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有效性”已经成为了评价小学语文课堂的主要标准。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避免采用以往语文课堂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努力寻找和探索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
【中国分类法】G633.3
一、引言
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内容偏颇、形式单调、深度不够、作用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改变,从而能够更好的找到语文课题教学的应对策略。其主要包括建立现代动态教学观、提高教师教学过程的敏感性、增加师生互动深度、扩大师生互动空间,从而能够更好的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增进师生之间相互了解、和谐共处,提高整个课题的教学质量,为小学语文教学步入一个新的高度创造积极的条件。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上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由原来的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向导,使学生变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变为知识的主人,而不是只知道接受知识的机器,从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主要的任务,把它当作一个教学目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要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以及思维方式等。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相信他们有能力规划自己的学习,并且创设机会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
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起源于新颖的问题、情境或材料,因此,在课堂学习中,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教师应尽量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解决一些相对复杂而灵活的挑战性问题来学习。
那么情境创设怎样才会有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够点燃学生的激情,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进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比如,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且缺乏持久性,这会影响到他们的课堂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图片、音乐、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
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教师与学生是对话的主体,这种对话应是一种平等、轻松的状态,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个性,让学生体会到自我存在的意识;第二学生与教师都是平等的人,教师要真诚地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会真正的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要使每一位学生好学、乐学,必须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改变传统呆板的接受式学习。
首先,教师要营造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因为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游戏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与认知的过程。
其次,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的求知兴趣。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与教学活动无关的行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在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再次,教师要重视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合作探究找出答案的行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最后,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采用多种提问形式
课堂是一个师生对话交流的场所,必然离不开提问。什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做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是学生进入探索思维的理想状态。
第一,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利用一些图片、手工课件、音乐等直观教具,并用巧妙的语言提出问题,用直观的物体来提问,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潜能,产生不可阻挡的乐趣。
第二,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拓思维的问题,开放性的答案,让学生畅所欲言,踊跃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三,创设比较性的问题,通过提出新旧知识比较的,学生在对新知识的好奇以及想征服新知识的驱使下,自主、愉快的走入到新知识的学习。
(四)采用新颖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无疑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因素,教学设计的创新必然带来不一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师生之间到达“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效果。制定有效清晰的教学目标,研读新课标,体现综合性、全面性;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体现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紧密联系各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体现文本内容;新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不再局限于教师的讲解和文本知识,培养创新思维,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
五、结语
总之,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在教学中教师的行为是关键,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充分的自我认识,从教学准备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再到教学反思阶段都应努力提高自己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真正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达到高效。
【参考文献】
1.肖菁敏.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基
础教育),2010(11).
2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20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
【中国分类法】G633.3
一、引言
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内容偏颇、形式单调、深度不够、作用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改变,从而能够更好的找到语文课题教学的应对策略。其主要包括建立现代动态教学观、提高教师教学过程的敏感性、增加师生互动深度、扩大师生互动空间,从而能够更好的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增进师生之间相互了解、和谐共处,提高整个课题的教学质量,为小学语文教学步入一个新的高度创造积极的条件。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上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由原来的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向导,使学生变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变为知识的主人,而不是只知道接受知识的机器,从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主要的任务,把它当作一个教学目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要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以及思维方式等。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相信他们有能力规划自己的学习,并且创设机会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
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起源于新颖的问题、情境或材料,因此,在课堂学习中,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教师应尽量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解决一些相对复杂而灵活的挑战性问题来学习。
那么情境创设怎样才会有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够点燃学生的激情,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进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比如,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且缺乏持久性,这会影响到他们的课堂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图片、音乐、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
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教师与学生是对话的主体,这种对话应是一种平等、轻松的状态,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个性,让学生体会到自我存在的意识;第二学生与教师都是平等的人,教师要真诚地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会真正的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要使每一位学生好学、乐学,必须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改变传统呆板的接受式学习。
首先,教师要营造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因为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游戏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与认知的过程。
其次,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的求知兴趣。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与教学活动无关的行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在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再次,教师要重视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合作探究找出答案的行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最后,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采用多种提问形式
课堂是一个师生对话交流的场所,必然离不开提问。什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做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是学生进入探索思维的理想状态。
第一,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利用一些图片、手工课件、音乐等直观教具,并用巧妙的语言提出问题,用直观的物体来提问,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潜能,产生不可阻挡的乐趣。
第二,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拓思维的问题,开放性的答案,让学生畅所欲言,踊跃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三,创设比较性的问题,通过提出新旧知识比较的,学生在对新知识的好奇以及想征服新知识的驱使下,自主、愉快的走入到新知识的学习。
(四)采用新颖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无疑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因素,教学设计的创新必然带来不一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师生之间到达“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效果。制定有效清晰的教学目标,研读新课标,体现综合性、全面性;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体现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紧密联系各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体现文本内容;新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不再局限于教师的讲解和文本知识,培养创新思维,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
五、结语
总之,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在教学中教师的行为是关键,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充分的自我认识,从教学准备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再到教学反思阶段都应努力提高自己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真正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达到高效。
【参考文献】
1.肖菁敏.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基
础教育),2010(11).
2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