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花八门的教辅资料充斥学校课堂、占满学生书包的现象由来已久,这是一种未被充分重视的学生负担来源。在“双减”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应予以密切关注,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
粗制滥造的教辅资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曾经,不少教辅资料的编者是臨时组建的草台班子,“剪刀加糨糊”编出来的资料往往漏洞百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编写教辅资料的方法进化为复制加粘贴,这样虽然可以避免很多错误,但是由于参编者的水平参差不齐,不少教辅资料也难免落得粗制滥造的结果。再者说,教辅资料的许多知识总结看似很全面、很实用,其实不过是从以往的高考题中总结出来的应试经验,解决过去的问题见效很快,一旦遇到新问题,就会捉襟见肘。不同的学生应该做不同的练习,同一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应该做不同的练习,这是因材施教的要求,也是基本的教育常识。但是,翻开当下的教辅资料,基本上千篇一律,以曾经的考试题、模拟题为蓝本,对知识进行各种总结归纳,有的教辅资料比教材都要厚很多。很多教辅资料枉顾学习的阶段性特点,习题缺少选择性,更谈不上针对性。学生使用这样的教辅资料,很难有好的学习体验。
教辅资料的泛滥助长了师生的惰性。如今,许多教师讲课依靠教辅资料,将其中的知识总结直接搬上PPT,呈现给学生。研究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属性之一。针对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学习阶段,选择适合的教法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适用性的教学练习素材,是教师理应做的事,而不是照搬成套的教辅资料。教辅资料中固然有很多总结,但那都是别人的思考,将之拿过来生搬硬套,难免有南橘北枳之感。另外,教辅材料对教材进行的演绎,看似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实际过多且不当的知识拓展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很多学生会满足于教辅对知识的梳理与解说,不再自己动脑进行归纳和总结,长此以往,难免形成学习惰性。学习的第一要义是自学,学生只有自己钻研、体会,才能内化知识。如果满足于对教辅材料的记诵,会离真正的学习越来越远,最终丧失学习能力。
定价不菲的教辅资料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渠道销售败坏了教育风气。尽管教育部等部门曾明令禁止不得统一为学生征订教辅资料,但教学的统一性使得这些政令在实际执行中大打折扣。教辅资料的销售具有规模效益,一般一所学校或几所学校统一使用。而且,对于选择什么样的教辅资料,学校和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权,在有些学校,这种选择权力甚至被收归校长、年级组或教务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和书商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关系,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另外,现在的教辅资料定价畸高,一套资料动辄上百元,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防范冠以人工智能等名头的变相教辅资料泛滥是当务之急。随着计算机算法的精进,许多打着人工智能旗号的教育网站、App被资本推向校园,点击一下知识点、设置一下题型和分值,一套试卷顷刻生成,借助pad可以实现在线自动批阅,分数通过微信群即时传给家长,教师、家长、网站皆大欢喜,却苦了学生。一旦遇到一些不认真钻研教学却想要提高学生成绩的教师,他们的手轻轻一点,学生可能就要没完没了地练习。而且,这种机器组卷何谈智能性,都是事先设置好的套路罢了。
教辅资料看似只是几本书,却牵涉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出版商、书商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如今,不少教师、家长和学生已经产生教辅依赖症,教辅资料成为尾大不掉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但需要时间、智慧,更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具备魄力和担当。
责任编辑:刘洁
粗制滥造的教辅资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曾经,不少教辅资料的编者是臨时组建的草台班子,“剪刀加糨糊”编出来的资料往往漏洞百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编写教辅资料的方法进化为复制加粘贴,这样虽然可以避免很多错误,但是由于参编者的水平参差不齐,不少教辅资料也难免落得粗制滥造的结果。再者说,教辅资料的许多知识总结看似很全面、很实用,其实不过是从以往的高考题中总结出来的应试经验,解决过去的问题见效很快,一旦遇到新问题,就会捉襟见肘。不同的学生应该做不同的练习,同一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应该做不同的练习,这是因材施教的要求,也是基本的教育常识。但是,翻开当下的教辅资料,基本上千篇一律,以曾经的考试题、模拟题为蓝本,对知识进行各种总结归纳,有的教辅资料比教材都要厚很多。很多教辅资料枉顾学习的阶段性特点,习题缺少选择性,更谈不上针对性。学生使用这样的教辅资料,很难有好的学习体验。
教辅资料的泛滥助长了师生的惰性。如今,许多教师讲课依靠教辅资料,将其中的知识总结直接搬上PPT,呈现给学生。研究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属性之一。针对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学习阶段,选择适合的教法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适用性的教学练习素材,是教师理应做的事,而不是照搬成套的教辅资料。教辅资料中固然有很多总结,但那都是别人的思考,将之拿过来生搬硬套,难免有南橘北枳之感。另外,教辅材料对教材进行的演绎,看似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实际过多且不当的知识拓展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很多学生会满足于教辅对知识的梳理与解说,不再自己动脑进行归纳和总结,长此以往,难免形成学习惰性。学习的第一要义是自学,学生只有自己钻研、体会,才能内化知识。如果满足于对教辅材料的记诵,会离真正的学习越来越远,最终丧失学习能力。
定价不菲的教辅资料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渠道销售败坏了教育风气。尽管教育部等部门曾明令禁止不得统一为学生征订教辅资料,但教学的统一性使得这些政令在实际执行中大打折扣。教辅资料的销售具有规模效益,一般一所学校或几所学校统一使用。而且,对于选择什么样的教辅资料,学校和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权,在有些学校,这种选择权力甚至被收归校长、年级组或教务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和书商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关系,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另外,现在的教辅资料定价畸高,一套资料动辄上百元,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防范冠以人工智能等名头的变相教辅资料泛滥是当务之急。随着计算机算法的精进,许多打着人工智能旗号的教育网站、App被资本推向校园,点击一下知识点、设置一下题型和分值,一套试卷顷刻生成,借助pad可以实现在线自动批阅,分数通过微信群即时传给家长,教师、家长、网站皆大欢喜,却苦了学生。一旦遇到一些不认真钻研教学却想要提高学生成绩的教师,他们的手轻轻一点,学生可能就要没完没了地练习。而且,这种机器组卷何谈智能性,都是事先设置好的套路罢了。
教辅资料看似只是几本书,却牵涉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出版商、书商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如今,不少教师、家长和学生已经产生教辅依赖症,教辅资料成为尾大不掉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但需要时间、智慧,更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具备魄力和担当。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