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分解模型,本文分析了2004~2010年江西省服务业生产率的变化。结论表明,江西省的全要素生产率较强的增长性,主要源于技术效率的改进,因此政府有必要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促进这种融合的趋势。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Malmquist指数
一、 引言
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学者的重要课题内容,现已经有许多对于全国以及重要省、市、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成果发表。章祥荪、贵斌威(2008)通过使用1978~2005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杨向阳、徐翔(2006)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是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引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也因技术进步水平的不同导致东中西部各区增长差异,而徐宏毅等也发现,技术进步成为1992~2002年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力。总体而言,上述实证研究对于认识中国服务业的增长过程与质量,促进中国服务业发展,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应说明的是,这些研究主要针对国家整体以及重要省市,缺乏对于江西省服务业的专门性研究和指导作用。本文在各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以2004~2010年江西服务业中的10个行业的数据为基础,采用DEA模型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和探讨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二、 全要素生产率估计模型
本文采用Fare等构建的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进行分析。具体地说,Malmquist指数可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技术进步;另外一部分是技术效率的改善。这个拆分对发展中的转型国家非常有意义,因为像中国这样处于制度转型期的经济体存在很多效率问题,所以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应包含技术进步,还应包含效率的提高。
1.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解。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大于等于1意味着,这些年份的行业的生产是有效率的且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小于1则意味着生产是无效率的且在边界内部。技术进步的经济含义代表生产领域中技术更新速度的快慢和技术推广的有效程度。以一种投入和一种产出为上面(2)、(3)这两个公式就分别表示的是技术效率(TE)和技术进步(TH)。
2.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求解。假设服务业存在K个行业,在t=1,2,…,N个时期,使用n=1,2,…,N 另外三个距离的函数的求法可类推,本文不再赘述。
三、 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及分解
在本文中,我们把服务业的10个行业分别作一个生产决策单位,运用由Fareeal(1994)改造的DEA方法来构造在每一个时期服务业各行业的生产最佳实践前沿面。把每一个行业的生产同最佳实践前沿面进行比较,从而对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进行测度,再把各行业的值加权平均得到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值。
从时期t到时期t+l时期,度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Malmquist指数的公式为:
式(5)中TE指数测度了从时期t到时期t+l每一个决策单元对生产技术前沿的追赶程度即技术效率,TH指数测度了生产技术边界在时期t到时期t+l之间的移动情况即技术进步。当某一变化率大于1表示其是生产率提高的源泉,反之则是导致生产率降低的根源。如技术效率(TE)为1的年份意味着,这些年份的行业的生产是有效率的且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小于1的意味着生产是无效率的且在边界内部。
四、数据选择、处理及来源
1.数据选取。由于我国服务业统计工作较为滞后,数据缺失比较严重,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04年到2011年年共7期的《江西统计年鉴》,选取了江西省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TSP)、批发和零售业(WRT)、住宿和餐饮业(ARS)、金融业(FIN)、房地产业(RET)、等10个行业进行研究。
2.数据处理。采用服务业各行业的面板数据来测算江西省的服务业生产率。实证分析数据选择和处理如下:(1)产出指标。用江西省服务业各行业的产出总值(亿元)表示产出水平,并用2004年不变价格指数进行缩减。(2)投入指标。全要素生产率(TFP)是表示全部投入要素的产出效应水平,因而TFP的增长率可以认为是衡量经济效益提高和集约化增长的综合性指标。但在实际研究中,由于实际投入要素种类很多且无法进行横向比较,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考虑劳动力、资金、能源等几个具有决定性主要投入要素。本文的投入要素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服务业发展特点,选择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两个投入指标,劳动力投入采用服务业各行业年底从业人數(万人)表示,资本投入用服务业各行业的资本存量来衡量。一般地,该数据可以根据有关资本形成以及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推算而得。这旱根据国际通用的永续盘存法进行估计,定义本期的资本存量为上一期的资本存量加上当年的投资,再减去折旧,即:
其中K为服务业i行业t年的实际资本存量,k为服务业i行业t-1年的实际资本存量,P为服务业i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I为服务业i行业t年的名义投资,δ为服务业i行业t年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受统计数据的限制,无法估算出服务业各行业全部的固定资本投入,因此,采用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来代替。为了估计资本存量的初始值本文采用Kohli方法的,取6%的折旧率。
