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孩子》是我读的哈佛大学罗伯特·帕特南教授的第二本书,之前的《独自打保龄球》讲的是,美国人民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孤岛”,大家越来越少联系,以往美国那种发达的社团主义,今天已经很少见。作者对此表示了深深的忧虑。
新书的完整英文标题是“我们的孩子—处于危机中的美国梦”。罗伯特·帕特南在此书中告诉我们,美国社会不仅盛行“孤岛主义”,以往吸引全世界移民前往的美国梦,也不再像以往那么美好。原因很简单,美国社会的阶层愈来愈固化,中上层社会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愈来愈多的资源支持,而底层孩子越来越难以获得这些资源。这种状况加剧了孩子出生时就存在的阶层差距,导致美国社会阶层差距越来越大。
罗伯特·帕特南感慨,美国底层孩子不再像他儿时那样,有着多种社会支撑,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美国梦逐渐在褪色,处于危机中也不再是危言耸听。
为了探讨美国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获资源的阶层差距,罗伯特·帕特南从家庭、学校、社区等角度,具体展开分析。
在家庭教育这块,中产阶层家庭在对孩子的陪伴上舍得花时间,比如晚上给孩子讲故事、在晚餐中家庭成员对话时注重对孩子的教育等,总体上说来是致力于培养自主、独立、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而下层阶级父母则更注重孩子的服从,也很少注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等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差异,对孩子人格和思考能力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在学校层面,罗伯特·帕特南通过比较中产阶层子弟汇聚的特洛伊中学和底层孩子居多的圣安娜中学,说明孩子成长差异的重要因素其实并不是学校条件,而更多是孩子原生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影响。在章节开头,作者用了一张表格,显示两所中学教学资源的差别并不大,差别大的是学生的各种成绩。这背后原因即是中学“生源”群体的不同。
随后,作者列举了中层阶层家庭和底层家庭的故事—他们的孩子分别在上述两所中学,最终得出结论:两所中学孩子成绩的差异,最终取决于“你的同学是谁”,这很重要。作者在章节最后指出,美国的学校目前已经成为“共鸣器”,即同辈群体的相互影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
从邻里社区角度,罗伯特·帕特南揭示,中产阶层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得到的社会资本,比如社会关系等,要远比底层家庭子女多得多。美国社会学研究中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在个人成长关键阶段,“弱关系”可能比“强关系”更有用。而章节中的故事显示,美国中产阶层家庭孩子获得的“弱关系”要远胜底层家庭孩子。他们父母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给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弱关系”。而底层家庭的孩子则感觉生活在“孤岛”中,孤立无援。
作者在文中判断,美国的社会关系网正在“由外向内塌陷”;也就是说,美国人的社会关联越来越少,越来越退回到家庭中。这和作者在《独自打保龄球》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这本书是写美国阶层教育的差异,对我们认识美国教育和社会阶层流动,有着很好的帮助;它对当下处于教育焦虑中的中国中产家庭,对有关部门制定教育政策避免贫困再生产等,也有启发意义。
在孩子到底要不要去美国读中学,在国内如何选择孩子就读的学校,以及该如何培养孩子等问题上,中国中产家庭有着相似的焦虑和困惑。
通过此书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国的优质中学和中国的一样,学习压力很大,孩子在里面一样有繁重的学习任务。中国的中产家庭要送孩子去美国读中学,必须是去优质中学,而且,关键的关键是这所中学的学生家庭背景。因为同学背后的家庭,在同学成长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效果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学习风气。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中国的中产家庭选择国内学校。笔者以前听朋友介绍,在孩子就读学校的选择上,生源很重要。就以笔者很多同事孩子去的小学—金陵小学为例,有朋友分析,里面老师和教学在南京市未必是最好,但里面很多都是南大老师家的孩子,南大老师对孩子的教育都很看重,因此该学校是孩子上学的比较好的选择。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从教育学角度讲,也是这个道理:孩子的成长,学校只是一部分因素,更多是家庭教育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所以,这本书给中国中产家庭教育的第二个启示,就是要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
