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的文化支柱。在意识上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带来了认同感、自豪感和无穷的精神鼓舞。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则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无数的文化底蕴,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代表着其背后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变迁以及其自身的文化内涵。而在时间的变迁下,社会的进步,人文思想的变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异同,而这种异同是否会对其本身蕴含的文化内涵等要素产生改变?通过各类文献中的记录中发现,通过哲学上的同一性与斗争性、逻辑上的证明原则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个初步的解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一性;原生态;证明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4-0073-0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特休斯之船”
在哲学上,“特休斯之船”的地位就相当于物理学四大神兽:“芝诺的乌龟”“薛定谔的猫”“拉普拉斯兽”“麦克斯韦妖”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一样重要。“特休斯之船”讲的是在大海上有一艘永远航行的船,当它在航行时某一零件发生故障,它就会被替换掉。如此下去,经过若干年的替换,当船上所有的零部件都给替换了一遍之后,这艘船还是最开始的那一艘船吗?如果把换下来的原来坏掉的部件重新组装成一个船,那么这两艘船哪一艘才是真正的特休斯之船?
“特休斯之船”思考的是哲学中的一个该关键概念,名为“同一性”。什么是同一性呢,就是解释时空尺度上的“我是我”用符号表示就是A=A。“特休斯之船”是抽象的,如果对前文所说有点不懂,那么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解释:人活着的每一秒都在更换细胞,成人几年之内就能完成全身细胞的更换,婴儿则更快,这是新陈代谢的一部分。人类社会也在进行着类似的“新陈代谢”:某大学合唱团由大一到大四的学生组成,每一年都有大一新生加入,也同样有大四毕业生离开,那么过了若干年后,最早成团时的那批学生都毕业离开合唱团,那么若干年后的合唱团还是本来的合唱团吗?也就是说,在时空变换中,对包括自己所在的万事万物的认知和概念的理解具有连续性。就算细胞更新,成员更换,我还是我,合唱团还是合唱团,船也还是原来的船。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问题上,也有着“特休斯之船”的这一现象。
在孔庆夫和宋俊华的文章《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传承与传播》中开篇即提到“当我们在他地(非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生地)见到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时,会问道:这个还是原来哪个吗?”以及在文中提到的“如昆曲诞生至今已有600多年了,若把昆曲分为60个时间节点,当定义或谈论昆曲的‘原生态’时,所定义或谈论的‘原生态’是这60个时间节点中的哪个节点呢?”①
如文中所说,在时间长河里,昆曲的演变何尝不是一艘“特休斯之船”呢?每个时间节点,昆曲都在发展,都在变化,每个不同的时间节点,昆曲都有不同的形态,有新的成分加入,也有旧的成分流失。又怎么判断、证明此时间节点的昆曲A=彼时间节点的昆曲A呢?