五、实证分析
运用DEAP软件计算了2004~2010年7年间江西省服务业逐年的生产率指数,并进行了分解。然后将各行业的计算结果进行汇总平均后得到江西服务业TFP的总体增长状况。得到以下图表。
数据来源:《江西省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
表1、表2、表3分别为使用DEAP 软件计算得到的江西省服务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改进(EFFCH)和技术进步(TECH)结果。我们可以发现,2004~2010年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10%,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改进,其平均增长率为6.5%,而同期技术进步的平均增长率为4.1%。可以看出技术效率的提高是推动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
六、结论
1.江西省服务业的TFP总体上表现出了较强的增长态势。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区际、国际贸易和投资对于TEP的增长有着重要作用。对TFP变动的进一步分解我们发现,服务业TFP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改进,因而未来技术效率的提高对服务业TFP的增长有着决定性作用。
2.以2008年为分界点,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较大跌幅,主要是因为次贷危机影响,导致江西省服务业整体的疲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进都未起到重要作用。
3.中国服务业整体发展的实践所证明,要提高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仍需要同时重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否则,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将是有限的。加快江西省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对提高服务业技术效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此外,如能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服务业将会实现较快增长。
参 考 文 献
[1]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徐宏毅,欧阳明德.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4):73~76
[3]杨向阳,徐翔.中国服务业生产率与规模报酬分析.财贸经济.2004,(11):77~82
[4]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世界经济.2005(5):46~53
[5]何新安,熊启泉.1993~2005年广东农业生动与分解[J].南方经济.2009(2):69~79
[6]郑晶,温思美.广东农业经济增长效率分析:1993~2004[J].农业技术经济.2008(3):17~24
[7]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经济学家.2002(3)
项目基金:本文系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项目“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成果。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Malmquist指数
一、 引言
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学者的重要课题内容,现已经有许多对于全国以及重要省、市、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成果发表。章祥荪、贵斌威(2008)通过使用1978~2005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杨向阳、徐翔(2006)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是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引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也因技术进步水平的不同导致东中西部各区增长差异,而徐宏毅等也发现,技术进步成为1992~2002年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力。总体而言,上述实证研究对于认识中国服务业的增长过程与质量,促进中国服务业发展,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应说明的是,这些研究主要针对国家整体以及重要省市,缺乏对于江西省服务业的专门性研究和指导作用。本文在各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以2004~2010年江西服务业中的10个行业的数据为基础,采用DEA模型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和探讨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二、 全要素生产率估计模型
本文采用Fare等构建的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进行分析。具体地说,Malmquist指数可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技术进步;另外一部分是技术效率的改善。这个拆分对发展中的转型国家非常有意义,因为像中国这样处于制度转型期的经济体存在很多效率问题,所以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应包含技术进步,还应包含效率的提高。
1.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解。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大于等于1意味着,这些年份的行业的生产是有效率的且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小于1则意味着生产是无效率的且在边界内部。技术进步的经济含义代表生产领域中技术更新速度的快慢和技术推广的有效程度。以一种投入和一种产出为上面(2)、(3)这两个公式就分别表示的是技术效率(TE)和技术进步(TH)。
2.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求解。假设服务业存在K个行业,在t=1,2,…,N个时期,使用n=1,2,…,N 另外三个距离的函数的求法可类推,本文不再赘述。
三、 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及分解