从哪些角度注重呢?除了中国家长都知道的金钱投入,给孩子报各种班之外,还需要投入时间陪伴,并且更多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注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注重启发,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尊自强。孩子的服从只能体现在对一些文明底线的认识上,其他领域,更多要引导孩子去认识和思考。包括在孩子未来的大学专业和就业方向的选择上,家长更应给孩子多介绍他感兴趣方向的信息,让孩子在比较中去选择。
书中美国精英家庭教育有两点,很值得中国家长借鉴。
第一点,美国精英家庭经常会让孩子在14岁开始工作。用书里案例中一个精英家庭孩子的话讲,他内心里不愿意去打工,但是这段经历让他明白了工作的价值,对他的成长很有意义。中国家长里,很少能认识到这一点并这么去做的。中国家长更多是让孩子好好学习,其他事情不要管。其实,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全面成长,他在这个领域的成长,往往会触动和推动其他领域的成长。在这一点上,触类旁通是有道理的。
第二点,就是一个精英家庭的孩子不愿意继承家庭产业,想選择消防员这个职业。他父亲就给了他当地消防队长的电话,并且要求孩子亲自打通这个电话,去了解消防员这个职业,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决定。还有一个精英家庭的孩子,想选择医生这个职业,他的父母随机安排他去医院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到底是否适合这个职业。
这一点,对中国家长也很有借鉴意义。很多中国家长在给孩子选职业包括大学所读专业时,不是从孩子是否适合的角度,而是从社会收入和地位的角度,来给孩子选择。这样看起来没问题,但在实际过程中还会出现问题,尤其是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是否适合。而且,上述故事中,美国精英家长注重引导孩子自己去接触和认识社会、反思自我,这种方式也值得中国家长借鉴学习。
对于有关部门来说,现在中央政府强调“精准扶贫”。其实,教育在“脱贫”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作用。而且,政府在带领民众“脱贫”过程中,更要注意避免贫困再生产。因为,父母精神和心理意义上的贫困,在子女教育中会有显现和影响。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引导民众脱贫,更要注重在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支持,包括对邻里社区关系的建设。
相较于逐渐褪色的美国梦,中国梦在日趋闪亮。而从帕特南教授这本书中,我们仍可以学到很多。
新书的完整英文标题是“我们的孩子—处于危机中的美国梦”。罗伯特·帕特南在此书中告诉我们,美国社会不仅盛行“孤岛主义”,以往吸引全世界移民前往的美国梦,也不再像以往那么美好。原因很简单,美国社会的阶层愈来愈固化,中上层社会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愈来愈多的资源支持,而底层孩子越来越难以获得这些资源。这种状况加剧了孩子出生时就存在的阶层差距,导致美国社会阶层差距越来越大。
罗伯特·帕特南感慨,美国底层孩子不再像他儿时那样,有着多种社会支撑,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美国梦逐渐在褪色,处于危机中也不再是危言耸听。
多元视角下的阶层固化
为了探讨美国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获资源的阶层差距,罗伯特·帕特南从家庭、学校、社区等角度,具体展开分析。
在家庭教育这块,中产阶层家庭在对孩子的陪伴上舍得花时间,比如晚上给孩子讲故事、在晚餐中家庭成员对话时注重对孩子的教育等,总体上说来是致力于培养自主、独立、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而下层阶级父母则更注重孩子的服从,也很少注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等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差异,对孩子人格和思考能力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在学校层面,罗伯特·帕特南通过比较中产阶层子弟汇聚的特洛伊中学和底层孩子居多的圣安娜中学,说明孩子成长差异的重要因素其实并不是学校条件,而更多是孩子原生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影响。在章节开头,作者用了一张表格,显示两所中学教学资源的差别并不大,差别大的是学生的各种成绩。这背后原因即是中学“生源”群体的不同。
随后,作者列举了中层阶层家庭和底层家庭的故事—他们的孩子分别在上述两所中学,最终得出结论:两所中学孩子成绩的差异,最终取决于“你的同学是谁”,这很重要。作者在章节最后指出,美国的学校目前已经成为“共鸣器”,即同辈群体的相互影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
