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的艺术特色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原创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取材于史实,由王阳明“少年立志”“格竹悟理”“龙场悟道”“平宁王乱”等故事结构而成,艺术地再现了王阳明从一个狂狷少年到心学宗师的心路历程。该剧在戏剧冲突、人物形象和结构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艺术特点,并受到多个媒体的关注和好评。
  关键词:话剧 王阳明 艺术特色
  新世纪以来,浙江省创排的“阳明戏”不仅有姚剧《王阳明》和越剧《王阳明》,还有绍兴文理学院创排的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 取材于史实,由王阳明“少年立志”“格竹悟理”“龙场悟道”“平宁王乱”等故事结构而成。整部话剧无论是从编剧到导演,还是从舞美设计到服装、道具,都是由绍兴文理学院师生独立创作完成。编导通过多种艺术手法,鲜明地刻画了王阳明执着、正直和仁爱的性格特点,艺术地再现了王阳明从一个狂狷少年到心学宗师的心路历程。在戏剧冲突、人物形象和结构等方面,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都有着一定的艺术特点,因而该剧一经上演就获得了绍兴文理学院广大师生的好评,也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一、戏剧冲突
  “一出戏没有冲突就会气氛冷清”a,戏剧冲突是戏剧创作的基本特征。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把性格各异的人物组合到一起,并营造出许多精彩的戏剧冲突,而且还紧扣着这些人物的生活境遇及其发展变化,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该剧一开始的父子冲突这场戏,将王阳明与父亲王华之间的冲突表现得十分扣人心弦。王华一心想让王阳明考取功名,却发现王阳明不去学堂学习反而天天在钻研兵法,于是就爆发了少年王阳明立志成圣贤与父亲斥责其狂妄的矛盾冲突。对王华而言,王家是书香门第,他当然想让儿子像自己一样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但是王阳明却一心只想成为圣贤,向往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该剧一开始的这一段父子冲突一下子吸引着观众的兴趣和注意,也鲜明地显现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另一场“龙场悟道”的戏是王阳明成圣路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是他与朱熹冲突的爆发点。二人唇枪舌剑,充满了艺术张力。在矛盾冲突中,王阳明突破了理学的禁锢,完成了从程朱理学到“心即理”的转变,他终于找到了成圣的人生方向。此外,还有王阳明和皇帝朱厚照的矛盾冲突也比较精彩。在“平宁王乱”这场戏中,朱厚照阻扰王阳明平宁王乱,希望自己能亲手抓住宁王,把平叛逆贼的功劳归于自己。但王阳明为了早点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在皇帝未到之前就平叛成功。于是,王阳明平宁王乱就引起了朱厚照的不满,两人的冲突随着剧情一步步地走向高潮。富有戏剧性的情节从侧面显示出王阳明和皇帝截然不同的价值观,皇帝为的是赢得战败宁王的虚名,而王阳明是真正的以百姓为念。王阳明所做的一切,是源于自己内心的良知,折射出他人格的魅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除了和他人的冲突,剧中的王阳明也一直不断地在和自己的内心作斗争。他强烈的思想矛盾斗争来自其如何面对理想、家庭、官场和国家。在价值选择面前,他选择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并一次次获得思想上的开悟,最终实现了自我超越。该剧的戏剧冲突无处不在,在一连串的矛盾冲突中,凸显了王阳明伟岸的形象。同时,该剧丰富的戏剧冲突深刻切入到王阳明的人生体验中,并与其命运处境达成了矛盾统一,使话剧更具艺术张力,也使观众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感。
  二、人物形象
  作为一部传记体历史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王》生动地讲述了王阳明由一个狂狷的少年逐渐成长为心学一代宗师的心路历程,成功地塑造了王阳明的圣贤形象。王阳明从小志向远大,立志成为圣人。进入仕途后,他为官清正,不随波逐流。当宦官刘瑾乱政时,无人敢上书进谏,王阳明坚守内心之道,积极向皇帝进言。在与奸党的斗争中,尽管王阳明落得身陷囹圄的下场,但他仍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意志转危为安,这些“展现了王阳明无比强大、无比光明的内心”b。当面对宁王的威逼利诱时,王阳明将生死置之度外,并與之周旋,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王阳明一直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剧作为我们展现的正是“儒家一代宗师和‘心学’集大成者可敬可佩的形象”c。在剧中,王阳明的性格特点正是通过众多的故事情节多层次地表现出来,最终达到了人物形象的完美统一。
