管雷达。但雷达数量有限,基本是单雷达——西部区域甚至还没有雷达,实行的是雷达监控下的程序管制。不过,有了雷达后,毕竟地面的管制员能够看见天上的飞机了,心中有底,飞行间隔得以缩小,指挥效率得以提高。
  进入21世纪后,国内航空市场连续以两位数的速度暴增,雷达数量也相应急剧增加,西安、成都以东区域基本实现了多重雷达信号覆盖,最终在2002年、2003年间正式实行雷达管制。也就是说,管制员完全依靠雷达自动化终端提供的航班信号,进行效能指挥、智能指挥。
  密集的雷达连成线、织成网,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将雷达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运算,给管制员提供准确的信息,给高度层改革创造了必备条件。
  作为业内专家,郑亦斌参与了国内航路的高度层改革,将原先上下间隔1000米的层级,缩小为600米,最后为300米,一条航路(或航线)划出13个高度层(空中飞行的高度层相当于地面行车的车道),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当。有了联网的“千里眼”,飞机间的前后间隔也得以不断缩小,航路飞行从最初的100多公里逐步缩小至20公里,进近间隔更是缩小至7公里。
  不过,天路看似无垠,但在管制员眼里并非“天高任鸟飞”,而是无比狭窄逼仄。为应对日益增长的飞行量,防止空中拥堵,减少航班延误,在地区级流量管理的基础上,中国民航局正稳步推进全国流量管理系统,举国头顶一盘棋,所有航机统一排序,统一放行;综合考虑天气、飞行计划等牵绊与变量,采取科学的算法,统筹容量和流量的平衡。
  当然,随着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多点定位、平视系统、地基卫星增强系统等航行新技术的不断投入使用,随着空管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手段在空管系统的应用,对包括国产民机ARJ21及C919在内的飞机,也从硬件、软件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供水作为一种精细化、动态化、智能化的新型供水管理模式,对水务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加强水资源整合共享与管理调度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等意义重大。崇明自来水公司以2021年花博会为契机,逐步开展智慧化供水建设,在智能水表、在线监测点位覆盖、智慧供水平台建设、指挥中心大屏系统建设等方面均有所成效,但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智慧供水将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7月9日,中国民航局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民航业上半年成绩单。由于作为行业晴雨表的国內整体经济形势向好,国内民航运输业恢复总体符合预期,国内市场总体恢复到了疫情前水平。但由于海外疫情仍未得到完全控制,因此国际航班恢复仍不尽如人意,这使得国内航空公司的盈利水平依旧不容乐观。但今年恰逢建党百年,因此红色旅游成为了民航业上半年成绩单中的一个亮点。此外,随着737MAX在全球逐步恢复运营,中国民航终于
近日,国内航空货运领域颇受关注的顺丰控股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但是这份业绩预告却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料。业绩预告显示,顺丰一季度预计亏损9亿至11亿元,而去年同期即便是在疫情之下,公司依旧实现了9.07亿元的净利润。一时间,业界哗然。  但冷静思考过后,业界不少专家指出,顺丰2021年第一季度的业绩下滑,并不代表公司的经营出现了问题,相反是近年来由于顺丰不仅在不断购买新飞机、引入更多飞行
尽管没有人会否认日本如今在全球航空产业链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令人遗憾的是,日本在通往这个舞台中央的道路上却始终命运多舛。被日本国民寄予厚望的SpaceJet项目如今“生死未卜”,但坚韧的日本人却并没有放弃航空强国的梦想。  日本航空业积极调整以适应行业发展。在商用飞机制造领域,尽管SpaceJet项目前景堪忧,但日本并没有完全放弃,并积极布局收购后的CRJ项目;在航空运输市场,通过一系列的收购与
期刊
针对次氯酸钠发生器、二氧化氯发生器及成品次氯酸钠消毒后的消毒效果和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情况进行研究,并对成品次氯酸钠溶液进行了特性试验,分析了三种消毒方式的安全管理和运行成本。结果表明:三种消毒方式消毒杀菌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种类不同,次氯酸钠消毒副产物多为三卤甲烷类和卤乙酸等,二氧化氯消毒主要产生氯酸盐和亚氯酸盐。次氯酸钠发生器制备的次氯酸钠溶液与成品次氯酸钠溶液在消毒副产物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成品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溴酸盐含量明显高于次氯酸钠发生器制备溶液,且随着储存时间
近年来,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突破口推动我国支线航空市场的发展已成为了民航业热议的话题。这一方面与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开路、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支线航空发展的现状相符。但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其与民航运输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正面竞争的格局。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未来我国高铁网络的规划进行了新的部署和要求。《纲要》的发
人类的飞机第一次横跨太平洋是在1928年,是由澳大利亚飞行员查利斯·金斯福·斯密思和乌而执飞的。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并非连续飞行,而是从旧金山起飞,经停夏威夷、斐济后,才抵达澳大利亚,完成整个航程。  1997年7月20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200ER飞机,由广州出发,历时13小时13分钟,飞抵大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间断横穿太平洋的商业飞行。这次飞跃,成就了由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