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飞跃——追思谭崇台教授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思想

来源 :经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rachenq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标志是经济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谭崇台教授是国内最早、最全面系统研究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著名经济学家。他认为,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相较于经济增长更偏重质量,取得良好经济发展效果需要通过技术进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发展要在经济总体上告别短缺的同时,重视并解决"丰裕中贫困"的新问题;经济发展必须秉承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对经济增长、人口变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统筹考虑;经济发展要以人为本,特别要让弱势群体分享发展红利;经济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两手并举"。值此谭崇台教授诞辰100周年,缅怀先生的人生历程,追思先生的学术贡献,必将对发展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其他文献
期刊
人力资本能否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至关重要。本文构建可用于政策评估的拟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1999年"高校扩招"形成的人力资本对城市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人力资本扩张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且该效应随时间推移逐步增强,这一结论在考虑识别假设条件和一系列其他可能干扰估计结果的因素后依然成立。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主要源于人力资本提升了收入水平和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人力资本扩张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在东部城市、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更为突出。研究表明,投资高质量人力资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产生的正外部效应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集聚外部性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外部效应与制造业升级的内涵嫁接起来,利用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可通过促进内含知识溢出的研发要素流动以及降低污染排放强度两条路径推动制造业升级,上述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具有倒"U"型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研发资本流动、资源错配以及污染排放强度在其中发挥了正向调
主流宏观经济学中,政府被视为一个仁慈的"社会计划者"或者直接退化为一组政策规则方程。这种简化忽视了政府作为经济决策主体的行为特征,以及政府策略性互动对于宏观经济均衡结果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个嵌套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多政府决策行为理论框架,归纳了四类政府间关系结构,讨论了四类结构下政府决策行为机制与策略互动行为的可能性,分析了一般均衡结果的基本特征,从而为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多政府决策行为的内生化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
如何更好地对新冠疫情的影响与应对政策进行宏观经济学分析?如何更有效地将政治经济学引入宏观经济学分析中?本文对相关宏观经济学建模所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建议应该对理论模型的数学性质进行深入分析、突出信息与不确定性的作用、不局限于纳什均衡、包容市场不出清的非瓦尔拉斯的可能性、更充分地刻画政治经济学过程、讨论福利性质与最优改革问题、更好地体现不同发展阶段经济的基本面结构性区别。本文还扼要介绍了两个强调制度的宏观经济学模型,一个是对中国与印度的内生政策进行比较的宏观模型,另一个是关于最优制度改革的增长模型,以此说
2008年,BrianTomlinson主编出版了《英语语言学习材料:评价与回顾》(EnglishLanguageLearningMaterials:ACriticalReview)一书。这是继1998年出版的《语言教学中的教材开发3(MaterlalsDevelopmentinLanguageTeaching)和2003年出版的《开发语言教学材料3(DevelopingMateriabforLanguageTeaching)两本英语学习材料研究论文集之后作者推出的又一本论文集。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检验了经济转型时期两次教育扩张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教育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教育改革更有利于提高女性收入,而高校扩招则对男性具有更强的个体增收效应;进一步通过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发现,基础教育能够提高低收入男性与高收入女性的非农收入,高校扩招对于缩小男性工资差距具有"公平效应",但对女性却存在"马太效应";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则发现,教育扩张能够缩小因人力资本因素引致的工资收入差距,对于推动不同群体非农收入的平等化具有积极意义。据此,进一
新冠疫情影响经济回归常态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巨大的不确定性。疫情冲击导致的不确定性不同于经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其被称为Knight不确定性。这种对未来和未知不确定的不确定,对经济决策的影响迥异于既有的风险和不确定问题分析。应对疫情冲击有效措施的确定首先需要甄选不确定分析的合理框架,同时也要构建对经济不确定性之不确定进行有效测度的信息和指标。不确定分析的概念框架应当体现经济社会的结构性特征,能够体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特征的概念模型宜将不确定的建模重点放在政府视野。对不确定信息和指标的构建需要从主观
新冠疫情对全球农产品市场与农业政策带来很大的挑战,同样也为农业经济学在学科层面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从农产品市场连续性出发,可以观察到在农产品及初级产品交易中存在着明确的价值容器,为市场交易提供特定载体,新冠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改变了农产品市场,而是改变了农产品市场的价值容器。面对疫情带来的超限风险,不同规模农业生产者所面临的损失比例大体相当,农业的规模经营并没有显示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这也需要对偏向农户生计的政策支持体系进行重新思考。更进一步地,在农业经济学中,政策因素已经深刻地内嵌于市场体系,新冠疫
在耕地细碎化和信息不对称性的条件下,银行处置农地抵押品时面临高昂的单边交易费用,严重制约了中国农地抵押贷款的发展。本文探讨了第三方组织参与降低农地处置交易费用和提高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内在机理和实践模式,并基于中国九省份的农户调研数据,利用半参数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内生型组织和外生型组织都能够通过信息优势降低处置农地的交易费用,提高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与外生型组织因政策驱动下的间接作用相比,内生型组织在利益驱动下,降低总交易费用的幅度更大。因此,应鼓励内生型组织和外生型组织依据比较优势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