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其核心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获取知识,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获得成就感。我们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探究性;自主;拓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90-02
对于高中生来讲,单纯的传授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个性发展的需要了,对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自学能力没有促进作用。为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建立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平台,组织开展“探究式学习”来改变教师死教书、学生死背诵的模式,把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作为我们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就此,我们老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主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内驱力
给学生创设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具有衍生性的,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又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情境”。各种“情境”的协同交互作用,就能让整个课堂成为“教学情境”,从而真正活化课堂,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创设好问题情境,才能不断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实现学生与新知间的“零距离”,让他们亲近生物学科,并不断处于“愤悱”的状态中,从而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可根据不同的导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如创设趣味性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在动力和兴趣;创设开放性情境,启迪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创设直观性情境,帮助学生直观、深刻理解和领悟生物学概念;创设知识“陷阱”,促进学生主动深探学习……
1.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个菌落样本,提出问题:
(1)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吃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得病,为什么?
(2)讨论问题:让学生联系初中知识,讨论人体通过哪些途径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要求学生回忆这些途径,分析其特点,最后对人体的三道防线进行归纳。
(3)提出新问题:由于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并且通过多种信息来源知道抗体,可直接给出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并以抗体为突破口探讨体液免疫。提出新问题:第三道防线是如何产生抗体的?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自学引导。
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
(1)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与抗体形成的关系是怎样的?
(2)如果缺少T细胞,抗体的产生会产生什么影响?
(3)抗体如何与抗原起作用?
(4)在有记忆细胞存在的情况下,如有相同抗原入侵,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有无变化?
二、引导分析,提高探究思维能力
基于学生运用因果联系的理论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因此可以由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要密台阶、小坡度、环环相扣,要通过问题链形成思维链,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抗体的产生过程及与抗原结合,最后消灭抗原,可紧紧围绕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抗体是一种蛋白质,它的合成离不开细胞,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可知是浆细胞,浆细胞是如何产生的呢?它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形成的。进一步引导,是不是B淋巴细胞直接接受抗原的刺激呢?实际上B淋巴细胞接受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呈递的信息,只有很少部分B淋巴细胞直接接受抗原的刺激。同时学生明白了T淋巴细胞的作用。分析过程层层递进,使学生享受了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另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在血液中抗体与抗原是如何展开“搏斗”,最终消灭抗原的。可以让学生进行形象的描述。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养成。
三、获取资料,引导验证,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通过现有的资料印证,或理论指导下的课外阅读和观察,或调查获取所要解决问题的资料信息,然后对获取的资料、结果、实验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讨论,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激发学习热情。在学生发表见解的同时,教师可以把教学组织成有序的研究、探究,甚至是辩论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是“导师”或“导演”。学生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去“探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对体液免疫过程的分析,进一步向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先分步展示,再连续展示下列过程: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对照动画,对自己想象、分析的免疫过程进行验证,有认识错误的进行知识修正。由于整个过程,尤其对问题的分析、验证主要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来进行,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力提高的成功感和幸福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高昂。
四、表达交流,归纳总结,提升学生理性认识
在验证、讨论的基础上,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教师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新旧知识间的契合点,引导学生揭示事实的因果关系,得出科学的结论,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得到以下知识:
(1)对免疫系统的组成进行归类。
(2)描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最后提出学生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入细胞内的抗原怎样进行清除呢?自身的一些物质是不是也能成为抗原呢?免疫系统是通过什么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呢?