“特休斯之船”这一思想实验带来的思考也可以换句话说:部分是保证整体同一性的标准吗?数千年来,这一问题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流传至今,虽然荒诞但却有趣。思考特休斯之船这种哲学问题,并不是所谓的没事找事,而是在看似没有问题、毫无矛盾的地方,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为人类文明找到更为坚实的基础。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通过思考这一问题,则能够更好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以至于能够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底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的流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必须要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所谓的动静结合,就是“动中有静”及“静中有动”。②动静结合,更重要的一点则是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去记录、采集和整理田野研究的成果。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就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地传承中,地域流变的过程中,以及“人在艺在”“人亡技消”的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存在,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长河的流逝中不断地发生流变。
流变者,流传、变化也。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前文所讲——昆曲已经有600年的历史了,那么在现在所见的昆曲,和600年前刚诞生的昆曲则因为变化而不同,这种变化是必然的,是随着时间、社会、科技、思想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除此之外,“如新化山歌的第一代传承人伍喜珍老师同时培养了数十位传承人,以其中3位传承人为例,现在3人所演唱的新化山歌,与伍老师所演唱的新化山歌不完全一样,而且3人的演唱之间也不完全一样”,这一示例则更直观地表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消除的。
在某一非物質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如果在传承途中,教授技艺者去世,或者遇见不可抗力等因素,传承就被客观原因中断了,这种情况下即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够得以流传,那也只是留下的不完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后人如果加以完善,得到的成果则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未来时代的变化。
传承中的变化避无可避,而只能在变化中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本质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进行当前时代的变化,符合当前社会审美,遵循当前时代主流思想的意愿。
三、通过哲学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进行解释
在哲学上,证明A=A是要寻求这一公式的原因,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首先所要求证的则是A=A这一命题是否成立,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其次才是背后形成这一命题的原因。而这种差异的由来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变迁中的特殊性。
知识都是具有明晰性的,但并非所有的知识都能具有直观的明晰性,那些不能通过直观确立的知识也有自己的明晰性标准,就是普遍必然性。这是与直观不同的一种确立知识的方式,也可以称之为间接明晰性。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抽象的,是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一种事物。而这一事物由于抽象的不具体性,人们对抽象事物的认知又具有主观性,再加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抽象性事物在大众心中没有约定俗成的具象化形态,所以在流变过程中则会产生诸多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态中出现,在活态中流变,又随着活态载体的消失而消亡。
所谓的活态载体,就是人类本身。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人类,在人类中变化,这也充分解释了,为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是一种必然。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抽象事物既然要通过人类这一活态载体实现具象化,就必然会受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的干扰,而主观能动性又随着人的不同而不同,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在具象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随着人的主观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那么,事物在质变过程中存在不存在矛盾的同一性?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矛盾的同一性的含义。所谓矛盾的同一性,它有两方面的意义: “ 一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 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着的双方, 依据一定的条件, 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看成是事物的一种质变,为何是质变呢,可以理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抽象的,但需要以人为载体,通过载体,抽象的物质得以具象化,而由于具象化的载体不同则产生了不同的流变,故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看成是事物的一种质变。简而言之,即客观世界的变化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物质社会的表现形态也发生变化。
而对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意图证明的A=A是以时间的流逝下的A进行证明,证明不同时间段的A是否依旧还是A。而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则是在不同时间段的A产生了必然性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有没有影响到A=A呢?
表面上看是变了的,但内涵是未曾变化的。在时间尺度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的变化,从短时间看,是一种量变,但是如果在长时间的尺度下进行观测,这种变化会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下由于产生足够多的量变而发生质变。但是特殊的是,即便发生了无数次的量变,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变,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却不会改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所追寻的A=A, 其本质是抽象中的A=A是在抽象世界里最纯粹的A=A。而在传承中发生的变化,在表现形式方面,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抽象事物的载体变化而变化,在抽象逻辑方面,这种所谓的变化则是本质以外,超出知识本身的东西,而这些内容,能够通过纯粹形式的推演而得出。这种推演而得出的东西,也同样因为活态载体的不同,其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甚至哪怕活态载体相同的情况下,其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仍然不同。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如此,因为是活态的文化,所以其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活态的,是不断运动的。
在大多数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去想:什么才是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原生态?而通过忒修斯之船、同一性等哲学方法来分析,貌似只是得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断运动,不断变化的”这一结论。但是事实上,尽管不同的活态载体表现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有不同,但是同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使在不同的活态载体(人)的表现下,也能找到相同的点。而这些相同的点,就是某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始终保持的同一性。
换而言之,仍旧以昆曲为例,六百年的发展历史,分成六十个时间节点,那么所谓的同一性,就是这六十个时间节点中共同拥有的昆曲的因素,即一切有变化的昆曲表现形式的最大公约数。
这种同一性,其实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自身的文化内涵。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技如何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映射的民族文化,都是亘古不变的。而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原生态。
注释:
①孔庆夫.宋俊华:《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传承与传播》,《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第70-81页。
②赵书峰:《田野·文献·方法 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三个必备条件》,《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第52-56页。
③丁宁:《黑格尔哲学中的证明原则》,吉林大学论文,2010年。
作者简介:
温兴博,男,吉林吉林人,新疆藝术学院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一性;原生态;证明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4-0073-0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特休斯之船”
在哲学上,“特休斯之船”的地位就相当于物理学四大神兽:“芝诺的乌龟”“薛定谔的猫”“拉普拉斯兽”“麦克斯韦妖”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一样重要。“特休斯之船”讲的是在大海上有一艘永远航行的船,当它在航行时某一零件发生故障,它就会被替换掉。如此下去,经过若干年的替换,当船上所有的零部件都给替换了一遍之后,这艘船还是最开始的那一艘船吗?如果把换下来的原来坏掉的部件重新组装成一个船,那么这两艘船哪一艘才是真正的特休斯之船?