  黑格尔曾说:“艺术创作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d艺术创作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行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艺术想象。在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中,王阳明的夫人诸玉的出现就充分体现了该剧创作者的想象力,这一角色完全是靠编剧的想象塑造出来的。作为全剧的女主角,诸玉在丈夫王阳明成圣的道路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他人生道路的支持者和慰藉者。她说:“他立志成圣,却总要有人,为他候着这人间路。”诸玉一直理解并支持丈夫的决定,她每次与王阳明的深入交流,都能直击王阳明的困惑。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夫妻交流,王阳明的心绪才得以更全面的流露,得到了思想上的启发。可以说,诸玉是王阳明成圣背后的重要推进者。
  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另一个重要角色是宁王朱宸濠。作为反面人物,朱宸濠与朝中奸党狼狈为奸。为了当皇帝,他弃百姓的安危而不顾而起兵叛乱。王阳明临危受命,平定了叛乱,避免了国家的动乱,使江西百姓免遭战火之苦。王阳明在这一过程中显示了其胸怀天下的品格,也表现了其军事天才的形象。除了一些主要人物,剧中的其他次要人物形象也同样比较鲜活。如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一开始他斥责王阳明的狂妄,后来慢慢转变了自己的态度,最终认同了王阳明所做的一切。像这样的不断转变,使剧中王华等人的形象更丰富立体,也使该剧更具思想深度。
  三、穿插式结构
  在全剧的构思上,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采用了“穿插式结构”。所谓“穿插式结构”,就是“以大量的穿插作为基本手段来安排和组织情节结构”e。它突破了戏剧的“三一律”,时间上可以大幅度跳跃,地点也可以频频变换,叙事相对来说比较开放,剧情发展也更加波澜起伏。该剧以王阳明的成圣之路为主线,围绕王阳明的亲情、爱情、友情而展开,勾勒出王阳明思想发展的心路历程。各种情感的交织,也使得王阳明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可感。他有过迷惘与痛苦,煎熬与挣扎,经过了一场场精神风暴,但他最终没有放弃理想,而是选择坚持立志成为圣人的道路,用良知与知行来照亮人心,而他的生命光芒就在这一次次的艰难抉择中迸射出来。该剧不仅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温度的王阳明形象,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感,而且还巧妙地把抽象的心学思想融入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中,并以多种方式来对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学思想进行形象阐释。   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很好地运用主线副线并行的叙事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地突显了王阳明心路历程的转变,使话剧传达出更丰富的艺术构思和价值理念,充分体现了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该剧改变了中国传统戏曲“一人一事”的叙事结构模式,剧中除了主线之外,还有多条副线交错并行,构成了完整的叙事线索。例如剧中穿插了宁王朱宸濠威逼王阳明夫人诸玉的情节、朱厚照和朱宸濠对话冲突的情节等。这些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剧情紧张曲折地向前发展。同时他们之间的冲突碰撞,也为话剧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紧紧扣住观众的心弦。此外,该剧还巧妙地加入了钱德清和弟子间的对话穿插,来实现灵活自由的时空转化。钱德清和弟子的一问一答的方式不仅交代了幕前情节, 而且剧中几条重要的情节线索也被牵引出来。在全剧中,钱德清和弟子共有五次出现在舞台上讲述王阳明成为圣人的故事,使得王阳明的故事不再平铺直叙,而这不仅扩展了戏剧的审美时空,也增强了戏剧的連续性和观赏性。
  总之,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注重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相统一,围绕王阳明一生中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来展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传奇人生。话剧建立在足够的史实基础之上,因此其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更加具有可信度。剧中的人物语言既精炼生动,又充满着个性色彩。该剧在戏剧冲突、人物形象和戏剧结构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艺术特点,因而受到多个媒体的关注和好评。同时,该剧是“对绍兴名士文化进行的一次现代性阐释”f,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时代特色,实现了让绍兴阳明文化资源“活起来”的目的。
  a 〔美〕 L·埃格里:《编剧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217页。
  b 沈卫莉:《文理学子创排话剧〈王阳明〉》,《绍兴日报》2019年5月20日。
  c 郑荣健:《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在浙江绍兴首演》,《中国艺术报》2019年10月18日。
  d 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43页。
