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批复和实施,为安庆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从城市规划的视角,提出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工作一些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规划 建议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长怀向海之心的皖江龙翘首起浪,即将巨龙腾飞。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九个城市之一, 安庆作为安徽省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三大产业组团之一、六大交通枢纽之一的地位在规划中得以明确体现,石油化工、轻工纺织、装备和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和新材料、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优势产业得以进一步确定和显现。随着示范区规划实施,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安庆已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重要功能区。
做为人口大市和资源大市,安庆市辖一市七县三区,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611万人,具有区位、资源、产业、文化和教育、市场、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看到良好的发展态势的同时,我们也要认真分析制约快速发展中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加以解决,促进安庆更快更好的发展。从城乡规划的角度看,存在一些结构性的差距和弱势,表现在:
一、对外立体交通格局尚需完善。
安庆市境内有国家高速公路3条,省高速公路1条,水运方面,安庆港辖区长江岸线总长247公里,天柱山机场正常开通的航线有3条。在经济发展进入铁路和航空港主导经济发展的阶段,各地都十分重视铁路和航空港建设。铁路和航空港安庆只有运输形式,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多年来安庆交通通道密而不畅,而且一直没有快速通往长三角的交通运输体系,制约了与长三角的联系,影响了安庆的快速发展。
二、内部功能分区不尽合理影响市级经济和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形成若干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中心。多年来受“土地财政”的影响,安庆未能很好地进行城市各个中心的建设。工业区、政务区、居民区、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混杂在一起, 内部功能分区不尽合理。目前,安庆市市辖七县一市,有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12个,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工业园区。但是在现行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各行政区域实际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政府事实上承担着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各地方政府以“我”为主,着力强化经济发展目标,实现比较优势最大化。在竞相加快发展的同时,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极大增加了区域内内耗。园区内产业混杂,园区间产业同质现象严重,这不仅影响到产业聚集效果,也会对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障碍。
三、城市空间拓展与空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
市区及各城镇在土地供应上矛盾突出,滞后的规划及用地规模的限制使一些项目出现无地可用的困境。目前城市西片方向由于靠近石化,随着大观工业园的快速发展、大观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和我省大型建设项目安庆石化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实施,用地发展已经不足。城市北片方向随着大龙山风景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和大桥开发区的快速发展,考虑到国家交通干线规划的江北沿江高速带动,也需要新的发展空间。随着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合铜黄高速、江南沿江高速、安景高速建成通车和宁安城际铁路及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铜九铁路等开工建设,安庆跨江协作发展是必然趋势。这些迫切需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安庆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把握好安庆发展的战略定位,发挥规划对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引领与调控作用,坚持规划先行,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从承接产业转移必须要具备的几个因素出发,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规划工作:
一、高起点、高标准、新视角做好城市总体规划
从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角度,做好大安庆的城市发展规划。以大龙山为发展的城市高地,以桐、怀、枞为核心区域,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合理布局。高起点、高标准、新视角制订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三位一体的城市化规划体系,着力建设桐城、怀宁、枞阳三大城镇组群,望江、潜山、太湖、宿松、岳西经济带。科学合理地做好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规划,调整优化乡镇布局,增强特色产业聚集能力,避免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实现产业转移与集群发展结合,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园区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同时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抓好城市道路、排水、供气、公共交通、通信、绿地系统等专业规划,强化专业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根据安庆未来的产业结构和社会事业的要求,对城区的功能进行分区,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
二、 加速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枢纽型、网络化的交通设施体系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铁路和航空港是安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示范区规划中是完善安庆机场民航设施,安庆应积极争取机场升级,增加开往发达地区、发达城市航线。规划中铁路是重点扩建合肥、芜湖等主要铁路客货运站场,安庆的铁路建设不能满足快速客运。趁这次国家加强沿江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机,争取铁路客运、货运直通长三角、珠三角和武汉都市圈是安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中之重,同时加强港口和公路建设尽一切最大可能早日形成承东启西、通南达北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三、培育和扶植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石化、化工、纺织产业、 “实施国家规划、建设沿江石化产业基地”,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赋予安庆化学工业区的重任,是加速发展化学工业的良机。该工业区是安池铜产业集中区的西片区,即是安庆集中区,将实施“9+2”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700亿元,利税50亿元,基本实现化学工业区一期开发建设目标,把化工区建设成为省市共建的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起步区。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是我市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规划的又一具体体现。它通过华茂技术、管理和品牌等综合优势,通过高标准的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纺织产业创新基地和先进制造基地。工业城规划到2015年,一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利税20亿元。
同时要突出传统产业的配套改造和完善,加速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加快承接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必须与我市的工业化、城镇化、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在依托资源、保护环境、提升产业结构和产业技术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地区经济。
四、是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和功能,增强中心城市承接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推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壮大城市规模,增强服务功能,增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围绕城市大建设和“重点项目突破年”、“宜城崛起推进年”活动,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战略步骤,推进省“861”和市“3231”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推进以政务新区、商务新区、体育中心为龙头的“十大工程”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设计,塑造城市特色形象。加大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和民生工程的规划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城市规模和优势产业明显扩张,城市功能和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公共文明和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更好地完成示范区规划赋予安庆的历史使命。