“特休斯之船”思考的是哲学中的一个该关键概念,名为“同一性”。什么是同一性呢,就是解释时空尺度上的“我是我”用符号表示就是A=A。“特休斯之船”是抽象的,如果对前文所说有点不懂,那么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解释:人活着的每一秒都在更换细胞,成人几年之内就能完成全身细胞的更换,婴儿则更快,这是新陈代谢的一部分。人类社会也在进行着类似的“新陈代谢”:某大学合唱团由大一到大四的学生组成,每一年都有大一新生加入,也同样有大四毕业生离开,那么过了若干年后,最早成团时的那批学生都毕业离开合唱团,那么若干年后的合唱团还是本来的合唱团吗?也就是说,在时空变换中,对包括自己所在的万事万物的认知和概念的理解具有连续性。就算细胞更新,成员更换,我还是我,合唱团还是合唱团,船也还是原来的船。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问题上,也有着“特休斯之船”的这一现象。
在孔庆夫和宋俊华的文章《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传承与传播》中开篇即提到“当我们在他地(非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生地)见到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时,会问道:这个还是原来哪个吗?”以及在文中提到的“如昆曲诞生至今已有600多年了,若把昆曲分为60个时间节点,当定义或谈论昆曲的‘原生态’时,所定义或谈论的‘原生态’是这60个时间节点中的哪个节点呢?”①
如文中所说,在时间长河里,昆曲的演变何尝不是一艘“特休斯之船”呢?每个时间节点,昆曲都在发展,都在变化,每个不同的时间节点,昆曲都有不同的形态,有新的成分加入,也有旧的成分流失。又怎么判断、证明此时间节点的昆曲A=彼时间节点的昆曲A呢?
“特休斯之船”这一思想实验带来的思考也可以换句话说:部分是保证整体同一性的标准吗?数千年来,这一问题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流传至今,虽然荒诞但却有趣。思考特休斯之船这种哲学问题,并不是所谓的没事找事,而是在看似没有问题、毫无矛盾的地方,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为人类文明找到更为坚实的基础。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通过思考这一问题,则能够更好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以至于能够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底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的流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必须要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所谓的动静结合,就是“动中有静”及“静中有动”。②动静结合,更重要的一点则是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去记录、采集和整理田野研究的成果。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就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地传承中,地域流变的过程中,以及“人在艺在”“人亡技消”的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存在,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长河的流逝中不断地发生流变。
流变者,流传、变化也。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前文所讲——昆曲已经有600年的历史了,那么在现在所见的昆曲,和600年前刚诞生的昆曲则因为变化而不同,这种变化是必然的,是随着时间、社会、科技、思想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除此之外,“如新化山歌的第一代传承人伍喜珍老师同时培养了数十位传承人,以其中3位传承人为例,现在3人所演唱的新化山歌,与伍老师所演唱的新化山歌不完全一样,而且3人的演唱之间也不完全一样”,这一示例则更直观地表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消除的。
在某一非物質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如果在传承途中,教授技艺者去世,或者遇见不可抗力等因素,传承就被客观原因中断了,这种情况下即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够得以流传,那也只是留下的不完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后人如果加以完善,得到的成果则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未来时代的变化。
传承中的变化避无可避,而只能在变化中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本质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进行当前时代的变化,符合当前社会审美,遵循当前时代主流思想的意愿。
三、通过哲学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进行解释
在哲学上,证明A=A是要寻求这一公式的原因,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首先所要求证的则是A=A这一命题是否成立,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其次才是背后形成这一命题的原因。而这种差异的由来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变迁中的特殊性。
知识都是具有明晰性的,但并非所有的知识都能具有直观的明晰性,那些不能通过直观确立的知识也有自己的明晰性标准,就是普遍必然性。这是与直观不同的一种确立知识的方式,也可以称之为间接明晰性。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抽象的,是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一种事物。而这一事物由于抽象的不具体性,人们对抽象事物的认知又具有主观性,再加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抽象性事物在大众心中没有约定俗成的具象化形态,所以在流变过程中则会产生诸多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态中出现,在活态中流变,又随着活态载体的消失而消亡。
