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指成拳,锻铸应急救援“刀尖子”

来源 :消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纸绣不了花朵,沙滩盖不了高楼。”衡量一座大厦是否稳固,关键要看基石是否牢固。对于森林消防救援队伍来说,“塑强力量体系、磨硬备战本领”是提升核心作战能力的基础。因此,无论抓建还是备战,必须立足消防救援“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能定位,突破地域限制,以“建强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提升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机动救援能力为牵引,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唯有把战场环境搞清楚,把基础课目练强练实,把手中装备练熟练精,这样才能聚合强大的体系力量,掌握克灾制胜的主动权,不负应急救援突击队和国家队的使命。
  以观念更新引领战力转型。当前,诱发灾害形成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处置方法、手段也不尽相同。因此,“仗”未打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显得尤为重要。就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市而言,“山地丘陵众多、植被覆盖率高、地震带活动频”,导致“森林火灾、洪涝霜冻、地质灾害”呈长期高发态势,发生隐患较大。各级要围绕任务所需、职责所系,加快“工作理念、职能定位、指挥体系、训战机制”的“换脑转身”,通过“思想对接、措施对接、行动对接”,深刻理解和把握应急救援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大胆探索新的应急救援理论和作战样式,为战斗力提升打开新的窗口,进而夯实队伍“全时、全域、全要素”的应急救援能力。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着眼遂行跨省区救援任务需要,适时组织力量对重点方向、重点部位,尤其是灾害频发的省区,进行靠前驻防、战场勘察,研究制胜战法、训法,精心绘制涵盖山川、水源、道路等多要素于一体的救援区域图。同时,根据任务性质,科学构建集人员、装备、物资于一体,覆盖全域、多级投送的“战场血管网”,遇有任务,只需轻点鼠标,便可启动医疗保障、装备维修、铁路装载等联动保障机制,为作战单元源源不断地输送“血液”,确保指战员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
  以机制创新激活战力源泉。激励机制关系战斗力,要构建科学的组织形态,让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战斗力建设的源泉竞相奔涌。一是要以敢破敢立的创新勇气,打造运转顺畅、反应快捷的各级联合作战指挥中枢,以及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破解战斗力提升的体制障碍。通过调动和发挥各级各类人员的主观能動性,让人与装备科学组合,形成1+1﹥2的效果。二是要优化队伍结构和人员编成,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把作战单元变得更加精干、编成更加科学,形成战斗力的“最佳拍档”。着眼于打造精锐应急力量,强化充实配备新型作战力量,锻造战斗力的“铁拳”。三是要构建新型消防救援人才培养体系,通选送入学、奖优罚劣,把“单兵”这个战斗力主体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让人才的能动性成为提升运转效能的强大驱动力。
  抢险救援是高危职业,实现“任务完成好,人员无伤亡”也是保障战斗力提升的重要环节。为此,要把依法依规从严治队纳入重要日程。“三定”落地后,要围绕“作风不变、传统不丢、战力不降”的总基调,跟进开展“落新编、创新业、立新功、保稳定”教育整顿,把“五个不动摇”要求和严明执纪贯穿于重塑的方方面面。在引导广大指战员自觉“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做到“思想不松、管理不松、纪律不松、工作不松”的同时,加大纪律执行监督检查,领导机关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常态督检,对于不托底的单位和部分不放心的人、事,则予以重点检查。尤其是执行急难险重任务,要把科学避险、安全避险、紧急避险贯穿检查全程,做到时时有监督、事事有监管,处处有监察、用制度法规和战场纪律为指战员编织一道人身安全“防火网”,使其以优良的作风、顽强的精神,向广大群众展示森林消防队伍主力军、国家队的崭新风貌。
  以素质迭代牵引战力攀升。练兵备战必须紧紧扭住提升队伍整体素质这个“牛鼻子”谋篇布局,不换装备换“脑子”,不变载体强主体,充分释放各级各类人员创新发展的活力。要把增强指战员的战斗素养突出出来,提高熟悉了解和运用信息化装备的能力,做到“一专多能、岗岗联通”,从中发掘战斗力新的潜力值和增长点。结合救援演练,尤其在面对面、背靠背的实战化演练中,让新老队员走上一线,在危机四伏中探求克灾制胜的方法本领。同时,抓基础训练,要把体系中的每个人员、每个要素、每个单元训扎实训过硬,使“山里通、铁脚板、活地图”看家本领人人精通,“人装结合、‘两化’训练、战术合成训练”样样扎实,“灭大火、连续灭火、跨区灭火”的全面备战能力稳固提升。
  在此基础上,各级党委(支部)要以“三个短板、一个不足”为镜子,认真分析、评估、查找抓战斗力建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讨论,医“治”好本领恐慌、能力危机的“改革转制焦虑症”,带领队伍驶入“任务牵引、训战一体、专攻精练、体系发展”的“快车道”。此外,还要构建涵盖任务区域集林情监测、气象水文预报、火险预警报警、地震预警检测、交通监控等信息为一体的共享大数据指挥平台,实现灾害预警监测热点示警、同步感知、实时监测有机结合,确保出现灾情后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响应出动。
其他文献
5年前,我参观海尔集团总部,感叹于她无处不在的企业文化.今天,怒江州电力龙头企业--怒江电网有限公司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蜕变.随着怒江电网企业文化理念在怒江大峡谷诞生,标志
摘要:在搜集、整理建筑施工信息的过程中,将BIM技术予以充分利用可以构建起完善的数据库,这样一来,就可对施工的整个过程展开行之有效的管理。从地铁信号工程来说,切实利用BIM技术能够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可以保证施工更为安全,使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关键词:BIM技术;地铁通信;信号工程;应用策略  一、BIM技术的发展现状  所谓BIM技术,即是建筑信息模型理论,其是在上世纪70年代诞生,并得
摘要:当前,消防工程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提升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对于国家、社会和企业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探讨了影响消防工程施工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消防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随着城市化率的提升,各类建筑不断增多,尤其是高层建筑增多,给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重视建筑消防
摘要:针对现今我国在区域灭火救援力量布局和配置方面的不足进行详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布局的策略,为今后的消防工作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提升我国消防能力。  关键词:区域灭火;救援力量;最优布局研究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生活中可能出现火灾的危险因素增多,比如家用电器使用不当、天然气使用不当,还有一些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存在等,因此,火灾出现的风险大大提高。对此,消防人员必须加强灭火救援力量,以及
企业文化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