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的现阶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我想谈几点: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冲破思维定势,大胆求异创新。根据教材的要求,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联想、引申,这样才有益于活跃学生思维。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提出矛盾,引起学生广泛的议论、探索,活跃思维。例如,学习了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后,知道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教师此时应向学生提出:“为什么现在没有广泛利用氢气这种资源呢?”学生通过课后时间收集资料和信息,明确了现在制取氢气的造价太高,而利用太阳能制取廉价氢气的技术还没有突破。这样,在学生不断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地给学生演示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实验。在实验中,学生要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培养,如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怎样才能观察得细微全面。对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的“四观”能力:
1.观察装置
一般观察顺序为从下向上、从左到右、从部分到整体、从外部到内部。
2.观察试剂
主要用感觉器官感知试剂的物理性质,其中颜色、状态、气味是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
3.观察实验操作
是指观察仪器安装的顺序和方法、药品的使用方法和其他操作步骤、方法以及实验用品的摆放等。
4.观察实验现象
一般应包括三方面:
(1)质的变化。反应物转化成新的物质伴随的现象,如光、电、声、热、沉淀、气体、颜色等。
(2)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光照等。
(3)反应速度,剧烈还是缓慢。
学生学会观察后,只是具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教师还应根据教材对实验的要求写出观察提纲,实验后指导学生讨论,检查观察结果,还要强调那些易忽视的观察内容,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观察能力。为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还可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验水平合理安排适量的实验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实验、观察。例如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就蜡烛燃烧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能力:
(1)取一支蜡烛点燃。
(2)预测蜡烛燃烧发生物理变化及发生化学变化可能观察到的结果。
(3)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①刚点燃时的现象;②燃烧时的现象;③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④将烧杯迅速倒转,加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⑤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⑥熄灭蜡烛时的现象。根据上述现象,讨论蜡烛燃烧过程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让学生本人去动手、去思考、去观察,得出结论,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总量的成倍增长,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必须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自学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许多科学家就是靠自学成才的。自学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学的一般程序为:明标——自读——思疑——自测——补救。“明标”就是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知道哪些知识该记忆、哪些该理解、哪些要学会应用等,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自读”就是根据学习目标,分别采用“精读、略读、浏览”等方式来完成所读内容,针对目标要求有所侧重。“思疑”就是把自己所看到的信息,经过大脑思考、整理、加工、转化,形成知识网络。对于关键性的信息进行质疑、思索,要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自测”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估,它可以通过口述重要内容、做练习题或检测题、处理实际问题的方式进行。“补救”就是自测以后,及时矫正错误、查漏补缺,使知识面更加完善。
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可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对学生加以引导,对学生自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导学思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一步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分子性质时,为证明分子间存在间隙,可为学生安排如下学习步骤和实验:
1.取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请预测结果。
2.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请将观察到的现象、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
3.请就实验现象和你同桌展开讨论。
4.根据讨论结果,请你写出小结。这样学生就进入自主学习阶段了,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形式,可以实验,可以讨论,可以开展调查……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粗浅见解,除了这几点以外还有好多方面都需要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冲破思维定势,大胆求异创新。根据教材的要求,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联想、引申,这样才有益于活跃学生思维。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提出矛盾,引起学生广泛的议论、探索,活跃思维。例如,学习了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后,知道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教师此时应向学生提出:“为什么现在没有广泛利用氢气这种资源呢?”学生通过课后时间收集资料和信息,明确了现在制取氢气的造价太高,而利用太阳能制取廉价氢气的技术还没有突破。这样,在学生不断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地给学生演示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实验。在实验中,学生要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培养,如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怎样才能观察得细微全面。对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的“四观”能力:
1.观察装置
一般观察顺序为从下向上、从左到右、从部分到整体、从外部到内部。
2.观察试剂
主要用感觉器官感知试剂的物理性质,其中颜色、状态、气味是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
3.观察实验操作
是指观察仪器安装的顺序和方法、药品的使用方法和其他操作步骤、方法以及实验用品的摆放等。
4.观察实验现象
一般应包括三方面:
(1)质的变化。反应物转化成新的物质伴随的现象,如光、电、声、热、沉淀、气体、颜色等。
(2)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光照等。
(3)反应速度,剧烈还是缓慢。
学生学会观察后,只是具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教师还应根据教材对实验的要求写出观察提纲,实验后指导学生讨论,检查观察结果,还要强调那些易忽视的观察内容,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观察能力。为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还可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验水平合理安排适量的实验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实验、观察。例如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就蜡烛燃烧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能力:
(1)取一支蜡烛点燃。
(2)预测蜡烛燃烧发生物理变化及发生化学变化可能观察到的结果。
(3)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①刚点燃时的现象;②燃烧时的现象;③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④将烧杯迅速倒转,加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⑤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⑥熄灭蜡烛时的现象。根据上述现象,讨论蜡烛燃烧过程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让学生本人去动手、去思考、去观察,得出结论,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总量的成倍增长,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必须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自学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许多科学家就是靠自学成才的。自学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学的一般程序为:明标——自读——思疑——自测——补救。“明标”就是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知道哪些知识该记忆、哪些该理解、哪些要学会应用等,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自读”就是根据学习目标,分别采用“精读、略读、浏览”等方式来完成所读内容,针对目标要求有所侧重。“思疑”就是把自己所看到的信息,经过大脑思考、整理、加工、转化,形成知识网络。对于关键性的信息进行质疑、思索,要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自测”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估,它可以通过口述重要内容、做练习题或检测题、处理实际问题的方式进行。“补救”就是自测以后,及时矫正错误、查漏补缺,使知识面更加完善。
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可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对学生加以引导,对学生自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导学思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一步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分子性质时,为证明分子间存在间隙,可为学生安排如下学习步骤和实验:
1.取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请预测结果。
2.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请将观察到的现象、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
3.请就实验现象和你同桌展开讨论。
4.根据讨论结果,请你写出小结。这样学生就进入自主学习阶段了,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形式,可以实验,可以讨论,可以开展调查……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粗浅见解,除了这几点以外还有好多方面都需要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大胆创新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