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变电运维的维护类业务大量增加,另一方面,运维班模式限定了“人站比”,部分传统变电运行人员流向其他岗位。新的维护业务增多与人员减少的矛盾给变电运维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本案例结合柳林运维班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思路。
中图分类号:TM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1-0347-01
一、现状分析
(一)电网发展现状
近年来电网发展飞速,新建变电站日渐增多。截止2017年10月31日,柳林运维班管辖子站已达18座,其中220kV变电站3座、110kV变电站14座、35kV变电站1座,为目前郑州地区管辖子站最多的运维班,而运维人员仅有23人。日常的操作、巡视、维护、检修业务与日俱增和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越來越明显。
(二)公司发展现状
公司大力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大检修”、“大运行”集约工作初见成效。“变电运行”变为“变电运维”,在业务方面,原来运行专业的监控业务移交公司调度监控中心,原来检修专业的100项检修业务交由运行人员承担。工作业务的转变意味着运维人员无需“坐班”,特别是夜晚人员相对过剩、白天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班组现状
柳林运维班共有23人,其中40岁以上人员19人,占总人数的82.6%;30岁以下人员1人,占总人数的4.3%;平均年龄46.2岁,人员结构老龄化、高技能人才短缺、当班人员承载力过高等问题突出。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为稳妥解决柳林运维班目前面临的问题,班长及全体成员集思广益,大胆创新。
柳林运维班积极贯彻《国家电网公司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定》,对人员的值班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变原来的“上一休一”(分为甲、乙、丙班,每班上一天休息一天)为“3+N”值班模式。“3”即为3人组成一个应急值班小组,24小时在运维班值班,主要负责值班期间的倒闸操作、应急处置等工作,采用三班轮换值班模式。“N”为常白班人员,负责配合当班人员倒闸操作和日常的巡视、维护和检修业务工作,夜间不值班。
三、案例实践过程的描述
结合设备和人员实际情况,柳林运维班对N又细分为“X+Y”。“X”为4人组成的维护队,主要负责18个子站的巡视、维护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柳林运维班挑选的4人均为年龄较大人员,且根据家庭住址每人分别固定承担4个子站的巡视、维护工作。“Y”即除去维护队的其余白班人员,负责配合当班人员承担倒闸操作任务和新增加的100项检修业务,具体人员分配情况由班长根据当天实际情况决定。
四、评估与改进
(一)人员职责更加清晰
通过采取“3+N(X+Y)”的值班模式,运维班每个人员的职责非常清晰,每天有人负责倒闸操作,有人负责巡视、维护,有人负责检修业务,有人负责夜间应急处理。柳林运维班改变值班模式后,值班人员各司其职,高效运转,彻底解决了以往“吃大锅饭”问题。
(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由于人员集约化管理,班长可以根据工作计划和临时任务动态梯次投入运检力量,解决了以往白天人员过少、夜晚人员过剩的弊端,工作效率大为提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的现场工作,如新变电站投运、变电站改造、扩建等,新值班模式的优势更为明显。此外,在新值班模式下,分摊到每个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减轻,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技术交流和学习,更好地提高工作技能,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维管理水平。
(三)人员利用率大幅提高
新的值班模式充分考虑人员的年龄大小、技能水平、家庭远近,让年龄大的人搞巡视、维护,让技能水平强的人搞操作、检修,让家庭远的人值班倒班,所有人员各尽其能,人员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
(四)工作责任心明显改善
新的值班模式下,人员分工十分细致,每人每天的工作量清晰可量化。由于机制的转变,人员工作责任心得到明显改善。实行新值班模式后,变电站操作、巡视、维护和检修工作更加到位,大大提高了变电运维工作质量。
五、效果评价与思考
总之,新的变电运维值班模式初显成效。但是,改革的步伐才刚刚迈出,还有很多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柳林运维班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争取更大的进步,确保班组运维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中图分类号:TM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1-0347-01
一、现状分析
(一)电网发展现状
近年来电网发展飞速,新建变电站日渐增多。截止2017年10月31日,柳林运维班管辖子站已达18座,其中220kV变电站3座、110kV变电站14座、35kV变电站1座,为目前郑州地区管辖子站最多的运维班,而运维人员仅有23人。日常的操作、巡视、维护、检修业务与日俱增和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越來越明显。
(二)公司发展现状
公司大力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大检修”、“大运行”集约工作初见成效。“变电运行”变为“变电运维”,在业务方面,原来运行专业的监控业务移交公司调度监控中心,原来检修专业的100项检修业务交由运行人员承担。工作业务的转变意味着运维人员无需“坐班”,特别是夜晚人员相对过剩、白天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班组现状
柳林运维班共有23人,其中40岁以上人员19人,占总人数的82.6%;30岁以下人员1人,占总人数的4.3%;平均年龄46.2岁,人员结构老龄化、高技能人才短缺、当班人员承载力过高等问题突出。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为稳妥解决柳林运维班目前面临的问题,班长及全体成员集思广益,大胆创新。
柳林运维班积极贯彻《国家电网公司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定》,对人员的值班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变原来的“上一休一”(分为甲、乙、丙班,每班上一天休息一天)为“3+N”值班模式。“3”即为3人组成一个应急值班小组,24小时在运维班值班,主要负责值班期间的倒闸操作、应急处置等工作,采用三班轮换值班模式。“N”为常白班人员,负责配合当班人员倒闸操作和日常的巡视、维护和检修业务工作,夜间不值班。
三、案例实践过程的描述
结合设备和人员实际情况,柳林运维班对N又细分为“X+Y”。“X”为4人组成的维护队,主要负责18个子站的巡视、维护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柳林运维班挑选的4人均为年龄较大人员,且根据家庭住址每人分别固定承担4个子站的巡视、维护工作。“Y”即除去维护队的其余白班人员,负责配合当班人员承担倒闸操作任务和新增加的100项检修业务,具体人员分配情况由班长根据当天实际情况决定。
四、评估与改进
(一)人员职责更加清晰
通过采取“3+N(X+Y)”的值班模式,运维班每个人员的职责非常清晰,每天有人负责倒闸操作,有人负责巡视、维护,有人负责检修业务,有人负责夜间应急处理。柳林运维班改变值班模式后,值班人员各司其职,高效运转,彻底解决了以往“吃大锅饭”问题。
(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由于人员集约化管理,班长可以根据工作计划和临时任务动态梯次投入运检力量,解决了以往白天人员过少、夜晚人员过剩的弊端,工作效率大为提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的现场工作,如新变电站投运、变电站改造、扩建等,新值班模式的优势更为明显。此外,在新值班模式下,分摊到每个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减轻,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技术交流和学习,更好地提高工作技能,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维管理水平。
(三)人员利用率大幅提高
新的值班模式充分考虑人员的年龄大小、技能水平、家庭远近,让年龄大的人搞巡视、维护,让技能水平强的人搞操作、检修,让家庭远的人值班倒班,所有人员各尽其能,人员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
(四)工作责任心明显改善
新的值班模式下,人员分工十分细致,每人每天的工作量清晰可量化。由于机制的转变,人员工作责任心得到明显改善。实行新值班模式后,变电站操作、巡视、维护和检修工作更加到位,大大提高了变电运维工作质量。
五、效果评价与思考
总之,新的变电运维值班模式初显成效。但是,改革的步伐才刚刚迈出,还有很多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柳林运维班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争取更大的进步,确保班组运维管理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