当前, 示范区各项建设如火如荼,全市上下正齐心合力,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破解经济发展难题为抓手,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把安庆打造成为一个宜商、宜居、宜游的新型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关键词: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规划 建议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长怀向海之心的皖江龙翘首起浪,即将巨龙腾飞。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九个城市之一, 安庆作为安徽省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三大产业组团之一、六大交通枢纽之一的地位在规划中得以明确体现,石油化工、轻工纺织、装备和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和新材料、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优势产业得以进一步确定和显现。随着示范区规划实施,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安庆已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重要功能区。
做为人口大市和资源大市,安庆市辖一市七县三区,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611万人,具有区位、资源、产业、文化和教育、市场、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看到良好的发展态势的同时,我们也要认真分析制约快速发展中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加以解决,促进安庆更快更好的发展。从城乡规划的角度看,存在一些结构性的差距和弱势,表现在:
一、对外立体交通格局尚需完善。
安庆市境内有国家高速公路3条,省高速公路1条,水运方面,安庆港辖区长江岸线总长247公里,天柱山机场正常开通的航线有3条。在经济发展进入铁路和航空港主导经济发展的阶段,各地都十分重视铁路和航空港建设。铁路和航空港安庆只有运输形式,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多年来安庆交通通道密而不畅,而且一直没有快速通往长三角的交通运输体系,制约了与长三角的联系,影响了安庆的快速发展。
二、内部功能分区不尽合理影响市级经济和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形成若干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中心。多年来受“土地财政”的影响,安庆未能很好地进行城市各个中心的建设。工业区、政务区、居民区、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混杂在一起, 内部功能分区不尽合理。目前,安庆市市辖七县一市,有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12个,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工业园区。但是在现行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各行政区域实际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政府事实上承担着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各地方政府以“我”为主,着力强化经济发展目标,实现比较优势最大化。在竞相加快发展的同时,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极大增加了区域内内耗。园区内产业混杂,园区间产业同质现象严重,这不仅影响到产业聚集效果,也会对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障碍。
三、城市空间拓展与空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
市区及各城镇在土地供应上矛盾突出,滞后的规划及用地规模的限制使一些项目出现无地可用的困境。目前城市西片方向由于靠近石化,随着大观工业园的快速发展、大观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和我省大型建设项目安庆石化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实施,用地发展已经不足。城市北片方向随着大龙山风景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和大桥开发区的快速发展,考虑到国家交通干线规划的江北沿江高速带动,也需要新的发展空间。随着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合铜黄高速、江南沿江高速、安景高速建成通车和宁安城际铁路及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铜九铁路等开工建设,安庆跨江协作发展是必然趋势。这些迫切需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安庆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把握好安庆发展的战略定位,发挥规划对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引领与调控作用,坚持规划先行,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从承接产业转移必须要具备的几个因素出发,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规划工作:
一、高起点、高标准、新视角做好城市总体规划
从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角度,做好大安庆的城市发展规划。以大龙山为发展的城市高地,以桐、怀、枞为核心区域,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合理布局。高起点、高标准、新视角制订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三位一体的城市化规划体系,着力建设桐城、怀宁、枞阳三大城镇组群,望江、潜山、太湖、宿松、岳西经济带。科学合理地做好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规划,调整优化乡镇布局,增强特色产业聚集能力,避免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实现产业转移与集群发展结合,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园区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同时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抓好城市道路、排水、供气、公共交通、通信、绿地系统等专业规划,强化专业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根据安庆未来的产业结构和社会事业的要求,对城区的功能进行分区,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
二、 加速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枢纽型、网络化的交通设施体系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铁路和航空港是安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示范区规划中是完善安庆机场民航设施,安庆应积极争取机场升级,增加开往发达地区、发达城市航线。规划中铁路是重点扩建合肥、芜湖等主要铁路客货运站场,安庆的铁路建设不能满足快速客运。趁这次国家加强沿江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机,争取铁路客运、货运直通长三角、珠三角和武汉都市圈是安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中之重,同时加强港口和公路建设尽一切最大可能早日形成承东启西、通南达北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三、培育和扶植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石化、化工、纺织产业、 “实施国家规划、建设沿江石化产业基地”,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赋予安庆化学工业区的重任,是加速发展化学工业的良机。该工业区是安池铜产业集中区的西片区,即是安庆集中区,将实施“9+2”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700亿元,利税50亿元,基本实现化学工业区一期开发建设目标,把化工区建设成为省市共建的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起步区。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是我市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规划的又一具体体现。它通过华茂技术、管理和品牌等综合优势,通过高标准的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纺织产业创新基地和先进制造基地。工业城规划到2015年,一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利税20亿元。
同时要突出传统产业的配套改造和完善,加速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加快承接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必须与我市的工业化、城镇化、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在依托资源、保护环境、提升产业结构和产业技术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地区经济。
四、是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和功能,增强中心城市承接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推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壮大城市规模,增强服务功能,增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围绕城市大建设和“重点项目突破年”、“宜城崛起推进年”活动,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战略步骤,推进省“861”和市“3231”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推进以政务新区、商务新区、体育中心为龙头的“十大工程”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设计,塑造城市特色形象。加大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和民生工程的规划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城市规模和优势产业明显扩张,城市功能和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公共文明和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更好地完成示范区规划赋予安庆的历史使命。
当前, 示范区各项建设如火如荼,全市上下正齐心合力,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破解经济发展难题为抓手,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把安庆打造成为一个宜商、宜居、宜游的新型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