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听交往到社会缝合:纪实类短视频的视听话语形态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下主流的现实表征方式,短视频的技术特征及其社会影响引发了诸多讨论.旨在展开现实建构的纪实类短视频典型地体现出短视频技术所引发的新的视听话语形态及现实建构特征.短视频实践所带来的"主体间性"和"具身真实"革新了当下社会现实的表征方式,但也带来了碎片化和视觉超载的困境.进一步地,短视频不仅影响了传统媒体的内容与形态,也启发了众创式纪录片的影像实验,形成了以"社会缝合"的共同体建构为特征的新的视听话语形态.
其他文献
保障公民尤其是困难群体的住房需求成为新时代统筹民生各项工作、增幸福促和谐的关键.住房保障法以及城镇住房保障条例迟迟未能按照立法计划出台,不利于解决当前地方各自为政下保障方式规范性不足、政府与市场边界紊乱、政府间支出责任不清晰等诸多问题.实现公民住房保障,需要在31个地区实践样态梳理以及改革开放40年来住房保障政策反思的基础上,通过住房保障法律属性的界定和类型化,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进行规范性划分.具体的方法是:一方面在"居者有其屋"的宪法属性基础上厘清政府与市场的活动边界,确定事权范畴,以租赁式保障为主
反思中国乃至一般意义上的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着哪些"短板""漏洞"或"弱项",已成为当前应急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在这个过程中,应急管理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上的"短板""漏洞"或"弱项"更需注意.本文对应急管理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框架提出反思,认为它在分析应急响应环节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从公共决策视角来看,应急响应的本质是一种议程的切换,即从日常的例行状态过渡到应对灾难或突发事件的紧急例外状态.按照议程设置理论,这种切换特别困难,需要一种引致注意力变化的触发机制.过程框架对这一关键环节和机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
“深度伪造”是一种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为基础的非真实音视频合成技术.基于“生成对抗网络”之技术内核,“深度伪造”技术所合成的非真实音视频作品具有高逼真度,若被不法利用确实可能引发严重危害后果.但应当看到,“深度伪造”的技术风险在于增加了虚假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民权利等传统法益的侵害程度,并未侵犯到新的法益类型.因此,基于法益的立法批判机能,刑法规制“深度伪造”技术的向度应当是在司法层面上降低入罪门槛与提升刑罚量,而并非是在立法层面上盲目地犯罪化.主张以“盗窃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为坐标将身份盗窃行为入罪化
《民法典》确立意定监护制度,是我国监护制度的重大突破,但并未规定具体适用规则.意定监护的委托、监护双重属性引发双重规则缺位,其实质在于"尊重自我决定"与"保护被监护人利益"双重理念的角力.意定监护人的确立理念需以中国内生秩序的现实需求为基础,尊重当事人意愿为主,兼顾被监护人利益的保护.在意定监护与法定监护的顺位上,意定监护优先于法定监护,同时意定监护不受指定监护规则统辖,指定监护不能突破此顺位.对于有效意定监护人的认定,为保护被监护人利益,形式要件上类推适用遗嘱的规定;为尊重当事人自我决定,意定监护协议其
《民法典》在侵权责任编中确立了环境私益侵权(一般环境侵权)责任和环境公益侵权(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的二元体系.这是我国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的重大发展,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侵权责任在法律适用上的不确定性,生态环境损害能否适用《民法典》关于惩罚性赔偿规定即是一个典型.从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角度而言,《民法典》并未将惩罚性赔偿明确排除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领域.但是,生态环境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规则时应当遵循审慎谦抑原则,要在行政罚款、刑事罚金、惩罚性赔偿以及"隐藏性的惩罚性赔偿"等整体性的惩罚性责任体系框架内加以考
引入复杂适应性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的理论框架,可以尝试从第三代系统论的角度观察新媒体平台中的组织创新和结构变革.本研究选择短视频平台中的广电机构账号作为分析对象,考察作为新入场的行动者如何通过适应性互动不断地修正自身与其他主体以及环境的交互规则,以便最大化地在复杂环境中实现数据意义上的生存目的.进而以复杂适应性系统中主体的视听语言演化分析作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刺激—反应规则的创新涌现、基于预置语序的视觉语法选择、基于复制与选择的叙事语言迁移、基于"流"的适应性主体策略和基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遭遇了日益严重的身心分离,面临着手的退化危机,乃至心智退化的危机.这种身心危机凸显了手工艺具有的修养美学价值,以手工艺为途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此危机进行疗救.本文以存在论、身体认知论为基础论述手工艺的修养美学价值.存在论揭示了手工在人类存在中的本源性地位,身体认知解释了手工在人的心智活动中的意义,由此奠定了手工艺能够成为通向审美存在的有效途径,手工艺具有修养美学的价值.手工艺作为修养美学的意义在于,通过手工制作使得身心得以合一,从而增进身心健康,通过其中的美感来愉悦精神,提高生活质量.
生态美学对审美方式的关注意味着审美实践中视觉机制的价值凸显.观看的生理本质并不意味着其审美的应然,思维意识、社会机制以及观看媒介规约着生理观看趋向生态审美的内在逻辑.现代视觉机制创构了审美生态化的新场域,它在确立媒介观看现代地位的同时拓展了审美空间,在创构虚拟审美的同时实现了审美关系的重构,在营造技术时代审美情境的同时更新了审美体验,在强化形式自指的同时也推动了审美意蕴的复杂多元.现代视觉机制僭越的技术理性又将生态审美实践导向复杂,它在构建审美现代性张力的同时,也改变了生态美学既定的对象谱系.
立足于新文科提出的现实语境,着眼于我国新文科建设的战略目标,基于已有相关研究,论文提出新文科的五大理念:第一,新文科倡导以打破不同学科之间、学科与非学科之间界限的“超学科视野”,推动文科教育的融合发展;第二,新文科呼吁以强大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学术和学科”为一体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体系的创新发展;第三,新文科重新阐发并弘扬中国传统的“大文化观念”,为文科的内部融通和具有大文化素养的时代新人培养提供基础;第四,新文科以“生态人文主义”对既有人文主义进行更新,使生态文明时代的新文科具有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
人工智能技术由弱至强的发展,带来从劳动工具到劳动存在方式的转变.弱人工智能实现劳动工具的变革,强人工智能促进认知模拟的发展,超级智能构成存在方式的挑战.面对人工智能革命,在技能层面,劳动教育应该进行数字化的转向,从操作性技能训练转向数字化能力培养;在认知层面,劳动教育应该进行智慧化的转向,从静态旁观认识转向实践探究智慧;在存在层面,劳动教育应该进行美学化的转向,从工具实用谋生转向存在美学提升.劳动教育的三重转向,可以从强化人工智能素养、培养劳动实践智慧、提升劳动审美境界等方面加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