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我做主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60720372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太极功夫扇是笔者所在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丰富新颖、难度不大、易学易练,且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用于練习的扇子在生活中很常见,且颜色鲜艳、外观优美、开合有声,再加上学生熟悉的《中国功夫》歌曲旋律,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学习内容是第一段的前四个动作,主要是以太极的动作为主。教学中,笔者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描述
  课前我在足球场的中圈用太极扇摆设了一个“太极八卦”的图形(图1),以此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学生们看到眼前的场景,好奇心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纷纷议论道:“太极?”“练武的?”“扇子?”……于是我趁机引导学生:“大家能猜到今天学什么内容吗?”“是太极。”学生们争着说出答案。“同学们很聪明,但是只猜对了一部分,今天咱们要学习的新内容是太极扇,不过,今天老师先不教你们,让你们自己学,然后互相教,‘自学成才’怎么样?”听到我这样说,学生们都笑了起来,一个个跃跃欲试的样子,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相信自己,每人都当一回小老师,看哪位小老师教得最好、最称职,最后我们还要评比出‘最棒小老师’和‘最佳学员’,还有奖励哦……”
  学生们首先按照我的要求先做热身活动,绕“太极八卦”图形做变换跑,接着我带领学生们一起做自编扇子操。准备活动结束后,开始进入主题学习。我把全班分成4组,并给他们编号:第一组武当派,第二组少林派,第三组峨眉派,第四组南拳派。分组完毕,我给每组发一块展板,每组学习一个动作,学完后再教其他三组的学生,这样依次轮流学、教。一切就绪,学生们在组长的带领下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先讨论,并进行有序的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看图片文字,有的学生负责做动作,有的学生负责指导动作,配合得很默契。尤其是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把动作再教给其他学生之后,感觉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这个过程让他们对动作的掌握更加牢固,理解得也更加清楚、透彻。
  “真不错,很棒!”“你真不错,有创意!”“动作很大方,加油!”……在巡回指导时,当看到学生表现得好时我就及时地给予表扬与鼓励,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连平时上课不主动的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学习效率提高了很多。
  “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湿润,靠近评价,生命就会舞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清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所以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是很必需、很有效的。更令我意外的是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还创新了队形。结果真的出乎我的预料,和以前的课相比,这节课的学习效果明显好了很多。我心想:真的是我低估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虽然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但是他们却接受得很快,学习效果很好,这样的教学形式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课后小结时一个学生说出了这样的话:“这节课收获很大,以前都是老师在前面教一个动作,自己被动地、懒散地跟着模仿,根本不用动脑子,而通过自学、互教、沟通交流,感觉学到不少,自己的能力和潜能都得到了发挥,同时也感受到了当老师的辛苦。”最后我让学生们分组创编队形并展示,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创编,这既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
  每组展示后,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最后由各组长评出每组的“最棒小老师”和“最佳学员”。获奖的学生每人获得一个“棒棒糖”。虽然奖品很少,但是学生们很开心,很有成就感,这是他们用付出换取的,很有价值。
  游戏活动后,学生们在音乐的背景下进行放松练习,同时我给学生们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并布置课后任务。
  三、案例反思
  这次教学方法的改变让笔者收获很多、领悟很多。正像赞可夫说的那样:“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自己琢磨动作,同伴互相学习,与教师商讨动作,多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和创新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的综合功能,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中国学校体育》: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同样也在探索中不断突破,在突破中不断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体育教研室的努力下,北京市学校体育教育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北京市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请您谈谈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情况(包括课程建设、教师
2019年11月5日,由北京教育学院承担的“国培计划(2019)”——紧缺领域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北京教育学院初中体育教研员班(以下简称“教研员班”)和“国培计划(2019)”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北京教育学院初中体育与健康班(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班”)举行开班式。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陈雁飞、副院长韩兵,各项目团队,及来自28个省(区、市)的100名学员参加了开班式。开班式由
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深入挖掘民族民间体育运动资源,丰富中小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和课外活动内容,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17年5月19日,由首都体育学院指导,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运动协会主办、海淀区香山小学承办的北京市民族民间体育进校园研讨会在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小学举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王定东、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文化处处长韩书进、中小学体育运动协会会长白荣正、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体育协会会长陈
一、校园体育伤害事故的定义  校园体育伤害事故指学生在学校或教师组织的体育教学、大课间活动、学校运动会、体育小竞赛、体育课余训练等从事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包括身体和精神上的损伤。按照责任划分可以分为学校负有全部责任、体育教师或相关组织教师负有全部责任、学生个人责任,以及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中的两者或三者同时各负有一部分责任,具体隋况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同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
一、对“用球拍击球”的理解  研讨中,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教授提出,“用球拍击球关注的是击打动作还是技术?”仅关注用球拍向前将球打出,而非关注击球的动作,这是现在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同样是向前将球打出,当关注的是技术时,选择不同力量、高度、角度击打球,改变球飞行的速度和落点,而不是只重视某一单个动作反复练习。当意识到需要打击出不同速度和落点的球时,身体才会进行调整而做出不同的击打动作。如,转腰增加力
体育课是室外开放式课堂(异常天气除外),尤其是多班同时上课时,跑、跳、投的场地设计,器材的运用,同伴间的互相配合,运动本身的危险性等,让体育课堂教学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为切实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保障课堂安全有序,作为区体育教研员,笔者同时在学校兼课,本文结合地域特点和教学实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课堂环节提出了明确的实施策略,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统一规范教学,规避安全隐患  学期初,区教研中心制
本期话题研讨采用2个案例对比的方式对“操作性动作如何应用”进行探讨,在案例研讨中,参与研讨的教师一致认为案例2设计了更为复杂的运动场域,将传球和射门组合起来,让学生在运动场域中实践脚内侧传球,更加符合足球项目的本质特征。孙喜和指出2个案例都注重了操作方法,没有深入到运动学习的精髓,即教学中没有体现出学生综合、分析和决定的过程。也就是在教学中要根据本节课的目的设计出哪种情况用脚内侧传球,何时用、用完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 [以下简称《课标(2017年版)》] [1]中指出,体育课堂教学要避免在课堂上孤立、静态地进行单个知识点或单项技术的教学……重视问题导向、主动活动和比赛情境创设等。显然,根据《课标(2017年版)》的理念探索高中篮球技术教学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欲以篮球持球交叉步突破的教学为例,探寻基于“实战运用”视角
“全员运动会”作为一种全新的学校运动会模式,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改革学校运动会的首选。“全员运动会”分为2种:一是以袋鼠跳、跳长绳、“两人三足”等趣味体育项目为主的趣味项目全员运动会;二是以篮球、排球、足球等运动项目为主的全员运动会。为了让全员运动会更好地展示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过程,考察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状况,发现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在课堂教学、大课间和运动会等上存在的脱节问题,进而解决全员运动会“展示哪
50m跑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测试学生速度素质的项目,在课堂教学以及测试中发现,学生在50m跑动中身体的稳定性、上下肢协同作用等方面存在问题,从而影响成绩。身体功能性练习是一种高效、科学、系统的练习模式,在此基础上依据小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基础运动能力的特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三阶段”功能性练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50m成绩,形成稳定的动作模式,降低运动损伤风险,使学生在50m跑过程中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