“探究性”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关键作用是“引导”。在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那么,如何进行引导呢?我觉得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1)要进行探究性学习概念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2)要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性学习与以往学习方式的不同之处,初步感受到這一新的学习方式的活力。
(3)教师要自始至终参与学生的首次探究学习活动,师生共同针对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在寻找方案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现象、分析讨论等方法获得有效资料,最终通过归纳、比较、分析,对问题进行解释,从而使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思路有一定的了解。
总之,“探究性”教学模式要求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活跃,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这样一来使教学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和凸显,真正使学生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全面实现。
【关键词】探究性;自主;拓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90-02
对于高中生来讲,单纯的传授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个性发展的需要了,对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自学能力没有促进作用。为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建立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平台,组织开展“探究式学习”来改变教师死教书、学生死背诵的模式,把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作为我们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就此,我们老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主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内驱力
给学生创设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具有衍生性的,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又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情境”。各种“情境”的协同交互作用,就能让整个课堂成为“教学情境”,从而真正活化课堂,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创设好问题情境,才能不断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实现学生与新知间的“零距离”,让他们亲近生物学科,并不断处于“愤悱”的状态中,从而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可根据不同的导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如创设趣味性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在动力和兴趣;创设开放性情境,启迪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创设直观性情境,帮助学生直观、深刻理解和领悟生物学概念;创设知识“陷阱”,促进学生主动深探学习……
1.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个菌落样本,提出问题:
(1)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吃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得病,为什么?
(2)讨论问题:让学生联系初中知识,讨论人体通过哪些途径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要求学生回忆这些途径,分析其特点,最后对人体的三道防线进行归纳。
(3)提出新问题:由于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并且通过多种信息来源知道抗体,可直接给出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并以抗体为突破口探讨体液免疫。提出新问题:第三道防线是如何产生抗体的?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自学引导。
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
(1)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与抗体形成的关系是怎样的?
(2)如果缺少T细胞,抗体的产生会产生什么影响?
(3)抗体如何与抗原起作用?
(4)在有记忆细胞存在的情况下,如有相同抗原入侵,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有无变化?
二、引导分析,提高探究思维能力
基于学生运用因果联系的理论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因此可以由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要密台阶、小坡度、环环相扣,要通过问题链形成思维链,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抗体的产生过程及与抗原结合,最后消灭抗原,可紧紧围绕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抗体是一种蛋白质,它的合成离不开细胞,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可知是浆细胞,浆细胞是如何产生的呢?它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形成的。进一步引导,是不是B淋巴细胞直接接受抗原的刺激呢?实际上B淋巴细胞接受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呈递的信息,只有很少部分B淋巴细胞直接接受抗原的刺激。同时学生明白了T淋巴细胞的作用。分析过程层层递进,使学生享受了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另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在血液中抗体与抗原是如何展开“搏斗”,最终消灭抗原的。可以让学生进行形象的描述。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养成。
三、获取资料,引导验证,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通过现有的资料印证,或理论指导下的课外阅读和观察,或调查获取所要解决问题的资料信息,然后对获取的资料、结果、实验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讨论,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激发学习热情。在学生发表见解的同时,教师可以把教学组织成有序的研究、探究,甚至是辩论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是“导师”或“导演”。学生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去“探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对体液免疫过程的分析,进一步向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先分步展示,再连续展示下列过程: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对照动画,对自己想象、分析的免疫过程进行验证,有认识错误的进行知识修正。由于整个过程,尤其对问题的分析、验证主要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来进行,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力提高的成功感和幸福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高昂。
四、表达交流,归纳总结,提升学生理性认识
在验证、讨论的基础上,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教师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新旧知识间的契合点,引导学生揭示事实的因果关系,得出科学的结论,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得到以下知识:
(1)对免疫系统的组成进行归类。
(2)描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最后提出学生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入细胞内的抗原怎样进行清除呢?自身的一些物质是不是也能成为抗原呢?免疫系统是通过什么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呢?
“探究性”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关键作用是“引导”。在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那么,如何进行引导呢?我觉得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1)要进行探究性学习概念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2)要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性学习与以往学习方式的不同之处,初步感受到這一新的学习方式的活力。
(3)教师要自始至终参与学生的首次探究学习活动,师生共同针对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在寻找方案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现象、分析讨论等方法获得有效资料,最终通过归纳、比较、分析,对问题进行解释,从而使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思路有一定的了解。
总之,“探究性”教学模式要求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活跃,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这样一来使教学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和凸显,真正使学生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全面实现。