在本文中,我们把服务业的10个行业分别作一个生产决策单位,运用由Fareeal(1994)改造的DEA方法来构造在每一个时期服务业各行业的生产最佳实践前沿面。把每一个行业的生产同最佳实践前沿面进行比较,从而对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进行测度,再把各行业的值加权平均得到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值。
从时期t到时期t+l时期,度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Malmquist指数的公式为:
式(5)中TE指数测度了从时期t到时期t+l每一个决策单元对生产技术前沿的追赶程度即技术效率,TH指数测度了生产技术边界在时期t到时期t+l之间的移动情况即技术进步。当某一变化率大于1表示其是生产率提高的源泉,反之则是导致生产率降低的根源。如技术效率(TE)为1的年份意味着,这些年份的行业的生产是有效率的且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小于1的意味着生产是无效率的且在边界内部。
四、数据选择、处理及来源
1.数据选取。由于我国服务业统计工作较为滞后,数据缺失比较严重,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04年到2011年年共7期的《江西统计年鉴》,选取了江西省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TSP)、批发和零售业(WRT)、住宿和餐饮业(ARS)、金融业(FIN)、房地产业(RET)、等10个行业进行研究。
2.数据处理。采用服务业各行业的面板数据来测算江西省的服务业生产率。实证分析数据选择和处理如下:(1)产出指标。用江西省服务业各行业的产出总值(亿元)表示产出水平,并用2004年不变价格指数进行缩减。(2)投入指标。全要素生产率(TFP)是表示全部投入要素的产出效应水平,因而TFP的增长率可以认为是衡量经济效益提高和集约化增长的综合性指标。但在实际研究中,由于实际投入要素种类很多且无法进行横向比较,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考虑劳动力、资金、能源等几个具有决定性主要投入要素。本文的投入要素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服务业发展特点,选择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两个投入指标,劳动力投入采用服务业各行业年底从业人數(万人)表示,资本投入用服务业各行业的资本存量来衡量。一般地,该数据可以根据有关资本形成以及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推算而得。这旱根据国际通用的永续盘存法进行估计,定义本期的资本存量为上一期的资本存量加上当年的投资,再减去折旧,即:
其中K为服务业i行业t年的实际资本存量,k为服务业i行业t-1年的实际资本存量,P为服务业i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I为服务业i行业t年的名义投资,δ为服务业i行业t年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受统计数据的限制,无法估算出服务业各行业全部的固定资本投入,因此,采用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来代替。为了估计资本存量的初始值本文采用Kohli方法的,取6%的折旧率。
五、实证分析
运用DEAP软件计算了2004~2010年7年间江西省服务业逐年的生产率指数,并进行了分解。然后将各行业的计算结果进行汇总平均后得到江西服务业TFP的总体增长状况。得到以下图表。
数据来源:《江西省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
表1、表2、表3分别为使用DEAP 软件计算得到的江西省服务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改进(EFFCH)和技术进步(TECH)结果。我们可以发现,2004~2010年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10%,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改进,其平均增长率为6.5%,而同期技术进步的平均增长率为4.1%。可以看出技术效率的提高是推动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
六、结论
1.江西省服务业的TFP总体上表现出了较强的增长态势。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区际、国际贸易和投资对于TEP的增长有着重要作用。对TFP变动的进一步分解我们发现,服务业TFP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改进,因而未来技术效率的提高对服务业TFP的增长有着决定性作用。
2.以2008年为分界点,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较大跌幅,主要是因为次贷危机影响,导致江西省服务业整体的疲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进都未起到重要作用。
3.中国服务业整体发展的实践所证明,要提高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仍需要同时重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否则,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将是有限的。加快江西省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对提高服务业技术效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此外,如能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服务业将会实现较快增长。
参 考 文 献
[1]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徐宏毅,欧阳明德.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4):73~76
[3]杨向阳,徐翔.中国服务业生产率与规模报酬分析.财贸经济.2004,(11):77~82
[4]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世界经济.2005(5):46~53
[5]何新安,熊启泉.1993~2005年广东农业生动与分解[J].南方经济.2009(2):69~79
[6]郑晶,温思美.广东农业经济增长效率分析:1993~2004[J].农业技术经济.2008(3):17~24
[7]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经济学家.2002(3)
项目基金:本文系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项目“江西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