所谓的活态载体,就是人类本身。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人类,在人类中变化,这也充分解释了,为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是一种必然。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抽象事物既然要通过人类这一活态载体实现具象化,就必然会受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的干扰,而主观能动性又随着人的不同而不同,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在具象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随着人的主观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那么,事物在质变过程中存在不存在矛盾的同一性?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矛盾的同一性的含义。所谓矛盾的同一性,它有两方面的意义: “ 一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 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着的双方, 依据一定的条件, 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看成是事物的一种质变,为何是质变呢,可以理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抽象的,但需要以人为载体,通过载体,抽象的物质得以具象化,而由于具象化的载体不同则产生了不同的流变,故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看成是事物的一种质变。简而言之,即客观世界的变化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物质社会的表现形态也发生变化。
而对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意图证明的A=A是以时间的流逝下的A进行证明,证明不同时间段的A是否依旧还是A。而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则是在不同时间段的A产生了必然性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有没有影响到A=A呢?
表面上看是变了的,但内涵是未曾变化的。在时间尺度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的变化,从短时间看,是一种量变,但是如果在长时间的尺度下进行观测,这种变化会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下由于产生足够多的量变而发生质变。但是特殊的是,即便发生了无数次的量变,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变,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却不会改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所追寻的A=A, 其本质是抽象中的A=A是在抽象世界里最纯粹的A=A。而在传承中发生的变化,在表现形式方面,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抽象事物的载体变化而变化,在抽象逻辑方面,这种所谓的变化则是本质以外,超出知识本身的东西,而这些内容,能够通过纯粹形式的推演而得出。这种推演而得出的东西,也同样因为活态载体的不同,其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甚至哪怕活态载体相同的情况下,其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仍然不同。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如此,因为是活态的文化,所以其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活态的,是不断运动的。
在大多数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去想:什么才是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原生态?而通过忒修斯之船、同一性等哲学方法来分析,貌似只是得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断运动,不断变化的”这一结论。但是事实上,尽管不同的活态载体表现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有不同,但是同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使在不同的活态载体(人)的表现下,也能找到相同的点。而这些相同的点,就是某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始终保持的同一性。
换而言之,仍旧以昆曲为例,六百年的发展历史,分成六十个时间节点,那么所谓的同一性,就是这六十个时间节点中共同拥有的昆曲的因素,即一切有变化的昆曲表现形式的最大公约数。
这种同一性,其实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自身的文化内涵。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技如何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映射的民族文化,都是亘古不变的。而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原生态。
注释:
①孔庆夫.宋俊华:《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传承与传播》,《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第70-81页。
②赵书峰:《田野·文献·方法 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三个必备条件》,《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第52-56页。
③丁宁:《黑格尔哲学中的证明原则》,吉林大学论文,2010年。
作者简介:
温兴博,男,吉林吉林人,新疆藝术学院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