从邻里社区角度,罗伯特·帕特南揭示,中产阶层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得到的社会资本,比如社会关系等,要远比底层家庭子女多得多。美国社会学研究中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在个人成长关键阶段,“弱关系”可能比“强关系”更有用。而章节中的故事显示,美国中产阶层家庭孩子获得的“弱关系”要远胜底层家庭孩子。他们父母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给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弱关系”。而底层家庭的孩子则感觉生活在“孤岛”中,孤立无援。
作者在文中判断,美国的社会关系网正在“由外向内塌陷”;也就是说,美国人的社会关联越来越少,越来越退回到家庭中。这和作者在《独自打保龄球》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对中国父母们的启示
这本书是写美国阶层教育的差异,对我们认识美国教育和社会阶层流动,有着很好的帮助;它对当下处于教育焦虑中的中国中产家庭,对有关部门制定教育政策避免贫困再生产等,也有启发意义。
在孩子到底要不要去美国读中学,在国内如何选择孩子就读的学校,以及该如何培养孩子等问题上,中国中产家庭有着相似的焦虑和困惑。
通过此书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国的优质中学和中国的一样,学习压力很大,孩子在里面一样有繁重的学习任务。中国的中产家庭要送孩子去美国读中学,必须是去优质中学,而且,关键的关键是这所中学的学生家庭背景。因为同学背后的家庭,在同学成长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效果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学习风气。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中国的中产家庭选择国内学校。笔者以前听朋友介绍,在孩子就读学校的选择上,生源很重要。就以笔者很多同事孩子去的小学—金陵小学为例,有朋友分析,里面老师和教学在南京市未必是最好,但里面很多都是南大老师家的孩子,南大老师对孩子的教育都很看重,因此该学校是孩子上学的比较好的选择。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从教育学角度讲,也是这个道理:孩子的成长,学校只是一部分因素,更多是家庭教育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所以,这本书给中国中产家庭教育的第二个启示,就是要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
从哪些角度注重呢?除了中国家长都知道的金钱投入,给孩子报各种班之外,还需要投入时间陪伴,并且更多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注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注重启发,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尊自强。孩子的服从只能体现在对一些文明底线的认识上,其他领域,更多要引导孩子去认识和思考。包括在孩子未来的大学专业和就业方向的选择上,家长更应给孩子多介绍他感兴趣方向的信息,让孩子在比较中去选择。
借鉴美国精英家庭教育
书中美国精英家庭教育有两点,很值得中国家长借鉴。
第一点,美国精英家庭经常会让孩子在14岁开始工作。用书里案例中一个精英家庭孩子的话讲,他内心里不愿意去打工,但是这段经历让他明白了工作的价值,对他的成长很有意义。中国家长里,很少能认识到这一点并这么去做的。中国家长更多是让孩子好好学习,其他事情不要管。其实,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全面成长,他在这个领域的成长,往往会触动和推动其他领域的成长。在这一点上,触类旁通是有道理的。
第二点,就是一个精英家庭的孩子不愿意继承家庭产业,想選择消防员这个职业。他父亲就给了他当地消防队长的电话,并且要求孩子亲自打通这个电话,去了解消防员这个职业,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决定。还有一个精英家庭的孩子,想选择医生这个职业,他的父母随机安排他去医院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到底是否适合这个职业。
这一点,对中国家长也很有借鉴意义。很多中国家长在给孩子选职业包括大学所读专业时,不是从孩子是否适合的角度,而是从社会收入和地位的角度,来给孩子选择。这样看起来没问题,但在实际过程中还会出现问题,尤其是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是否适合。而且,上述故事中,美国精英家长注重引导孩子自己去接触和认识社会、反思自我,这种方式也值得中国家长借鉴学习。
对于有关部门来说,现在中央政府强调“精准扶贫”。其实,教育在“脱贫”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作用。而且,政府在带领民众“脱贫”过程中,更要注意避免贫困再生产。因为,父母精神和心理意义上的贫困,在子女教育中会有显现和影响。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引导民众脱贫,更要注重在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支持,包括对邻里社区关系的建设。
相较于逐渐褪色的美国梦,中国梦在日趋闪亮。而从帕特南教授这本书中,我们仍可以学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