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揭示自然状态下天然林火烧迹地生态恢复的规律和机制,选取滇中楚雄西山针阔混交林火烧迹地,研究未过火林地和火烧迹地物种的组成、数量和空间分布及群落各层次优势种。结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自然状态下天然林火烧迹地生态恢复的规律和机制,选取滇中楚雄西山针阔混交林火烧迹地,研究未过火林地和火烧迹地物种的组成、数量和空间分布及群落各层次优势种。结果表明,未过火林地和火烧迹地内,乔木层中的云南松和灌木层中的厚皮香、斑鸠菊、乌鸦果和草本层中的黄茅等为共同的优势种;火烧迹地的生态恢复初期(4年内),群落垂直结构主要以灌木层和乔木层为主;火烧迹地早期生态恢复过程中,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和数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群落层次由一两层逐渐发育为多层;火烧迹地自然恢复能力有限。
其他文献
以具有抑菌活性的麻疯树果壳乙醇粗提物的正丁醇萃取相为试验材料,对其采用硅胶柱柱层析技术,共收集到8种流分,结合活性追踪筛选,发现2种流分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将具有抑菌
针对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不强、对农民影响不大、信息质量低等问题,提出结合推送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个性化多媒体农业信息推送系统,通过合理用户分类和信息分类,能够按
以山里红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生长期山里红叶片绿原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山里红叶中绿原酸含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即从7月25日开始呈增加的变化趋势,至在8月10日达到最
以凝胶持水性和强度为指标,考察不同p H值(4、5、6)、不同Na Cl浓度(50、200 mmol/L)、不同乳化剂(大豆蛋白、酪蛋白、吐温20)对以超声法制备乳状液为溶剂制备的乳状液填充大豆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