  e 王建高、邵桂兰:《浅谈“穿插式结构”》,《当代戏剧》1985年第3期,第7页。
  f 周能兵:《“三道坎”演绎阳明传奇一生》,《绍兴晚报》2019年5月21日。
  (指导老师:卓光平)
  作 者: 王银华,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本科生。
  编 辑:赵红玉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在改造英国SA80(L85/L86)步枪项目获得成功后,HK公司开始了HK416 增强型卡宾枪的项目计划。针对现役5.56mm口径卡宾枪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实战中所暴露的一些缺陷,雄心勃勃的HK公司意欲打造一支性能更出色的增强型卡宾枪来满足军方的需求,特别是满足特种作战条件下对武器性能要求极为苛刻的特战部队需要。  HK416卡宾枪是HK公司正式命名的型号,先前披露的HKM4卡宾枪是其早期试验型号。H
掷弹枪是一种特立独行的早期步兵支援武器,它是在尾杆式枪榴掸以及迫击炮的雏形——掷雷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后世各种榴弹发射器的直系祖先之一。掷弹枪可以看作是把枪,炮两种武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尝试,试图在保持武器体积、质量较小的前提下发射较大威力的爆炸或特种弹。日本很早就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基本实现了掷弹枪的实用化,一、二战期间曾研制出多种型号的掷弹枪及类似武器。    本文所称的掷弹枪在
在2007年9月11日举行的伦敦国际防务展上,瑞典萨伯系统公司展出了其研制的新型Trackfire遥控武器站。据悉,该系统已安装在装甲人员输送车上进行了发射试验。Trackfire遥控武器站目前正处于预生产阶段,研制工作预计于2007年年底完成。  与其他遥控武器站系统相比,Trackfire遥控武器站具有更好的性能,文口稳定性良好,可在穿过越野地形时确保武器的正常发射;自动搜索与跟踪能力更强,可
特种手榴弹    日军在二战期间装备、使用过的手榴弹除上述几种外,还有一些虽然不太常见,但设计或原理相当有特色的特种手榴弹。    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    99式磁性反坦克手榴弹是为了提高单兵反坦克能力,于1939年研制成功并装备日军的一种手榴弹,其依靠较大的装药量来毁伤敌方装甲目标。该弹的外形与众不同,其主体是一个圆盒,四周均布有4块长方形磁铁,其中两块磁铁中间有一个突出的较长的引信,因此
53式轻机枪详解    53式轻机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鱼腮撑板式闭锁方式,只能连发发射。该枪发射53式7.62mm步/机枪弹,使用47发弹盘供弹,一般每挺机枪配6个弹盘,分装在3个弹盘袋中携带。全枪质量9.26kg(含两脚架和空弹盘),装满弹的弹盘质量2.8kg,枪管质量1.8kg全枪长1272mm,枪管长605mm,内有4条导程为240mm的右旋膛线;气体调节器有3个尺寸不同的孔,以满足机枪在
摘要:《美国悲剧》的第三卷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庭审,辩方律师为了打赢官司帮克莱德脱罪设计了几个辩护的版本,而检察官则发誓要判克莱德有罪。双方在庭上进行了精彩的叙事,为了让法官和陪审团成员信服,他们的叙事必须保持连贯性,即时间、因果关系及情节上的连贯。  关键词:庭审时间线因果关系情节 连贯性  由20世纪美国文学中第一位杰出作家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所创作的最长小说《美国悲
摘 要: 用典是词人抒发内心感受的高超艺术手法,既构思巧妙又意蕴深邃。辛弃疾是古代词史中的用典大家,《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更是将典故运用得淋漓尽致,将词人与典故合二为一达到精妙的效果。通过对这首词的用典赏析,可以点带面地了解辛弃疾用典的来源与深意。  关键词:辛弃疾 用典 赏析  用典是一种传统的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歌、散文、骈文等各种文体中被广泛应用。辛弃疾作词熔经铸史,豪迈旷达,化腐朽为神奇
张作友 张健华 编译    一战结束后,世界重归和平,但是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显得非常脆弱,一些小的事件可能就会引起一场大的冲突。全欧洲的军事机构都对此心存忧虑,法国从刚结束的战争中得到的教训就是用新式武器尽快武装自己,但研制出的武器并不都能如愿装备部队。本文介绍的就是一支时运不济的冲锋枪,虽历经长期研制,但在大量生产前即被淘汰……    1921计划    一战后,法国政府清楚地认识到国内步兵装备已
SV98狙击步枪出自俄罗斯轻武器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伊热夫斯克兵工厂,于20世纪末研制成功,并很快得到国内治安机构的认可,签下了首批订单。但由于俄罗斯军方制式武器考核程序中必经的国家靶场试验和部队试用的周期比较长,因此直到2005年底才被正式采纳。  与俄军之前装备的SVD和VSS狙击步枪强调战术灵活性不同,SV98狙击步枪的战术定位专一而明确:专供特种部队、反恐部队及执法机构在反恐行动、小规模
俞敏洪鼓励大家要成为大树,但我觉得,也要允许大家每天不再元气满满,要允许有人灰心丧气。我觉得“丧”其实不是一种自暴自弃,不是当不了大树,就让我堕落成一颗草吧,而是作为一颗草,我依然用尽全力地疲惫生活着,这才是“丧”的核心,如果完全堕落了或是放弃自己了,就不会“丧”了。  豆瓣红人 曾良君  “丧文化”,我觉得本质是“悲而不伤”,那些产品名称和文案表达的是一种真实的情绪,听惯了铺天盖地的“鸡汤”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